六年级下册第二课讲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下册第二课讲解
一、生字词。
1. 认读生字。
- “腊”(là):本义是古代在农历十二月合祭众神叫做腊,因此农历十二月叫腊月。
注意和“蜡”字区分,“蜡”多与昆虫分泌的物质或蜡烛有关。
- “粥”(zhōu):半包围结构,中间是“米”字。
文中“腊八粥”是一种用多种食材熬制的粥。
- “腻”(nì):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表示食物油脂过多等意思,如“油腻”。
- “咽”(yān、yàn、yè):这是一个多音字。
在“咽喉”一词中读yān;表示使嘴里的食物或别的东西通过咽头到食管里去时读yàn,如“咽下”;表示阻塞,声音因阻塞而低沉时读yè,如“呜咽”。
- “匙”(chí、shi):也是多音字。
在“汤匙”中读chí,在“钥匙”中读shi。
- “搅”(jiǎo):左中右结构,本义是扰乱,文中“搅和”表示混合、掺杂。
- “稠”(chóu):与“稀”相对,形容液体的浓度大,如“浓稠”。
- “嘟”(dū):左右结构,常用来形容喇叭等的声音,如“嘟噜”“嘟囔”。
- “肿”(zhǒng):半包围结构,身体某部分因病变而鼓起,如“肿胀”。
- “熬”(áo):上下结构,文中指把粮食等放在水里,煮成糊状,如“熬粥”。
- “褐”(hè):左右结构,一种颜色,像栗子皮那样的颜色。
- “缸”(gāng):左右结构,一种盛东西的器物,一般底小口大,有陶制、瓷制、玻璃制等。
2. 理解词语。
- 腊八粥:在腊月初八这一天,用各种米、豆、干果等熬成的粥。
- 感觉器官:文中提到的“八儿”的感觉器官,包括眼睛(看粥的颜色等)、鼻子(闻粥的香味)、嘴巴(尝粥的味道)等。
- 糊糊涂涂:文中形容腊八粥里的食材熬煮后混合在一起,界限不分明的样子。
- 有声无力:形容说话声音微弱,做事精神不振。
这里形容锅中的腊八粥因为熬煮时间久了,快要熟了时的状态。
- 松劲:降低紧张用力的程度。
文中说“锅中的粥,有声无力的叹气还在继续,八儿听了这种松劲的话,眼睛可急红了”,这里的“松劲”是说粥好像没有了熬煮时的那种热烈的状态。
二、文章结构与主要内容。
1. 结构分析。
-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开篇点明了腊八粥的特殊意义,人们对腊八粥的喜爱,为下文写八儿等粥做铺垫。
- 第二部分(第2 - 19自然段):这是文章的主体部分,详细描写了八儿等粥的过程。
这部分又可以分为四层。
- 第一层(第2 - 8自然段):八儿盼粥,写八儿急切盼望能吃到腊八粥,从他的心理活动、与妈妈的对话等方面表现他对腊八粥的渴望。
- 第二层(第9 - 11自然段):八儿猜粥,八儿对粥里的食材进行猜测,展现了他天真可爱的一面,也进一步烘托出腊八粥的诱人。
- 第三层(第12 - 13自然段):八儿看粥,八儿终于看到了正在熬煮的腊八粥,他的眼睛随着锅里的腊八粥而转动,表现出他对腊八粥的好奇与渴望。
- 第四层(第14 - 19自然段):八儿吃粥,描写八儿吃到腊八粥后的满足感。
- 第三部分(第20自然段):写腊八粥的美味以及人们对腊八粥的喜爱之情,与开头相呼应。
2. 主要内容。
- 这篇课文围绕着“腊八粥”展开,讲述了腊八那天八儿等粥、猜粥、看粥、吃粥的故事,通过对八儿一系列心理活动以及和家人的对话描写,展现了八儿一家其乐融融的家庭氛围,也让读者感受到了腊八粥的香甜可口和传统节日习俗的魅力。
三、描写手法。
1. 心理描写。
- 文中大量运用了心理描写来刻画八儿这个人物形象。
例如,“他一个人进进出出灶房,看到一大锅粥正在叹气,碗盏都已预备整齐,摆到灶边好久了,但妈妈总是说时候还早。
”这里通过八儿的所见,表现出他急切想吃到腊八粥的心理。
还有
“‘要不然我吃三碗半,你就吃两碗半……’八儿这个连看羊还不够资格的小孩子,说的话实在不像样,很可爱!”八儿与妈妈讨价还价想吃更多粥的话语,也反映出他对腊八粥的渴望,这种心理描写使八儿的形象更加鲜活。
2. 对话描写。
- 对话描写也是文章的一大特色。
八儿和妈妈之间的对话贯穿全文。
如“‘妈,妈,要到什么时候才……’‘要到夜里!’其实他妈妈所说的夜里,并不是上灯以后。
但八儿听了这种松劲的话,眼睛可急红了。
”这段对话生动地表现出八儿的急切和妈妈故意逗他的那种温馨的家庭氛围。
3. 细节描写。
- 在描写腊八粥时运用了细节描写。
“把小米、饭豆、枣、栗、白糖、花生仁儿合拢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单看它那叹气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
”这里对腊八粥食材的列举以及对粥在锅中状态的描写,还有对香味的描写,从视觉、嗅觉等方面细致地展现了腊八粥的诱人。
四、主题思想。
1. 传统文化的传承。
- 课文通过描写八儿一家过腊八节吃腊八粥的情景,反映了我国传统节日腊八节的习俗。
腊八粥是腊八节的特色食物,它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体现了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
2. 家庭亲情的体现。
- 文章在描写八儿等粥、吃粥的过程中,充满了家庭的温馨氛围。
八儿与妈妈的对话、家人一起吃粥等情节,都展现了家庭亲情的温暖,表达了作者对家庭幸福生活的怀念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