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辽宁省葫芦岛市中考物理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熊婷婷
2010年辽宁省葫芦岛市中考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总分:70分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6分)
1.(2分)(2010•葫芦岛)下列有关数据与实际相符的是()
A.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9℃
B.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
C.百米运动员的速度可达72km/h
D.低于220V的电压对人体都是安全的
【考点】物质的基本属性PH122
【难易度】容易题
【分析】(1)人的正常体温是37度,所以A选项不符合实际,故错误。

(2)一名普通的中学生的体重大约为50kg,所以B选项符合实际。

(3)72km/h=20m/s,这是汽车正常行驶的速度,人类奔跑是不可能达到这个速度的,所以C选项不符合实际,故错误。

(4)人体能接受的安全的电压不超过6V,一旦超过36V人就要生命危险了,所以D不符合实际。

【解答】B.
【点评】这一道题主要是考查了同学们的一些生活小常识,解答本题需要知道人的正常体温、中学生的质量、百米运动员的速度以及对人体安全电压分别是多少.
2.(2分)(2010•葫芦岛)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
A.关紧门窗后,屋外传来的声音明显变小,是由于固体不能传声
B.坦克驾驶员需佩戴防噪声耳罩,是由于噪声严重危害人的健康
C.喇叭发出的较强声音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是由于声音具有能量
D.人耳能分辨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由于不同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考点】声音的特征PH232,噪声PH233,声音的产生和传播PH231
【难易度】容易题
【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是通过介质(空气或固体、液体)传播并能被人或动物听觉器官所感知的波动现象,关紧门窗后,屋外传来的声音明显变小,是因为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所以A错误,符合题意。

(2)影响人们工作学习休息的声音都称为噪声,坦克驾驶员需佩戴防噪声耳罩,是由于噪声严重危害人的健康,所以B不符合题意。

(3)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所以声音是具有能量的,所以喇叭发出的较强声音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故C不符合题意。

(4)音色是指声音的感觉特性,不同的乐器能发出不同音色,所以D不符合题意。

【解答】A.
【点评】这一道题主要是考查了学生们对于声音的特征、噪声、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等知识点的了解掌握,需要同学们知道防止噪音的方法。

3.(2分)(2010•葫芦岛)下列有关内能和比热容的说法正确的是()
A.0℃的物体不具有内能
B.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C.比热容的大小与物体质量有关
D.水的比热容较大,可作为冷却剂
【考点】内能PH331,比热容PH332
【难易度】容易题
【分析】(1)内能是物体或若干物体构成的系统(简称系统)内部一切微观粒子的一切运动形式所具有的能量总和,所有物体都是具有内能的,所以0℃的物体是具有内能的,所以A 选项错误。

(2)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但是内能的增大不一定温度就升高,比如说水在沸腾时,温度不变,内能却在增加,所以B选项错误。

(3)比热容是单位质量物质的热容量,即使单位质量物体改变单位温度时的吸收或释放的内能,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仅与物质的种类和物体所处的状态有关,与物体的质量无关,所以C选项错误。

(4)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或降低的少,所以可以用来做冷却剂,故D选项正确。

【解答】D.
【点评】这一道题主要是考查了学生们对于内能、比热容等知识点的了解掌握,需要同学们知道内能的特性以及和温度之间的关系,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仅与物质的种类和物体所处的状态有关,与物体的质量无关.
4.(2分)(2010•葫芦岛)下列有关电和磁的说法正确的是()
A.通电导线周围磁场的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
B.玩具电动车的电动机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
C.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方向只与电流的方向有关
D.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一定产生感应电流
【考点】电磁感应PH25F,电流的磁场PH25E
【难易度】容易题
【分析】(1)通电导线周围磁场的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的说法是正确的,所以A正确(2)电磁感应是指放在变化磁通量中的导体会产生电动势,法拉第发现产生在闭合回路上的电动势和通过任何该路径所包围的曲面上磁通量的变化率成正比,但是玩具电动车的电动机是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的原理制成的,所以B选项错误.
(3)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方向不仅仅与电流的方向有关,还与磁场方向有关,所以C 选项错误。

(4)要产生感应电流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时闭合电路,二是在电路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所以D错误。

【解答】A.
【点评】这一道题主要是考查了学生们对于电磁感应、电流的磁场等知识点的理解掌握,需要同学们知道电磁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很多,通电导体在磁场中也能受力转动,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也能产生感应电流.
5.(2分)(2010•葫芦岛)如图所示,飞船绕地球运行.下列有关飞船升空至返回过程中的说法正确的是()
A.飞船随火箭加速升空过程中,势能增加,机械能增加
B.飞船运行到近地点时,动能最大,机械能最大
C.飞船从近地点向远地点飞行时,动能减少,机械能减少
D.飞船返回过程中,与大气剧烈摩擦,机械能减少,内能增大
【考点】动能和势能PH321,机械能PH322
【难易度】容易题
【分析】(1)飞船随火箭加速升空过程中,速度变大,高度变高,所以动能变大,重力势能也变大,所以机械能增加,故A正确。

(2)我们知道当物体在近地点时,与地球的相对高度最大,速度最小,但是由于在太空中没有阻力,所以机械能守恒,机械能不变,故B错误。

(3)飞船从近地点向远地点飞行时,速度变小,动能变小,但是由于在太空中没有阻力,所以机械能守恒,机械能不变,故C错误。

(4)飞船返回过程中,与大气剧烈摩擦,受到了大气阻力,所以机械能减少,但是摩擦使得大气对飞船做功,所以内能增大,故D正确。

【解答】A、D.
【点评】这一道题主要是考查了学生们对于动能和势能、机械能等知识点的了解与掌握,需要同学们知道当飞船到达近地点、远地点时的速度以及与地球的相对高度。

6.(2分)(2010•葫芦岛)把适量的铁丝绕在筷子的一端制成一个“密度计”.如图所示,将它先后放到密度分别为ρ1、ρ2的不同液体中,静止后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1、F2.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ρ1<ρ2,F1<F2B.ρl<ρ2,F1=F2 C.ρl>ρ2,F1>F2D.ρl>ρ2,F1=F2
【考点】浮力PH228,阿基米德原理PH229
【难易度】容易题
【分析】(1)由图可以知道,首先密度计是悬浮的,所以重力等于浮力因为是同一个密度计,所以重力相等,故F1=F2,所以A、C错误。

(2)密度计在第二个烧杯中排开液体的体积小,根据公式F浮=ρgV排可知,第二个烧杯中的液体密度大,因为F1=F2,B正确,D错误。

【解答】B.
【点评】这一道题主要是考查了学生们对于浮力知识的掌握情况,首先判断密度计是处于悬浮还是沉底,这样有助于判断浮力与重力之间的关系,之后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来判断液体的密度大小。

7.(2分)(2010•葫芦岛)如图所示,甲和乙是叠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块,它们在钩码丙的作用下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物块乙不受摩擦力
B.物块甲所受摩擦力方向向左
C.甲和丙所受的重力都不做功
D.将乙拿掉后,甲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考点】摩擦力PH224,力与运动PH226
【难易度】容易题
【分析】(1)摩擦力是两个表面接触的物体相互运动时或有运动趋势时互相施加的一种物理力,以甲物体为参考系,乙是静止的,所以乙不受摩擦力,A选项说法正确但是不符合题意。

(2)甲物体受到丙的拉力向右运动,摩擦力的方向是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的,所以物块甲所受摩擦力方向向左,所以B说法正确但是不符合题意。

(3)甲物体在重力的方向没有发生位移,所以甲的重力不做功,而丙在重力方向有位移,所以丙的重力做功,所以C选项错误,但是符合题意。

(4)乙放在甲上,使得甲的重力增加,甲进行匀速直线运动,如果将乙拿掉,那么甲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减小,摩擦力减小,拉力大于摩擦力,甲向右进行加速运动,甲的运动状态不断改变.所以D选项正确但是不符合题意.
【解答】C.
【点评】这一道题主要是考查了学生们对于摩擦力概念的理解,需要同学们知道物体做功需要两个条件,不仅要有力的作用而且要发生位移,物体速度大小和方向的变化都属于运动状态的改变,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需要力的作用.
8.(2分)(2010•葫芦岛)如图所示,变阻器规格为“2 0Ω 2A”,电源电压不变.闭开关,当变阻器滑片分别在b端和ab中点时,电流表的示数之比为2:3,电压表的示数之差为4V.则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A.电源电压为12V
B.R的阻值为4OΩ
C.滑片在ab中点时,电流表示数为0.8A
D.滑片在b点时,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为12.8W
【考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PH259,电路的动态分析PH25A
【难易度】中等题
【分析】(1)由电路图可知是串联电路,电流表测量的是总电压,电压表测量的是定值电阻的电压,当变阻器滑片分别在b端时,接入的电阻为20Ω,接在ab的中点时电阻为10Ω,因为知道电流表的示数之比为2:3,所以可以得到
﹣﹣﹣﹣(1)
﹣﹣﹣(2)
﹣﹣﹣﹣﹣﹣﹣﹣﹣﹣(3)
由欧姆定律得:
I2R﹣I1R=4V﹣﹣﹣﹣﹣﹣﹣﹣(4)
联立(1)、(2)、(3)解得:
R=10Ω;
将R代入(4)得:
10I2﹣10I1=4V﹣﹣﹣﹣﹣﹣﹣﹣﹣(5)
联立(3)、(4)解得:
I1=0.8A,I2=1.2A
将I1、R代入(1)式得:
U=24V;
滑片在b点时,变阻器消耗的功率P=I12R=(0.8A)2×20Ω=12.8W.
由以上计算得:A、B、C错,D对.
【解答】D.
【点评】这一道题主要是考查了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电路的动态分析等,本题告知的明确的量很少,知识说了电流、电阻之间的关系,所以就需要我们将这些关系用方程组的方式列出来解答。

二、填空题(共3小题,满分8分)
9.(2分)(2010•葫芦岛)春节晚会上,歌曲、小品、魔术等节目丰富多彩,赢得了观众的喜爱.美妙的歌声是由演员的声带产生的,精彩场面由通信卫星通过传到全国各地.
【考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PH231,声的利用PH234
【难易度】容易题
【分析】(1)声音是由震动产生的,所以美妙的歌声是由演员的声带的振动会产生声音。

(2)声音只能在介质中传播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宇宙中是真空状态,电磁波是由同相且互相垂直的电场与磁场在空间中衍生发射的震荡粒子波,是以波动的形式传播的电磁场,具有波粒二象性,它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所以精彩场面由通信卫星通过电磁波传到全国各地。

【解答】振动,电磁波.
【点评】这一道题主要是考查了学生们对于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等方面的掌握情况,需要同学们知道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而且不能够在真空中传播,是一道基础题.
10.(3分)(2010•葫芦岛)如图所示,女飞行员驾驶国产教练机在进行飞行表演.飞机在空中飞行时,燃料燃烧产生的物质中有水蒸气,水蒸气遇冷
热量,(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长长的“白线”.当飞行员驾机俯冲时,看到地面向自己扑来,她们选择的参照物是

【考点】物态的变化P114,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PH211
【难易度】容易题
【分析】(1)物质由气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液化,液化是放热过程,所以水蒸气遇冷放出热量,液化成形成长长的“白线”。

(2)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首先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当飞行员驾机俯冲时,感觉到是地面向自己扑来,是因为他们是以飞机作为参照物。

【解答】放出;液化;飞机.
【点评】这一道题主要是考查了学生们对于液化现象和物体运动情况判断时参照物的选择等知识点的了解掌握,需要同学们知道液化过程是放热过程.
11.(3分)(2010•葫芦岛)如图所示,动车组的机车采用了流线型设计.动车组快速行驶时,机车上方空气的速度(填“大于”或“小于”)下方空气的速度,从而产生向上的升力.动车组采用了“再生电制动”技术,即在制动时,由于列车具有,继续行驶并带动发电机发电,将能转化为电能并返回电网.
【考点】惯性PH227,能量的转化和转移PH312
【难易度】容易题
【分析】(1)动车组的机车采用了流线型设计.机车上方空气的速度大于下方空气的速度,这样的话下方的压强就会大于上方的压强。

(2)惯性是具有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即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所以在制动时,由于列车具有惯性,列车不会立即停下了,而是继续行驶并带动发电机发电,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并返回电网.
【解答】大于;惯性;机械(或动).
【点评】这一道题主要是考查了学生们对于流速与压强以及惯性、能量的转化和转移等知识点的了解掌握,揭示了物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物理意识,是中考题的常见题型.
三、解答题(共11小题,满分46分)
12.(2分)(2010•葫芦岛)小明家有两只额定电压为220V的白炽灯泡.请用两种简便方法判断哪只灯泡的额定功率大.
方法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功率PH314
【难易度】容易题
【分析】根据功率的公式,在电压相等的情况下,电阻大的灯泡电功率小,所以方法一是将两灯泡串联,因为串联电路电流不变,所以灯暗的电阻小,所以其实际功率大;方法二是将两个灯泡并联,由于并联电路电压相等,由,灯亮的电阻小,所以
其实际功率大。

【解答】将两灯泡串联如电路中,灯暗的额定功率大;
将两灯泡并联在电路中,灯亮的额定功率大;
【点评】这一道题主要是考查了学生们对于功率的几个公式的熟练程度,能否比较实际电功率与额定电功率的大小,并将其利用到实际生活的运用中,方法有很多但实质离不开实际电功率的计算和比较.
13.(4分)(2010•葫芦岛)如图所示是一种自动测定油箱内油面高度装置的原理图.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问题:油量表是由什么仪表改装的?
回答:.
(2)问题:定值电阻R0的作用是什么?
回答:.
(3)提出一个与力学有关的问题并回答.
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答:.
【考点】电流PH256, PH225简单机械
【难易度】容易题
【分析】(1)流量表是串联在电路中的,所以和电流表的连接方式一样,所以可以用电流表来改装。

(2)定值电阻R0是为了保护油量表,因为随着油箱里的油变多,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变小,电流就会变大,如果没有定值电阻,那么油量表会被烧坏。

(3)问题:该装置中所用的简单机械是什么?
回答:杠杆.
【解答】(1)电流表;
(2)防止电路中的电流过大,保护仪表;
(3)该装置中使用的简单机械是什么?杠杆.
【点评】这一道题主要是考查了简单的电路图的知识,需要同学们知道电流表的正确使用以及简单的动态分析。

14.(2分)(2010•葫芦岛)为了方便盲人行走,在马路两旁的人行道上铺设了有凸棱的盲道.人在盲道上行走,感觉到脚有些不舒服.试分析原因.
【考点】压力和压强PH22A
【难易度】中等题
【分析】物体所受的压力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做压强,人在盲道上行走,感觉到脚有些不舒服,是因为盲道上铺设了有凸棱,这些凸出的东西使得人的脚与盲道的接触面积变小使得增大了盲道对脚的压强,感到脚不舒服.
【解答】人在盲道上行走,压力不变,脚和盲道的受力面积减小,增大了盲道对脚的压强,感到脚不舒服.
【点评】这一道题主要是考查了同学们对于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有哪些的了解,知道压强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是解决本题的突破口。

15.(2分)(2010•葫芦岛)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图中物体AB在镜中的像.
【考点】光的反射PH244
【难易度】容易题
【分析】(1)光的反射指光在传播到不同物质时,在分界面上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原来物质中的现象。

(2)先根据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作出端点A、B在平面镜中的像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解答】
【点评】这一道题主要是考查了学生们对于光的反射定律的了解,需要同学们知道平面镜成像是利用的光的反射原理,且平面镜所呈现的像与实物是同等大小的。

16.(2分)(2010•德州)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中的电灯、开关和插座接入家庭电路中.
【考点】家庭电路PH25C
【难易度】容易题
【分析】(1)家庭电路一般由进户线(也叫电源线)、电能表、闸刀开关、保险设备(空气开
关等其他类型符合标准的熔断器)、用电器、插座、导线、开关等组成(大多为并联,少数情
况) 。

(2)首先辨别上面三根线地线、火线、零线.
灯泡接法:火线进入开关,再进入灯泡顶端的金属点,零线直接接入灯泡的螺旋套,这样在
断开开关能切断火线,接触灯泡不会发生触电事故.既能控制灯泡,又能更安全.
三孔插座的接法:上孔接地线;左孔接零线;右孔接火线.
【解答】
【点评】这一道题主要是考查了学生们对于家庭电路的组成的理解,以及知道各个电路元件
的连接方式。

17.(4分)(2010•葫芦岛)小明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
(1)请指出图中的实验操作错误:.
(2)下表是小明实验过程中记录的数据.
时间/min 1 2 3 4 5 6 温度/℃88 90 92 94 96 98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
℃,此时的大气压(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标准大气压.
(3)实验中,你是通过什么现象判断水沸腾的?_________.
【考点】物态的变化PH114
【难易度】容易题
【分析】(1)图中的温度计的顶端不能碰到烧杯的底部或者是烧杯壁,所以操作错误的是图中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容器底了。

(2)由表中可以看出六分钟之后温度一直保持在98度,所以根据表中数据可知水的沸点为98℃,因为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度,所以此时的大气压小于标准大气压。

(3)沸腾是指液体受热超过其饱和温度时,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剧烈汽化的现象,所以在沸腾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气泡,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不断增大,到表面气泡破裂.【解答】98;小于.
(3)在水沸腾时,会有大量的气泡产生,气泡上升过程中体积变大,并且到达液面破裂.故答案为:底部产生大量气泡,气泡上升,体积变大,到液面破裂.
【点评】这一道题主要是考查了学生们对于水的沸腾实验的了解,知道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以及沸点与气压之间的关系,同时需要同学们知道水在沸腾时的一些现象。

18.(5分)(2010•葫芦岛)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如图所示,凸透镜的焦距是cm.
(2)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3cm时,像(填“能”或“不能”)成到光屏上.将蜡烛放在距凸透镜45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填“缩小”或“放大”)的实像.(3)要使光屏上得到的清晰像更大些,应将蜡烛(填“靠近”或“远离”)透镜,同时光屏(填“靠近”或“远离”)透镜.
【考点】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PH249
【难易度】容易题
【分析】(1)焦距是光学系统中衡量光的聚集或发散的度量方式,指平行光入射时从透镜光心到光聚集之焦点的距离,根据兔子呢可以看出焦距为40cm-25cm=15cm。

(2)凸透镜成像规律是指物体放在焦点之外,在凸透镜另一侧成倒立的实像,物距越小,像距越大,实像越大;物体放在焦点之内,在凸透镜同一侧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物距越小,像距越小,虚像越小,所以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3cm,小于焦距15cm,所成的像为正立放大的虚像,不能出现在光屏上;物距为45cm时,此时的物距远大于2倍焦距30cm,所成的像为缩小倒立的实像。

(3)要使实像变大,则物距就要变小,像距变大,所以应将蜡烛靠近透镜,同时光屏远离透镜.
【解答】(1)15;
(2)不能;缩小.
(3)靠近,远离.
【点评】这一道题主要是考查了学生们对于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需要同学们熟练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通过焦距之外成实像,焦距之内成虚像来解决本题。

19.(5分)(2010•葫芦岛)小明和小红在实验室测量某小石块的密度.小明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②调节天平横梁平衡.
③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并记下水的体积V1.
⑤将小石块用细线系好后慢慢地放入量筒中,记下水和小石块的总体积V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上述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2)图1中有三个观察位置,正确的是
(3)由图可知,小石块的质量是g,小石块的密度ρkg/m3.
(4)小红在测量另一小石块的质量时,错将小石块放在了天平的右盘,砝码放在了左盘,当天平平衡时,游码在标尺3g位置处.由于小红没有发现此错误,则小红的测量值(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石块质量的真实值.
【考点】物质的密度PH121
【难易度】容易题
【分析】(1)使用天平就是为了测量出小石块的质量,所以步骤三可以是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出小石块的质量m。

(2)在观察量筒读数时需要双眼平视量筒的最低凹液面,所以选择B。

(3)读图中天平可以知道游标的分度值为0.2g,所以小石块的质量为m=50g+2g=52g;根据量筒的读数可以知道小石块的体积v=80ml-60ml=20ml,所以根据密度公式可以知道小石块
的密度为ρ石===2.6g∕cm3=2.6×103kg∕m3。

(4)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现在小红将物体误放在天平的右盘中,而将砝码放在左盘中此时被测物体的质量=砝码质量﹣游码的示数.则m=50g﹣3g=47g,但小红没有认识到错误,她的天平读数是:被测物体的质量=砝码质量+游码的示数即
m=50g+3g=53g,47g<53g所以小红的测量值大于小石块质量的真实值.
【解答】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出小石块的质量m;
(2)B;
(3)52、2.6×103.
(4)大于.
【点评】这一道题主要是考查了学生们对于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物体密度的实验的了解,需要同学们掌握天平的正确使用方法和量筒的读数方法。

20.(7分)(2010•葫芦岛)小明做“测定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
实验器材:电源(电压恒为4.5V)、电压表、电流表、开关和小灯泡(额定电压为3.8V)各一个,两只滑动变阻器(20Ω 2A、50Ω 1A),导线若干.
(1)图1是小明连接的实物图.闭合开关后,移动变阻器的滑片,电压表示数不变,经检查,是由于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请你在实物图中连接错误的导线上打“×”,并补画出正确的连线.
(2)小明改正错误后,闭合开关,移动变阻器的滑片,当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示数(如图2所示).为A,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W.
U/V 1.0 1.5 2.4 3.0 4.2
I/A 0.1 0.14 0.2 1.1 0.25
(3)小明完成实验后,又与小红一起用此电路对小灯泡的电阻进行了测量,测得数据如下表.
小红发现其中一个数据有明显错误,该数据是.小红与小明讨论分析,原来是读数时看错了量程,正确的数据应是.实验中选择的变阻器规格为.
【考点】电路的动态分析PH25A,功率PH314,欧姆定律及其应用PH259
【难易度】中等题
【分析】(1)由图1给出的电路图可以看出,电压表测量的是小灯泡的电压,所以电压表的一段连线应该在小灯泡的两边,所以电压表要并联在灯泡两端测灯泡的电压。

(2)由图1可以看出电流表选择0~0.6A,所以根据图2可知电流表示数为0.24A,根据额定功率的公式可知P=UI=3.8V×0.24A=0.912W.
(3)因为电流表选择0~0.6A量程,所以电流表不可能出现1.1A,所以出错的数据是1.1A; 把0~0.6A量程读成0~3A量程所以说正确的数据为0.22A;由表中数据可以知道灯泡的最大电流为0.25A,对于两个滑动变阻器都合适,电路中电流最小为0.1A时,电路电阻最大,滑动变阻器电阻最大.滑动变阻器最大电压为:U=U总﹣U L=4.5V﹣1.0V=3.5V.
所以R===35Ω.所以“20Ω 2A”的滑动变阻器电阻太小,不能满足实验需要,
“50Ω 1A”的滑动变阻器电阻和电流都适用.
【解答】
(1)如上图;(2)0.24;0.912;(3)1.1;0.22;“50Ω 1A”.
【点评】这一道题主要是考查了学生们对于电路的动态分析、功率的公式、欧姆定律及其应用以及电流表、电压表量程的选择等问题的了解与掌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