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原子的构成习题精选 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化学原子的构成习题精选
习题精选〔一〕
1.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

A.分子
B.原子
C.质子
D.电子
2.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

A.质子
B.中子
C.电子
D.原子核
3.据报道,某正在研究用放射性碘治疗肿瘤。

这种碘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3,相对原子质量为125。

以下关于这种原子的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

A.中子数为72
B.质子数为72
C.电子数为53
D.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为125
4.以下关于原子核的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

①通常由中子和电子构成②通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③带负电荷④不显电性⑤不能再分⑥体积大约相当于原子⑦质量大约相当于原子
A.①⑤
B.②⑦
C.③④
D.②⑥⑦
5.用其质量的1/12作为相对原子质量的HY的碳原子相对原子的质量是()。

A.12g
B.12
C.1/12g
D.1/12
6.以下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

A.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质量的简称
B.相对原子质量可用千克或者克作单位
C.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没有单位的比值
D.原子质量约等于原子核内质子质量和中子质量之和
7.以下粒子中带正电荷的是。

(填序号)
①电子②质子③中子④原子核⑤原子⑥分子
8.我国著名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铟、铱、锑、铕、铈、铒、锗、锌、镝等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其中他测定核电荷数为63的铕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为152,那么该元素的原子中质子数为,中子数为,核外电子数为。

9.北约轰炸南联盟时,广泛使用了美制贫铀弹,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灾难。

贫铀弹中含有铀236(236为相对原子质量),它具有放射性,其质子数为92,那么这种铀原子里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为。

10.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kg,一个氧原子的质量为2.657×10-26kg,求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参考答案:
1.B2.D3.B4.B5.B6.D7.②④8.6389639.52
10.
26
-26
2.65710kg
Ar(O)16
1.99310kg(1/12)
-

=≈
⨯⨯
习题精选〔二〕
1.以下表达中错误的选项是〔〕。

①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②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③一切物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④一切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⑤原子不显电性⑥原子之间有间隔
A.①和②
B.②③和④
C.③和⑤
D.③和⑥
2.有两种不同的原子,一种原子核内有6个中子和6个质子另一种原子有7个中子和6个质子,那么它们不相等的是〔〕。

A.核电荷数
B.核外电子数
C.原子的质量
D.相对原子质量
3.1999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艾哈迈德·泽维尔〔AhmedHzewail〕创始了化学研究新领域,他使运用激光光谱技术观测化学反响时分子中原子运动成为可能。

你认为该技术不能观察到的是〔〕。

A.原子中原子核的内部构造
B.化学反响中原子的运动
C.化学变化中生成物分子的形成
D.化学反响中反响物分子的分解
4.填写上下表中的空格:
根据上表,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
〔2〕;
〔3〕;
〔4〕;
5.近代著名化学家道尔顿在著作中说:“一切物质都是由数量宏大的、极微小的粒子〔原子〕构成的,这些粒子间通过引力互相结合,我们不能创造原子,不能分裂原子,我们能实现的变化,无非把原先结合在一起的原子分开,或者原先分开的原子结合起来。

〞有人对其观点作了如下修正,你认为其中正确的选项是〔〕。

①“一切物质〞应改为“有的物质〞。

②“变化〞只能指“化学变化〞而不能指其他任何变化。

③不能“创造〞或者“分裂〞原子应指明不能用物理变化或者化学变化的方法“创造〞或者“分裂〞原子。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6.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的质量为mkg,一个钼原子的质量为8mkg,那么钼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96
B.72
C.48
D.36
7.卢瑟福在测定原子构成时做了如下实验:取一极薄的金箔,用一高速运动的氦核射击,结果发现大多数氦核通过了金箔,极少数氦核发生偏转或者被弹回。

根据上述现象得出的以下结论中,正确的选项是〔〕。

A.金原子是实心球体,严密结合排列
B.相对于金原子而言,金原子核体积小、质量大
C.金原子核带正电荷
D.金原子质量与氦核质量相当
8.一个碳原子〔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质量是5.4mkg,R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n/3,那么一个R原子的质量应是。

9.直到19世纪末,人们还认为原子是不能再分的。

后来,消费技术的开展为精细的科学实验提供了条件。

能有力地证明原子可以再分的实验事实是,能证明原子核可以再分的实验事实是。

参考答案:
1.B2.C、D3.A
4.
〔1〕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2〕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3〕质子数=电子数
〔4〕中子数≥0
9.汤姆生发现了电子现代原子能的利用〔或者原子弹爆炸、核裂变〕
习题精选〔三〕
1.据HY电视台2021年6月对抚仙湖湖底古城考古的现场报道,考古学家通过测定古生物遗骸中的碳14原子的含量来推测古生物的年代。

碳14原子的质子数是6,相对原子质量是14,以下有关碳14原子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其核外有8个电子
B.其核内有6个中子
C.核电荷数为6
D.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为14
2.HY铱星公司〔已破产〕原方案发射77颗卫星,以实现全球卫星通讯,其本来准备发射的卫星数目恰好与铱原子的原子核外电子数目相等,以下关于铱原子的各种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铱原子的核电荷数为77
B.铱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7
C.铱原子的中子数为77
D.卫星通讯需要依靠铱原子
3.反质子、正电子都属于反粒子,它们分别与质子、电子的质量、电量相等,但电性相反。

欧洲的科研机构曾声称已制造出了反氢原子,那么,根据你的理解,以下关于反氢原子的构造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由一个带正电的质子和一个带负电的电子构成
B.由一个带负电的质子和一个带正电的电子构成
C.由一个带负电的质子和一个带负电的电子构成
D.由一个带负电的质子和两个带负电的电子构成
4.1999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艾哈迈德·泽维尔创始了“飞秒化学〞的新领域,使运用激光技术观察化学反响中原子的运动成为可能。

你认为该技术不能观察到的是〔〕
A.化学变化中反响物分子的分解
B.反响中原子的运动
C.电子的运动
D.原子核的内部构成
5.我们已经知道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有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中子、电子,请找出符合以下条件的上述粒子,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1〕能直接构成空气成分的是,〔2〕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是,〔3〕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是,〔4〕会在电压下定向挪动的微粒,〔5〕质量最小的是,〔6〕相对质量与氢原子近似的是,〔7〕在同一分子中数目一定相等的是。

6.俄罗斯科学家1999年合成了核电荷数为114的原子,经测定该原子的相对质量为289,那么其中子数与电子数的差是。

7.将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中子或者电子,分别填入以下有关空格里。

氧化汞是保持氧化汞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在化学反响中,氧化汞分解为氧和汞,汞直接构成金属汞,而两个氧构成一个氧。

氧的内部中心有1个带8个单位正电荷的,核外有8个作高速运动。

实验证明:原子中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都约为1,但带1个单位正电荷,不带电,带1个单位负电荷。

整个氧不显电性。

8.英国化学家道尔顿在他的化学哲学新体系中提出以下有关物质构成的观点:“一切物质是由大量的、极其微小的微粒〔原子〕构成。

这些粒子通过引力作用而互相结合成物质。

人们不可能创造出新的原子,也不可能将原子进一步分割。

人们所能实现的变化只能是把结合在一起的原子分开或者将分开的原子重新组合起来〞。

这一学说对化学的开展起到宏大的推动作用。

阿佛加德罗提出分子概念后,有人对道尔顿的上述观点做到如下修正;
a.“一切物质〞应改为“有些物质〞
b.“人们所能实现的变化〞应限定为化学变化,不包括其他变化
c.“不能创造或者分裂原子〞应指“用任何方法都不能创造或者分裂原子〞
d.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
根据你的理解,上述论点中错误的选项是〔填字母〕。

请分析错误原因。

9.据新闻报道,以HY为首的北约在科索沃战争中投下了至少10t的贫铀弹,不少人患上了“巴尔干综合症〞。

贫铀弹的主要成分是低放射性的铀,这种铀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38,核电荷数为92,中子数应为多少
10.我国东周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庄子〔公元前369——公元前286〕在庄子·天下中曾有以下阐述:“一尺之棰〔小木棍〕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其意是指物质是无限可分的。

大约在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哲
学家德漠克利特曾说:“世界万物均是由不连续的微粒〔原子〕构成。

〞请你用有关的物质构成的知识对上述两位哲学家的论断进展评价。

11.探究: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公元前322〕曾对德谟克利特的原子学说有不同的看法。

他反问道:“假设物质是由单个的粒子组成的,那么把这些粒子聚合在一起的是什么〞你能对亚里士多德的问题作出答复了吗
12.与其他同学商量讨论,一起制作一个原子的模型,并根据模型写一篇100~500字的记叙文,描绘一下假设被缩微成原子大小时所经历的和所看到的,并与其他同学进展交流。

参考答案:
1.C、D2.A3.B4.C、D
5.〔1〕分子、原子〔2〕分子〔3〕原子〔4〕质子、电子〔5〕电子〔6〕质子、中子〔7〕质子和电子6.61
7.分子,分子原子原子,原子,原子分子。

原子,原子核,电子。

质子
8.c、d,“用任何方法都不能创造或者分裂原子〞是错的,因为在如今可以通过核反响的形式分裂原子,也能获得新的原子。

原子中有原子核、核外电子等,所以原子并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9.146
10.假设从“原子仍可再分〞的角度来考虑,庄子“一尺之棰〔小木棍〕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的说法可以理解为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可以一次又一次的均分,最终原子也可再分,所以均分耗时能至“万世〞。

但原子的构成中质子、中子、电子假设再分下去,最终有无构成物质的最根本的微粒,科学上还没有解决。

假设从“原于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来看。

德谟克利特的论断“世界万物均是由不连续的微粒〔原子〕构成〞是正确的,但是原子在一定条件下又可再分。

所以庄子的“物质无限可分〞或者是德谟克利特的“物质最终分成不连续的原子〞都只是从一个方面对物质的微观构成进展了阐述,都有一定的缺陷。

11.把这些微粒聚合在一起一定有力的作用,这些力在化学里有很多种,如:化学键、分子间作用力、氢键等。

〔可以通过学生查阅资料获得结论〕
12.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