撑起防空一片天的“勇士”——俄罗斯S-350中程防空导弹系统详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撑起防空一片天的“勇士”——俄罗斯S-350中程防空导弹系统详析
作者:姜广顺
来源:《坦克装甲车辆》 2020年第19期
姜广顺
2020年1月,俄罗斯国防部宣布,S-350 50R6A“勇士”新型中程防空导弹系统(以下简
称S-350防空导弹系统),将在近期正式担负俄空天军防空部队战斗值班任务,不仅引起了俄
国内媒体和军事专家的特别关注,也受到美国等西方国家军队的高度重视。

S-350防空导弹系
统是俄罗斯“金刚石-安泰”公司专门为地面防空部队研发设计的一款中程防空导弹系统,旨在保护重要的政府机构、工业和基础设施以及军事要地不受空中目标打击,它可独立工作,也可
与S-400、“铠甲”等防空系统联合作战,共同组成俄罗斯的多层空天防御体系。

“勇士”的前世今生
当所有S-125“伯朝拉”低空防空导弹系统退役,并部分转送保管基地后,俄防空导弹部
队特别需要一种比现有S-300P和S-400型防空导弹系统更具机动性和灵活性的低成本、操作相对简单的防空系统。

1991~1993年,俄罗斯金刚石科研生产联合体任命伊利亚·伊萨科夫担任
系统总设计师,开始S-350防空导弹系统的预研工作,以取代S-300P/PM等中程防空导弹系统。

在1999年8月莫斯科航展上,首次展出了安装在卡玛斯底盘上的S-350概念型号。

2001年8月,S-350防空导弹系统的出口型号S-350E模型一同出现在莫斯科航展上。

2002年4月,金刚石科研生产联合体与安泰科研生产联合体合并,组建了金刚石-安泰防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由于经费严重匮乏,金刚石-安泰公司被迫自筹资金研发S-350防空导弹系统。

这种朝不保夕的尴尬结局,让S-350防空导弹系统的研制陷入到崩溃边缘。

期间,俄罗斯为了支付韩国的15亿美元贷款,向韩国出售了部分坦克、步兵战车,并与韩国进行了几个军事项目合作,其中就包括
金刚石-安泰公司协助韩国开发其“自行研制”的KM-SAM中程防空导弹系统。

有意思的是,该
公司在帮助韩国研发KM-SAM系统时采用的代号正是“勇士”。

在研制KM-SAM中程防空导弹系统过程中,金刚石-安泰公司专家曾多次赴韩国进行学术交流,有机会了解和掌握美国、英国和法国等西方国家研制防空导弹系统的最新动态和技术。


行西方技术路线的韩国自然希望获得一款集探测、火控于一体的多功能雷达,俄罗斯便为韩国
研制了KM-SAM系统的多功能火控雷达。

从韩国公布的图片和视频来看,KM-SAM使用的雷达外
形也确实比较“西化”,与欧洲SAMP/T防空系统所使用的“阿拉贝尔”无源相控阵雷达类似。

可以说,由于研制KM-SAM系统,金刚石-安泰公司不仅在资金方面得到缓解,而且利用研
制KM-SAM系统掌握了新的技术,为金刚石-安泰公司重启S-350防空导弹系统研制奠定了技术
和资金基础。

2006年,在向韩国交付雷达样机前,金刚石-安泰公司向俄国防部领导人展示了新雷达的
性能,得到国防部的高度评价,同时要求金刚石-安泰公司以KM-SAM防空系统为基础,力争在
5年内,研制出技战术性能更好的类似系统。

俄国防部之所以最终批准S-350防空导弹系统的研制也有自己的考虑,俄军大量现役的S-300防空导弹系统快要达到服役年限,需要有新系统取代。

很多观点认为S-400防空导弹系统
是S-300防空导弹系统的替代品,其实不然,S-400防空导弹系统从一开始定位就很高,可以
满足多种作战用途,其性能更加全面,当然价格也更昂贵。

因此,除了S-400防空导弹系统,
俄国土防空部队还需要更为廉价、适合大量列装以满足广袤领土防空需要的中远程防空系统。

再者,近年来俄罗斯的经济有所好转,国防投入增加,因此,具备研制新武器的基本条件。

2007年,金刚石-安泰公司重新启动了S-350防空导弹系统的研制工作,这也被视为S-350系统正式开始启动研制。

2010年起,金刚石-安泰公司总体设计局开始对S-350防空导弹系统
的改进方案进行工程设计。

根据2010年签订的合同,2013年新型武器系统应该装备部队,用
于替换要地防空中的S-300PS系统,以及阿纳托利·谢尔久科夫担任国防部长时期转隶空防司
令部指挥的S-300V和“山毛榉”M1防空导弹系统。

2013年6月19日,俄罗斯总统普京访问圣彼得堡的国营奥布霍夫军工厂时,参观了S-350防空导弹系统。

据金刚石-安泰公司称,S-350防空导弹系统国家试验将在2014年前完成,并
在奥布霍夫厂和无线电技术设备厂进行量产。

然而,诺言并未如期兑现,包括S-350系统配套
导弹导引头在内的一系列问题,迫使金刚石-安泰公司不得已暂时中断了S-350防空导弹系统的国家试验。

2019年4月12日,俄罗斯国防部副部长阿列克谢·克里沃鲁奇科发布消息称,S-350防空导弹系统已于3月26日完成国家测试。

同时,启动了首批S-350系统的生产,将于年底前完成交付。

从武器系统的图片来看,部分要素与先前在航展和军用技术装备展览会上展示的样机不同。

2019年12月22日,金刚石-安泰公司向俄国防部交付首套S-350防空导弹系统的仪式在
俄西南部阿斯特拉罕州卡普斯京亚尔靶场举行。

当时,该系统在靶场内成功摧毁了多个飞行靶标,顺利通过测试验收。

S-350防空导弹系统经过长达28年的预研及研发测试,终于开始装备部队。

金刚石科研生
产联合体原总裁伊格里·阿舒尔贝利感慨地说:“S-350防空导弹系统从设计、生产到国家试验,整整花费了12年的时间,而苏联S-25防空系统的研制和装备仅用了5年时间。

”因此,
S-350防空导弹系统被称为研制时间最长的防空装备,创造了金刚石-安泰公司研制新型防空导
弹系统的最长历史记录。

2020年2月26日,俄国防部发布公告称,首套S-350防空导弹系统入役俄空天军,并列
装到列宁格勒州的加特契纳防空部队训练中心,按计划进行单兵训练和系统实战合练。

“勇士”系统的基本性能
根据企业研发人员提供的资料,S-350防空导弹系统包括:多达8部自行式发射装置50P6A、1部多功能雷达50N6A、1辆作战指挥车50K6A、1部多功能雷达92N6E以及若干辆技术维护保
障车组成。

其中,多功能雷达92N6E同样用于S-400防空导弹系统。

作战指挥车50K6A采用具有越野性能的3轴底盘BAZ-69095,用于指挥武器系统各装备的
行动,保障与相邻S-350防空导弹系统和上级指挥所协同动作。

信息处理和显示设备能够同时
跟踪多达200个空气动力目标和弹道目标。

与相邻S-350防空导弹系统作战指挥车的最大距离
为15千米;距上级指挥所的最大距离30千米。

50K6A指挥车曾与S-400、S-500防空导弹系统使用的55K6系列指挥车出现在同一张图上。

根据图片描述,它们使用同一款底盘,这意味着50K6A和55K6系列在体积上大致相当。

作为同一企业的产品,50K6A很可能是55K6系列的衍生产品,主要针对S-350防空导弹系统的设计和
定位进行了相应改进。

多功能雷达车50N6A是为作战指挥车50K6A和自行式发射车50P6A提供空情信息的主要装备。

雷达系统装在BAZ-69095底盘上,可远离作战指挥车2千米,无需操作手参与工作。

雷达
天线可对空域实施环形扫描和扇形扫描,天线转速为40转/分钟。

公开资料中没有透露对空中
目标的探测距离信息,不过,据专家评估,可在250千米半径内探测到中等高度的“歼击机”
型目标。

雷达设备能够标绘100个空中目标航迹。

在发送目标指示状态下,多功能雷达50N6A
保证同时制导32枚导弹,射击16个空气动力目标和12个弹道目标。

有意思的是,作为与韩国共同研制KM-SAM 项目中的主要内容,金刚石-安泰公司为KM-SAM 研制了全新的多功能雷达,如果将这款雷达稍加改进,用于S-350防空导弹系统,应该说是水
到渠成。

但50N6A 似乎与这款雷达没有任何关联,反而像是S-300、S-400 系列防空导弹系统
配套雷达的衍生产品。

这说明俄罗斯对自己固有的技术体系仍十分信赖,即便有一款“免费”
耐用的产品放在眼前,也不会轻易去打破这个体系。

采用4轴底盘BAZ-690902的自行式发射车50P6A,用于运输、贮存、自动进行发射前准备
以及发射导弹。

导弹发射间隔2秒,补充整个弹药基数时间30分钟。

50P6A自行式发射车可以
分布在距离防空导弹营指挥车2千米范围内,在没有发射操作手的状态下,由50N6A多功能雷
达车和50K6A作战指挥车对其实施遥控指挥。

S-350防空导弹系统使用了俄“火炬机器制造设计局”的两种弹药——装备红外导引头的
9M100近程导弹和装备主动雷达导引头的9M96E2中程导弹(该导弹也用于S-400防空导弹系统),主要针对巡航导弹、战斗机、无人机和战略轰炸机等目标,同时具备一定的防御弹道导
弹的能力。

其中,9M96E2型导弹长5.65米,重420千克,射程120千米,射高10~30 000米。

该导
弹采用主动雷达寻的导引头和侧向发动机,配合其“鸭”式布局,在地面附近和30千米高空能达到的最大横向过载分别是60G和20G。

9M100型导弹长2.5米,重70千克,射程15千米,射高5~8 000米。

该导弹采用带推力矢量控制的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制导方式为惯性+红外+无线电指令制导。

考虑到1个S-350防空导弹营可配备8辆自行式发射车,可以在短时间内向空中敌人发射
96枚导弹,是现有S-400防空导弹营的3倍。

此外,由于外形尺寸较小,S-350防空导弹系统
的机动性更好,在阵地上更具隐蔽性,同样可以很好地为固定目标和兵力部署提供防空和反导
防御。

不过,认为最新的S-350防空导弹系统与现役“山毛榉”M3防空系统具有竞争关系是不
正确的。

首先,S-350防空导弹系统用于担负长期的战斗值班,抗击空袭兵器突然的密集突袭。

配置在履带式底盘上的队属“山毛榉”M3防空导弹系统,能够与坦克和步兵战车一起在起伏地
形和松软路面行进。

装备研发过程中,由于采用了全新数字计算机、高速数据交换系统和远距
离热成像目标指示器,提高目标通道数和抗电子干扰能力等设计理念,造就了“山毛榉”M3防
空导弹系统较高的战斗生存力。

但与此同时,和为俄联邦空天部队制造的S-350防空导弹系统
相比,陆军的“山毛榉”M3防空导弹系统在造价上要高得多,使用维护更加复杂。

虽然在过去,必须使用带有履带式底盘的防空导弹系统为具有战略意义的目标提供对空防御,但不能就此断
定陆军防空系统的这种做法就是合理的。

“勇士”的定位及主要特点
S-350防空导弹系统虽然是一款全新的防空武器,其配套设备也有一定的创新,但总体而言,整套系统采用的技术具有很强的延续性,这说明俄罗斯对自己的技术体系依然十分信赖。

这种信赖不仅表现在“勇士”身上,从现有信息看,最新的S-500防空导弹系统依然采用类似
的发展模式。

由于是替代老式S-300系统留下来的空缺,它的性能不需要像改进的S-300和S-400系统那么全面,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因此,S-350防空导弹系统可以看作是一款“中规中矩”的设计,不苛求最新的技术,采购成本由此也能得到控制,适合大量装备。

虽然如此,S-350
防空导弹系统的性能仍是十分可观的。

从战技指标看,S-350防空导弹系统与多个“前辈”型
号在射程和射高上都有部分重叠。

因此,从一定程度上讲,S-350防空导弹系统是俄军提升防
空系统实战化效果与瞄准未来作战需求观念共同作用的结果。

通过系统设计与优化,这套系统
一经问世便具有极具针对性的新生战力。

扩展了拦截半径,消除了部分拦截“准盲区” 在中近程防空领域,“铠甲”S1弹炮结合
系统主要负责拦截射程20千米、射高10千米内的近程目标;“山毛榉”M1防空导弹由于其射
程短(最大射程30千米)、载弹量少(四联装)等原因,已不能满足下一代防空需求。

S-300
和S-400防空导弹系统虽然能覆盖中近程空中来袭目标,但并未针对拦截中近程目标进行专门
设计,在防御超低空目标上能力不足。

上述防空导弹系统未充分覆盖的中近程范围内,只有
“道尔”系列防空导弹支撑且力有不逮。

S-350防空导弹系统的列装,填补了这些“准盲区”,它的专长就是拦截中近程范围内的敌方飞行目标。

增强个体战力的同时,注重融入体系 S-350防空导弹系统能独立作战,新型发射装置可
混装并发射S-400等防空系统的导弹,以便拦截不同类型的空中目标。

拦截巡航导弹的效率据
称提高了1~1.5倍。

它也可与S-400、“铠甲”等联合组队,通过50K6A指挥车配备的D4M1
型数据链,可将作战单元接入拥有更强目标信息处理能力的大型作战体系中。

对俄境内的重要
目标设施提供更加高效的空中防护。

考虑到S-350防空导弹系统在设计之初就考虑通过信息化
方式实现“静默打击”,因此,该系统在依托体系作战时,作战效能也将得到明显提升。

适应现代战场需求,提高抗饱和攻击能力在大规模应用无人机、巡航导弹和远程火箭弹
的现代战场,对防空系统的抗饱和攻击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S-350防空导弹系统12联
装发射车的高密度打击能力,配合有源相控阵雷达的多目标探测、跟踪和引导攻击能力,将能
很好地适应当前战场需求。

传统的S-300系列防空导弹系统和S-400防空导弹系统每一部发射
装置的备弹量都是4枚,也就是说,4枚导弹发射完后,发射装置需要重新装填才能继续发射。

防空导弹系统的火力是用导弹数量来衡量的,而S-350防空导弹系统的50P6A发射车携带的12
枚导弹,在防空导弹系统中就是火箭炮的存在,每6枚被固定成1个基本单位,导弹的装卸也
是按照这样的单位进行。

之所以能携带如此多的导弹,主要归功于俄罗斯在导弹小型化上的进步。

每个作战单元最多拥有96枚导弹,1个装备3辆发射车的导弹营,已可独立应对美军1个
中队三代战斗机发起的突击。

在第一批次拦截弹发射后引导过程中,发射第二批次拦截弹并引
导攻击目标,具有极强的抗饱和攻击能力。

自动化程度明显提升,进一步提高了防空作战效能 S-350防空导弹系统高度自动化运转,只需3名战勤组人员即可展开系统,操作手在作战指挥车中远程操控多功能雷达,监控其状态,仅在必要时对过程做出修正。

与某些型号的S-300防空导弹系统相比,减少了操控人员数量,
降低了对其战术素养要求。

同时,避免遭到“哈姆”等高速反辐射导弹的攻击,大大提高了战
勤组人员的生存概率,进一步提高了防空作战效能。

此外,由于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改进设计,S-350防空导弹系统的环境适应性、机动性
以及抗电子干扰能力,也较S-300P/PS防空导弹系统有较大提高。

S-350防空导弹系统从行军
状态转入战斗状态的反应时间不大于5分钟。

“勇士”的未来前景
俄《祖国军火库》杂志社总经理、军事专家阿列克谢·列昂科夫指出:“按照《俄国家空
天防御体系建设构想》,俄罗斯空天军未来目标是建立一个覆盖国家空天领域的多层防空反导
体系,以防御从无人驾驶飞行器到有人驾驶飞行器、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的威胁。

S-350防空
导弹系统将作为俄空天军防空反导武器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编入由S-300PM1(PM2)和S-400远程防空导弹系统组成的防空反导体系,以解决该体系对战术弹道导弹拦截不足的短板。

”按
照俄国防部计划,俄空天军将装备38个营的S-350防空导弹系统,以取代S-300P/PM等中程防空导弹系统。

其中,到2027年将有12个S-350防空导弹营担负战备值班。

不久前,俄国防部宣布俄罗斯第24机动防空导弹旅接装的首批S-350防空导弹系统将正式担负战斗值班任务。

该旅的主要任务是保护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哈卡斯共和国和西伯利亚一些地区的重要战略设施。

依托其强大的机动性能和快速部署能力,驻扎在哈卡斯共和国首府阿巴坎的第24机动防空导弹旅将成为真正的“游牧人”,可调遣到俄罗斯东部的任一地区。

部队抵达新的射击地点后,可以快速部署、完成射击并迅速更换部署区域。

防空导弹旅采用这种战术可以说是无懈可击的,哪怕用高精度的轨道卫星群跟踪,也几乎不可能发现分散在密林中的防空导弹装备。

第24机动防空导弹旅换装并非偶然,作为俄空天军而非防空部队首次装备S-350防空导弹系统的唯一防空兵团,它实际上承担着试验任务,所获经验将在其它部队推广。

俄军第3防空师第414近卫防空导弹团也于近期正式进入战斗值班。

该团驻地毗邻北冰洋萨哈(雅库特)共和国季克西镇,目前装备的是老旧的S-300PS防空系统,未来将装备新式S-350防空导弹系统。

关于是否将S-350防空导弹系统改装成海军型和陆军型防空导弹系统,目前,没有俄官方的正式报道。

但是,根据俄许多媒体报道,金刚石-安泰公司计划为海军研制S-350舰载防空导弹系统和为陆军研制S-350防空导弹系统。

目前,暂时还没有哪个国外订货商表示对S-350防空导弹系统感兴趣。

当然,相关供货合同的商讨可能会开始得比较晚。

不久前开始的批量生产尚无法满足俄军自己的需求,因此,只有在满足俄防空反导部队需求时,S-350才可能开始着手出口的工作。

正如俄军事工业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维克多·穆拉霍夫斯预备役上校,在接受俄新闻通讯社记者采访时指出的:“S-350中程防空导弹系统出口前景看好。

对于许多选择S-400远程防空导弹系统的国家来说,其战术技术性能显得有些多余,且成本也太高。

在这种情况下,选择S-350中程防空导弹系统是提高效费比的最佳选择。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