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动漫音乐赏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
1、为什么要学欣赏音乐?
理由一:音乐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和智慧结晶,音乐展现的是人类最美好、高尚的情感。
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贝多芬。
理由二:欣赏音乐,使人在愉悦的同时,精神上变得更加丰富、和谐、完美。
乐(yuè)也,乐(lè)也。
——荀子《乐观》
理由三:欣赏音乐有助于身心健康,促进学习,激发创造力音乐常使死亡迟延。
——伊索没有早期音乐教育,干什么事我都会一事无成。
——爱因斯坦
一、什么是影视动漫音乐
影视动漫音乐属于实用音乐的一种。
实用音乐下面有一类叫做影视音乐,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电影音乐"。
而在影视音乐里面,又分出一类,叫做影视动漫音乐。
定义:影视动漫音乐,就是专门为影视动漫作品创作、编配的各类声音的总称。
二、影视动漫中画面与声音的关系
从视听感受的角度来讲,影视动漫是视听艺术的统一体,影片是通过画面和声音直接诉诸于观众的视听感官,从而给人以完美的艺术的享受。
动漫是一门幻想艺术,它可以把现实中不可能看到的东西转换为现实,可以扩展人类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而巨大的想像空间如果要得到完美的体现,则需要视觉元素和听觉元素的全力配合,需要画面和音乐的相互补足。
迪斯尼公司广泛流传着:其一,“你看到它,也听到它,你才会相信它的存在。
”其二,“动画片中70%的冲击力来自于声音。
”
因此,可以说声音是动漫片中两个最重要的元素之一(一个是视觉,一个是听觉),而声音也可以说是动漫片的灵魂(视觉可称为肉体),声音创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动漫片的艺术的优劣。
三、影视动漫中的声音元素
目前较为科学的分类方法,把影视动漫的声音分为语言、音乐和音效三大类。
(一)语言语言是指影视动漫作品中的人物或者角色运用的有声语言的总称。
它包括对白、独白、旁白等一切能够表达一定意义的语言。
它包含在影视动漫音乐广义的范畴里(即声音类)。
1、由于影视动漫作品涉及的题材和表现的手法丰富多彩,因此语言的主体与一般影视作品的人声有所不同,它不再局限于人类。
在影视动漫中,无论是客观世界存在的,还是主观创造出来的物体,都可以具有语言的功能。
例如,一些动物甚至器物都可以具有与人类一样的语言能力。
例:美国粘土动画电影《小鸡快跑》(美国 2000年)、《史莱克》中的话唠毛驴和靴猫
《美女与野兽》中说话的烛台和座钟
2、影视动漫可以通过音色的差异、音量的强弱、音准的高低、节奏的快慢等手段构成或惊喜、或惊讶、或恐怖、或厌恶等情绪,并通过这些极具个性的语言起到造型和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
例:对话片段《狮子王》(美国 1994)
3、影视动漫中语言的运用比较灵活,可以是有实意也可以是无实意的。
例如在动画片《鼹鼠的故事》(1957~2002)中,不管是小鼹鼠的自我独白,还是跟同伴们的对话,他们的语言全部都是由“咦”、“啊”、“哦”、“呀”等无实意的语气词构成的,但这不仅不妨碍观众对影片的理解,反而增添了无尽的童趣。
(二)音乐音乐是指经过加工处理的声音,具有抽象、主观的特性,必须通过演奏或演
唱才能形成。
影视动漫中的音乐包括各种乐器演奏的乐曲,也包括填了词的人声的歌唱。
其中前者需要观众用心地去感受和解读它的内涵,因为它不像语言那样可以直接表达意义;而后者不仅要求音乐的节奏、旋律等能与画面情景相配合,更要求演唱者的音色能够融入画面情境之中。
例:插曲《自由的灯塔》(音乐)、插曲《多么美好的世界》、(歌曲)《马达加斯加(美国 2005)
对于动漫片来讲,有些影片可以没有有声语言,但是任何一部动漫作品都万万不可缺少音乐的修饰,因此音乐对于动漫片来讲是至关重要的。
(三)音效音效是影视动漫中除语言、音乐之外一切声音统称。
在影视动漫中,音效可以塑造空间,表现环境,起到增强银幕的信息量、烘托环境气氛、加强画面动感等作用。
如果通过对它进行夸张变形处理,使其与画面相配合,还会得到出人意料的效果。
综上所述,语言、音乐、音效都是在银幕上出现的、用来表情达意的声音形态,正是这些声音形态的有机结合,才构成了影视动漫艺术的有声系统。
四、影视动漫音乐的作用与功能
(一)艺术造型功能
对于动漫本身来说,音乐的艺术造型功能是最基本的,占据着核心地位。
具体地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揭示影片主题
在一部动漫影片中经常会使用一首主题曲来揭示影片的主题。
而音乐对于主题的揭示实际上并不仅仅是用歌词直接表现,而且还以音乐特有的情绪感染力与影片的主题之间建立起一种联系,正是这种联系使观众无需太多思索就能够直接把握它所传达的信息。
可以说,音乐在其最擅长的情感领域为影片创造了一种基于听觉感官的叙事空间。
2、交代故事背景
一般情况下,影视动漫作品的故事都会有其特定的时代、地域和民族背景。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常
常意味着语言和文化上的巨大差异以及音乐风格的迥异。
而音乐的传播往往能够不受语言和文化差异的限制直达人们内心的。
音乐的独特风格往往更容易让人们产生难忘的记忆和独特的体验,以至于一段色彩鲜明的乐曲对时代、地域、民族等背景的交代甚至胜过画面的视觉元素。
正因为如此,音乐常常担负着交代故事背景的重任。
3、构建叙事体系
音乐作为剧作元素参与到影片的叙事中,推动剧情甚至决定情节的发展方向,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影视动漫中参与构建叙事体系的音乐形式,有时是纯音乐,有时则是声乐演唱的形式。
4、塑造人物形象
音乐刻画人物,往往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由于卡通角色是虚构的,它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虽然人工绘制出的二维动画和利用软件制作出的三维动画已经竭力逼真,但与真实电影相比,总有着机械的味道。
尤其是角色的眼神,还不能像真人那样,自然地传达出深刻的寓意。
因此,加入音乐就可以为这些虚拟的卡通角色注入生命和活力,使观众认同它的存在。
音乐最大的长处就在于它可以高度概括地表现人类最内在的心理体验与微妙丰富的感情状态。
这样我们就可以借助音乐自身的这种魅力来赋予动漫角色以细腻的感情,雕琢他们更加鲜明的个性,从而加强塑造人物形象。
借助不同乐器的音色特点来刻画人物形象也是影视动漫作品中常用的技巧之一。
5、渲染情绪和烘托气氛
情绪和气氛是建立在画面基础之上又高于画面的抽象概念,这就需要通过音乐的渲染和烘托来加以完成。
音乐能够很好地补充画面或语言无法传达的内容。
比如,一些惊悚影片总是利用音乐来制造悬疑、恐怖的气氛。
可以说,影片中或欢快、或恬静、或紧张、或恐怖等等的环境氛围,没有比音乐更能烘托和表现的了。
6、决定与影响整体节奏
优秀的影视动漫作品需要有良好的节奏感,这种节奏感不仅表现在画面的组织、镜头的变换,更多地则是由音乐体现出来。
由于一部影片的时间有限,要在有限的时间里讲述相对完整的故事,对于画面的安排是一种挑战。
这时,音乐可以发挥它独特的功能,即用音乐将一些分散的、跳跃的、时间跨度大的镜头组接起来,使其成为一个整体。
这样用尽量精简的画面语言就可以交代十分复杂的剧情发展,这就是影视音乐独特的功能之一,尤其对于时间跨度长、故事情节复杂的影片来讲,这是一项非常有用的技巧。
(二)商业传播功能
影视动漫音乐与动画片本身的关系非常微妙。
一方面,影视动漫音乐的创作不能够脱离影视动漫主体本身;另一方面,在众多的影视动漫创作元素中,音乐又是唯一可以独立于影视动漫作品而单独存在和流传的元素。
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首歌的流行远比一部电影的流行容易得多。
原因很简单,当代都市快节奏的生活不会留给人们太多的休闲时间,听一首歌只要五分钟的时间,而看一部电影至少要一个多小时。
通过歌曲的流行来为电影做有效的宣传,影视动漫音乐的商业传播功能就是基于这一点发展而来的。
国际化的动漫电影在制作上已经形成了一种模式:即将精心制作的影视动漫音乐结集出版,在影视动漫作品上映之前就隆重推出,这一方面可以为动画片的推出和上映造势,另一方面在观众观赏影片之后,对影片中的音乐久久难以忘怀,也会去购买原声音乐专辑,这时,音乐的单独流传不仅发挥了宣传作用,还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应。
我们可以看到如《狮子王》(1994)、《千与千寻》(2001)等经典影视动漫的原声音乐,与影视动漫一样经久不衰,这也证明了这种商业模式的成功。
邀请大牌歌星为卡通片配唱插曲,还能够将音乐的号召力发挥到极致。
如艾顿为《狮子王》高歌一曲《今夜爱无限》,玛利亚·凯利和惠特尼·休斯顿两大乐坛天后合力为《埃及王子》(1998)编织动人旋律,让影片绽放出目眩神迷的奇异光芒,产生无与伦比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我国首度大制作影视动漫《宝莲灯》(1999)就借鉴了这种国际化的商业模式,音乐在影片的宣传和推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由李玟演唱的《想你的365天》和由张信哲演唱的《爱就一个字》,都在影片上映之前就推出了单曲CD和MTV,当它们在广播电台、电视台甚至在KTV里被反复播放的时候,人们除了被歌手的深情演绎所打动外,很自然地会想起这是电影《宝莲灯》的插曲,这就是巨大的明星效应。
第三章影视动漫音乐的表现
第一节影视动漫声音元素的特点
(一)影视动漫语言的特点
主要特点是风格独特。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是动漫作品中的角色对话方式通常都比较夸张。
其次是动漫作品中角色的语音往往比较个性化。
例:毛驴对话片段《怪物史莱克》
语音独特的日本动漫人物:名侦探柯南--服部平次、蜡笔小新--野原新之助
影视动漫作品中的旁白和独白
影视动漫中的旁白和独白主要承担叙事功能,它们的配音个性发挥和夸张表现的余地不大。
但好的解说词配合着画面影像,能够给观众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将观众迅速带到故事中来。
例:开篇旁白《美女与野兽》
(二)影视动漫音乐的特点
影视动漫作品的音乐覆盖率已经普遍达到了90%以上,在相当数量的动漫作品中,音乐的覆盖率甚至达到了100%。
但影视动漫音乐与一般音乐相比,也有明显的不同和自身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动漫音乐需与画面内容保持一致和同步
2、动漫音乐要适应于不同层次的观众。
不同的观众,由于心智发育的不同,对社会的理解不同,甚至心跳的频率不同,他们所能接受的音乐节奏的范围也不相同。
3.动漫音乐创作手法更灵活。
影视动漫音乐创作随然不能够脱离动漫片的主题和风格特点,但音乐本身可以采用的样式
和形态是比较自由的,几乎可以说是无所限定。
动漫音乐的创作则可以涉足音乐的各个流派。
漫音乐也可以选择任何合适的演奏乐器和演奏(演唱)形式。
如美声、民歌、交响乐、室内乐、民族管弦乐等。
纯音乐当中的许多形态和样式,影视动漫音乐也都可以涉足。
例:米良美一假声男高音演唱《幽灵公主》主题曲
可以说,对动漫音乐创作手法的选择,完全是根据动漫片的艺术追求,只要将各种要素恰到好处地配合、并用即可。
(三)影视动漫音效的特点
1.音效的分类按照声源的类别,可以分为自然音效和人为音效两大类。
人为音效是指人制造出来的声响,主要可分为以下几个类别:
(1)动作音效。
指作品中角色作各种活动时发出的声音。
如心跳、咳嗽、嬉笑、哭泣等。
(2)日常生活音效。
是指各种生活用具在被使用的过程中发出的声音。
如使用传真机、打印机、电脑等,或使用锅碗瓢盆发出的声音等。
(3)交通音效。
指各种交通工具,如汽车、地铁、自行车、火车、轮船、飞机等产生的音效。
(4)军事音效。
指和战争、战斗场面有关的各种军事装备发出的音效。
如枪械射击、炮弹发射、爆炸等音效。
(5)特殊音效。
指一些非人声和非自然声音。
例如表现科幻的场景。
2.音效的特点
(1)自然音效必须真实
哪怕虚拟空间需要充满想象的音效,也要建立在真实的自然音效的基础之上,这样才能调动观众积累的生活体验,从而增强画面的生活感和真实感。
日本动漫片《龙猫》(1988)中的夏日虫鸣、田间蛙叫伴随着画面微佛的凉风、青色的麦田,使人感受到在大城市所没有的宁静,唤醒了许多观众尘封在心底的记忆。
(2)人造音效可以夸张
由于想象和夸张是影视动漫艺术的独具特点,因此在作品中就会用强化的音效配合相应的动作来表现剧情,而滑稽动作和夸张音效的吻合会产生令人兴奋的喜剧效果。
(3)音效必须体现不同角色的特征和差异
音效需要体现出角色所属类别的特征,比如走路的声音,男人和女人、大人和小孩的声音就有很大区别,一般用高跟鞋的声音代表女性走路,用比较快速的步伐代表小孩。
同一类型不同个体角色之间音效需要有差异。
第二节影视动漫中的音乐表达
音乐的表达规律和组合章法包括节奏、旋律、和声、调式、曲式和音色等。
使用这些规律和章法,才能够创作出许多动听的音乐作品,并形成多种多样的音乐风格。
一、节奏
节奏被称为音乐的骨架,没有节奏单纯的旋律不能称为音乐。
在音乐的若干构成要素中,节奏是唯一可以单独存在的元素。
节奏也人们最早认识并掌握的一种音乐元素。
(一)什么是节奏
本质:节奏是事物运动在时间上的表现形式。
奥地利音乐评论家汉斯力克认为:“自然界中并没有旋律,也没有和声,唯有负载着这两种要素的第三种要素:节奏,在有人类之前,并且不依赖人类就已存在了。
”
节奏的定义有两种:
广义地讲,一切协调、平衡、律动都可以成为节奏,例如:波浪的波谷和波峰之间的变化和组合所构成的运动。
狭义地讲,节奏是音的长短关系。
节奏以音的长短、强弱及其组织关系的固定性和准确性来组织音乐。
音乐可以没有曲调,不用乐音,但永远离不开节奏。
人类最初的音乐就是只有节奏或以节奏为主的。
在现存的民间音乐里,也有只用打击乐器的音乐。
这说明,离开有固定音高的音符,节奏本身就有巨大的表现力,就有独立的“节奏美”。
这种情况下,节奏是音乐唯一的“生命线”。
例:《 animusic 3D节奏动画》(美国 2000年)
(二)节奏的作用
节奏是音乐中必不可少的一个要素。
节奏的作用主要有以下三点:
1、保持音乐的统一性。
在音乐作品中,具有典型意义的节奏,叫节奏型。
例如重金属、朋克、布鲁斯等等。
只要使所有的音符保持一定的节奏型,音乐的风格就会保持相对的统一。
具有明显特点的节奏使人易于接受,便于记忆,也有助于乐曲结构上的统一和音乐形象的确立。
2、节奏以一定的方式组织乐音从而帮助形成旋律线。
如果只有高低不同的音符杂乱无章地罗列在一起,是不能表达任何意义的。
正因为有节奏把这些音符控制起来,才能形成具有某种基调的旋律,从而形成音乐,也才能够达到刻画音乐形象、宣泄情感、表达主题等目的。
3、节奏能够激发听众的情绪。
强烈的节奏可以使听众不由自主地在身体动作上与音乐产生共鸣。
例如,现代摇滚乐,是一种以极其强烈和粗野的节奏为特点的音乐,它非常迎合青年人喜欢刺激的特性,因而风行全世界。
(三)节奏的特点
1、节奏既可以与其他音乐要素一起形成一定的音乐,也可以在音乐作品中单独存在。
单独存在的节奏也具有丰富的独立表现能力,它能够直接地感染听众,比如听到节奏感强的音乐,人们会自然地随着音乐的节奏产生身体的律动。
2、节奏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有时人们无需听完旋律,只要听到一段开头的节奏型,就能马上判断出这段音乐大致的时代和风格特点。
比如战争时期军队常用的进行曲,以曲调规整、节奏鲜明为特点,现也常用于一些仪式、节庆场合等。
3、具有某种节拍或某种节奏的特点,可以形成一定的音乐体裁。
比如:美国动画片《飞屋环游记》(2009)中,描述卡尔爷爷刚失去老伴以后的生活,当他起床,伴随着他走出房间和乘坐电动楼梯下楼这段路程的是选自《卡门》歌剧中的一段哈巴涅拉风格的舞曲。
哈巴涅拉是2/4拍,中速或慢速的音乐,这种节奏特点的音乐源于古巴哈瓦那,是19世纪传入并流行于西班牙的一种舞曲。
(四)影视动漫音乐中节奏的特点
音乐的节奏是与故事情节和人物情绪紧密相关的,它不仅伴随着或缓或急的情节发展,有时还是为人物贴上善恶标签的一种表现手段。
例如,在2002年剧场动画《宠物小精灵》中,当影片表现的是祥和、宁静的情境时就会使用舒缓、平和的节奏,当表现反面人物出场危机四伏的场景时音乐的节奏也会马上加快,节奏加重,以此渲染紧张的气氛。
二、旋律
(一)什么是旋律
旋律的定义:音乐的基本元素之一。
经过艺术构思而形成的若干乐音有组织、有节奏的和谐运动称为旋律。
它建立在一定的调式和节奏的基础上,按一定的音高、时值和音量构成的、具有逻辑因素的单声部进行。
例:小号独奏《天空之城》弦律是音乐语言中最重要的元素,可以说它是音乐的灵魂,是音乐表达情感的重要手段。
弦律是由高低、长短、强弱等组成的音的“线条”,所以也被称为“弦律线”,现在一般用五线谱来记识。
例:五线谱例天空之城小号独奏
旋律的起伏跌宕可以将人们不同的情感及变化过程细腻而深刻地表现出来。
旋律对于音乐就好比情节对于小说,肩负着音乐传情达意的重任。
有许多音乐作品,人们或许已经说不出它们的名字和出处,也记不清完整准确的歌词,但是却能记住它们优美的旋律,每每哼唱仍能朗朗上口,这就是旋律的魅力。
(二)旋律的特点
与节奏不同,旋律不可以离开其它各种音乐要素而单独发挥作用,它是将音乐的节奏、调式等基本要素有机结合在一起,组成完整的统一体,其表现力和感染力是通过音乐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
旋律的特点具体体现在一下两方面:
1、旋律首先表现出的是音高
旋律主要表现乐音的音高,“音高”指音的高低,是由声音在一定时间内的震动频率决定的。
振动次数多,音就高;反之,音就低。
同样的节奏,不同的音高所表达的内涵也大不相同。
2 、旋律是有走势的
旋律是由不同音高的音组成的线条,是音乐的横向结构,因此旋律线是有其走势的,旋律的走势一般有四种。
(1)上行式旋律:它能使人精神逐渐开朗、振奋起来。
(2)下行式旋律:精神逐渐放松或消沉,仿佛深情叹息,常常用于表达忧郁、悲伤的情感。
(3)重复式旋律:它能造成累加的紧张感或磅礴宏大的气势。
如《解放军进行曲》中的“向前,向前,向前!”
(4)跳进式旋律:像是抑扬顿挫的说话语调,开阔、活跃、激昂。
例:上行式旋律--《龙猫》电影片头曲
下行式旋律--《A Lost Girl》电影《龙猫》插曲
重复式旋律--《幻想曲》巴赫音乐作品片段
跳进式旋律--《幻想曲2000》“罗马的松树”音乐片段
(三)旋律在动漫作品中的作用
旋律在动漫音乐中的主要作用是表达情感,通过不同音高组合变化传递音乐的内在信息。
但是音乐的最终表现效果不是由旋律单独产生的。
旋律的表现能力最终是由音乐各要素的组合方式决定的,音乐的各要素在音乐作品中相互配合、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优美而具有感染力的乐曲。
正是由于旋律进行的各种方式可以产生非常多的可能性,才使得音乐作品的表现力呈现出丰富多彩。
例如,动画影片《怪物史莱克Ⅲ》(2007)的开头,表现主人公史莱克与宫廷生活的繁文缛节格格不入,是一个幽默的段落。
音乐《皇室的烦恼》一开始就用了一个下行的旋律线,但却没有让人们感觉到很郁闷很痛苦,而是有一种诙谐、幽默的成分暗含其中。
这是由于音乐从节奏上和时值长度上改变了一下,所以下行旋律线也能够带给人们一种活泼、欢快的感觉。
三、和声
(一)什么是和声
和声的定义:两个以上不同的音按一定的法则同时发声而构成的音响组合。
和声包括纵向与横向两个概念。
其中三个或三个以上的音,纵向叠加结合,就成为和弦。
而各和弦的先后连接则产生和声的横向结构,称为和声进行。
例:音乐会《天空之城》久石让与新日本梦幻爱乐乐团(2008年)
(二)和声的作用:衬托旋律,增加音乐的色彩
单纯的旋律总是会略显单薄,而和声具有明显的浓、淡、厚、薄的色彩作用,和声可以衬托旋律,并且可以通过和声的色彩、织体以及配合其它因素,塑造音乐形象、表现音乐内容。
四、音色
我们欣赏音乐时,除了旋律会给我们留下持久深刻的印象外,另一个要素也会引起我们的关注,那就是音色。
(一)什么是音色
音色的定义:不同乐器或不同人声所发出的不同声音的特性,包括圆润度、饱和度、清晰度、共鸣效果等。
这些特性的不同,使我们能够区分各种不同的声音。
例如,分别用小提琴和古筝演奏同样的曲目,我们也能够轻易地将二者区分开来。
这就是音色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