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语文江苏专用专题复习练模块三 语基+默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语言基础知识
1.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该产品的面世,无论是在挽救患者生命方面,还是在皮肤再生修复方面,都取得了传统烧伤外科产品________的功效。

(2)400余名文化工作者代表在印有“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大力倡导现代文明”的横幅上________签名,并发表________,今后将立足本职工作,用优秀民族文化引领各族群众,以矫健的步伐走上现代化的文明之路。

A.望尘莫及郑重声明
B.鞭长莫及庄重声明
C.鞭长莫及郑重申明
D.望尘莫及庄重申明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目前地理信息交换的技术问题已经基本成熟,一旦地理信息为广大公众所认可,那么地理信息产业将迅速崛起。

B.局部生态环境的改善并不能遏制整体恶化的态势,我国每年土地沙漠化的速度与面积仍然在不断扩大。

C.网络是一个虚拟世界,它需要广大网民自觉维护网络秩序,文明上网,激浊扬清,形成良好的上网风气,共同建设文明和谐的网络世界。

D.为了实现素质教育的要求,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不能给学校下达升学指标,不能按学生的考试成绩给学校和教师排队。

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不错,我们每个人都活在“传统”里面。

________,最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是,连推背图、鬼吹灯、风水经这样的糟粕都可以作为传统文化在当代展示和推行,为什么偏偏遗漏了使我们受惠最大的“五四”文化传统?
①也不论在今天传统文化的推行中,掺杂太多的意识形态设计和商业利益算计,而真正的传统并不见得能够承续
②但是,这个所谓传统文化复兴运动无论怎样热烈,都不会掩盖它自身的重大缺陷
③尤其在今天,中国经济实力日益增强,综合国力不断提升,需要文化的繁荣与之相适应,我们在传统的民族文化中寻找自己的立身之本,理所当然
④对传统文化加以“继承”和“发扬”,似乎是每个国人不得不然的文化宿命
⑤且不说传统文化有优有劣,不分青红皂白全盘继承是否恰当
A.⑤①④③②B.⑤①②④③
C.④③②⑤①D.④⑤①②③
二、名句默写
4.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黑云压城城欲摧,________________。

(李贺《雁门太守行》)
(2)间关莺语花底滑,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琵琶行》)
(3)________________,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4)________________,而后乃今将图南。

(庄子《逍遥游》)
(5)黄鹤之飞尚不得过,________________。

(李白《蜀道难》)
(6)________________,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
(7)________________。

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襄公十一年》)
(8)巴东三峡巫峡长,________________!(郦道元《三峡》)
三、古诗鉴赏——律诗
5.阅读下面这首元诗,然后回答问题。

余杭四月
白珽
四月余杭道,一晴生意繁。

朱樱①青豆酒,绿草白鹅村。

水满船头滑,风轻袖影翻。

几家蚕事动,寂寂昼门关②。

注①朱樱:樱桃的一种。

②昼门关:从蚕孵出到结茧期间,养蚕人家为防外人冲犯而终日紧闭门户。

(1)诗的颔联在写景上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指出其中两种并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
(2)“一晴生意繁”是什么意思?体现在诗中哪些地方?请简要分析。

答:
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中田园作
王维
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

持斧伐远扬[注],荷锄觇泉脉。

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

临觞忽不御,惆怅思远客。

注远扬:又长又高的桑枝。

(1)请简要分析首联写景的特色及其效果。

答:
(2)作者“临觞”为什么“忽不御”,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感?
答:
7.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落花诗
归庄①
江南春老叹红稀,树底残英高下飞。

燕蹴莺衔何太急,溷多茵少②竟安归?
阑干晓露芳条冷,池馆斜阳绿荫肥。

静掩蓬门独惆怅,从他江草自菲菲。

注①归庄:明代著名文学家归有光的曾孙,顺治二年在昆山起兵抗清,事败亡命。

这首诗作于清朝统治逐渐巩固的时期。

②溷多茵少:喻指恶浊的环境多,干净的环境少。

溷,粪坑;茵,华美的座席。

(1)请就颈联的表达技巧和表达效果作简要赏析。

答:
(2)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答:
8.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思王逢原(其二)
王安石
蓬蒿今日想纷披,冢上秋风又一吹。

妙质不为平世得,微言惟有故人知。

庐山南堕当书案,湓水东来入酒卮。

陈迹可怜随手尽,欲欢无复似当时。

(1)请赏析颈联的妙处。

答:
(2)诗中表达了哪些丰富的情感?试作简要概括。

答:
答案精析
1.A[望尘莫及:只望见走在前面的人带起的尘土而追赶不上,形容远远落后。

鞭长莫及:原来是说虽然鞭子长,但是不应该打到马肚子上,后来借指力量达不到。

郑重:严肃认真。

庄重:(言语、举止)端庄稳重;不随便;不轻浮。

声明:公开表示态度或说明真相。

申明:郑重说明。

]
2.C[A项主谓搭配不当,应删去“问题”或将“成熟”改为“解决”。

B项“速度”与“扩大”搭配不当。

D项“实现”与“要求”搭配不当。

]
3.C[横线前面说“我们每个人都活在‘传统’里面”,那么就要对“传统”加以重视,加以继承和发扬,④表达了这一意思,③承接④,更进一步阐述“文化宿命”,②以“但是”转折,引出“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⑤①以“且不说”“也不论”做让步性的阐述,为下文“最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是”蓄势。

抓住“尤其”“但是”“且”“也”等关联词,理顺句间逻辑关系,不难得出答案。

]
4.(1)甲光向日金鳞开(2)幽咽泉流冰下难(3)峰峦如聚(4)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5)猿猱欲度愁攀援
(6)奈何取之尽锱铢(7)居安思危(8)猿鸣三声泪沾裳
5.(1)①使用了对比(映衬)手法。

如上下句之间的朱樱与绿草,青豆与白鹅鲜明对比,表现出景物色彩的鲜丽。

②使用渲染手法。

用丰富的色彩去描写初夏的水果菜蔬朱樱和青豆、悦目怡情的青草与白鹅,渲染生命勃发的气息。

③使用了名词排列(意象并列)的组句手法。

如上句由朱樱、青豆、酒三个名词(意象)组成,下句由绿草、白鹅、村三个名词(意象)组成,使人产生一种画面感。

(答出两种即可)
(2)“一晴生意繁”体现在:①初夏成熟的樱桃鲜红,豆子青青,绿草茵茵,白鹅成群;②雨过天晴,江河水满,船只轻快地行使,微风吹拂,袖影飘动;③村庄门户紧闭的人家寂然无声,而里面蚕事正忙。

6.(1)视听结合。

作者通过斑鸠的鸣叫,满树白色杏花开放,把春意描写得很浓。

(2)作者想到漂泊在外的游子无缘享受春光,因而惋惜、惆怅,表达对“远客”的同情。

7.(1)上句以落寞栏杆旁的“冷”芳枝比喻全节守志者处境困难,下句以池馆中的“肥”绿叶比喻屈节降志者得到功名利禄,一正一反,对比鲜明,作者对两者的爱憎情感自见。

(2)尾联通过写作者甘心隐居陋室,任由“江草”茂盛显耀,凸显了作者坚持正义,不向强权屈服的高尚人格,表达了对没有气节的小人的高度蔑视之情。

8.(1)庐山倾倒当书案,湓水入杯作美酒,运用夸张手法,想象奇特,表现友人豪迈的胸襟。

(2)对友人德才不为世人所知的遗憾,对友人豪放气质的赞赏,对两人往昔交游的怀念,对与友人阴阳两隔的悲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