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安县第二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 第八单元 28 寓言两则教案1 新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8 寓言两则
学习目标
①认识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纪昌学射、妻子、百发百中、扁鹊治病、拜见、理睬、肠胃、汤药、医治、无能为力”等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想法,体会到“学习要练好基本功”和“要防微杜渐、听取别人正确意见”的道理。

③练习提出问题和大家讨论,发表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课前准备
①查阅有关扁鹊的资料。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激发读书兴趣
我们读过《惊弓之鸟》的故事,还记得故事中的更赢吗?他不仅是射箭能手,更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

今天,我们再去认识两位古代著名的射箭能手.他们是谁呢?箭法又如何呢?
多媒体出示句子:
飞卫是一名射箭能手。

有个叫纪昌的人,想学习射箭,就去向飞卫请教。

后来,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读句子:说说从句子中,你了解到了什么?还想了解什么?(学生可能说:知道飞卫和纪昌都是射箭能手,知道纪昌是飞亚的徒弟,并且他能百发百中。

可能提出这样的疑问:飞亚是怎样教纪昌的,使他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要想解开心中的疑问,我们就来读寓言故事《纪昌学射》,我想,你不仅会从故事中找到答案,还会得到有益的启示。

●自读自悟,完成以下要求
①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

②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为心中的疑问找到答案。

③思考:你有什么问题想跟大家探讨?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交流讨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①指名读课文,注意指导学生读正确字词句.
②汇报纪昌怎样学射的,指导学生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纪昌想学习射箭,向飞卫请教。

飞卫让他练眼力,先练眼睛盯着一个目标,一眨不眨,后练把极小的东西,看成一件很大的东西,纪昌都照做了后,飞卫才开始教他开弓、放箭。

后来,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③讨论疑问和交流启示。

学生可能提出以下疑问:飞卫为什么先让纪昌练眼力,而不先教他开弓放箭?根据学生的交流,教师可适时引导,让学生从多角度体会故事的寓意.
a。

假如纪昌不先练眼力,他会百发百中吗?
小结:纪昌学射的故事,告诉我们学任何本领,都要有扎实的基本功。

要想掌握射箭本领,就要先练眼力.要想掌握骑车本领,就要……;要想掌握滑冰本领,就要……;要想掌握操作电脑本领,就要……;要想掌握……,就要……。

你能举例说一说吗?
b.假如纪昌没跟飞卫学射,而跟一个普通箭手学射,会成为射箭能手吗?
c.出示句子,让学生有感情朗读,并说说有什么体会。

纪昌回家之后,就开始练习起来。

妻子织布的时候,他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注视着梭子来回穿梭.
纪昌记住了飞卫的话。

回到家里,又开始练习起来。

他用一根长头发,绑住一只虱子,把它吊在窗口。

然后每天站在虱子旁边,聚精会神地盯着它。

小结:看来,对学习来说,好老师的指导和自己的努力都起着很大的作用。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指导读课文的二、三自然段。

一是读好老师飞卫的话,要读得清楚明白.二是要读好纪昌的做法,通过“躺"“睁大”“注视”“每天”“聚精会神”“盯”等词语,读出他的认真和虚心.三是要读出纪昌练习眼里取得的非凡成绩──就是有人用针刺他的眼皮,他的眼睛也不会眨一下;那只小虱子,在纪昌的眼里一天天大起来,练到后来,大得竟然像车轮一样。

要读出夸张的描写。

●识字、写字、写词
①识字:妻、虱.
②写字、写词.指导重点:“昌"不能写成“冒"。

“妻”把上半部分“。

”与下半部分“女”连起来。

“刺”左半部是“朿"不是“束”.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认识了射箭能手纪昌,这节课再来认识一位著名人物,他是谁,又是从事什么职业的呢?
多媒体慢慢播放故事或教师介绍扁鹊其人。

(略)
师:看来,扁鹊真不愧是神医啊。

就是这个神医扁鹊,与蔡桓公之间发生了一个小故事,被人们厂泛传颂。

因为故事虽然简单,却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篇寓言故事《扁鹊治病》.
●自读自悟,完成以下自学要求
①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

②边读边思考:扁鹊几次见蔡桓公?都说了什么?结果怎么样?练习简要地讲述课文内容.
③提出自己的疑问或写下自己所得到的启示,准备与大家交流。

●交流讨论,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①指名读课文,注意指导读好“蔡桓公、敷烫、骨髓”等词和第六自然段中扁鹊说的话:“皮肤病用热水敷……”
②指名讲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③交流讨论。

a.交流学生的疑问。

学生可能产生这样的疑问:扁鹊是有名的神医,蔡桓公怎么会不相信他?明知蔡桓公不相信,扁鹊为什么还一而再、再而三地去说?扁鹊早知道蔡桓公要来请他,为什么几天前就跑到秦国去了?
结合学生的疑问,结合讨论,体会蔡桓公根本没有觉察到自己有病,所以不相信扁鹊的话;而扁鹊出于医生的医德才一次又一次去提醒蔡桓公治病,当他觉得自己无法治疗时,跑到秦国,是出于自己安全的考虑。

指导学生读好扁鹊的话和蔡桓公的态度。

扁鹊的话和蔡桓公的态度要结合揣摩他们的心理读来读.扁鹊的话要诚恳耐心。

如:扁鹊第二次来看蔡桓公之前是怎么想的?第三次呢?第四次呢?
“蔡桓公听了很不高兴,没有理睬他”。

他心里会怎么想?
“蔡桓公听了非常不高兴。

”他心里会想什么?
“蔡桓公觉得奇怪,派人去问他.”蔡桓公会怎么想,怎么说?
“蔡桓公浑身疼痛,派人去请扁鹊给他治病。

”此时浑身疼痛的他,又会怎么想呢?
b.交流受到的启示。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可适时点拨:蔡桓公怎样才不会死呢?本来是皮肤上的小病,怎么会要人命呢?使学生体会到防微杜渐,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不能固执己见等道理.
c。

如果能够跨越时空,你想对蔡桓公说什么?用几句话写下来,想想蔡桓公听了你的话会说什么?也用一两句话写下来。

题目可用《跨越时空的对话》。

例文:
跨越时空的对话
我:蔡桓公,我读了你的故事,虽然你是国君,你又快死了,我还是忍不住要说你两句:扁鹊是那样著名的医生,你怎么把他当庸医一样看呢?怎么怀疑他想显示自己的高明呢?他几次提醒你,你怎么就那么固执地认为自己没病呢?小病终于因没有及时治疗成了不治之症,这都怪你自己啊!我想你一定也在后悔吧!
蔡桓公:唉,你批评得没错。

我快死了,没别的愿望,只希望大家从我的事中吸取教训吧!那个词叫什么?对,叫“防微杜渐”吧!
●认读生字;抄写字词
对比记忆:“肠、烫、汤”的字形,写正确。

睬:右半部撇下不要写成“米”。

蔡:“祭”的第五笔是“フ”第六笔是捺。

教学反思:
巴斯德征服狂犬病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讲的是法国著名的科学家,微生物的创始人巴斯德如何征服狂犬病的故事.赞扬了巴斯德为造福人类,刻苦钻研、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同时还说明了科学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不光要下苦功夫,有时还需要承受巨大的压力.课文是按时间的先后顺序讲述巴斯德是怎样征服狂犬病的。

首先介绍了巴斯德是法国著名的科学家,微生物的创始人;然后讲巴斯德和他的助手发起对狂犬病进攻的原因;接下来重点讲述了巴斯德在人体上试验狂犬疫苗获得成功的艰辛过程;最后赞扬了巴斯德这种献身于科学的崇高精神。

再次肯定了他的成就,指出战胜狂犬病,是他对人类的重大贡献.本节课我力求做到以下两点:
一、重点突出,一课一得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建设富有活力而开放的语文课程”。

特别强调“要提高效率”。

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应突出重点。

突出重点要有舍才有得,要舍去枝蔓,直取主干。

“一课一得”,使学生学有所成,学有所得,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本节课,我将教学重点放在了课文4至10自然段。

首先通过抓关键词,借助课后练习题,理清文章的思路,接着画出表示心情的句子,了解作者的心路历程,通过想象、对比、朗读等方法,体会巴斯德高度责任心和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整节课,我以复述作为训练点,穿插在文中,通过简要复述、详细复述和创造性复述,循序渐进.
二、借助日记,练笔想象
课文的第4至10自然段,很清晰地呈现了巴斯德在给小梅斯泰尔治疗狂犬病时的心情变化,并详写了7月7日这天的心情.但是从7月7日到7月16日治疗结束,一共有十天时间里,接下来的几天中,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巴斯德的心情又如何?给我们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这为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供了资源.所以,在详细教学巴斯德在给小梅斯泰尔治疗狂犬病时,我让学生想象巴斯德会是以怎样一种焦虑的心情来度过呢?借助日记
形式,从课堂表现来看,学生很有话讲,在交流过程中又再次体会了人物所拥有的品质。

纵观整节课,还有很多细节需要关注:如何引导学生自然地关注两个关键时间点;在划人物心情语句,圈出关键词中,可以出示在屏幕中,可以让学生更清晰地找到。

只言片语的思考,希望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有意识地进行调整.
27*海的女儿
教学目标
1.会认“港、宴”等13个生字.
2。

自由阅读课文,了解故事大意,体会海公主的美好心灵。

教学重点
了解故事大意,体会海公主的美好心灵.
教学难点
了解故事大意,体会海公主的美好心灵。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片,导入新课
出示美人鱼图片,问:“同学们,你们看见过这张图片吗?"在学生回答后,教师介绍图片,引入课文。

二、学生自由阅读课文
1.学生自由阅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标上记号,自己想办法解决。

2。

在读书过程中,标记优美的词句,写上自己的体会,不同意见可以与同桌交流.
三、交流阅读体会
1.标出不认识的字,交流识字经验。

2.交流阅读结果,与同学分享。

课文讲一件什么事?
你从哪里体会到了海公主美好的心灵?
你想对她说些什么?
四、课外延伸
课后阅读《海的女儿》原著,做好读书笔记,与同学交流读书体会,可以写一写读后感。

有条件的同学可以上网搜集相关资料。

五、作业布置
续写《海的女儿》。

教学反思
本篇课文是童话中的经典,对于小学生来说有很大的吸引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抓住学生好奇心强这一特点引导学生读文.在读文过程中弄清楚小人鱼在追寻幸福的过程中遭受了哪些痛苦?故事的结局又是怎样?从中学生能感受到小人鱼具有怎样的品质?
在理清课文脉络后,我又引导学生为小人鱼写一则颁奖词,为了降低难度,教师先写一则作为示范:
在你眸中,十五年的碧海蓝天终不敌一日的执子之手;
在你心里,一刹那的柔情似水值得你为之粉身碎骨。

你用无言的爱追逐属于自己的幸福,你用宝贵的生命编织他人的美梦.你甘愿化为五彩泡沫,只为告诉世人:成全也是一种爱。

让学生练笔,既能加强学生对人物的理解,又能练习写作。

本节课学生学习热情高涨,课文主旨把握较好。

但教学时也有不足之处,因本篇课文篇幅较长,学生阅读时间并不充足,如若能分角色朗读,我想学生的学习效果会更好。

15 白鹅
白公鹅(节选)
【俄】叶·诺索夫
如果可以给禽鸟授军衔的话,那么,这只白公鹅可以当个海军上将。

瞧它那姿态,那步履,它同村里其他的鵝讲话时的那种语调——全是海军上将的风度。

它走起路来神气十足,一步一停。

每迈出一步之前,总是先把白色制服下的鹅掌高高抬起,同时把那像折扇似的脚蹼-收,站一会儿,然后才不慌不忙地把脚往泥泞里踩去.它(竟然竞然)能够用这种姿势走过最泥泞的道路而不弄脏一片羽毛。

这只鹅从来不跑,(平时甚至)放狗去赶它也不跑。

它总是高高地、一动不动地昂起长长的脖子,好像脑袋上顶着一罐水似的。

提起脑袋,说实在的,它好像并没有脑袋,从脖子上直接长出那橙黄色的巨喙,鼻梁上凸起一个大包.这包(非常有点)像是帽徽。

当这只白公鹅在浅滩上伸展开身子,扑打着那足有一米半长的翅膀时,水面便激起阵阵遴波,岸边的芦苇也“沙沙"的响.如果这时它再叫两声,草场上挤奶人的奶桶也会被震得“嗡嗡”响的。

总而言之,这只白公鹅是整个草场上最(重要普通)的人物。

由于这一地位,它生活得无优无虑、自由自在。

水草、浮萍、贝壳和蝌蚪最多的浅滩全都属于它。

最干净的、被太阳晒得暖烘烘的沙底浴场——是它的;最嫩的青草地--也是它的。

这些都不打紧,最要命的是我钓鱼的地方——浅滩之间的深水湾,白公鹅也认为是属于它的。

为了这个水湾,我同它打了好久的官司。

它根本不把我放在眼里。

(选自《创新作文(小学版)》 2015年第24期)1。

在括号中选择正确的词语。

2。

对文中画线的句子分析理解正确的选项是( )
A。

“好像没有脑袋”说明作者对白公鹅的不喜欢。

B。

这段话属于心理描写,作者将它身上的特点写了出来,体现出作者对白公鹅的细致观察。

C.运用拟人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将鼻梁上的大包比作成一个帽徽。

D.从脖子上直接长出一个巨喙,说明它的脑袋很小。

3。

请你说一说这只白公鹅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4.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5。

在生活中,你有喜欢的小动物吗,谈一谈你对它的了解。

【参考答案】
1. 竟然甚至非常重要
2. D
3. 优雅高傲洁白轻盈
4。

表达了作者对白公鹅的喜爱.白公鹅有海军上将的风度;能够走在泥泞的沼泽中;白公鹅是整个草场最重要的人物。

5。

我喜欢我家的小狗,每次见到陌生人的时候,能够作为一个卫士;每次见到我的时候,又像是一个好朋友。

它在我的身边总是摇着尾巴,可爱极了。

小战马(节选)
【加】西顿
小战马是一只长耳免,它活力十足,跑得飞快,因此得了一个“小战马”的外号。

小战马认识镇子上全部的狗.有一条棕色的大狗追过它很多次,但只要小战马顺利穿过木栅栏上面的小洞,就可以轻松地从这条大狗的眼皮底下逃走.
但有一条活泼的小狗也能够穿过那个小洞,如果被它追赶,小战马就会跑向一个足有20公尺宽的大壕沟,壕沟的两侧都非常陡峭,而且下面的水流极为湍急。

这个壕沟是小战马对付那条小狗的绝招,因为小战马能够轻松地跳过那个壕沟,但那条小狗就无法办到。

镇上的孩子们甚至为这个壕沟起了一个名字,叫“长耳兔的战壕".
不过,镇上还有一只大灰狗,它的跳跃水准要比小战马还要高,跳得又高又远,如果在追赶小战马的时候被木栅栏阻拦,它会毫不犹豫地跃过障碍。

大灰狗也追赶过小战马很多次,为了保命,小战马每次都只能依靠左躲右闪,只有跑到桑橙树篱笆下,大灰狗此时才会知难而退.
除了这三条狗以外,镇上那些大大小小的狗也都曾给小战马带来许多麻烦,不过它总是可以在空旷的地方将它们远远地甩到后面。

在乡村,每户农家的院子中都会养上一条狗,不过小战马真正畏惧的狗只有一条,那是一条长腿大黑狗,动作极为敏捷,而且凶残无比,有好几次,它都几乎要将小战马逼上绝路了。

(选自《动物记》万卷出版公司)1。

下列选项对“知难而退”的解释正确的是( )
A.遇到困难就后退
B.知道困难的存在,学会了变通.
C。

在困难面前我们应该勇敢前进。

2。

在括号里填写恰当的词语.
()的壕沟( )的水流
()地跳过
3.小战马为了对付镇上的那三条狗,分别采取了怎样的计策?
4。

这篇文章的题目是《小战马》,说一说这样的题目有什么好处.
【参考答案】
1。

A
2.陡峭湍急轻松
3.棕色的大狗,穿过木栅栏上面的小洞能够对付它.对付活泼的小狗要轻松地跳过那个壕沟;对付大灰狗需要左躲右闪,跑到桑橙树篱笆下;
4。

说明了故事的主要描述对象.能够成为故事的主线线索。

《我的“自白”书》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词,了解作者及写诗时的险恶环境。

2、理解本课重点词句的意思,体会诗的思想感情.
能力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此诗,试背这首诗。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感受革命烈士在生死关头的革命气节和坚定的意志,激发学生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 教学重难点:
1、了解诗人写诗时的险恶环境.
2、体会诗人在万般折磨情况下表现出的凛然、大无畏气概.
教学方法:朗读法、点拨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感,导入新课
1、的确,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新中国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缔造的。

前面我们学习了两首革命先烈的诗歌,同学们背下来了吗?背会的低下头背,没有背会的抬起头看着大屏幕来背。

(出示课件:叶挺《囚歌》、吉鸿昌《就义诗》)
2、同学们,这些诗歌都是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谱写的壮丽的篇章。

他们坚贞不屈、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令我们感动不已。

他们在敌人白色恐怖区内,甚至在敌人又阴暗又潮湿的牢房里与敌人斗智斗勇,有的献出了宝贵而又年轻的生命,陈然就是其中杰出的一位.
1949年的一天,国民党反动派在对陈然使用老虎凳、辣椒水、火烙、皮鞭等各种酷刑后,威逼他屈服。

让他写一篇“自白书”,你们知道什么叫自白书吗?(出卖同志、交出组织、背叛革命的投降书)陈然临危不惧,沉思片刻,挥毫写下了《我的“自白"书》.
3、你们发现什么问题了吗?
4、齐读课题.
5、对呀,陈然为什么要给“自白"加上双引号.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来深入学习此诗。

相信同学们经过自己的努力,肯定能找到答案.
二、走近作者
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作者陈然。

(出示课件:
走近作者)欣赏一下有关作者视频,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出示课件:作者视频)陈然(1923~1949),河北人。

抗日战争初期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7年任中共重庆市委领导的地下刊物《挺进报》的特支书记,1948年4月被捕,1949年10月28日被国民党反对派杀害.
三、字词积累(出示课件)
铁镣liào 皮鞭biān 拷打kǎo 凯歌kǎi 埋葬zàng 蒋jiǎng 四、课文朗读(出示课件)
听课文录音,注意朗读字音、节奏、停顿、重音、语气、语调及感情的把握。

五、合作探究(出示课件)
第1节
1、“沉重、带血的刺刀” 体现了敌人的什么特点?“任、不需要、哪怕”体现出陈然的哪些品质?
-—“沉重、带血的刺刀” 体现了敌人凶残的特点;“任、不需要、哪怕”体现出陈然的坚贞不屈、视死如归的品质。

2、理解此节中“自白"的意思?
—-指出卖同志、交出组织、背叛革命的投降书。

3、这节主要讲了什么?这节中表现了作者怎样的高尚品质?
—-这节主要讲了敌人威逼陈然写自白书,陈然断然拒绝的事。

革命者不怕严刑拷打,严词拒绝写自白书。

表现了作者坚贞不屈、视死如归的品质.
(板书:受刑不自白)
第2节
1、这里的“人”是谁?“高贵的头”指什么?“怕死鬼"是指哪种人?
——“人”,真正的人指革命者。

高贵的头,指崇高的理想,坚强的革命意志,宁死不屈的革命气节。

-- “怕死鬼"是指哪种人?贪生怕死的叛徒.
2、作者拒绝自白的原因是什么?此节中“自由”的意思是什么?
——作者拒绝自白的原因是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

出卖革命,为敌人卖命,是在敌人控制下的自由,实际上根本没有自由.
3、“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这句怎样理解?这节主要讲了什么?
——革命者不能在敌人的迫害之下丧失革命气节,只有贪生怕死的叛徒,才会乞求反动派给予的所谓自由。

对于志坚如钢的革命者来说,毒刑拷打算不了什么,即使死亡来临,也决不会自白。

(板书:宁死不低头)
第3节
1、“魔鬼的宫殿”指什么?
——比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2、从“放声大笑,高唱凯歌”等词语中,体会一下作者表明了什么?
——表明了作者对革命的乐观自信,革命必胜的信念.
3、“这就是我--一个共产党员的自白”一句中“这”指代的内容是什么?并说说这句中“自白"的意思(即题目中自白的意思)
—-这里的“自白"书其实就是国民党反动派必然灭亡的宣判书,也是与敌人斗争到底的战斗宣言。

表明誓死不降的决心书和自己内心真实的表白。

4、说说这节主要写了什么?
——对革命必胜的信念。

(板书:高歌葬敌人)
六、课文小结(出示课件)
这首诗表现了无产阶级革命战士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坚贞不屈,大义凛然的革命气节,和誓死为共产主义事业献身的革命精神。

七、抒写真情(选用课件)
清明是个缅怀、悼念先烈的日子。

转眼又是清明,在学了革命烈士诗三首后,我们对他们有了更深的了解,我们不禁想对他们说······
八、朗读背诵(选用课件)
这是封对蒋家王朝必然灭亡的宣判书,也是与敌人斗争到底的战斗宣言,鼓舞了众多的革命志士。

不幸的是,1949年10月28日,在新中国成立的隆隆的机炮声中,陈然却被敌人押赴大坪刑场.屹立在大坪山岗上的陈然,叉开双腿,任敌人的枪弹穿透他健壮的身躯,一直巍然不动,他高亢的口号声,一直在空际激荡不已.“毛主席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中国人民革命胜利万岁!”烈士的身躯倒下了,可我们仍然好像听到了他的放声大笑,他的共产党员的自白,他那崇高的革命精神和高大的英雄形象永远活在我们心中,让我们大声地朗读背诵,来表达我们对千千万万位陈然深深的敬意和怀念!
九、作业设计(出示课件)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十、拓展阅读(备用课件)
恽代英《狱中诗》
浪迹江湖忆旧游,故人生死各千秋.已摈忧患寻常事,留得豪情作楚囚.
杨超烈士《就义诗》
满天风雪满天愁,革命何须怕断头?留得子胥豪气在,三年归报楚王仇。

夏明翰《就义诗》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杀了夏明翰, 还有后来人!
板书设计:
坚贞不屈 我的“自白”书 大义凛然 勇于献身 乐观自信
课后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