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2024 年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 2024 年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题
一、基础知识(30 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
(8 分)
fēn fù () gāo bǐng () lǎn duò () qīn lüè ()
dīng zhǔ() hòu huǐ() fǔ chōng () chóu xiè ()
(二)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6 分)
间隔(jiàn jiān)勉强(qiǎng qiáng)划归(huà huá)
削弱(xuē xiāo)冠军(guàn guān)任丘(rén rèn)
(三)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8 分)
()()协心()()不提()()归赵
()()当然()()请罪()()不克
蔺相如()之后,被封为上大夫。
只要我们(),就一定能战胜困难。
(四)按要求写句子。
(8 分)
海力布急得掉下了眼泪,说:“我可以发誓,我说的话千真万确。
”(改为转述句)
他的家乡是一个小镇。
(扩句,至少扩两处)
他非常着急。
(改为比喻句)
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改为陈述句)
二、积累运用(20 分)
(一)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2 分)
(),不弃功于寸阴。
盛年不重来,()。
及时当勉励,()。
多少事,();天地转,()。
一万年太久,()。
莫等闲,(),()。
《将相和》一文中,将是(),相是(),课文通过()、()、()三个故事,表现了他们二人()的品质。
(二)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4 分)
《搭石》一文通过描绘摆搭石、走搭石等生活中的几个平凡场景,赞美了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
()
《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一文中,作者主要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
(三)选择正确的答案,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4 分)
下列词语中,与“同心协力”意思相近的是()。
A. 孤掌难鸣
B. 众志成城
C. 袖手旁观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
A. 我断定他可能生病了。
B. 造纸是中国的四大发明。
C. 他经常回忆过去的往事。
D. 多读好书,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
三、阅读理解(25 分)
(一)课内阅读。
(12 分)
《猎人海力布》(节选)
海力布知道着急也没有用,不把为什么要搬家说清楚,大家是不会相信的。
再一迟延,灾难就要夺去乡亲们的生命。
要救乡亲们,只有牺牲自己。
他想到这里,就镇定地对大家说:“今天晚上,这里的大山要崩塌,洪水要淹没大地。
你们看,鸟都飞走了。
”
接着,他就把怎么得到宝石,怎么听见一群鸟商量避难,以及为什么不能把听来的消息告诉别人,都原原本本照实说了。
海力布刚说完,就变成了一块僵硬的石头。
海力布为什么要把消息告诉乡亲们?(3 分)
文中画“”的句子是对海力布的()描写。
(3 分)
A. 动作
B. 语言
C. 心理
你觉得海力布是一个怎样的人?(6 分)
(二)课外阅读。
(13 分)
我爱家乡的秋夜
家乡的秋夜素雅、幽静。
我对家乡的秋夜有一种眷恋之情,我爱家乡的秋夜。
家乡的秋夜像一幅美丽的水墨画。
柔和的月光下,一望无际的田野是碧绿的翡翠,水稻的叶子挑起一粒粒的秋露,远远望去,好像珍珠在翡翠上滚动;月光照在盛开的棉花上,露出了洁白的笑脸。
家乡的秋夜像一首动听的交响曲。
稻田里,蛙声、虫鸣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高粱地里,时不时传来几声蝈蝈的叫声,清脆悦耳,宛如歌唱家在演唱;果园里,不时有熟透了的果子掉落的“扑通”声,还有鸟儿偶尔的啼叫声,这些声音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首美妙绝伦的交响曲。
夜深了,人们睡了,大山睡了,湖也睡了,只有风儿还在神采奕奕地守护着。
风儿把湖面吹皱,月光和星光在湖面上闪烁跳跃,仿佛在翩翩起舞。
啊,家乡的秋夜,你是如此美丽,如此迷人,我爱你!
文中画“~~”的句子运用了()的修辞手法。
(3 分)
A. 比喻
B. 拟人
C. 排比
短文第二、三自然段分别从()和()两个方面描写了家乡的秋夜。
(4 分)
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6 分)
四、习作(25 分)
(一)题目:《我最喜欢的一个人》
(二)要求:
用具体事例写出你最喜欢他(她)的原因。
语句通顺,内容具体,不少于 350 字。
人教版 2024 年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题答案、解析及课本知识点
一、基础知识
(一)看拼音,写词语
答案:吩咐、糕饼、懒惰、侵略、叮嘱、后悔、俯冲、酬谢。
解析:
“吩咐”:在日常生活或故事场景中,用于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安排任务等情境,体现一种指令性,如长辈吩咐孩子做事,出自《牛郎织女》等课文相关情节体现人物对话情境。
“糕饼”:属于食物类词汇,与生活常识和一些涉及饮食描写的课文相关,帮助学生积累生活类词语。
“懒惰”:形容人的性格特点,是对人物品质描述的常用词,在描述人物形象或相关故事中可使用,像一些寓言故事中可能会有懒惰的角色。
“侵略”:在历史、社会题材相关课文中会涉及,如讲述战争、国家主权等内容时,表达对一个国家或地区非法侵犯的行为。
“叮嘱”:表示反复嘱咐,常见于亲情、友情相关情节,体现关心,如在一些表现亲人之间关怀的课文中有体现。
“后悔”:表达事后懊恼的心理,在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文段中常用,可用于各种故事场景中人物情感的展现。
“俯冲”:多与飞行、运动姿态相关,在描写鸟类、飞机等飞行状态的文本中会出现。
“酬谢”:用于表示对他人帮助的答谢,在感恩、回报相关情境中使用,如民间故事中人物得到帮助后的举动。
知识点:这些词语来自课本第一、二单元,要求学生掌握字词书写、读音,并理解其在不同情境中的含义,有助于理解课文内容和提高表达能力。
(二)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答案:间隔(jiàn√ jiān)、勉强(qiǎng√ qiáng)、划归(huà√ huá)、削弱(xuē√xiāo)、冠军(guàn√ guān)、任丘(rén√ rèn)。
解析:
“间隔”的“间”读“jiàn”,表示间隔、空隙,如“黑白相间”,在理解词语意思的基础上确定读音,此知识点在多音字学习中常见,与课文中一些有间隔含义的语境相关。
“勉强”的“强”读“qiǎng”,有强迫、使人做不愿意做的事之意,在描述人物行为态度时使用,课本中涉及人物心理、行为的描写部分可能会出现。
“划归”的“划”读“huà”,有划分、计划之意,在涉及区域划分、安排等内容的课文中会涉及读音辨析。
“削弱”的“削”读“xuē”,表示减少、减弱,在表达力量、势力变化的语境中使用,在讲述历史事件、故事发展中势力变化时会遇到。
“冠军”的“冠”读“guàn”,在比赛、竞争排名等情境中使用,与体育赛事、竞赛类课文内容相关。
“任丘”的“任”读“rén”,是地名特定读音,属于特殊读音的积累,拓展学生对专有名词读音的认识。
知识点:这些多音字在课本课文中出现,通过对不同词语中多音字读音的考查,提高学生对多音字读音的准确判断能力,相关内容在课本字词学习和课文理解中。
(三)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答案:齐心协力、绝口不提、完璧归赵、理所当然、负荆请罪、攻无不克。
完璧归赵。
2. 齐心协力。
解析:
“齐心协力”:指众人一心,共同努力。
常用于团队合作、共同完成任务的情境,体现团结的力量,在讲述集体行动、克服困难的课文中会涉及,如一些表现团结精神的故事。
“绝口不提”:指闭口不说话,可用于描述某人对某件事或某个话题故意回避的状态,在人物心理、行为描写中有体现。
“完璧归赵”: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是历史故事衍生出的成语,在《将相和》等与历史典故相关课文中重点学习,体现蔺相如的智慧和勇敢。
“理所当然”:按道理应当这样,用于表达一种符合常理的判断,在论述道理、逻辑关系的文本中使用。
“负荆请罪”:表示主动向对方承认错误,请求责罚,同样源于《将相和》,展现廉颇知错能改的品质。
“攻无不克”:形容力量无比强大,在描述军事力量、竞争优势等情境中使用,可用于历史战争题材课文。
知识点:这些成语在课本语文园地以及阅读课文中会涉及,通过学习课文理解其含义和用法,帮助学生积累成语,准确运用成语描述情境,相关内容在课本语文园地和《将相和》等故事类课文中。
(四)按要求写句子
答案:
海力布急得掉下了眼泪,说他可以发誓,他说的话千真万确。
(改为转述句,将直接引语中的第一人称改为第三人称,冒号改为逗号,去掉双引号,使句子在不改变原意的情况下转述他人的话,这是句式转换的基本技能,在语文学习中经常用到,与课本语文园地中的句式练习相关。
)
他美丽的家乡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小镇。
(扩句可在主语“家乡”和宾语“小镇”前添加合适的修饰语,使句子更加具体生动,增强句子的表现力,在写作和表达训练中是重要内容,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丰富度,与课本写作训练相关。
)
他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改为比喻句,把“他着急”的状态比作热锅上的蚂蚁,形象地表现出着急的程度,这是修辞手法的运用,在课文中会有大量的比喻句范例,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比喻来增强表达效果。
)
秦王我都不怕,不会怕廉将军。
(改为陈述句,去掉反问词“会……吗”,否定词改为肯定词,问号改为句号,使句子语气从反问变为陈述,理解反问句和陈述句的转换规则,在语文基础知识学习和考试中经常出现,课本语文园地有相关练习。
)
解析:
这些句子改写练习分别涉及转述句、扩句、比喻句和反问句改陈述句,是语文句式训练的重要内容。
在课本学习中,通过语文园地的专项练习和课文中的句子示例,让学生掌握不同句式的特点和转换方法,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和对句子的理解能力。
二、积累运用
(一)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答案:
不饱食以终日。
一日难再晨;岁月不待人。
从来急;光阴迫;只争朝夕。
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廉颇;蔺相如;完璧归赵、渑池会面、负荆请罪;顾全大局。
解析:
“不饱食以终日”等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教育学生珍惜光阴,是语文素养中思想道德教育的一部分,在课本语文园地或相关主题课文中出现,培养学生良好的时间观念和学习态度。
《将相和》是重点课文,“将”廉颇和“相”蔺相如的故事展现了二人顾全大局的品质。
“完璧归赵”体现蔺相如的智慧和勇敢,保护国家宝物;“渑池会面”展现蔺相如维护国家尊严;“负荆请罪”则体现廉颇的知错能改,两人为了国家利益放下个人恩怨,这些故事内容和人物品质是重点学习对象,与课本中历史故事类课文的理解和分析相关。
知识点:这些内容都是课本第一、二单元重点课文要求背诵的部分,是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背诵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积累名言警句和历史故事知识,提高文学素养和思想道德水平。
(二)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答案:1. √。
2. √。
解析:
《搭石》通过摆搭石、走搭石等平凡场景,体现乡亲们默默奉献精神,这种对课文主题的理解是阅读分析的成果,在课本阅读教学中,教师会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文本内容、人物行为等来体会主题,与课本课文理解和分析的知识点相关。
《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突出不同事物速度对比,这是对课文写作方法的考查,在课本说明文学习中,了解不同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是重要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和提高写作能力。
知识点:考查对课本重点课文内容和写作方法的理解,要求学生掌握课文的核心思想和主要写作手法,这是语文学习的关键,有助于深入理解课文和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三)选择正确的答案,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答案:1. B。
2. D。
解析:
选项 A “孤掌难鸣”表示力量单薄,与“同心协力”相反;选项 B “众志成城”意思是大家团结一致,力量无比强大,和“同心协力”意思相近;选项 C “袖手旁观”指不参与,与“同心协力”相悖。
这考查学生对近义词和反义词的理解,在词汇学习和积累中很重要,与课本词语学习部分相关。
A 选项“我断定他可能生病了”,“断定”和“可能”表意矛盾;
B 选项“造纸是中国的四大发明”表述不准确,造纸术是四大发明之一;
C 选项“他经常回忆过去的往事”,“过去的”和“往事”语义重复;
D 选项正确,没有语病。
这是对病句辨析的考查,在语文基础知识中,掌握病句类型和修改方法是重要内容,课本中有相关的病句修改练习和讲解。
知识点:考查对词语意思的理解和病句的辨析,需要学生熟悉词语含义,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和修改方法,提高语文综合运用能力,涉及课本词语学习和语法知识部分。
三、阅读理解
(一)课内阅读
答案:
因为不把搬家原因说清楚,乡亲们不会相信,再迟延,灾难就会夺去乡亲们的生命,只有他说出真相才能救乡亲们。
(从文段中提取关键信息,分析海力布的动机,这需要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发展的逻辑,与课本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信息提取能力相关。
)
C。
(通过对句子的分析,判断描写手法。
此句是海力布内心的想法,属于心理描写,在课本课文分析中,会学习不同的描写手法,如动作、语言、心理等,帮助学生理解作者如何刻画人物形象。
)
海力布是一个舍己为人、善良、有责任感的人。
他为了救乡亲们,不惜牺牲自己,把听到的消息告诉大家。
(从海力布的行为可以看出他的品质,在分析人物形象时,要综合考虑人物的言行,这是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人物分析能力的重要内容,与课本对人物形象丰富的课文理解相关。
)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课文《猎人海力布》内容的理解,包括对文段信息的提取、描写手法的识别和人物形象分析。
在课本阅读教学中,教师会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课文,通过理解故事情节、人物言行和心理活动等,培养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鉴赏水平。
(二)课外阅读
答案:
B。
(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月光照在盛开的棉花上,露出了洁白的笑脸”把棉花当作人,赋予其“笑脸”,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在课本修辞手法学习中,拟人是重要内容,通过对课外短文的阅读,强化学生对拟人手法的识别能力。
)
视觉(景色)、听觉(声音)。
(短文第二自然段从月光下田野、棉花等景色描写家乡秋夜,是从视觉角度呈现;第三自然段从蛙声、虫鸣等声音描写,是从听觉角度,考查学生对文本描写角度的归纳能力,在课本阅读训练中,会有类似的分析文章写作角度的练习。
)
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秋夜的喜爱和眷恋之情。
(从文章开头“我爱家乡的秋夜”和结尾“我爱你”等语句可以明显看出作者的情感,在阅读理解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是重要目标,在课本阅读教学中,教师会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文本内容、语言表达等来体会作者的情感。
)
解析:
考查对课外短文的理解能力,包括修辞手法判断、内容概括和情感体会。
通过阅读课外短文,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提高阅读理解技巧,同时巩固在课本中学到的阅读方法,如修辞手法识别、内容结构分析和情感理解等。
四、习作
《我最喜欢的一个人——我的爷爷》
在我的生命中,有一个我最喜欢的人,那就是我的爷爷。
爷爷是一个勤劳善良的人。
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还未完全照亮大地,爷爷就已经在自家的小菜园里忙碌起来了。
他弯着腰,仔细地为蔬菜除草、浇水,仿佛那些蔬菜就是他最宝贝的东西。
无论是炎炎夏日,还是寒风凛冽的冬天,爷爷都从未间断过对菜园的照料。
在爷爷的精心打理下,小菜园总是郁郁葱葱,各种各样的蔬菜长得鲜嫩肥美。
到了收获的季节,爷爷会把这些新鲜的蔬菜分给邻居们,他常说:“自己种的菜,吃不完可不能浪费,大家一起分享才好。
”爷爷的善良就像阳光一样,温暖着周围的人。
爷爷还是一个心灵手巧的人。
小时候,我最喜欢看爷爷做木工活。
他坐在院子里,拿着一块块粗糙的木头,经过他的手锯、打磨、拼接后,就能变成一个个精美的小物件。
有一次,我在商店里看到一个漂亮的木质小飞机,吵着要买,爷爷却笑着说:“别买啦,爷爷给你做一个。
”然后,他就找来一些废旧的木头,花费了几天的时间,为我打造了一个独一无二的小飞机。
那小飞机的机翼光滑,机身精致,比商店里卖的还要好。
看着我开心的样子,爷爷脸上也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爷爷对我的疼爱更是无法言表。
每当我遇到困难或者不开心的时候,爷爷总是耐心地听我倾诉,用他那宽厚的手掌轻轻抚摸我的头,给我安慰和鼓励。
他会给我讲他年轻时候的故事,告诉我要坚强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在我心中,爷爷就像一座巍峨的大山,为我遮风挡雨,又像一盏明灯,指引我前行的道路。
我喜欢爷爷,他是我生命中最重要、最敬爱的人。
在课本写作训练中,要求学生用具体事例来突出人物特点,表达情感。
这篇作文符合这一要求,通过具体事例展现人物品质,同时在描写中运用了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丰富了人物形象,提高了作文质量,与课本写作教学内容相关,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写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