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练习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和实验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巩固练习】
选择题(每题只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图1 图2 图3 图4
A.用图1所示装置除去Cl2中含有的少量HCl
B.用图2所示装置蒸干NH4Cl饱和溶液制备NH4Cl晶体
C.用图3所示装置制取少量纯净的CO2气体
D.用图4所示装置分离CCl4萃取碘水后已分层的有机层和水层
2.下列各图所示装置的气密性检查中,漏气的是
3.(2015河南洛阳统考)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失火,应立即用湿布盖灭
B.酸碱中和滴定实验中,滴定管和锥形瓶都要用待装溶液润洗
C.用浓氨水洗涤做过银镜反应的试管
D.测某溶液的pH时,将pH试纸浸入待测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与标准比色卡进行对比
4.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可用碱式滴定管量取12.85 mL的KMnO4溶液
B.实验室蒸馏石油可用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
C.取用金属钠或钾时,没用完的钠或钾要放回原瓶
D.配制500 mL 0.4 mol/L NaCl溶液,必要的仪器如图乙所示
5.不能用带橡胶塞的玻璃试剂瓶存放的药品是()
①浓硝酸②稀氢氧化钠溶液③液溴④纯碱溶液⑤水玻璃⑥氢氟酸
A.①③⑥B.①④⑥
C.①⑤⑥D.除⑥外全部
6.下列实验操作中,完全正确的是()
①将试管平放,用纸槽往试管里送入固体粉末,然后直立试管;
②用坩埚钳夹取加热后的蒸发皿;
③蒸馏石油时,温度计水银球插入液面以下;
④酒精灯用完后,用嘴吹灭;
⑤分液漏斗分离四氯化碳和水的混合液时,四氯化碳和水层依次从漏斗下口放出,用不同的容器盛接;
⑥往试管中倾倒液体时,试剂瓶标签面向手心。
A.①②⑥ B.①⑤⑥
C.②③⑤D.①②③⑤⑥
7.(2014 天津一中)下列实验误差分析错误
..的是( )
A.用润湿的pH试纸测稀碱溶液的pH,测定值偏小
B.用容量瓶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所配溶液浓度偏小
C.滴定前滴定管内无气泡,终点读数时有气泡,所测体积偏小
D.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时,将碱缓慢倒入酸中,所测温度值偏小
8.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可用25 mL碱式滴定管量取20.00 mL KMnO4溶液
B.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需先用蒸馏水润湿试纸
C.蒸馏时蒸馏烧瓶中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容积的2/3,液体也不能蒸干
D.将金属钠在研钵中研成粉末,使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更安全
9.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可用氨水除去试管内壁上的银镜
B.硅酸钠溶液应保存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中
C.将三氯化铁溶液蒸干,可制得无水三氯化铁
D.锌与稀硫酸反应时,要加大反应速率可滴加少量硫酸铜
10.下列可用于测定溶液pH且精确度最高的是
A.酸碱指示剂B.pH计
C.精密pH试纸D.广泛pH试纸
11.(2014福建厦门质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广泛pH试纸测得饱和氯水的pH约为2.2
B.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定容时仰视刻度,溶液浓度偏小
C.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后才能进行滴定操作
D.中和反应热测定实验中,要将盐酸逐滴加入烧碱溶液
12.下列实脸操作正确的是
A.中和滴定实验时,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
B.盛放NaOH溶液时,使用带玻璃塞的磨口瓶
C.用苯萃取溴水中的溴时,将溴的苯溶液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
D.NaCl溶液蒸发结晶时,蒸发皿中有晶体析出并剩余少量液体时即停止加热
13.下列试纸使用时,不宜先用水润湿的是
A.蓝色石蕊试纸B.红色石蕊试纸
C.淀粉碘化钾试纸D.pH试纸
14.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的正确操作是
A.将一小块试纸放在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点在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B.将一小块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后放在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点在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C.将一小条试纸在待测液中蘸一下,取出后放在表面皿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D.将一小条试纸先用蒸馏水润湿后,在待测液中蘸一下,取出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15.下列与实验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时,应将蒸馏水沿玻璃棒缓慢注入浓硫酸中
B.配制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容量瓶刻度,应用胶头滴管将多余溶液吸出
C.酸碱滴定时,若加入待测液前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将导致测定结果偏高
D.检验某溶液是否含有SO42-时,应取少量该溶液,依次加入BaCl2溶液和稀盐酸16.下列实验操作完全正确的是
17.下列与实验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时,应将蒸馏水沿玻璃棒缓慢注入浓硫酸中
B.配制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容量瓶刻度,应用胶头滴管将多余溶液吸出C.酸碱滴定时,若加入待测液前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将导致测定结果偏高
D.检验某溶液是否含有2
4
SO时,应取少量该溶液,依次加入BaCl2溶液和稀盐酸
【答案与解析】
1.D
【解析】A项,图1所示装置中氢氧化钠会与Cl2反应。
B项,NH4Cl晶体受热分解。
C项,纯碱是可溶性固体,不能用此装置,改在圆底烧瓶和分液漏斗的组合中进行。
D项,用图4所示装置分离CCl4萃取碘水后已分层的有机层和水层,有机层从下口放出,水层从上口倒出,实现分液。
本题以常见气体制取、蒸干、除杂、萃取、分液为实验操作为素材,考查学生对实验操作的熟悉程度和实验原理的应用能力,试图引导中学化学教学关注化学实验操作的真实性。
2.C
3.A
【解析】B项,酸碱中和滴定实验中,锥形瓶不需要用待装溶液润洗;C项,浓氨水和银不反应,应用稀硝酸洗涤做过银镜反应的试管;D项,测某溶液的pH时,应将pH试纸放在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点在试纸中央,待试纸变色后,与标准比色卡进行对比。
4.C
【解析】A中KMnO4溶液具有强氧化性,不能用碱式滴定管量取;B中的温度计水银球应位于蒸馏烧瓶支管口处;D中不需要分液漏斗,而需要容量瓶。
5.A
【解析】浓硝酸和液溴都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橡胶塞,而氢氟酸会腐蚀玻璃,不能用玻璃试剂瓶存放,应保存在塑料瓶中。
6.A
【解析】①正确,②正确,③蒸馏时,温度计水银球应置于烧瓶的支管口处,④酒精灯用完后,用灯帽盖灭,⑤分液时,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⑥正确。
7.B
B项,定容时俯视刻度线,会使读数体积大于实际体积,所以配制溶液浓度偏大;C项,读数时有气泡,会使读数值小于实际体积,故所测体积偏小;D项,测定中和热时,正确做法是快速混合酸和碱,并测定溶液温度变化,将碱缓慢倒入酸中时,会使中和体系中能量损失过多,导致结果偏小。
8.C
9.D
【解析】银与氨水不反应,应用稀硝酸清洗,A选项错;硅酸钠具有粘性,能将玻璃塞和玻璃瓶粘在一起,故硅酸钠溶液不能保存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中,B选项错;将三氯化铁溶液蒸干,由于HCl具有挥发性,三氯化铁会水解彻底,生成Fe(OH)3,C选项错;锌能置换出铜,构成原电池加快了反应速率,故D选项正确。
10.B
11.B
【解析】A项,广泛pH试纸测得的pH为整数,且不能用pH试纸测氯水的pH,错误;B 项,定容时仰视刻度会使溶液体积偏大,溶液浓度偏小,正确;C项,锥形瓶不能用待测液润洗,错误;D项,中和反应热测定实验中,为避免热量损失,要将盐酸快速加入烧碱溶液,错误。
12.D
【解析】中和滴定时锥形瓶无需用待测液洗涤,A项错误;NaOH溶液应该盛放在橡皮塞的试剂瓶中,B项错误;苯的密度比水小,用苯萃取溴水中的溴时,溴的苯溶液在上层,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C项错误;蒸发NaCl溶液时,当蒸发皿中有晶体析出,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溶液,D项正确。
13.D
14.A
【解析】本题是对实验基本操作问题的考查。
应特别注意pH试纸不能用蒸馏水润湿。
15.C
【解析】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烧杯壁缓慢注入蒸馏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A 错误。
B项所配制的溶液浓度偏低,故B错误。
C项,锥形瓶中的待测液增多,消耗标准液增多,结果偏高,C正确。
D项,溶液中如果有Ag+会产生干扰,D错误。
16.C
【解析】此题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规范性。
A要吸干表面的煤油再切,B中容量瓶不能配制溶液,D中分液时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17.C
【解析】稀释硫酸的操作是“酸入水”,故A错;若将多余的水取出,会使得浓度偏小,加水超过容量瓶的刻度的唯一办法是重新配制,故B错;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则消耗的标准液会偏多,导致结果偏高,C正确;D操作中,若溶液中含有Ag,也会有不溶解于盐酸的白色沉淀产生,故D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