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2019-2020学年物理八上期末模拟试卷(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常州市2019-2020学年物理八上期末模拟试卷(2)
一、选择题
1.甲乙两物质密度之比是4:1,用甲乙分别制作了质量、体积均不相等的两个正方体A、B,A、B的质量之比为3:4,边长之比为1:2,则可以判断
A.A物体一定为空心
B.B物体一定为空心
C.A、B均不可能为空心
D.A、B空心与否均不能判断
2.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放在细沙面上,沙面凹陷程度如图所示,则
A.甲的质量一定比乙大B.甲的质量一定比乙小
C.甲的密度一定比乙大D.甲的密度一定比乙小
3.在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分别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的是()
A.(1)(2)
B.(1)(3)
C.(2)(4)
D.(3)(4)
4.如图,小红身高1.6m,站在平面镜前3m,则
A.小红在平面镜中的像高一定比1.6m矮
B.若小红靠近平面镜1m,则她在镜中的像会变大
C.若小红以1m/s的速度走向平面镜,则镜中的像相对于她的速度是2m/s
D.若小红靠近平面镜1m,则她与镜中的像的距离是2m
5.如图所示,容器底部有一探照灯S发出一束光线投射到MN木板上,在B点形成一光斑,当向容器中注水时,光斑B将移向()
A.B的上方 B.B的下方 C.B的左边 D.B的右边
6.如图所示是某老师的自制教具,他在矿泉水瓶的侧壁上钻一个孔,把电火花发生器紧紧塞进孔中,实验时从瓶口喷入酒精并盖上锥形纸筒,按动电火花发生器的按钮,点燃瓶内酒精后,纸筒即刻飞出,瓶口出现大量白气,关于此实验,分析正确的是()
A.矿泉水瓶中的酒精如果没有完全燃烧,其热值会变小
B.纸筒飞出后的瞬间瓶口出现的白气是汽化形成的
C.燃气推动纸筒飞出的过程相当于内燃机的压缩冲程
D.纸筒飞出时发生的能量转换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7.追踪考查动物种群分布的科学家发现了一大型动物在沙滩上留下的一组较深的脚印,随行的工作人员用蜡块熔化后浇铸成脚印的模型来判断动物的身高、体重等。

图中最能正确反映蜡块物态变化过程的图象是
A.B.
C.D.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一般是根据歌声的响度来判断歌手是谁
C.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最快
D.乐器发出的声音都是乐音,不可能是噪声
9.下列由日常生活联想到物理知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向人体内的结石发射超声波除去结石,运用的是超声波能传递信息的原理
B.只有房主本人说出暗语时才能打开的“声纹门领“,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识别的
C.夏天向教室地面洒水并开窗通风,运用了加快空气流通来加快蒸发吸热的原理
D.竞赛计时员看到发令枪冒烟而非听到枪声开始计时,是因为在空中光速远大于声速
10.学习了显微镜的使用后,小明用显微镜观察蝉的翅膀,使用物镜甲时,视野中所看到的画面如图一所示,而改用物镜乙时,视野中所看到的画面如图二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镜乙可观察到的细胞数量较物镜甲少
B.物镜甲可观察到的实际面积较物镜乙大
C.物镜甲比乙的镜头要长
D.若想将图一中的X点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蝉翅样本向左下方移动
二、填空题
11.一杯水质量200g,水的密度1000kg/m3,则这杯水的体积是_____cm3,当这杯水完全结冰后体积将_____(填“变大”或“变小”“不变”)。

12.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的路线,_____是反射光线,折射角的大小为_____。

13.在图中完成未完成的光路图。

(_____)
14.打开电冰箱门时,常会看到电冰箱门的附近出现一股“白气”,打开热水瓶时也会看见这种“白气”。

两种“白气”都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前者是_____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后者是_____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15.小明正在家里学习,窗外传来吉他声,他关上窗户,这是在___________控制噪声;吉他声是通过_________传入小明耳朵的。

16.图甲是2011年4月10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第8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太空预定轨道的发射场景。

图乙为监控系统先后间隔2s拍摄到的火箭点火后竖直向上作直线运动时所在位置的照片,已知火箭的总长度为52m,在照片上已按一定比例标示出刻度,在这2s内火箭向上运动的路程为_____m,火箭的平均速度为_____m/s。

三、计算题
17.某次物理活动举行了“造船”比赛,所用的材料是密度为1.5×103kg/m3的橡皮泥.王强同学选了一块竖立在水平桌面上的圆柱体橡皮泥,它的底面积为1.0×10-3m2、高为0.2m.王强同学用这块橡皮泥做成了一只小船,经测试,船上最多可放300g的物体,求
(1)王强同学所选橡皮泥的质量
(2)王强同学所做小船的最大排水体积
18.由北京开往苏州的D315次列车,最高时速可达200km/h。

北京到苏州铁路长约1200km,列车的运行时刻表如表。

假如列车在相邻城市之间行驶过程中的平均速度都相同,求:
(2)由于调度原因,D315次列车在从南京驶向苏州的途中需要在常州站临时停靠,在距离常州站8km 的地方从最高时速200km/h开始减速,15:35到达常州站时刚好减速到0,15:38列车开始启动驶离常州站,行驶8km后再次达到最高时速,已知在进出站过程中,列车的平均速度约为最高时速的一半,则跟以最高时速直接通过常州站相比,列车因这次临时停靠大约耽搁多少小时?
四、实验题
19.小云同学想测量一块不规则瓷片的密度。

(1)他把天平放在_____桌面上,发现天平的游码未置于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但指针却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她应该先_____,再将平衡螺母向_____调节,天平横梁才能平衡: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瓷片的质量,所用砝码的个数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则瓷片的质量为
_____g:
(3)他发现瓷片放不进量筒.改用如图乙所示的方法测瓷片的体积:
a.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把瓷片浸没,在水面到达的位置上作标记,然后取出瓷片;
b.然后将装有38ml水的量筒里的水缓慢倒入烧杯中.让水面到达标记处,此时量筒里剩余水的体积如图丙所示,则瓷片的体积为_____cm3:
(4)用密度公式计算出瓷片的密度ρ为_____kg/m3;
(5)按照他的这样操作,测量出来瓷片的密度比真实值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因为:
_____。

20.关于凸透镜成像实验,完成以下内容:
(1)首先应将蜡烛、凸透镜和_________依次固定在光具座上,并调节它们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2)图中O为凸透镜的光心,F为焦点,请画出烛焰上的S发出的三条光线(中间一条光线平行于主光轴)经凸透镜后的出射光线,并确定其像的位置S′__________.
(3)实验中当物距u等于焦距f时,某同学却发现在光屏一侧透过凸透镜看到了烛焰正立放大的像.对此下列解释合理的是__________.
A.因为烛焰有一定的宽度,实际上它的某些部分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
B.因为烛焰有一定的宽度,实际上它的某些部分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小于焦距
C.这是烛焰发出的光经凸透镜表面反射形成的像
21.学习了光学知识后,爱动脑筋的小桐和小朵想自己探究小孔成像观象。

如图所示,她们给两个空罐的底部中央分别打上一个圆孔和一个方孔,再用两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口上。

分别将小孔对着
烛焰和灯丝,可以看到烛焰和灯丝通过小孔所成的像。

(1)分析比较甲、乙两图,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________
(2)分析比较甲、丙两图,又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________
(3)通过实验,可以看到烛焰和灯丝在塑料膜上成的都是________ (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实像,说明小孔成像的原理是________。

(4)树荫下的圆形光斑就是________通过树叶间的小孔在地面上所成的实像。

22.小华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水的沸腾特点。

(1)安装实验器材时,如图甲,应按照_____(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请指出图甲中的操作错误:_____。

(2)实验中,小华观察到水在沸腾前的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不同,如图乙a,b所示。

表示沸腾时气泡上升情况的是图_____。

(3)为了说明水的沸腾过程是否需要吸热,应_____,观察水是否沸腾。

(4)小华完成了实验,并根据实验数据,并作出了如丙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他发现温度计示数上升速度先慢后快再慢,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填字母)。

A.整个过程酒精灯火焰忽大忽小,放热不均匀
B.开始加热时有纸盖减少了热量的损失
C.开始要加热石棉网和烧杯,后来水温较高时散热变快
23.如图所示,一个正在发声的警报器置于密闭的玻璃罩内悬浮(与玻璃罩及底座没有接触),阿恩能听到警报器的声音。

(1)步骤1:开启抽气泵后,阿恩听到警报器的声音逐渐变弱。

步骤2:关停抽气机,重新向玻璃罩内放气时,警报器微弱的声音又逐渐变强。

上述实验说明了_____。

(2)多次重复上述实验,均有上述的实验现象。

阿恩从气泵说明书上了解到:抽气泵无法把玻璃罩内空气全部抽出,根据上述实验和信息,能否就得出结论:
“真空不能传声”?
答:_____。

判断的依据是_____。

24.在学习《速度》一节内容后,同学们想探究纸锥下落快慢与锥角以及扇形半径的关系。

他们用普通复印纸裁出3个不同规格的扇形纸片,制成了如图甲所示的3个纸锥。

实验中,纸锥每次从相同高度由静止释放,用秒表多次测量每个纸锥下落的时间,取平均值后记录在表格中
(2)对于纸锥下落前的初始位置,有乙图所示的两种摆放方式,你认为正确的是_____(选填“A”或“B”)。

(3)分析表中数据,根据实验探究目的,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

(4)小明随后用同种纸张制成了质量相等的两个纸锥如图丙,其中4号纸锥的锥角比5号纸锥的锥角大,如果从相同的高度同时由静止释放两个纸锥,以下选项正确的是_____。

A.4号纸锥先到地面 B.5号纸锥先到地 C.两个纸锥同时到达地面
(5)同学们在实验中,用闪光照相机探究了4号纸锥竖直下落的运动情况,照相机每隔0.2s曝光一次(即每隔0.2s就成一次像),得到的照片如图所示:
①下图中四个速度随时间的关系图像,能反映出该纸锥下落运动的是_____。

(选填图中的选项字母)
②若纸锥之间实际距离是照片上距离的10倍,则纸锥在下落过程中A、B阶段的速度为_____m/s。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1.变大
12.OA 35°
13.
14.空气热水瓶
15.传播过程中空气
16.104;52
三、计算题
17.(1)0.3kg;(2)0.0006m3
18.(1)144km/h;(2)0.13小时。

四、实验题
19.水平把游码调到左端零刻度线处右 32 12 2.67×103kg/m3偏小在将瓷片取出时,会沾有水,补充水时要多倒入些,体积偏大
20.光屏 B
21.物体通过小孔所成的像与孔的形状无关通过小孔所成的像的形状由物体的形状决定倒立
光的直线传播太阳
22.自下由上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容器壁 b 停止加热 C
2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是不能传播声音的不能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用抽气机逐渐抽去玻璃罩内的空气,只能接近真空,但达不到真空
24.秒表 A 纸锥下落快慢与扇形纸片半径无关,与纸锥锥角有关,锥角越大,下落速度越慢
B C 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