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三单元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课件15张】(共15张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先分时期,后分角度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宋代城市出现的以上新变化的原因。
①宋代商业的繁荣与发展; ②政府政策的相对宽松。
检
1. “宋代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商业方面的发展,或许可以恰当地称之为中国的
‘商业革命’”。宋代“商业革命”的突出表现是指( A.一年两熟的稻麦复种制在南方相当普及 B.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最早的纸币
材料二:西汉至北宋南方人口的变迁: 朝代
西汉 唐代 北宋
南方
人口(户)
占全国户 口数比例
2 470 685
19.8%
3 920 415
43.2%
11 224 760 62.9%
材料三:识读下列图片
北方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 例
9 985 785
80.2%
5 148 529
56.8%
6 624 296
展,创造了许多世界第一的记录;在天文学、数学、农学、医学等传统领域也同
样硕果累累,并涌现了大批优秀的科技人才和传世的科学著作。主要原因是( )
A.农业的发展和工商业的进步 B.积极发展对外贸易 C.政权同时并立
A
D.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商业和城市的繁荣
(一)商业的繁荣
史料研读:
材料一:“榷场,与敌国互市之所也。皆设场官,严厉禁,广屋宇,以通二国之货,岁之所获亦大有
)
B
C.长江流域和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D.长安成为当时繁华的国际性大都会
2.据记载,南宋初年,杭州的餐饮名店遍布全城,西湖苏堤上一家鱼羹店味道独
特,店主因此得到宋高宗的召见,获赏钱、绢若干。这表明当时( )
A.社会上奢侈之风盛行
B.政府强化了市场管理 C.城市的经济功能增强
C
D.商人的政治地位提高
37.1%
------杨远《西汉至北宋中国经济文化向南发展》
1、材料一认为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大体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2、根据史料二、三,分析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同桌交流,2分钟)
三、经济重心南移
1、材料一认为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大体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展、评
认识:南移趋势在国家分裂、割据战乱时较 为明显。
2、根据史料二、三,分析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
①人口南移,带来较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 ②大运河的贯通,南北交通的发展; ③生产工具的创新。
三、经济重心南移
材料一:
材料二:
思、议(小组合作:①5分钟; ②专人负责整理
同学答案;③论从史出)
材料河、海运路线图
官方二十四史收录的各省名人统计表
北取士人数之均衡。南北分卷制度( ) A.使南北录取比例完全平衡 B.提升了南方士人的政治地位
D
C.导致了科举录取人数的增加
D.回应了文化中心的南移趋势
情感升华
材料四:(北宋)自进士科一并之后,榜出多是南人预选,北人预者极少。自哲
宗(宋哲宗)以后,立齐、鲁、河朔五路之制,凡是北人皆别考,然后取人南北
始均。
——马端临《文献通考》
根据材料并结合教材内容,分析经济重心南移产生的影响?
三、经济重心南移
展、评
根据材料并结合教材内容分析,经济重心南移产 生的影响?
(1)带动南方商业城市的发展与繁荣。 (2)带动南北交通的发展。 (3)带来了文化重心的南移,促进南方地区文化教育的发展;科举取士 南北分科。
(1) 唐: ①空间的限制,严格的坊市制度; ②交易时间的限制; ③政府对市的管理严格。
(2) 宋: ①坊市界限打破; ②突破了时间的限制,出现夜市、晓市;
③商业活动不受政府监控;
④城市的经济、娱乐功能大大增强。
(1)时间:唐……;宋…… (2)空间:唐……;宋…… (3)政府管理:唐……;宋……
先分角度,后分时期
突破时间限制,出现夜市、晓市
城市经济、娱乐功能增强
商业活动不受政府监控
1、据材料,比较唐、宋城市的不同?(提示:空间、时间、政府管理等)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宋代城市出现的以上新变化的原因。
二、商业和城市的繁荣
(二)城市的兴盛
展、评
1、据材料,概括唐、宋城市的不同? (提示:时间、空间、政府管理等)
导入
“我最向往的朝代就是宋朝。” ——余秋雨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新变化
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思考:结合教材内容,列表概括总结辽宋夏金元时期农业、手工业发展的新变化
稻麦复种制
棉花
一年三熟 固定种植
某种经济作物
元朝
户口增长
边疆地区 景德镇
汝窑、官窑、定窑、哥窑、钧窑 青花瓷
煤 活字印刷术
釉里红
粮食产量 自然经济结构
棉纺织业
丝绸
矿冶业 文化的普及
造纸业的发展
最早的“ins极简风”
“远看颜色近看花”
北宋汝窑青瓷莲花碗
“天青色等烟雨 而我在等你”
南宋粉青釉冰裂纹玉壶春瓶
元代景德镇青花牡丹纹瓶
“如传世的青花瓷 自顾自美丽”
检
1.宋代有些地方根本不种粮食,而是专门种菜、种果、种花、种茶、种棉、种桑。
助于经用焉。”
——《金史·食货志》
材料二:会子、交子之法,盖有取于唐之飞钱。真宗时张詠镇蜀,患蜀人铁钱重,不便贸易,设质剂
之法,一交一缗。以三年为界而换之,六十五年二十二界,谓之交子。
—— 《宋史·食货志》
材料三:北宋东京城市布局示意图
材料四:宋代对外贸易路线图
思、议
结合史料及教材内容,概括说明为什么说“宋朝是中国商业发展的 一个高峰”?(同桌交流,2分钟)
三、经济格局的新变化:经济重心南移
思、议
材料一:中国经济重心南移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东汉末年到东晋初期;唐朝中叶到五代时期;北宋末年到
南宋初期;北方人民多次大规模的南迁,在给南方带来人口压力的同时,也为南方经济的开发和进步创造了条件 和机遇。到北宋时期,南方经济已经显出超过北方的强劲势头,而南宋时期经济重心的南移已成为定局。
检
1.江南农业经济在东晋南朝、唐后期五代及南宋三个时期得到很大发展,其共同
的原因是( ) A.推广普及铁制农具提高生产效率 B.官府组织民众屯田扩大耕地面积
D
C.政府改革税制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D.黄河流域人口因动乱大规模南迁
2.北宋时“东南之俗好文”“西北之人尚质”、南人在科举考试中优势突出,故
北宋后期被迫采取南北分卷制度,特许北方五路分别考试并单独录取、以维持南
这时还出现了各色专营各种农产品的农户,如菜户、茶户、果农、蔗农、花户、
园户、药户、酒户、渔户等。这说明当时( )
A.粮食生产出现下降
B.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B
C.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D.政府着力加强社会控制
2.从公元960年到1278年,是我国历史上辽宋夏金几个政权同时并立的时代。这
一时代的印刷、兵器、纺织、制瓷、造船、冶金、土木建筑等行业有了长足的发
晚归者不准入内。东西二市各在两方之中,以墙围绕,定时启闭。
《唐六典》记载:“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 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空间上的坊市界限打破
材料三:到宋代,城市中市墙、坊墙均被拆毁,坊市界限不复存在。 市分散在城中,面街设市,形成街市。市的启闭也不再由官方统一 规定时间,出现了夜市、晓市等。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生活 在城市中的市民阶层也有了更加丰富的娱乐活动。
市场 城市发展 货币 海外贸易
二、商业和城市的繁荣
(二)城市的繁荣
思、议(小组合作:①5分钟; ②专人负责整理同
学答案;③论从史出)
材料一:
唐代扬州城市功能示意图 北宋东京城市功能示意图
政府对市的严格管理
空间的限制
交易时间的限制
材料二:唐朝长安城实行整齐划一的坊市制。长安城共108个坊,
内有东西二市,布局井然有序,坊有围墙,有坊门。坊门夜间紧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