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2020-2021学年上学期七年级期末语文试卷精选汇编: 课内文言文阅读专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内文言文阅读专题
上海市普陀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6分)
狼(节选)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8.本文选自《_______》,作者是_______ (人名)。
(2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注意加点字的解释。
(2分)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10.前狼“目似瞑,意暇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8.(2分)《聊斋志异》;蒲松龄
9.(2分)屠户从后面砍掉了狼的大腿,杀死了这只狼。
(股:大腿;毙:杀死)
加点字不翻译每字1分,扣完为止
10.(2分)是用这种方法来诱骗敌人。
上海市浦东新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一)课内文言文(7分)
狼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其。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1.本文作者是有“聊斋先生”之称的清代文学家_______。
(1分)
1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2分)
(1)顾.野有麦场:_______ (2)一狼洞.其中:_______ 1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2分)
两狼之并驱如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2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3——15题(6分)
13、蒲松龄(1分)聊斋志异(1分)
14、屠户(感到)非常为难(困窘急迫),担心(怕)前后(一起,都)受到狼(它们)的夹攻(攻击)。
(2分)
15、C(2分)
上海市静安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三)阅读下文,完成11—13题(9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11.陈太丘是陈元方的父亲,这点从文中的尊称______与谦称______可以得出。
(2分)(每空两字)
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3分)
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13.文中的友人“无信”“无礼”,而陈太丘父子的表现恰恰与友人相反。
请结合文中内容加以简析。
(4分)
陈太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陈元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尊君(1分)家君(1分)
12.陈太丘丢下(他)离开了,离开后(友人/他)才到。
(“舍”“去”“乃”,省略是重点)(3分)
13.陈太丘:守信。
他与友人约好正午时分一起出发,一直等到正午,友人没有到,他才先走的。
(2分,大意对即可)
陈元方:守礼。
友人大怒并在他面前大骂其父,但他依然尊称对方为“君”,并没有失了礼数。
(2分,大意对即可)
上海市金山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三)阅读下文,完成11—13题(6分)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
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1.上文选自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作者是__________。
“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的意思__________,“异”指奇异的故事。
(2分)
1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13.以下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投以骨”是“以骨投之”的倒装和省略形式。
B.“顾野有麦场”中的“顾”与“元方入门不顾”中的“顾”同义。
C.文章记叙了屠户遇狼、避狼、惧狼和毙狼的全过程。
D.最后一段告诉读者,面对狡诈的恶人,只有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获得胜利。
(三)阅读下文,完成11—13题(6分)
11.蒲松龄(1分)记述、记录(1分)
12.一会儿,一只狼径直离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关键词:径、去、犬)
13.C(2分)
上海市虹口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二)阅读下文,完成6—10题(9分)
狼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6.本文选自《______》,作者是______ (朝代)的______(人名)。
(3分)
7.解释下列加点词(2分)
(1)而两狼之并.驱如故()(2)顾.野有麦场()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9.文中表现屠户当机立断,敢于斗争的句子是?()(2分)
A.屠惧,投以骨。
B.方欲行,转视积薪后。
C.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D.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
6.《聊斋志异》;清朝;蒲松龄
7.并:一起。
顾:看,视。
8.另一只狼正在积薪中打洞,想要从通道进入从背后攻击屠户。
9. C
上海市宝山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末语文试卷
(二)阅读下文,完成6—9题(8分)
狼
蒲松龄
①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②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④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⑤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6.本文选自文言小说集《________》,作者是清代的蒲松龄。
(1分)
7.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2分)
(1)一狼仍从.()(2)乃悟前狼假寐.()
8.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
(2分)
其一犬坐于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1的两只狼与一个屠夫之间的一场较量,最终落得毙命于屠夫刀下的结局。
(1分)
(2)下列对屠夫心理、行为变化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 (2分)
A.开始遇到狼时屠夫有怯懦、害怕心理。
B.屠夫对狼始终都是害怕和心存侥幸心理。
C.最终暴起杀狼表明屠夫的勇敢和机智。
D.对峙过程中表明屠夫丢掉幻想准备抵抗。
6.《聊斋志异》
7. (1)跟从(2)睡觉
8.其中(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关键字:“犬”)
9.(1)“黠”(或“诈”)(2)B
上海市浦东新区第四教育署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自主调研七年级语文试卷
(三)阅读下文,完成7-10题(8分)
狼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项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7、《狼》选自《____》,作者是__朝的蒲松龄。
8、解释下列加点词
(1)缀.行甚远()(2)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
9、翻译下面句子。
(2分)
9、翻译下面句子。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__________
10、下列句子中,点明文章中心的句子是_____
A、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B、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C、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D、狼不敢前,眈眈相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