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3宋明理学课件人民版必修3201909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朱熹把《大学》中的“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 国平天下”,加以具体化、通俗化,上自国家的皇帝下至各个家 庭的百姓,构建一套周密的社会秩序。他关注社会基层民众的日 常言行、所作所为,希望从基层着手,改变家族与村落,建立一 个理想的社会。因此他重视儒学的普及化、通俗化,他编著《四 书章句集注》,用理学思想重新解释《论语》《孟子》《大学》《中 庸》,使理学透过《四书》而深入人心。他编著《小学集注》,旨 在教育青少年遵循“三纲五常”的道德规范。他编著《论语训蒙 口义》《童蒙须知》,对儿童的衣着、语言、行为、读书、写字、 饮食等方面的习惯,都提出了道德性的行为规范。
程朱理学 1.程朱理学的共同点 史料 天理云者,这一个道理,更有甚穷已。①不为尧存,不为 桀亡。
——《二程遗书》 “②未有天地之先,毕竟先有理”“有理而后有气,虽是一 时都有,毕竟以理为主”“天下未有无理之气,亦未有无气之 理”。
——《朱子语类》
①“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说明天理是随着自然界的产生而产生, 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②“未有天地之先,毕竟先有理”说明朱熹的思想属于典型的唯 心主义思想。
【轻巧识记】
宋明理学的发展
【特别提醒】 不论是理学还是心学,都是对儒学的继承和发展。理学是儒
学的新发展,心学是理学的新发展,归根到底它们都是儒学的一 个组成部分。它们在本质上是统一的,都是唯心主义哲学,也都 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一种御用哲学。到封建社会后期,儒学越来 越走向理论化和思辨化,它的唯心主义色彩也越来越明显。儒学 越来越成为统治阶级维护专制制度的工具。
时也是思想界出现第二次活跃局面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各种新 思潮竞相兴起,有力地冲击了儒学作为正统思想的地位。儒学的 发展面临一次严峻的挑战。在这种形势下,唐宋时期的儒学大师 们开始了复兴儒家思想的运动。
【名师点拨】
“理学”的含义
【易错提醒】 “格物致知”≠实践出真知
格物致知认为“理”是先天存在的,接触世间万事万物是为 了加深对“理”的体验和理解。实践出真知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得 出事物发生、发展的规律,即这一理论并不是先天存在的,而是 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
2.主要贡献:将《论语》《__大__学__》《中庸》《孟子》集为《四书》, 并对之加以注解,即《四书章句集注》,使之成为理学的经典。 3.地位及影响 (1)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在历史上被誉为一代儒学宗师,地位 仅次于孔孟。 (2)他的思想作为官方正统儒学,影响后世六七百年之久,对维护 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
2.王守仁的主要思想 (1)认为人是天地的心,“灵明”是人的心,是天理、本心,人人 都有良知。 (2)学以至圣的修养关键,在于“_致__良__知___”。 (3)修养的方法是要做到“__知__行__合__一__”。 3.心学的影响:心学的出现,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 已经完成。
【特别提醒】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第二次大分裂时期,同
朱熹的学说与理学的成熟 1.主要思想 (1)理气关系方面:认为_理___比气更根本。 (2)修养论:以本体论为基础的关于个人学习、 实践的学问。 ①朱熹区分了教育的“小学”和“大学” 两个阶段,强调“慎思明辨,__格__物__致__知__”。 ②强调“_仁___”是人的爱心及一切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 ③强调应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3)社会政治理论:以道统论为依据的社会实践理论。
北宋五子与理学的创立
1.理学的创立:北宋五子将儒家的忠、孝、节、义提升到 “_天__理___”的高度,形成一整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思想体系, 这就是理学,又称_新__儒__学___。
2.北宋五子的主要思想及贡献 (1)周敦颐和邵雍率先运用系统的思辨,自觉地将宇宙的自然结构 与人的精神结构融合起来,为理学的建立开辟了道路。 (2)_张__载___开创了理学中的“气学”一派,是理学中唯物主义的杰 出代表。 (3)“_二__程___”确定了理学的最高范畴“天理”,“天理”的核心 是“仁”。
陆王心学与理学的发展 1.陆九渊的主要思想 (1)核心命题是“__心__即__理__也__”,把“心”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 (2)强调“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认为天地万物都在心 中。 (3)穷理不必向外探求,提出“__发__明__本__心__”以求理的方法,认为 只需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
在对理的认识上“二程”与朱熹有何共同点? 提示 理是万物的本原,是客观存在的。
【数字助记】 “一、一、二”归纳宋明理学
理学的世俗化 理学对后世的最大影响绝不是“理”“气”等深奥的哲理, 而是对儒家伦理道德标准的丰富及其普及化、通俗化。可以这样 说,汉代儒学强化了君为臣纲,宋代理学不仅强化了君为臣纲, 而且使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深入人心。将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推 广到每一个家庭,是理学家的功劳。葛兆光说:“朱熹最重要也 是在后世影响最广的著作就是《家礼》。”
的发展。
从唯物史观和家国情怀角度,认识宋明理学
对我国封建社会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政治、思想、文化等的深远
影响。
儒学的困境与儒学复兴运动 1.儒学的困境:魏晋时期新思潮流行,道教和__佛__教__广泛传播, 冲击了儒家思想作为核心价值观念的地位,其统治地位进一步受 到削弱。
2.儒学复兴运动 (1)唐代中后期 ①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的主张,提出了儒家的“道统”思想。 ②李翱提出从“性命之源”的高度来理解孔子之道。 (2)北宋:士大夫掀起_儒__学__复__兴___运动。 ①主张:推崇《春秋》中的“尊王攘夷”之旨;认为要巩固中央 集权,必须以唐为鉴,复兴儒学。 ②影响:研习儒经义理之风大开,重忠孝、讲廉耻、励气节的社 会氛围逐渐形成。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三 宋明理学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课程标准
素养解读
从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角度梳理魏晋南北
朝和隋唐两个时期儒学的发展历程,理解三教
列 举 宋 明 理 合一的背景和过程。
学的代表人物,说 从史料实证和唯物史观角度理解并掌握程
明 宋 明 时 期 儒 学 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内容并比较其异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