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ccs云计算高峰论坛-HP-吕洪-融合云及IT基础设施的发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1 页 共 6 页 融合云及IT 基础设施的发展
2012 第五届CCS 云计算高峰论坛暨展览吸引了近3000名来自运营商、政府部门、金融、保险、电力、能源、医疗、公安、军队、教育、制造等行业的企业IT 、信息部门主管及专家学者积极参与,深度探讨政企私有云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分享与交流云计算的优秀案例。

该盛会于9月13日、14日在上海浦东展览馆隆重举行,60多家国内外知名厂商以云计算高峰论坛为平台展示了其最新的产品及解决方案,成为众多线上线下观众的关注的焦点。

“HP”亮相“云计算高峰论坛”并发表精彩主题演讲,其演讲主题为“融合云及IT 基础设施的发展”。

以下是现场快递。

(声明:本稿件来源为现场速记,可能有笔误和别字,仅供参考)
HP 中国区云销售总监吕洪
主持人:接下来,让我们走近云计算行业的另外一个大块头厂商 惠普,惠普中国区云销售总监吕洪将为我们带来:融合云及IT 基础设施的发展。

掌声有请!
吕洪:大家好!非常荣幸有这样的机会跟在座各位朋友在这个会场,一起来分享关于我的一些看法。

在讲我的题目之前,我首先分享一下我今天早上享受过的一些服务,我是花了两个半小时从另外一个城市到这个会场,这两个半小时之内,我用了四个交通工具,第一个是我自己的车,第二个是高铁,第三个是地铁,第四个是出租车。

每个交通工具给我的体验都会不太一样,自己的车,会比较温馨,你可以做任何事情听想听的音乐都可以。

高铁非常安全非常快捷还可以跟朋
第 2 页 共 6 页 友们一起聊天,如果有兴趣还可以在高铁上工作,或者是打扑克。

然后在地铁上也很快捷,但是同样的无论是高铁还是地铁我必须要跟其他很多人共同分享这个空间,虽然说很热闹,但也会有热闹带来的一些麻烦。

而出租车,我可以独居,但是它给我的感受是非常的快,方便,我可以去任何一个指定的地方,不象高铁一样,两点之间,不能走其他的线路。

我在这四个交通工具之间变更的时候有一个东西很快捷,就是我只要拎包,我自己走到不同的交通工具就可以享用,而无须做很多的组装这样的过程。

但是在未来的云计算环境下面,当我们的应用在不同的IT 环境之间做切换。

从传统的IT 迁移到私有云,迁移到公有云你需要做什么事情呢?我能不能做一个非常通用的,兼容性非常高的一个云的解决方案?
HP 在整个云的市场里面我们扮演三个角色。

首先一个,我们是云计算方面的研究者。

你会看到HP 在云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上面会有持续的创新,无论是在存储、服务器还是整体的架构上都会有创新。

还有我们一定是全方位的云的解决方案的供应商,我们不会把产品只是停留在我们的研发部门,HP 是一个云的实践者,我们不仅仅帮大家创建云的数据中心我们还提供云的服务。

所以我今天会讲到HP 的云的解决方案,我们的看法,和目前HP 在全球推广的一些公有云的服务。

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其实我们对IT 的追求或者是对IT 的选择,现在都非常的多样化,您可以选择传统方式来支撑你的业务,也可以选择在自己的数据中心中建一个私有云,也可以考虑部分的服务到公有云上面或者是托管云上面去,对于我们IT 的管理部门来讲,我们怎么去做这个选择呢?所以HP 现在在做一个云的规划服务,它会对我们企业做一个综合的评估从技术、因为现在掌握的技术,我们的人员组成,业务发展的方向,国家政策,各方面综合起来会告诉你这个云的共性应该怎么走,哪条路是最佳的,或者你可以选择的路有哪几条?
当我们正式的开始在企业里面使用云的时候你会发现,一定是在做很多的平衡很多的妥协,有可能是在成本和运行的效率,或者说在风险之间做一个平衡,这就跟今天早上我选择不同的交通工具一样。

最终我选择了这四样交通工具,而对我来讲,如果我不选择高铁我可以昨天就到上海,但是我要住一个晚上,这样会给我消耗掉很多的市成本,我本来有大量的时间可以在其他城市,干其他的活。

但是有了高铁之后就可以把我这部分的时间成本找回来了。

HP 对于未来的云计算或者说我们企业的云计算,是怎么看的呢?我们认为,在一段时间之内,大家都会采用混合交付这种模式,就是我不可能把所有的运用一股脑全部迁移到云上面去。

有些还会采用传统的IT 来进行,所以当我们在选择上云计算的时候一定要考虑一个问题,我上云计算出发点是什么?是要业务创新?还是为了降低传统IT 的运维的成本,整个TCO ,或者是
第 3 页 共 6 页 灵活度,这两个出发点不一样,就导致我们在选择方案上就会有些不同。

当前我们看到,云的发展很热,但是同样也有一个让我很不安的一个因素,云没有标准,就导致,云跟以前的虚拟化一样,会蔓延,会出来各种各样的云的孤岛,我们这个运营商的云和那个运营商的云之间没法通信,这个厂商之间和那个厂商之间不能很好的工作,就会出现很多很多云的孤岛出现,HP 看到这个局面我们一直在研究,我们要采用一种统一的架构,这种架构无论是建设你的传统IT ,拿我这个架构去建设银行的核心系统,或者运营商的POS 系统,或者我拿它做一个私有云的服务或者是公有云的服务,都应该是一样的架构。

采用的管理软件运维软件也是一样的,这样我们工程师掌握一个解决方案就可以应付所有的厂家,所HP 推出来要实现这样一个交互的模式。

理论上,我们有四种不同的方式,有一种是完全革新型的,可能会抛弃以前的一些做法,一种是缝缝补补的方式,我在现有的基础上,通过集成通过做开发的接口实现一些整合。

这个整合刚才前两位也讲了一些,我自己有一个很强的研发团队我可以做这个整合,但是这个整合的风险在哪里?你不知道底层的虚拟化厂商或者是CPU 厂商,存储厂商他未来三五年的产品的路线图,你的平台架构上他们之上,他们产品重新架构之后你的平台跟得上吗?很有可能你的平台三五年后不能持续进行,目前看到的塔式、机架式、刀片在未来很短的时间内就会被慢慢的慢慢的被其他的产品所替换掉,大家或许已经听到过我们在一些路演上面发布的一些新产品,比如说蒙效(音),蒙效一个两用的空间里面要放一百多台服务器,这样的服务器出来之后你现在的管理软件还能用吗?未来我们面向云的存储环境可能会出现很多个存储控制器联合起来做成一个群体统一管理后面的存储团队,他会随着你的业务的增长,可以做到性能和容量的线性的拓展,这种模式下面,出来之后又对你的交易系统或者说你对数据保存系统带来多大的冲击呢?同样的,在一个云的时代,数据会爆炸,大数据应用,会涌现出来,面对一个大数据的场景,我们还可以采用以前的存储备份方式吗?现在我们在全球管理一个50个PB 级别的一个私有云的产品,那这个数据,我们如何去备份?肯定不是采用传统的备份软件方式来做,所以我们都在思考这一类,比较棘手的问题,我们推出来的解决方案即有革命性的思维又有缝缝补补的思维,我给你一个很好的一个创新型的解决方案,然后这个解决方案可以跟你现有的环境来做一个集成,可以做一些二次的改造。

这个产品就是HP 一直在这几个月来一直在强调的或者是对外在宣导的——融合云。

融合云帮我们解决了这么几个问题,主要是三个问题,自由的选择,我们以前中国很多年的IT 发展历程告诉我们,我们的IT 可能会被某个厂商所锁定,你的核心应用被这个IT 厂商锁定你
第 4 页 共 6 页 如果做很麻烦。

现在云起步了,我们显然要考虑这个问题,如何避免被锁定。

所以在用融合云的解决方案里面就会要求能够对现有的IT 厂商设备全部能做到兼容,只要是基于标准化的设备能够做到兼容,它的服务器它的存储它的交换机都要进行兼容,它的操作系统层,或者说多家厂商的虚拟化软件,也要做到兼容。

你在云平台上面不是说我用了虚拟化A 的厂商的平台,统一的来进行运维和管理,不是的。

我们现在要做的是你在上面还要做一层头像。

这就引出了一开始我上车,我怎么在不同的交通工具间进行切换,我只要拎包过去就可以,我们运营程序和数据也能不能简单的拎过去?现在HP 就在设计一个不断完善新的技术,或者是两个技术的组合一个是罗杰服务器,一个是云图,Cloud Map ,Cloud Map 会你现有的应用进行包装,打包,有了这个包装之后可以把你多层的应用架构有一个简单的配置图我这个应用就可以不同的IT 环境中迁移,你只要配置图过去了,你可以从传统的到私有云,可以从私有云到公有云上面一个架构可以不同的云之间进行迁移。

另外这个平台是讲它的可拓展性,做到快速的拓展,所以我们前面发布的一些产品,其实有些点,是已经可以做到了。

用自强的芯片架构一个高扩展能力的服务器,自强的CPU 拓展能力比较好可以拓展到16路,未来可以到200多个CPU 。

200多个CPU 组成一台服务器,用来应付交易量非常大的场景。

另外一个要解决的是高的可信,高的可信是我怎么样解决,现在的消费者对于云的不安的因素。

可能数据会被盗窃可能数据会被丢掉,或者你应用和其他的应用错误放在同一个组里面,比如说你的车厢里面混入了一个恐怖分子,我们怎么样把这个人识别出来,HP 在研究这个领域。

所以你会发现,我们的这层产品,会对你的云的应用的代码级进行扫描,看看有没有不良代码,对你的行为,是不是存在一些过度访问一些你不应该访问的地方,是不是有异常,也可以从其他的检测方面来做整合。

所以HP 昨天刚刚发布了新一代的智能安全检发,如果有兴趣可以到HP 的官网上搜索会发现我们这些产品又往前走了一步。

当然我们的安全解决方案里边还有和其他的安全厂商也在一起合作。

还有一个融合云里面一定会讲究一致性。

一个架构可以解决三种或者四种不用插件全部都可以满足。

传统意义来讲,HP 是一个硬件厂商,我们有一些运维的软件,所以HP 我们的着眼点在于云的市场的着眼点或者我们的发力点也是这几个方面,我们思考未来的云的数据中心,它的服务器、它的存储网络怎么设计,甚至它的机房怎么设计,我们在每个点上都有突破性的产品出来,比如说我们的Cloud ,目前HP 的Cloud ,整个PUE 可以做到最低1.17。

就像微软很多的业务
第 5 页 共 6 页 都是跑在我们的Cloud 上面,降低它的整个供电。

我们在服务器存储上也会有持续的突破,在这一层上,其实我们做了一个比较核心的开发,是在软件层上,在基础架构层,在这层我们有一个基础架构云的控制器,这个控制器可以把服务器存储网络抽象起来,在上面可以画云图,可以包装一个个逻辑服务器出来,然后有了逻辑服务器之后就可以把你的应用不同的IT 系统里面进行迁移,这个上层我们提供了一些管理软件,叫做HP 融合和管理安全,这个即有对云数据中心的监控,你上这个云运营软件存在哪些风险,它的投资回报是不是符合当时的承诺,它当前是不是有一些隐患?我们可以做360度的一个扫描,就是切片式的监控。

也可以跟我们的安全类产品,捆绑在一起进行一个联动。

再往上走一层,照理说应该是云的应用,但是HP 目前还不被提供很多商业化的应用,传统意义上我们都和我们的合作伙伴一起来做的。

所以在这层里边,我们主要是提供给我们的地图,可以把现在存储的一些行业的应用软件,通过我们云图去进行重新的包装,这样可以在结合我们逻辑服务器在不同的IT 系统上进行迁移和监控,也了这个云图之后我们可以做两个数据中心的灾备,当数据中心A 停了,可以在数据中心B 那点全部运行起来,整个迁移过程是系统自动完成。

虽然我们跳过了应用层,但是我们在软件上面又进行了进一步,这就是软的信息。

HP 面向整个Data 的需求,我们有自己的解决方案。

或许大家都知道我们收购了阿汤诺米(音),现在是全球最大的私有云的卡盘,数据量最大的,目前没有其他任何一个厂商管理着这么大的一个私有云的平台。

他可以管理结构化和被结构化的数据,而且这个软件也可以在我们的备份的解决方案中,或者我们的公有云上也会出现。

---主办方:
企业网( )- 企业IT 网络通信 第1门户。

《企业网D1Net 》是亚洲最大的专注于企业信息网络通信领域的媒体之一,在中国区,拥有企业会员约五百家,专业个人注册会员39万人,主要读者为政企用户及其信息主管、境内外运营商、厂商和渠道、集成商等。

面向政企IT 主管,提供:资讯类及采购指南,市场分析,商情,产品点评等内容。

面向厂商,运营商,提供品牌和产品宣传服务:广告,热点专题报道,行业会展,行业分析/定制报告,技术型公关/媒体发布推送,数据库营销,企业传资料和内部刊物的设计制作等服务。

涵盖范围:云计算;数据中心;虚拟化;存储;数据通信;服务器;安全;UC 协作;视频会议;视频监控;呼叫中心;IP 语音;测试;移动办公;企业应用软件等。

第 6 页 共 6 页
我们在中国区的另一家姐妹媒体为《运营与增值D1Com 》:
运营与增值( )- 运营商及SP 第1门户。

面向运营商及SP ,提供资讯类服务。

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增值业务;智能终端;物联网;数据通信;光通信;三网融合;3G ;4G/LTE ;运营支撑/计费; 测试;芯片;线缆;网优;NGB ;NGN ;PON, IMS ;FMC ;PTN; IPTV ;无线城市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