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4课件第十一章章末复习方案与全优评估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 5 s 末,质点位移最大为 2 cm,此时回复力最大,所以 加速度最大,但速度为零,故 C 选项正确。
在 0 s 到 1 s 时间内,质点由平衡位置向正向最大位移处移 动,所以速度与加速度反向,故 D 选项正确。
[答案] BCD
点击下图进入 检测·发现·闯关
(1)当开始计时时质点从 O 点向右运动时,由题意得,tOM =3 s,2 tMb=2 s,而 tOM+tMb=T4,所以有 T=16 s,故质点第 三次到达 M 点还需要时间为 t=T2+2tOM=8 s+6 s=14 s。
(2)当开始计时时质点从 O 点向左运动时,由题意得,T2+ tOM=3 s,2tMb=2 s,而 tOM+tMb=T4,所以有 T=136s,tOM=13 s, 故质点第三次到达 M 点还需要时间为 t′=T2+2tOM=(162/3+ 2×13) s=130 s。
[例证1] 一个质点在平衡计时,经过3 s质点第一次经过M点(如图11-
1所示);再继续运动,又经过2 s它第二次经过M点;则该
质点第三次经过M点还需的时间是
()
A.8 s C.14 s
图11-1
B.4 s 10
D. 3 s
[解析] 由简谐振动的对称性可知,质点由 O→a,a→O; O→M,M→O;M→b,b→M;所用时间分别对应相等。又 因为开始计时时,质点从 O 点开始运动方向不明确,故应分 为两种情况讨论。
[答案] CD
1.物理意义 表示振动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利用简谐运动的图象 (1)可以确定振动物体在任一时刻的位移。如图11 -2中,对应t1、t2时刻的位移分别为x1=+7 cm,x2= -5 cm。
(2)确定振动的振幅。图中最大位移的值就是振幅, 如图表示振动的振幅是10 cm。
图11-2
(3)确定振动的周期和频率。振动图象上一个完整的正弦 (余弦)图形在时间轴上拉开的“长度”表示周期。
由图可知,OD、AE、BF 的间隔都等于振动周期,T=0.2 s,频率 f=T1=5 Hz。
(4)确定各质点的振动方向。例如图中的 t1 时刻,质点正 远离平衡位置向位移的正方向运动;在 t3 时刻,质点正向着平 衡位置运动。
2.运动规律 (1)周期性——简谐运动的物体经过一个周期或几个周期 后,能回复到原来的状态。 (2)对称性——简谐运动的物体具有相对平衡位置的对称 性。物体做简谐运动时,在同一位置 P 点,振子的位移相同, 回复力、加速度、动能和势能也相同,速度的大小相等,但方 向可相同也可相反。在关于平衡位置对称的两个位置,动能、 势能对应相等,回复力、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速度的 大小相等,方向可相同,也可相反;一个做简谐运动的质点, 经过时间 t=nT(n 为正整数),则质点必回到出发点,而经过 t =(2n+1)T2(n 为正整数),则质点所处位置必与原来位置关于平 衡位置对称。
[例证2] 一个质点做简谐运动的图
象如图11-3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点振动频率为4 Hz
图11-3
B.在10 s内质点经过的路程是20 cm
C.在5 s末,速度为零,加速度最大
D.在t=0 s到t=1 s内,加速度与速度反向
[解析] 由振动图象可知 T=4 s,f=T1=0.25 Hz,故 A 选 项错误。一个周期内,简谐运动的质点经过的路程为 4A=8 cm,10 s 为 2.5 个周期,质点经过的路程为 s=4A×2+2A=10A =20 cm,B 选项正确。
高中物理课件
(金戈铁骑 整理制作)
章
末
复
第 十 一 章
习 方 案 与 全
优
评
估
专题·迁 移·发散
检测·发 现·闯关
专题一 专题二
1.变化特点 抓住两条线: 第一,从中间到两边(平衡位置到最大位移):x↑,F↑,a↑, v↓,动能Ek↓,势能Ep↑,机械能E不变。 第二,从两边到中间(最大位移到平衡位置):x↓,F↓,a↓, v↑,动能Ek↑,势能Ep↓,机械能E不变。
在 0 s 到 1 s 时间内,质点由平衡位置向正向最大位移处移 动,所以速度与加速度反向,故 D 选项正确。
[答案] BCD
点击下图进入 检测·发现·闯关
(1)当开始计时时质点从 O 点向右运动时,由题意得,tOM =3 s,2 tMb=2 s,而 tOM+tMb=T4,所以有 T=16 s,故质点第 三次到达 M 点还需要时间为 t=T2+2tOM=8 s+6 s=14 s。
(2)当开始计时时质点从 O 点向左运动时,由题意得,T2+ tOM=3 s,2tMb=2 s,而 tOM+tMb=T4,所以有 T=136s,tOM=13 s, 故质点第三次到达 M 点还需要时间为 t′=T2+2tOM=(162/3+ 2×13) s=130 s。
[例证1] 一个质点在平衡计时,经过3 s质点第一次经过M点(如图11-
1所示);再继续运动,又经过2 s它第二次经过M点;则该
质点第三次经过M点还需的时间是
()
A.8 s C.14 s
图11-1
B.4 s 10
D. 3 s
[解析] 由简谐振动的对称性可知,质点由 O→a,a→O; O→M,M→O;M→b,b→M;所用时间分别对应相等。又 因为开始计时时,质点从 O 点开始运动方向不明确,故应分 为两种情况讨论。
[答案] CD
1.物理意义 表示振动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利用简谐运动的图象 (1)可以确定振动物体在任一时刻的位移。如图11 -2中,对应t1、t2时刻的位移分别为x1=+7 cm,x2= -5 cm。
(2)确定振动的振幅。图中最大位移的值就是振幅, 如图表示振动的振幅是10 cm。
图11-2
(3)确定振动的周期和频率。振动图象上一个完整的正弦 (余弦)图形在时间轴上拉开的“长度”表示周期。
由图可知,OD、AE、BF 的间隔都等于振动周期,T=0.2 s,频率 f=T1=5 Hz。
(4)确定各质点的振动方向。例如图中的 t1 时刻,质点正 远离平衡位置向位移的正方向运动;在 t3 时刻,质点正向着平 衡位置运动。
2.运动规律 (1)周期性——简谐运动的物体经过一个周期或几个周期 后,能回复到原来的状态。 (2)对称性——简谐运动的物体具有相对平衡位置的对称 性。物体做简谐运动时,在同一位置 P 点,振子的位移相同, 回复力、加速度、动能和势能也相同,速度的大小相等,但方 向可相同也可相反。在关于平衡位置对称的两个位置,动能、 势能对应相等,回复力、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速度的 大小相等,方向可相同,也可相反;一个做简谐运动的质点, 经过时间 t=nT(n 为正整数),则质点必回到出发点,而经过 t =(2n+1)T2(n 为正整数),则质点所处位置必与原来位置关于平 衡位置对称。
[例证2] 一个质点做简谐运动的图
象如图11-3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点振动频率为4 Hz
图11-3
B.在10 s内质点经过的路程是20 cm
C.在5 s末,速度为零,加速度最大
D.在t=0 s到t=1 s内,加速度与速度反向
[解析] 由振动图象可知 T=4 s,f=T1=0.25 Hz,故 A 选 项错误。一个周期内,简谐运动的质点经过的路程为 4A=8 cm,10 s 为 2.5 个周期,质点经过的路程为 s=4A×2+2A=10A =20 cm,B 选项正确。
高中物理课件
(金戈铁骑 整理制作)
章
末
复
第 十 一 章
习 方 案 与 全
优
评
估
专题·迁 移·发散
检测·发 现·闯关
专题一 专题二
1.变化特点 抓住两条线: 第一,从中间到两边(平衡位置到最大位移):x↑,F↑,a↑, v↓,动能Ek↓,势能Ep↑,机械能E不变。 第二,从两边到中间(最大位移到平衡位置):x↓,F↓,a↓, v↑,动能Ek↑,势能Ep↓,机械能E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