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功法重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学们注意了,对消化系统的影响,推拿功法的起源和呼吸锻炼的部分会考大题
内养功太极推手强壮功都会考小题
1、杂念:练功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杂乱念头。
2、意守:“意”是指意念活动;“守”是指相守不离。
在练功过程中,把意念活动集中在自己身体的某一部位,或空间的某一实物上,或意想某一景物,或意会某一词义等,以排除杂念,使精神集中,安宁专一,顺利地入静
3、昏沉:练功者在练功过程中,用意不及,意念淡化,或失去观察能力,以致放掉或忘记在练功进行中的意念,而出现昏昏欲睡的现象,也称为“沉相”。
4、食气:食气是指吸纳自然界的清气以求养生延寿的方法,又称为“行气”或“服气”。
5、布气:练功有素者,通过对意念的控制,呼吸的调节,将其“内气”发放于体外,作用于他人而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即近年所称的“外气”治病
6、握固:练功中手的一种姿势,一般是把大拇指握在四指之内。
7、意气相随:练功时意念活动的锻练,可对人体的生理功能产生良好的影响。
8、上虚下实:上虚是指上体(脐以上)虚灵;下实是指下体(脐以下)充实
9、恬淡虚无:生活淡泊质朴,心境宁静愉快,外不受物欲的诱惑,内不存情虑的激扰。
10气沉丹田:练功时,在采用腹式深呼吸基础上,用意识引导气流下行而获得一种对丹田刺激的方法。
入静:是功法练习者在功法练习过程中,在意念集中和神志清醒的情况下,所出现的高度安静、轻松舒适的一种功法练习状态。
推拿功法的锻练要领
调身、调息、调心,形松、气平、心定
(一)形松——调身的关键
松而不懈,柔和不僵
(二)气平——调息的关键
深、长、匀、细
(三)心定——调心的关键
“有意似无意”,“勿忘勿助”
基本原则:1松静自然 2准确灵活 3圆软内静 4意气合一 5树立三心 6循序渐进
推拿功法的基本要求
(一)形体放松是调身的关键
一,头如顶物:头要中正,虚灵向上,好似一根细绳向上牵于百会穴
⏹作用:使颈部竖直而松,气血流畅
⏹操作:头自然上顶,颈椎松开有上拔之意,同
时收下颌(锁住喜鹊关),胸部舒松,督脉上升任脉下降,意念从喉头上在找百会,落腮,注意避免前俯后仰
二,目睁圆口
⏹操作:目睁--眼睛睁开,目视前方,眼球平视,
目光内收
⏹圆口:唇齿轻轻张开,齿似合非合,两侧臼齿
如药物,舌尖自然抵于上门齿内与齿龈相交,稍用意即可,切勿用力,入读“一”字
⏹作用:接通任督二脉,增强唾液分泌
三,含胸拔背:
含胸:胸前部内含,胸三角放松
⏹作用:有利于呼吸顺畅,气沉丹田,更容易形
成腹式呼吸。
拔背:背部脊骨要自然竖直,使脊柱伸展。
大椎
穴向上领,直通百会,使脊背伸直
⏹作用:有利于督脉运行
四,三直四平
三直:臂直,腰直,腿直
四平:头端平,肩平,掌平,脚平
五,直腰蓄臀
直腰:操作:腰部自然伸直,竖脊肌放松,使腰部处于自然弯曲状态
蓄臀:操作:臀部积聚霸力,腹部略向内收
⏹作用:内敛元气虚其胸,实其腹
调息----练功中的呼吸要求
⏹呼吸锻练古代称为吐纳、练气、调气、养气,
调息等
特点:练养结合
常用的呼吸锻练法常用的静呼吸法包括自然呼吸法、深长呼吸法和数息呼吸法三种。
(一)自然呼吸法
要领:心神宁静,排除杂念
(二)腹式呼吸法
1、正呼吸法
2、反呼吸法
3、停闭呼吸法练法有吸呼停法与吸停呼法二种。
(三)、潜呼吸
一,口鼻呼吸动作小,若有若无
二,看似无呼吸,实际真息在
(四)胎息:又称脐呼吸法,先天呼吸法。
仿效胎儿之呼吸。
推拿功法中的呼吸锻练的要求与原则
总的原则:机体放松,架子(姿势)正确舒适,情绪安宁,然后才注意调整呼吸。
(一)呼吸的形态
⏹古人有风、喘、气、息四相之说。
⏹风相是指呼吸比较急促,可以听到粗糙的
呼吸声;
⏹喘相是指呼吸虽然无声,听不到呼吸声,
但呼吸出入尚感结滞不通畅;
⏹气相是指呼吸虽然无声,也不结滞,但出
入还不够细匀;
⏹息相是指在高度安静时,出现深长匀细的
呼吸。
(三)呼吸锻练的目的
深、长、细、匀
(四)呼吸锻练的原则
1、顺其自然
2、循序渐进
3、又练又养
4、深长细匀的呼吸是功夫的积累
调心----练功中的意念要求
⏹意守法
⏹松静法
⏹默念法
⏹观想法
⏹诱导法
调心的原则
1,正确把握意守
2,灵活寻求真意
3,区分正念与杂念
4,入静的层次
⏹三级分层法:
初级:杂念,意守,呼吸
中级:恬淡虚无真气从之,可以排除干扰高级:胎息,真息,
手型和步法的基本要求
⏹三种:拳、掌、勾三种手型。
1 拳法 2 掌法 3
钩手
⏹拳法
⏹1.冲拳
⏹2.撩拳
⏹3.贯拳
⏹4.劈拳
⏹5.架拳
⏹推拿功法中拳法主要有冲拳与架拳。
⏹掌法
⏹分类:立掌、仰掌、俯掌、直掌、反掌、瓦楞
掌、虎爪掌和扇形掌
⏹推拿功法中的掌法主要有推掌和亮掌
⏹基本步法
⏹有并步、马步、弓箭步、虚步、丁步、仆步、
歇步等各种步法
对血液循环系统的影响
▪改善心功能
▪2,减低心率
▪3,降低血压
▪4,对血管舒缩状态的影响
▪5,对血液成分的影响
1,改善心功能
▪增强心肌收缩力
▪增大心脏容量
▪改善心功能(每搏射血量,射血速度和每分输出量)
▪心肌顺应性舒张能力增强
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对肺通气量和潮气量的影响
▪有利于肺呼吸,增加气体有效交换率
▪对呼吸中枢和自主神经功能的调节作用
▪提高肺的免疫力
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1加快胃蠕动神经刺激和机械刺激
2使唾液质量增高,呼吸的减慢兴奋了延脑的分泌中枢,反射性地引起唾液分泌唾液淀粉酶和溶菌酶
3使胃液分泌增加
4有利于消化道功能的调整
太极推手
历史渊源
▪张三丰创拳说
▪陈卜创拳说
▪陈王庭创拳说
太极拳的特点
▪静心用意,呼吸自然
▪中正安舒,柔和缓慢
▪动作弧形,圆活完整
▪连贯协调,虚实分明
▪轻灵沉着,刚柔相济
掤劲:向上向前之劲,有一种由内向外的弹性力,犹如周身充气。
使对方的劲力不能下降,有承接来力的捧架的作用。
捋劲:顺对方来势,向侧,向后的牵引力。
根据对方的来劲,进行走化。
使对方向前向侧倾倒。
挤劲:一种向前推击,逼使对方不得运转的力,为进攻劲。
一臂掤圆横于胸前,另一手扶其腕部,合力向前,向对方推挤。
按劲:是一种向前,向下推按的力。
为进攻劲。
先用提劲向上向左向右化开,然后在对方腕肘处用推按之力向前下按出,“按在腰攻”
采劲:是用手掌按着对方的手臂向下牵引。
不管来力方向如何,均可采而化解。
挒劲:一种向外横推或横采之力。
可使对方身体扭转而失重。
顺对方出力的方向循弧线用力,使对方旋转而被抛出。
肘劲:用肘尖发出的力或以肘尖击人。
慎用
靠劲:用肩背向外击人之力。
多为贴身之后向外的挤推力。
一般是对方向后牵拉时使用,贴身而发,发劲短快猛
进法:为前进,是接近对方,推手中一是移动重心,二是配合八法协助发劲。
包括步子身体肘手同时进退法:与进法相对,是远离对方,包括防御和进攻,防御用于引进落空,另一是边退边攻。
顾盼法:左顾:眼前,手前,脚前。
右盼:肩肘,膝,胯,头,手足,顾全局,注细节
定法:为中定,身桩中正,固守好自己的中线。
桩功有:无极桩,太极桩,开合桩,升降桩,虚步桩
练功的注意事项
(一)四要
1.室内要温暖
2.空气要新鲜
3.全身要放松
4.练功要定时
(一)内气不止练功到一定时候,自觉体内有一股热气流或如火团(个别是凉气)在体内运转,一般称为内气。
(二)外动不已练功过程中身体出现摇动的现象,称为“外动”,一般使人感到舒适后就会自然停止。
(三)走泄(或称为走丹)是指练功中不能固精的现象。
(四)走火火是练功中的用意,用意来掌握呼吸就是火候。
(五)入魔是指练功中较重的偏差,所谓魔就是练功中产生的幻景。
(六)诱发新症是指练功时由于呼吸、意守选择不当而诱发心动过速、血压升高或月经过多等症的一种现象
处理:不妄助,有干扰刺激,体质病情存在的情况下暂停
三关:尾闾关(长强)夹脊关(与中脘平)玉枕关(脑后)
小周天指人体内气从丹田开始,通过尾闾关(长强穴)向上,循督脉经至龈交穴(在唇内齿上龈缝中),与任脉经相交而下,历经三关、三丹田和上下鹊桥(上鹊桥在印堂、鼻窍处,下鹊桥在会阴、谷道处),作周流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