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硕果累累的科学技术---医学
医 学
春秋 战国
名医 采用望闻问切四诊法诊断疾病 一直为中医沿用。
扁鹊
四诊法
扁鹊针灸图 原石像现藏于山东曲阜孔庙。画面上的扁鹊半人、半鸟形象,正在给病人作针灸疗。
我国什么传统节日同屈原有关?说说它的由来。
(二)钟鼓之乐
时间:春秋时期 意义:反映了我国古代音乐发展的较高水平 代表: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的编钟
“曾侯乙”编钟1978年在湖北随州出土
春秋战国时期的音乐是 。
“钟鼓之乐”
课堂小结
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
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
下半年是八、廿三。
24节气测定于 时期。 你会背24节气歌吗?
战国
关于节气的谚语有什么呢?
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 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 立秋忙打靛,处暑动刀镰 。 这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独创,它反映了气候寒暖的变化,对农业生产有着重大指导作用,至今我国民间仍然用它来掌握农时,指导耕作。
灰陶尊
在我国山东省,出土了一个灰陶 尊,距今约五千年了,上面刻画符号 “ ” ,有些学者认为,它是“旦”的 意思。
二里头遗址出土陶器上的刻划符号
陶器上的符号
甲骨文的发现:清朝末年,河南安阳小屯村的农民把在田地里挖到的兽骨和龟甲,作为药材,卖给药店。19世纪末,著名学者王懿荣在买回来的药材里,发现龟甲和兽骨上刻有符号,他断定这是中国失传已久的古老文字。甲骨文就这样被发现了。
夏朝
最早的日食记录发生在夏朝
甲骨文里有许多日食、月食的记载
西周末年
出现了有确切日期的日食记录
春秋时期
我们祖先留下了世界上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
商朝
日食
月 食
哈雷彗星
记有日食的甲骨文
翻译出来是:日夕 有食 ,即傍晚时分 出现了日食。
动脑筋?P42
总结甲骨文发现的意义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我们通过释读甲骨文字可以了解很多商朝甚至是商朝以前的历史。 甲骨文为我们的史学研究提供可靠的物证,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对中国考古学 来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商周时期这种铸刻在铜器上的文字叫 ,也称 或钟鼎文。
被谗放逐,乃作《离骚》。逸响伟辞,卓绝一世。 ——鲁迅
离骚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靰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芷;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众女疾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固时俗之工巧兮,俪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忳郁邑余挓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篇抒情诗
C
c
3.关于屈原的叙述,错误的是 A.他是春秋末期楚国人 B.他的代表作是《离骚》 C.他开创了新的诗歌形式——楚辞 D.他被世界和平理事会确定为世界文化名人
A
一、文字的演变
甲骨文
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 朝开始。
商周时期 上铸刻的文字,也称铭文。
晚期,有人将文字统一整理成一种样式。
青铜器
西周

金文
大篆
竹帛书
时期。
战国
二、硕果累累的科学技术---天文
天 文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离骚》
这表达了屈原什么思想感情?
《离骚》---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对祖国人民的无限热爱。
离骚的文体和写作特点以及表达的情感
文体:它是屈原采用楚国的方言创造出的一种新体诗歌的代表作——《楚辞》 写作特点:想象丰富,夸张大胆,感情澎湃激越,开创了积极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 表现的情感:诗人对理想的执着,不肯与世沉浮的高洁耿介的品德,以及崇高炽热的热爱祖国和人民的激情。
扁鹊是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他发明的望、闻、问、切四诊法,一直被中医沿用。
三、屈原和钟鼓之乐 (一)屈原 时期:战国末期 地位:世界和平理事会把屈原定位世界 文化名人 代表作:《离骚》
屈 原
屈原,出身楚国贵族。因受谗毁被一再放逐。后楚被秦灭,屈原投汨罗江自杀。代表作《离骚》、《天问》、《九歌》等。 被世界和平理事会定为文化名人












近几年来,随着挖掘工作的不断深入,现已发现超过100,000刻有符号的骨头和龟甲。据统计约有4,500种,现在已1,700种被翻译出来。到目前为止,已挖掘出的甲骨文碎片共有约16,000片。
当时与甲骨文同时并存的人类的古老文字还有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和玛雅人的图形文字,但这些文字早已灭绝了,只有甲骨文演变成了汉字,并对朝鲜、越南、日本的文字产生了重要影响。汉字形声表意,历经千年而不衰,成为维持和联结我们中华民族的根。 一起读课后自由阅读卡,然后结合上面两段文字试着总结一下甲骨文发现的意义。
古代丰富的天象记录是宝贵的科学资料,运用现代技术研究它,能够取得重大的成果。
二、硕果累累的科学技术---历法
历 法
有历法,即农历
逐渐完备,大小月、闰月、阴阳合历
重大成就,测定出24节气
夏朝
商朝
战国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一、文字的演变 甲骨文→金文(铭文、钟鼎文)→大篆→战国时期竹帛书 二、天文、历法和医学的成就 :①、②、③、④ 2.历法成就:夏历,商朝阴阳合历,战国二十四节气 3.医学成就:扁鹊和望、闻、问、切四诊法 三、屈原和“钟鼓之乐” 1.屈原和《离骚》 2.钟鼓之乐:春秋战国 曾侯乙编钟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 朝开始

商朝人刻在 上,被称为 。
龟甲或兽骨
甲骨文








象形字
上面的例子说明甲骨文有什么造字特点?
甲骨文已经使用了象形、指事、会意等造字方法,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课堂练习
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尧舜禹时代 B.夏朝 C.商朝 D.西周 2.下列几项表述不正确的是 A.甲骨文已经相当成熟 B.金文比甲骨文更规范 C.竹帛书出现于春秋时 D.大篆出现于西周晚期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关于文字产生的传说
结绳记事“古者无文字,其有誓之事,事大,大其绳;事小,小其绳。” 仓颉造字:相传仓颉“龙颜侈侈,四目灵光,实有睿德,生而能书。于是穷天地之变,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文鸟羽山川,指掌而创文字……” 总结:不论是结绳记事,还是仓颉造字,要么是一种记事方法,要么是一种古老的传说,都只能是作为一种治史的参考。那我们的文字是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对经验的总结而发展演变而来的。
西周毛公鼎,是我们发现的铭文数量 最多的一件青铜器
这是大篆字体的“厚积薄发”。这种字体最早出现于 晚期。
时期,人们用毛笔蘸墨在竹简和帛上书写。
马字的演变:
甲骨文
金文
篆书
隶书
楷书繁体
简体
Hale Waihona Puke 方形圆形的团块被线条所代替,曲折象形的线条被拉平,象形程度逐渐降低。由象形到抽象,由繁杂化为简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