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语言积累与运用专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春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积累与语言表达】
一、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24分)
1.明日复明日,!
,万事成蹉跎!
2.黑云翻墨未遮山,。

3.,淡妆浓抹总相宜。

4.有志者,;苦心人,。

5.阳春布德泽,。

6.,老大徒伤悲。

7.青海长云暗雪山,。

8.,已报生擒吐谷浑。

9.,南望王师又一年。

10.烽火连三月,。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48分)
1.两山之间往往流动着的小河。

河岸上有多少野花呀。

我是爱花的人,到这里我那些花的名儿来。

兴安岭多么会呀:作衫,为裙,还穿着。

连树与树之间的也不:松影下开着小花,招来小蝴蝶——
它们很亲热地落在客人身上。

里还隐藏着小红豆。

兴安岭中酒厂的,就是用这些小野果
的,味道很好。

(7.5分)
2.燕子了,有的时候;杨柳了,有的时候;桃花了,有的时候……
于是——
的时候,日子从里过去;的时候,日子从里过去;时,便从前过去。

(6分)
3.一身的羽毛,一对的翅膀,加上尾巴,凑成了的小燕子。

(2分) 4.的草的叶,各种色彩的花,都像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的春天。

(2.
5分)
5.黄色的花,白色的花,紫红色的花而,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

(2.5分)
6.是破晓的时候最好。

渐渐的山顶,有点亮了起来,的云彩微细地在那里,这是。

(2.5分)
7.风在吹号。

!小波浪着,每一个都像,闪着金光。

满海全是,全在。

海塘下地腾起了喊杀声。

(3分)
8.有的人,他已经;有的人,他还。

(2分)
9.这种不落在肥土而落在中、有生命力的种子决不会和,因为有了才有。

生命开始的就带了来的草,才是的草,也只有这种草,才可以地对那些中养育着的盆花。

(5.5分)
10.荔枝生巴峡间,。

叶如,;华如,;实如,。

朵如,核如,壳如,膜如,瓤肉,浆液。

(6.5分)
11.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

(1分)
12.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以,缀以,饰以,辑以,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2分)
13.深秋的清晨,诗人陆游推开篱笆院门,迎面凉风吹来,不禁悲从中来,想到中原地区的大好河山“,。

”也惦念着中原地区的人民,想着百姓们“,。

”的情景。

(2分)
14.《从军行》的作者是代诗人,诗中最能体现战士们豪情壮志的两句是:“,。

”(2分)
15.班级中有的同学不认真学习,不知道珍惜时间,老师常常语重心长地用《长歌行》中的诗句提醒他说:“,。


(1分)
三、口语交际。

(13分)
本学期的语文教材中,我们领略了祖国的秀丽山河,走进了作者的童年往事,也跟随作者探索了奥妙的世界,体会了人间的挚爱亲情,在童话的世界中,我们认识了顽皮可爱的小男孩尼尔斯,更在诗人笔下了解了战士们征战沙场的豪情壮志。

你能说说哪组课文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吗?为什么呢?
四、语言表达。

(15分)
学习了《相濡以沫》这则寓言,你能说说自己对“相濡以沫”这个成语是怎样理解的吗?
参考答案:
积累与语言表达
一、1.明日何其多日日待明日 2.白雨跳珠乱入船
3.欲把西湖比西子 4.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5.万物生光辉 6.少壮不努力7.孤城遥望玉门关8.前军夜战洮河北9.遗民泪尽胡尘里10.家书抵万金
二、1.清可见底却叫不出打扮自己青松白桦绣花鞋空隙缺乏色彩各种各色的花丛珊瑚珠似的
所造红豆酒酿成 2.去再来枯再青谢再开洗手水盆吃饭饭碗默默凝然的双眼
3.乌黑光亮俊俏轻快剪刀似的活泼可爱
4.青绿鲜艳赶集光彩夺目
5.淡雅高洁热烈深沉烂漫
6.春天发白紫色飘横很有意思的
7.冲锋号跳跃大眼睛金眼睛跳跃轰隆轰隆
8.活着死了死了活着
9.瓦砾悲观叹气阻力磨炼一瞬间斗争坚韧傲然玻璃棚哄笑
10.树形团团如帷盖桂冬青橘春荣丹夏熟葡萄枇杷红缯紫绡莹白如冰雪甘酸如醴酪
11.不如相忘于江湖12.桂椒珠玉玫瑰翡翠
13.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14.唐王昌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1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三、略。

,[点拨])1.抓住某一板块的主题,谈谈自己对这一板块的认识和理解。

2.举出文章里的例子,有针对性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四、略。

),\s\5([点拨]))1.结合寓言内容想象一下鱼儿相濡以沫的情景,写下想到的情景。

2.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一说自己的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