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4章认识化学变化达标测试题(含答案).docx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沪教版九年级上化学第4章认识化学变化达标测试题 (有关相对原子质量:—39 Mn —55 O —16 Na —23 C —12 Ca —40 n —65)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四个化学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D )
A .P +O 2↑===P 2O 3
B .4Fe +3O 2=====点燃
2Fe 2O 3
C .2H 2O 2===2H 2↑+O 2↑
D .CH 4+2O 2=====点燃CO 2+2H 2O
2.下列灭火方法不合理的是( D )
A .不慎碰倒酒精灯,酒精在桌面上燃烧,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B .森林发生火灾,可砍掉部分树木,形成隔离带
C .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用水烧灭
D .油锅着火,泼水灭火
3.下列叙述中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D )
A .木炭燃烧后剩余的灰烬的质量比木炭少
B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铁丝重
C .镁条完全燃烧后生成白色物质的质量等于镁条质量加上参加反应氧气的质量
D .水加热变成水蒸气质量不变
4.燃料燃烧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5O 2=====点燃3CO 2+4H 2O ,则燃料的化学式为( C )
A .CH 4
B .
C 2H 6O C .C 3H 8
D .C 4H 10
5.一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
下列对该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 D )
A.C .的值是4 D .该反应中甲和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2∶5
6.下列有关燃烧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 .将煤块粉碎后燃烧会更充分
B .燃烧一定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C .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才能放出热量
D .剧烈的燃烧一定会引起爆炸
7.生活中我们用嘴轻轻地将蜡烛一吹,蜡烛就熄灭了;而用扇子使劲扇炉火,火非但没有熄灭,反而越扇越旺,下列对其原因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B )
A .用嘴吹灭蜡烛的过程中,由于空气的流动,带走了蜡烛燃烧放出的一部分热量,使温度降低到蜡烛的着火点以下
B .蜡烛熄灭是因为在热量散失的过程中,降低了蜡烛的着火点
C .用扇子扇炉火,伴随空气的流动,也带走了一部分热量,但不足以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D .用扇子扇炉火,由于空气的流动,为燃烧提供了更多的氧气,因而越扇越旺
8.下图是某同学探究燃烧条件的设计方案,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C )
A .甲图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是否需要与氧气接触
B .甲图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是否需要达到一定温度
C .乙图A 与C 试管(C 中白磷未燃)比较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是否需要达到一定温度
D .乙图比甲图更利于环境保护
9.下列叙述中,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D )
A .水结冰前,质量保持不变
B .36 g 水通电完全分解,可得到2 g 的氢气
C .将5 g 铁和5 g 铜混合加热后,物质的总质量为10 g
D .1.2 g 碳与3.2 g 氧气反应可生成4.4 g 二氧化碳
10.将10 g 高锰酸钾放入试管中进行加热,加热一段时间后,称得试管中残留固体的质量为9 g ,则试管中残留固体的成分为( C )
A .MnO 4
B .2MnO 4、MnO 2
C .MnO 4、2MnO 4、MnO 2
D .MnO 4、MnO 2
二、非选择题(11~17小题每空1分,18小题4分,共40分)
11.善于把握关键词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在燃烧和灭火内容的学习中,“可燃物、氧气、着火点”是三个重要的关键词。
一般来说,灭火原理有三种,其中之一是:“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请回答另外两种灭火的原理。
灭火原理之二:__隔绝氧气(或空气)__
灭火原理之三:__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__
12.请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所有转化都是化合反应,完成所有转化关系至少还需要__1__种物质,其中有一个与其他三个的反应条件及所需反应物不同,请写出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C +CO 2=====高温2CO__。
(2)按照图中__②__(选填“①”或“②”)的反应进程进行放出的热量更多。
(3)将炉甘石(nCO 3)、赤铜(Cu 2O)和木炭粉混合后加热到约800 ℃,得到一种锌和铜的合金——黄铜,外观似黄金但质地坚硬。
①炉甘石__不是__(选填“是”或“不是”)金属材料;
②nCO 3在高温条件下分解生成氧化锌和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nCO 3=====高温nO +CO 2↑__,氧化锌与木炭粉在高温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C +2nO=====高温2n +CO 2↑__,如何检验此反应时有二氧化碳生成__CO 2+Ca(OH)2===CaCO 3↓+H 2O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③若原料中含125克nCO 3,充分反应后,理论上所得100克黄铜中锌的质量分数为__65%__; ④古时候许多江湖骗子将炉甘石(nCO 3)、赤铜(Cu 2O)和木炭粉混合后加热到约800 ℃得到黄铜(铜和锌的合金)充当纯金欺骗了不少人,你认为这样__不能__(选填“能”或“不能”)得到纯金,你的依据是__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能改变__。
13.(1)学校运动会上短跑项目“发令枪”里的火药成分为ClO 3、MnO 2和红磷,当扣动扳机时,①撞针撞击火药,产生热量使ClO 3分解产生O 2;②并引燃红磷产生白烟。
试分别写出这两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__2ClO 3=====MnO 2△
2Cl +3O 2↑__。
②__4P +5O 2=====点燃
2P 2O 5__,基本反应类型是__化合反应__。
(2)“84”消毒液可用于灾区防疫,其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制取它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 +===NaClO +NaCl +H 2O ,则的化学式为__Cl 2__。
求出NaClO 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并在该化学式中表示
出来:__Na C +1lO__。
(3)固体MgH 2是氢能源汽车的供能剂,MgH 2可以和水反应生成一种碱,同时释放出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MgH 2+2H 2O===Mg(OH)2↓+2H 2↑__。
14.在点燃条件下,2.6 gC 2H 2与7.2 gO 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6.6 gCO 2、1.8 gH 2O 和 gCO 。
则=__1.4__;化学方程式为__4C 2H 2+9O 2=====点燃
6CO 2+4H 2O +2CO__。
15.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用化学符号表示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__H 2O__。
(2)在一定条件下,A 和B 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E 和F ,其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①若F 为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则该反应中生成的E 和F 的质量比为__27∶14__。
②若F 为氧化物,且A 和B 的分子个数比为5∶4,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5O 2+4NH 3=====一定条件
6H 2O +4NO__。
16.甲、乙、丙三位同学按下面的步骤进行质量守恒定律的模拟探究:
(1)提出假设: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前后总质量不变。
(2)设计并进行实验,图A是甲设计的,图B是乙设计的,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
请写出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CuSO4+2NaOH===Cu(OH)2↓+Na2SO4__。
乙同学待天平平衡后将B中稀盐酸和石灰石混合,充分反应后发现天平指针__向右偏转__(选填“向左偏转”“向右偏转”或“不变”)。
丙设计了图C所示的实验,用一根细线吊着一根长粗铜丝,并使其保持水平。
然后,用酒精灯给a端铜丝加热数分钟后(线未断)。
停止加热后冷却,他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a端下沉__。
, A) , B)
,C)
(3)实验结论:
甲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相等;
乙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小于反应物的总质量;
丙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大于反应物的总质量。
(4)你认为__甲__的结论正确。
(5)导致丙实验结论错误的原因是__Cu与O2反应生成了CuO使a端加重__,因此,如果有气体生成或__参与__的反应,则一定要设计反应在密闭装置中进行。
(6)丁同学查阅资料后知道NaOH溶液与澄清的石灰水都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于是认为甲的实验设计也不严密,他的理由是__NaOH能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Na2CO3__,你认为甲应该如何改进__放在密闭容器中进行__。
17.王敏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她发现热水(80 ℃)中的白磷熔化成一个小液滴。
不久,铜片上的白磷开始燃烧,而红磷和水中的白磷都不燃烧。
请回答:
(1)可燃物燃烧需要同时满足的条件是:__与氧气(或空气)接触且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__;
(2)白磷具有的物理性质__白色固体、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大、熔点低__;
(3)实验完毕,王敏将烧杯中的热水慢慢倒出,水快倒完时,发现白磷刚露出水面就剧烈燃烧起来,原因是__与空气(氧气)接触__;假设不将水倒出,使水中的白磷燃烧的方法是__用导管对准烧杯中的白磷,通入少量氧气(或空气)__。
(4)由以上实验可推知,通常情况下保存少量白磷的方法是__保存在水中__。
18.该图是某厂生产的加钙食盐包装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说明,请仔细阅读并计算:为了测定此食盐中的钙元素含量,取10 g这种食盐溶于水,加入足量的稀盐酸,生成0.132 g二氧化碳,请计算此加钙食盐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注:成分中只有碳酸钙与盐酸反应)。
解:设参与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为。
CaCO 3+2HCl===CaCl 2+CO 2↑+H 2O
100 44
0.132 g
100x =440.132 g
=0.3 g
此加钙食盐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0.3 g 10 g
×100%=3% 答:此加钙食盐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3%。
配料表:氯化钠、食用碳酸钙、碘酸钾 净含量:500 g
成分表:氯化钠≥88%
钙(以Ca 计):(0.5~1.3)%
碘(以I 计):(20~50)mg/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