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勘野外钻探土的分类及描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土的野外描述内容野外记录描述要点
2、粘性土及粉土的野外鉴别
3、粘性土塑性状态的划分:坚硬、硬塑、软塑、流塑。

4、粉土密实程度的划分
6、砂类土的划分:
7、砂类土的野外鉴别
8、砂类土密实程度的划分
10、砂类土及碎石类土潮湿程度的划分和野外鉴别
11、钻探岩芯采取率要求见下表:
12.注:单层厚度≥0.5m的均应有原样,单层厚小于0.5m详细记录颜色、塑性状态、密实度
及夹杂物等,工程需要时应取扰样。

对于粉土和粉细砂、现场鉴定困难时,应同时取原样和打标贯,以防漏项。

发现变层时应立即取样或标贯,避免漏层或取样间距过大。

13.标准贯入试验应在清孔、预打15cm后,开始记录每打入10cm的锤击数,(日志中应分别记录),累计打入30cm的锤击数为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重型动力触探应在清除孔底残土后进行,每次试验至少连续打入50cm,贯入过程中应不间断地连续击入标准贯入试验及重型动力触探应记录钻杆长度。

试验时分别记录标贯及动探每打入10cm的锤击数(日志中应分别记录)。

14.本地区大部分粘性土、粉土中含有锈斑及姜石,注意要描述姜石的粒径及含量。

当姜石含量较低时(即小于5%),可用“含少量”代替。

当钻到柱状姜石“夹层”时,要把“深度尺寸”卡好,(姜石大于0.5m也按夹层考虑)。

例如:34.8—40 m
粉质黏土、黄褐色、硬塑、含有少量锈斑及砂粒,并含有少量直径2—10mm的姜石。

例如:52—57.5m
粉质黏土、黄褐色、硬塑、含有少量锈斑,并含有直径5—20mm的姜石约占10%,其中54~54.4夹有灰白色短柱状姜石,柱长150~200m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