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朝阳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市朝阳区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高三化学试卷
2022.11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Fe 56 Cu 64 As 75
第一部分
本部分共14题,每题3分,共42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天工开物》记录了用天然气煮盐的过程:“西川有火井(天然气井),事奇甚。

其井居然冷水,绝无火气。

但以长竹剖开去节,合缝漆布,一头插入井底,其上曲接,以口紧对釜脐,注卤水釜中,只见火意烘烘,水即滚沸。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天然气属于化石能源,其主要成分是甲烷 B .甲烷是由极性键构成的极性分子,易溶于水
C .甲烷完全燃烧反应为:4222CH 2O CO 2H O +−−−
→+点燃
D .用天然气煮盐,利用的是蒸发结晶的方法
2.下列关于HCHO 及构成微粒的化学用语或图示表达不正确...
的是( ) A .O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B .基态C 原子的轨道表示式:
C .C 原子杂化轨道示意图:
D .HCHO 的分子结构模型:
3.下列事实或现象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 ) A .相同温度、相同物质的量浓度时,醋酸的pH 大于盐酸 B .醛基的碳氧双键中,氧原子带部分负电荷 C .Mg 和水的反应不如Na 和水的反应剧烈 D .向NaBr 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变黄
4.化学创造美好生活。

下列劳动项目涉及反应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A .工人用3FeCl 溶液制作电路板,利用反应:3222Fe
Cu
2Fe Cu +
++++
B .药剂师用()3Al OH 作抗胃酸药,利用反应:()323Al OH 3H Al 3H O +
+++
C .船舶工程师在船体上镶嵌锌块,防止反应:2Fe 2e
Fe -
+-
D .工人将模具干燥后再注入熔融钢水,防止反应:22322Fe 3H O
Fe O 3H ++高温
5.实验室制取氯气,下列装置(“→”表示气流方向)和试剂选择均正确的是( )
A .制备2Cl
B .除去2Cl 中的杂质
C .收集2Cl
D .吸收
2Cl 尾气
6.2022北京冬奥会采用氢气作为火炬燃料,选择氢能汽车作为赛事交通服务用车,充分体现了绿色奥运的理念。

已知:
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 A .氢气既可以通过燃烧反应提供热能,也可以设计成燃料电池提供电能 B .()
()22H O g H O l 的过程中,0H ∆<,0S ∆<
C .断裂2mol 2H 和1mol 2O 中化学键所需能量大于断裂2mol 2H O 中化学键所需能量
D .化学反应的H ∆,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与反应途径无关 7.A N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28g 乙烯和丙烯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A 2N B .1.8g 重水
(
)
212H O 中所含质子数为 A N
C .电解粗铜精炼铜,通过电路的电子数为A N 时,阳极有32g Cu 转化为2Cu
+
D .140.1mol L NH Cl -⋅溶液中,4NH +
、32NH H O ⋅数目之和为A 0.1N
8.下列物质混合后,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溶液pH 减小的是( ) A .向浓硝酸中加入铜粉,产生红棕色气体 B .向水中加入22Na O 固体,产生无色气体 C .向碘水中通入2SO 气体,碘水颜色变浅
D .向4CuSO 溶液中通入2H S 气体,生成黑色沉淀 9.向碘水中加入KI 溶液,发生反应:()()
()23I aq I aq I aq -
-+,充分反应达平衡后,
测得微粒浓度如下:
微粒 I -
2I
3I -
浓度()
1/mol L -⋅
32.510-⨯ 32.510-⨯ 34.010-⨯
...
A .向所得溶液中加入4CCl ,振荡静置,水层()2I c 降低
B .向所得溶液中加入等体积水,()3
1
2I 1.2510mol L c --<⨯⋅
C .该温度下,反应2
3I I I -
-+的640K =
D .配制碘水时,加入少量KI ,可促进2I 的溶解 10.小组同学用如下方法制作简单的燃料电池。

步骤 装置
操作
现象

打开2K ,闭合1K
两极均产生气体……

打开1K ,闭合2K
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
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 A .①中Cl -比OH -
容易失去电子,在石墨(Ⅰ)发生氧化反应 B .①中还可观察到石墨(Ⅱ)电极附近的溶液变红
C .②导线中电子流动方向:从石墨(Ⅱ)电极流向石墨(Ⅰ)电极
D .②中石墨(Ⅱ)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2H 2e
2H -
+-
11.小组同学用以下流程去除粗盐水中的24SO -
、2Ca
+
、2Mg +
,获得了精制盐水。

已知:ⅰ.
物质
4BaSO
3BaCO
3CaCO
2Mg(OH)
sp K (25℃)
101.110-⨯
92.610-⨯
93.410-⨯
125.610-⨯
ⅱ.粗盐水中()()224
SO Ca c c -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①的反应为:2234
43BaCO SO BaSO CO -
-
++
B .②中当溶液pH 11=时,2Mg +已沉淀完全(即浓度小于51
10mol L --⋅)
C .③的滤渣中除泥沙外,还有4BaSO 、3CaCO 、()2Mg OH 、3BaCO 等物质
D .④中用稀盐酸调溶液pH 为中性或微酸性,以除去OH -、23CO -
12.研究催化剂对3222NH N 3H +催化剂
反应速率的影响。

恒温、恒容时,()
3NH c 随时间的变化如下。

时间/min
()()
313NH /10mol L c --⨯⋅
催化剂
0 20 40 60 80
催化剂Ⅰ 2.40 2.00 1.60 1.20 0.80 催化剂Ⅱ
2.40
1.60
0.80
0.40
0.40
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 A .使用催化剂Ⅰ,0~20min 的平均反应速率()5
1
1
2N 1.0010mol L min v ---=⨯⋅⋅
B .使用催化剂Ⅱ,达平衡后容器内的压强是初始时的
11
6
倍 C .相同条件下,使用催化剂Ⅱ可使该反应的活化能降低更多,反应更快 D .相同条件下,使用催化剂Ⅱ可使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更大 13.实验室用如下方法制备223Na S O 。

222324
232223223Na S Na CO ,H SO Na SO SO Na S O Na S O −−−−→−−→−−−−−−−−→溶液②①③

已知:i .23223Na SO S
Na S O +△
ii .过程②中溶液先变浑浊再变澄清,得到223Na S O 溶液 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 A .过程②中溶液先变浑浊可能的原因:22
232Na S 3SO 2Na SO 3S ++↓
B .过程②中23Na CO 的作用:223
232SO Na CO Na SO CO ++△
C .过程②中加入适量乙醇可增大S 的溶解度,加快反应速率
D .过程②中通入过量2SO ,可增大223Na S O 的产率
14.探究某浓度NaClO 溶液先升温再降温过程中漂白性的变化。

实验过程中,取①~④时刻的等量溶液,加入等量红纸条,褪色时间如下。

时刻 ① ② ③ ④ 温度/℃ 25
45
65
25
褪色时间/min 1t 2t 3t 4t
其中,4123。

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 A .红纸条褪色原因:2ClO H O
HClO OH -
-++,HClO 漂白红纸条
B .①→③的过程中,温度对ClO -水解程度、HClO 与红纸条反应速率的影响一致
C .41t t >的原因:③→④的过程中,温度降低,ClO -水解平衡逆向移动,(HClO)c 降低
D .若将溶液从45℃直接降温至25℃,加入等量红纸条,推测褪色时间小于4t
第二部分
本部分共5题,共58分。

15.(8分)小组同学对比23Na CO 和3NaHCO 的性质,进行了如下实验。

(1)向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23Na CO 和3NaHCO 溶液中分别滴加10.1mol L -⋅的盐酸,溶液pH 变化如下。

①图______(填“甲”或“乙”)是23Na CO 的滴定曲线。

②A ~B ''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 .23Na CO 和3NaHCO 溶液中所含微粒种类相同
b .A 、B 、C 均满足:(
)()()()()23
3
Na
H 2CO HCO OH c c c c c +
+
-
--
+=++
c .水的电离程度:A B C >>
(2)向1mol 1
L -⋅的23Na CO 和3NaHCO 溶液中分别滴加少量2FeCl 溶液,均产生白色沉淀,后者有气体产生。

资料:
i .1mol 1
L -⋅的3NaHCO 溶液中,(
)22
13CO 110
mol L c -
--=⨯⋅,()1
6L OH 210mol c ----=⨯
ii .25℃时,()11
sp 3FeCO 3.210
K -=⨯,()17
sp 2Fe OH 5.010
K -⎡⎤=⨯⎣⎦
①补全3NaHCO 与2FeCl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33HCO Fe FeCO +
-
+
+
↓+
②通过计算说明3NaHCO 与2FeCl 反应产生的沉淀为3FeCO 而不是()2Fe OH ______。

16.(11分)将2CO 富集、活化、转化为具有高附加值的化学品对实现碳中和有重要意义。

(1)一种富集烟气中2CO 的方法示意图如下:
写出“解吸”过程产生2CO 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2CO 性质稳定,使其活化是实现转化的重要前提。

①使用过渡金属作催化剂,提供空轨道接受______(填“C ”或“O ”)原子的孤电子对,破坏2CO 的结构使其活化。

②采用电化学、光化学等手段,使2CO ______(填“提供”或“接受”)电子转化为3CH OH ︒ (3)2CO 与2H 在催化剂作用下可转化为3CH OH ,体系中发生的主要反应如下: i .()()()()2232CO g 3H g CH OH g H O g ++ 1149kJ mol H -∆=-⋅ ii .()()
()()222CO g H g CO g H O g ++ 1241kJ mol H -∆=+⋅
研究表明,CO 与2H 也能生成3CH OH ,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

(4)在催化剂作用下,将1mol 2CO 、3mol 2H 投入反应器,反应温度对2CO 平衡转化率
()2X CO 、3CH OH 选择性()3Y CH OH 的影响如下。

已知:()()()
3232CH OH CO Y CH OH 100%CO n n =
⨯转化为的转化的
①()2X CO 随温度升高逐渐增大、()3Y CH OH 随温度升高逐渐减小的原因是______。

②在240℃达到平衡时,体系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______kJ (除了反应ⅰ和ⅱ不考虑其他反应)。

17.(12分)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SCR 技术)可有效降低柴油机尾气中NO x 的排放。

其原理是在催化剂作用下,用3NH 等物质将尾气中的NO x 转化为2N 。

(1)柴油机尾气中的NO x 是由2N 和2O 在高温或放电条件下生成的。

①写出2N 的电子式:______。

②高温尾气NO x 中绝大多数为NO ,推测222NO O 2NO +为______(填“放热”或“吸
热”)反应。

(2)在催化剂作用下,3NH 还原2NO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用传感器检测NO 的含量,其工作原理示意图如下:
①写出工作电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

②若用该传感器测定2NO 的含量,则传感器信号响应方向(即电流方向)相反,从物质性质角度说明原因:______。

(4)一种研究认为,有氧条件下3NH 与NO 在催化剂表面的催化反应历程如下(催化剂中部分原子未表示):
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 .过程涉及了配位键的形成与断裂 b .反应ⅰ~ⅵ均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c .3NH 与NO 反应而不与2O 直接反应,体现了催化剂的选择性 ②根据上图,写出3NH 选择性催化还原NO 的总反应方程式:______。

18.(13分)溴酸钾()3KBrO 可用于测定水体中的砷含量。

(1)3KBrO 的一种制法如下。

①2Br 与KOH 溶液反应时,若产生1mol 3KBrO ,理论上需要______mol 2Br 。

②2Cl 能提高溴的原子利用率。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2Cl 的作用:______。

③已知:25℃时的溶度积(sp K )
()32Ba BrO
3BaCO
sp K
42.410-⨯ 92.610-⨯
设计由“含3的溶液”到“较纯净的3溶液”的流程:______(按上图形式呈现,
箭头上方注明试剂,下方注明操作,如3
AgNO NaCl AgCl −−−−−−→溶液固体过滤、洗涤
滤液
)。

(4)3KBrO 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如下图所示。

从“较纯净的3KBrO 溶液”中得到“3KBrO 固体”的主要操作是______。

(2)测定水体中亚砷酸盐(
)33
AsO -
的含量:取amL 水样,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盐酸使33
AsO
-
转化为33H AsO ,再加入2滴甲基橙指示剂和一定量KBr ,用1
3mol L KBrO c -⋅溶液进行滴
定,达到滴定终点时,消耗3KBrO 溶液vmL 。

滴定过程中发生如下反应: 反应a :333
343H AsO BrO 3H AsO Br -
-++
反应b :322BrO 5Br 6H
3Br 3H O --
+
+++
当33H AsO 反应完全后,甲基橙与生成的2Br 反应而褪色,即达到滴定终点。

①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3KBrO 溶液,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和______。

②水样中33AsO -
的含量为______1
g L -⋅。

【已知:(
)31
3
AsO 123g mol
M -
-=⋅】
③滴定过程需保持在60℃。

若温度过低,甲基橙与2Br 的反应速率较慢,会使测定结果______。

(填“偏高”或“偏低”)。

19.(14分)某小组同学探究2SO 与3FeCl 溶液的反应。

(1)实验Ⅰ:用如下装置(夹持、加热仪器略)制备2SO ,将2SO 通入3FeCl 溶液中。

实验现象:A 中产生白雾;C 中溶液由黄色变成红棕色,静置5min 后,溶液颜色从红棕色
变回黄色,检测到2Fe +;静置9h 后,溶液变为浅绿色。

①浓24H SO 与Cu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②试剂a 是______。

(2)分析C 中溶液颜色变化的原因。

①溶液颜色由黄色最终变为浅绿色的原因是______。

(写离子方程式)。

②针对溶液颜色变为红棕色,提出了两种假设。

假设1:主要与2SO 、23H SO 有关。

假设2:主要与23SO -
、3HSO -
有关。

实验Ⅱ证实假设1不成立,假设2成立。

实验Ⅱ:向3FeCl 溶液中加入3NaHSO 溶液,______(填现象),然后滴加______。

(填试剂),溶液变为黄色。

(3)进一步探究3FeCl 与23SO -
、3HSO -
显红棕色的原因。

查阅资料:()()32323
232Fe
SO H O
Fe SO H O n
n m n m -+
-
⎡⎤++⎣⎦
(红棕色)
实验Ⅲ:向3FeCl 溶液中滴加23Na SO 溶液,溶液由黄色变成红棕色,析出大量橙黄色沉淀。

甲同学认为橙黄色沉淀中可能含有OH -
、23SO -
、24SO -
,并设计如下检验方案。

①乙同学认为酸性4KMnO 溶液褪色不能证明橙黄色沉淀中含有23SO -
,理由是______。

②实验证实橙黄色沉淀中含有23SO -
、不含24SO -
,试剂b 、c 分别是______、______。

(4)实验反思:实验I 静置5min 后溶液颜色由红棕色变回黄色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