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拐杖上的歌者——记晋城市康复医院小儿科主任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拐杖上的歌者——记晋城市康复医院小儿科主任张敏勤
拐杖上的歌者——记晋城市康复医院小儿科主任张敏勤正值花季,他失去了左腿,从此拄着双拐高唱出一曲自强不息的奉献社会的人生之歌。

这位拐杖上的歌者,因其突出业绩先后被授于“省自强模范”、“市自强模范”、“十佳青年岗位能手”、“十大杰出青年提名奖”。

他所经管的康复门诊多次被评为“先进单位”、“残疾人之家”。

1996年,张敏勤身怀晋东南卫校以及和平医院给他的真才实学远离故乡--------平顺,落户晋城市康复医院,这一干就是8年多。

8年来,他回家不够8次,晋城成了他的第二故乡,康复医院成了他温暖而亲切的家。

他主治儿科病。

儿科是一门复杂的临床学科,诊疗难度极大。

治疗上也须小心谨慎。

张敏勤在医术上精益求精,把儿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的临床治疗发挥得无可挑剔。

他的中西医结合疗法,对儿童积食、厌食、腹泻、高烧等症状,疗效显著,省时又省钱。

送走一个患儿,又迎来一个病儿,重复望闻问切对症下药等单调而严谨的过程,一天下来,浑身就像散了架似的,那支撑着身体的右腿,更是说不出的难受,但只有甜蜜。

他把别人用来看电视、聊天的时间都用在为之钟情而奋斗的儿科事业上。

借着灯光,他捧着厚厚的医书,啃上几口,不断给自己充电、输血。

八年来,经他亲手诊治的患者高达30万人次,治愈率90。

他以高超的技术和博大的爱心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久违的笑声,渐渐地他得到了社会的承认。

谁家的孩子病了,了解他的人首先想起的是他。

不知道的人也会指点说找康复医院的小张大夫……某单位一位职工的孙子患“病毒性肠炎”,大医院跑了几次,孩子病情不见好转,急坏了一家人。

有人介绍说到康复医院找小张大夫。

他们抱着一试的态度来到康复医院,经过张敏勤的独特治疗,终于痊愈了。

患儿家长由衷感叹:真了不起!家住五楼的一个孩子晚上十一点突然高烧,家长急打电话给张敏勤,他二话不说,拄着双拐就上了五楼。

可想而知,这是多么艰难的事,但看到高烧的孩子能安静的睡下,张敏勤笑了。

他就是这样,不论刮风下雨,路途遥远,随叫随到,热情上门服务。

百姓们赠送锦旗或寄感谢信表达心中的敬意,沁水一家长在信中说:张大夫救了我们的孩子,我们给孩子起名叫“慕勤”。

爱拼是敏勤的个性。

康复医院深层次改革管理体制,投资承包康复门诊,实行自主经营,张敏勤认为这种体制把经营权和责任感统一起来,风险效益一致,适应了市场竞争,是挑战也是机遇,必须拼一拼。

院办经过各项指数的综合审评,最后正式任命他为门诊部主任。

当时,门诊部刚重修开业,困难重重,许多人担心他撑不住,打退堂鼓。

但他认为,既然承担了就要做好,他详细而认真地分析了医疗市场发展形势,制定了依托按摩拓展康复立体交叉发展模式,建立了相应的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强化医务管理,狠抓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基层关心职工生活问题,极大地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职工们比、学、赶、超极大地提高了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益,形成“六心、七声”等崭新的服务模式,社会影响力迅速扩展,外地患者也慕名前来,通过精心治疗,顽固性椎间盘突出、颈肩腰腿痛、冠心病、糖尿病得到了有效的康复。

中风偏瘫、外伤截瘫、小儿脑瘫、骨折后关节挛缩等疾病经过先进的、康复训练也不再被成为“头痛”的疾病。

患者朋友们赞誉门诊卫生整洁,手法娴熟,服务一流,认为终于找到了康复的圣地,坚信希望就在这里。

同时经济效益逐年攀高,2019年创下了80万元的记录,使门诊40的残疾职工享受到平等、参与、共享的权利,平均每月工资800元以上,超过了健全职工的工资,而且残疾职工的半边天都是健全人,过上了幸福小康的生活。

卓越的成绩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他所经管的康复门诊多次被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