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测量与评价论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你如何看待测量与评价二者的关系。

2.谈谈各种评价量表的特点和前提条件。

3.谈谈各种评价的方法的特点。

4.体格测量的内容有那些?如何进行体格评价?
5.何谓体质?如何评价体质的强弱?
2.(6如何对学生体质进行测评
7)测验编制的基本程序:
(8)测量形式:
9)选材的基本步骤
论述题
1.你如何看待测量与评价二者的关系。

答:测量与评价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

测量是基础是前提,评价是结果是目的。

两者密切联系不可分割。

没有科学正确的测量作为前提,就不可能获得真实可靠的数据。

而数据不真实,即使评价方法再先进,也不可能接近实际情况的较为准确的价值判断结果。

2.谈谈各种评价量表的特点和前提条件。

答:标准测量表是以标准差为单位划分评价等级,或分数区间值的一种评价量表。

标准分量表的前提条件是:原始资料必须服从正态分布或近似于正态分布。

百分位数量表是以百分位数为单位划分评价等级,或分数区间值的一种评价量表。

百分位数评价量表的前提条件:百分位数量表因其简单易懂,所以被广泛应用。

一般可以用于生长发育的评价和群众性锻炼效果的评价。

回归量表:是依据一个变量或者多个变量与另一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建立回归方程。

并以回归方程的估计值为基准,以标准估计误差为单位划分评价等级或分数区间的评价量表。

回归量表的使用前提条件和百分位量表一样,都是对单一指标的评价。

累进量表是依据一定数学方法(抛物线方程、双曲线方程或分段累加等方法)将实测数据进行分值转换的一种评价量表。

特点是:随着运动成绩的提高增长一定的成绩所增加的分数的幅度不断加大,累进量表的使用前提条件:累进量表对优秀运动员是有利的,但对成绩差的明显不利,他不利用调动低水平的人参见锻炼的积极性,所以,累进量表不适合于对群众性体育锻炼的评价。

3.谈谈各种评价的方法的特点。

答:离差法,特点是:属于中等水平的人数很多,而属于好或差范围的人较少,百分位数法,使用与非正态分布资料,有使用与正态分布资料,相关法:适合对必须同时考虑相关影响因素是相关评价,多指标综合评价法:必须将数据标准化。

多用于单项指标,或两三个指标的评价。

4.体格测量的内容有那些?如何进行体格评价?
答:体格测量是指对人体整体几个部位的长度,宽度,围度,量度所进行的测量。

体格评价可直接用测量获得数据,进行绝对值评价,也可以把测量数据转换为指数来进行评价。

体格评价目前国内外常采用多指标的综合评价。

5.何谓体质?如何评价体质的强弱?
答:体质是指人体的质量,体育的范畴:1、身体形态发育水平:体格、体型、姿势、营养、身体成分等、2:生理功能水平:机体身体新陈代谢水平及各器官系统效能,3、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发展水平:速度、力量、耐力、灵敏、协调、柔韧、走、跑、跳、投、攀、爬、4;心理发育水平:本体感知能力、个性、意志、情感等。

5,适应能力:对内外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6如何对学生体质进行测评?答:1、体质是指人体的质量。

它是在遗传性和获得性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人体结构形态,生理机能和心理因素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征。

测量范畴是:①身体形态发育水平;②生理功能水平;③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发展水平;④心理发育水平;
⑤适应能力.2、测试指标:《国家学生体质测试项目》①身体标准体重10分必测;②肺活量、体重指标20分必测;③100m(男)800m(女)、台阶测试30分选测一项;④坐位体前屈、掷实心球、引体向上(男)、仰卧起坐(女)、握力体重指标20分选测一项;⑤50m、100m、立定跳远、篮球运球、足球运球、排球垫球20分选测一项。

3、实施测试:①测试人员必须经过培训,熟悉测试过程,并能正确进行测试。

②提高被测人员对学生体质的认识,提高对体育测量的认识,增强体育锻炼的意识;③对仪器、场地的要求:仪器校正,不符合要求的仪器不能使用,按不同项目在不同场地测试,达到教育部对测试的要求;④测量的科学性:可靠性、有效性、客观性。

4、评价:①评价个体,确定权重②查单项评分表③把各单项分乘于权重,求出各项指标分数,把各项分数相加,求出每个个体个人体质总分④对照学生体质评价等级标准确定个体的等级(优、良、一般、差)。

5、推度体密度及体脂百分比。

7)测验编制的基本程序:(一)、确定测验目的和拟测属性。

编制测验的首要问题是确定测验目的测验目的的测验编制者编制和使用测验的一种期望目标,拟测属性石测验者编制和使用而期望的一种测量结果,是根据测验,目的来确定的;(二)、选择测验。

1、分析拟测属性及其结构成分。

选择测验时,首先要对拟测属性及其结构成分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分析。

若对问题认识透彻,选择的测验会缺乏有效性。

2、选择有效地测验手段。

①定性分析选择测验:是根据拟测属性以及可能设计或使用的测验。

②定量分析选择测验:是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统计手段对待拟定的测验做定量分析或选择的过程。

(三)、编写测验实施细则。

内容应该包括:1、测验目的;2、受试者的年龄与性别;3、测验的有效性、可靠性和客观性;4、测验场地和设备;5、测验方法和要求;6、记录评分的方法和要求;7、测验的安全措施;8、测验的注意事项。

(四)、预备试验。

目的是:1、检验测验的有效性、可靠性和客观性,并确立系数。

2、检查所编制或选择测验的可行性和实用性;检查测验方法、要求、成绩记录、测验次序、组织实施以及有关测验的各个环节是否符合测量的实际情况和实施要求。

3、根据实验情况和出现的问题,对测验做进一步的修改,使之取之完善。

(8)测量形式:1、从测量目的来说,可分为教学性和研究性两种类型的测验。

2、从测验项目来说,有单项和成套两种测验。

3、从测验手段来区别,有以下几种形式:(1)计时性
测验。

是测量受试者完成某些限定动作或距离的速度或速率;(2)计数性测验。

主要是测试者反复完成某些规定动作的能力,包括限时和不限时的重复动作;(3)丈量型测验。

主要测量受试者克服重力和阻力的能力;(4)专家评分。

一般在无法做定量测验时使用。

是基于专家的经验、知识和评分量表或评分细则来观测。

为避免和减少观测者的主观因素,编制时要制定严格、统一的评分量表,并在观测时要用两名或以上的具有一定知识的、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评分;(5)操作仪器的测验。

操作要求:正确操作;仪器的性能与使用条件;同型号仪器的精确度;测验前后的仪器校正;(6)理论测验。

也称问卷法,主要牵涉两个问题:一是考试是否科学化标准化;二是受试者是否如实回答;(7)临场观测。

着类观测是随比赛进行的。

主要目的的统计比赛中的某些技巧、战术情况,及时为指导比赛、分析比赛或总结比赛及改进后继续训练提高依据。

临场观察者不仅要熟悉所测的运动项目,而且还要准确掌握观测的要求;4、测量还可以分为横向和纵向两种形式。

9)选材的基本步骤:(一)家系调查。

在选材工作中,对家系进行调查和了解,并运用遗传学的观点与方法来分析、判断和观察被选者运动能力发展潜力受家系影响大小的可能性。

尽量减少失误,提高预测判断的准确性。

调查的内容有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弟姐妹的形态特征、健康水平、运动能力、遗传联系和被选者的生育史调查。

(二)体格检查。

体格检查的目的是为了了解被选者的一般健康状况,有无影响运动能力发展的各类疾病和身体缺陷。

内容有1、肌肉系统;2、骨骼系统;3、心血管系统;4、呼吸系统;5、肝功能检查;
6、尿常规检查;
7、血液常规检查;
8、个人病史。

(三)鉴别发育程度和分型。

这一环节在选材过程中尤为重要。

方法有1、拍摄骨龄片,确定发育年龄;2、用第二性征出现顺序评价发育程度;3、对青春期发育高潮持续时间长短进行鉴别与分型。

(四)测试。

通过对被选者各种选材指标的测试,获取有关被选者运动能力现实状态各种信息。

这一环节,最重要的是测试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和科学性。

(五)评价。

这种评价一方面可以实现其对现实状态的水平作出判断。

另一方面还可以根据达到评分表中最高成绩的程度,判断其运动的潜在能力和今后发展前途。

(六)试训观察与选育结合。

目前的选材指标研究的水平,其科学性只能说是相对的,只有将选材和育才结合起来才能提高选材和成才的功率,并能完善选材指标、评价标准和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