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白口服液的质量控制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白口服液的质量控制研究
王胜义;齐志明;刘治岐;荔霞;董书伟;刘世祥;刘永明
【摘要】为了制定黄白口服液质量标准,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组方中的黄连、金银花、黄芩、地榆炭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制剂中盐酸小檗
碱和黄芩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TLC鉴别专属性强,重现性好;盐酸小檗碱线性范围在0.139~0.834 μg(R2 =0.9999),平均回收率为97.04%,RSD为0.97%(n=6);
黄芩苷线性范围0.235~1.41μg(R2=0.9999),平均回收率为97.64%,RSD为0.71%(n=6).对黄连、金银花、黄芩、地榆炭的定性鉴别及盐酸小檗碱和黄芩苷的含量测定可用来进行制剂的质量控制.%To establish a quality control standard for Huangbai oral liquid,Rhizoma coptidis, Flos lonicerae .Radix scutellariae and charred radix sanguisorbae were identified by TLC. Content of Berberine hydrochloride and Baicalin were determinated by HPLC.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LC identification was highly specific and the spots were clear and focused with good reproducibility . The calibration curve of Berberine hydrochloride was linear in the range of 0. 139 to 0. 834 fig(R2 = 0. 9999). The average recovery rate was 97. 04% , RSD = 0. 97% (n= 6). The calibration curve of Baicalin was linear in the range of 0. 235 to 1. 41 μg(R2 =0. 9999). The average recovery rate was 97. 64% , RSD=0. 71%(n = 6). The quality of the preparation could be controlled by qualitative identification
of Coptis, honeysuckle, Scutellaria , Sanguisorba carbon and content determination of Berberine hydrochloride and Berberine.
【期刊名称】《中国畜牧兽医》
【年(卷),期】2011(000)012
【总页数】6页(P226-231)
【关键词】黄白口服液;薄层鉴别;含量测定;质量标准
【作者】王胜义;齐志明;刘治岐;荔霞;董书伟;刘世祥;刘永明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农业部兽用药物创制重点实验室甘肃省中兽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甘肃兰州730050;兰州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工
程学院,甘肃兰州730050;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农业部兽用药物
创制重点实验室甘肃省中兽药工程技术;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农
业部兽用药物创制重点实验室甘肃省中兽药工程技术;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
兽药研究所农业部兽用药物创制重点实验室甘肃省中兽药工程技术;中国农业科学
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农业部兽用药物创制重点实验室甘肃省中兽药工程技术【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59.7
黄白口服液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针对犊牛湿热型腹泻运用传统兽医学理论、中药现代研究成果,通过药物筛选科学组方研制的纯中药制剂,由白头翁、黄连、金银花、黄芩、地榆炭、葛根、乌梅等药物组成,通过临床试验验证,疗效确切。
为了控制该制剂的质量,笔者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的主要药物黄连、金银花、黄芩、地榆炭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制剂中盐酸小檗碱和黄芩苷的含量,获得较满意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
1.1 药品黄白口服液,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委托湖南某公司生产,(批号:20101022、20101025、20101029);绿原酸对照品(批号:110753-200413)、盐酸小檗碱对照品(批号:110713-200911)、黄芩苷对照品(批号:110715-200815)、没食子酸对照品(批号:110831-200302)、黄连对照药材(批号:120913-200407)、黄芩对照药材(批号:120955-200607)、地榆对照药材(批号:121286-200402)均购自中国药
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1.2 仪器与试剂 KH 5200型超声波清洗器,昆山禾创超声仪器有限公司;
ME235S型微量分析天平,赛多利斯公司;SCANNER3全自动薄层色谱仪,瑞士CAMAG公司;Waters e2695高效液相色谱仪、Waters2996PDA检测器、Empower2色谱工作站,沃特斯公司;硅胶G板,青岛海洋化工厂;羧甲基纤维素钠,天津市凯通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2 方法
2.1 黄连的鉴别取样品5mL,加入80%乙醇15 mL,抽滤,滤液加无水乙醇
15mL,抽滤,滤液浓缩至1mL左右,加入中性氧化铝(100~200目)1g,烘干、碾细,使其具有流动性,加入中性氧化铝柱(中性氧化铝,100~200目,2g,内径10mm),用乙醇50mL洗脱,收集洗脱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按处方组成量,取除黄连外其他药味,按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成阴性对照溶液。
取对照药材0.25g,加水30mL,煎煮两次,每次30min,
合并煎煮液,浓缩至近干,加甲醇2mL溶解,作为对照药材溶液。
取盐酸小檗碱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按照2005版
《中国兽药典》附录介绍的薄层色谱法,吸取供试品溶液、阴性对照溶液各2μL、对照品溶液0.8μL、对照药材溶液0.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
乙酸乙酯―甲醇―异丙醇―浓氨溶液(6∶3∶1.5∶1.5∶0.5)为展开剂,置氨蒸汽饱
和的展开缸内,预饱和30min,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灯(波长365nm)下检视(中国兽药典委员会,2006)。
2.2 金银花的鉴别取样品10mL,用乙酸乙酯振摇提取两次,每次10mL,合并乙酸乙酯液,蒸干,残渣加甲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按处方组成量,另取除金银花外的其余药味,照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成阴性对照溶液。
再取绿原酸对照品,加已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按照2005版《中国兽药典》附录介绍的薄层色谱法,吸取供试品溶液、阴性对照溶液和对照品溶液各1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酸丁酯―甲酸―水(7∶2.5∶2.5)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灯(波长365nm)下检视(郭用庄,2004)。
2.3 黄芩的鉴别取样品10mL,加盐酸调pH至2~3,用乙酸乙酯振摇提取两次,每次10mL,合并乙酸乙酯液,蒸干,残渣加甲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按处方组成量,取除黄芩外的其余药味,照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成阴性对照溶液。
取黄芩对照药材0.5g,加水20mL,煎煮两次,每次30min,合并煎煮液,
浓缩至10mL,其他处理同供试品,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取黄芩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按照2005版《中国兽药典》附
录介绍的薄层色谱法,吸取供试品溶液、阴性对照溶液、对照品溶液和对照药材溶液各1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酸丁酯―甲酸―水(7∶4∶3)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2%的三氯化铁乙醇溶液显色(中国药典委员会,2005)。
2.4 地榆的鉴别取样品10mL,用盐酸饱和的乙醚振摇提取两次,每次15mL,合并提取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按处方组成量,取除地榆外的其余药味,照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成阴性对照溶液。
取对照药材
1g,加水20 mL,煎煮两次,每次30min,合并煎煮液,浓缩至10 mL,其他处
理同样品,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另取没食子酸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 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按照2005版《中国兽药典》附录介绍的薄层色谱法,吸取供试品溶液、阴性对照溶液、对照品溶液和对照药材溶液各1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用水饱和)―乙酸乙酯―甲酸(6∶3∶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的三氯化铁乙醇溶液显色(中国兽药典委员会,2006)。
2.5 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测定
2.5.1 色谱条件用SunFireTM-C18柱(250mm×4.6mm,5μm,美国沃特斯),以乙腈―水(47∶53)(1000mL水中含磷酸二氢钾
3.4g与十二烷基磺酸钠1.7g)为流动相(王春明,1995),流速 1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347nm。
2.5.2 样品溶液的制备供试品:精密吸取样品5 mL,置25mL容量瓶中,加甲醇适量,超声30min,静置放凉,用甲醇定容为25mL,摇匀,取适量离心,取上清液微孔滤膜(0.45μm)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对照品:精密称取105℃干燥至恒重的盐酸小檗碱标准品6.95mg,用流动相溶解,于25mL容量瓶定容,作为母液。
精密吸取母液1mL,用流动相稀释定容至10mL,作为标准品溶液,盐酸小檗碱浓度为27.8μg/mL。
阴性对照:取处方中除黄连外的其他药味,按本品制备方法制得缺黄连阴性样品,按供试品溶液制备项下方法制备阴性对照液。
2.5.3 系统适应性试验分别吸取供试品、对照品、阴性对照各10μL进样,记录色谱峰。
2.5.4 线性关系考察分别精密吸取浓度为27.8 μg/mL的盐酸小檗碱对照品溶液5、10、15、20、25、30μL,按上述色谱条件注入色谱仪,测定峰面积。
以盐酸小檗碱进样含量X为横坐标,以峰面积Y为纵坐标,进行线性回归,绘制标准曲线。
2.5.5 精密度试验精密吸取浓度为27.8 μg/mL的对照品溶液10μL,按上述色谱条件,重复进样5次,记录峰面积,计算精密度;取20101022批次样品按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备样品溶液,并按上述色谱条件,分别于制样后0、4、8、12、24h吸取该样品溶液10μL,进样、测定,记录峰面积,做日间稳定性试验,计算精密度;再取20101022批次样品5份,按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备样品溶液,并按上述色谱条件,精密吸取各样品溶液10μL,进样,记录峰面积,计算含量及其RSD值。
2.5.6 加样回收率试验取已知含量的样品6份,每份5mL,其中3份加入盐酸小檗碱对照品278 μg,另外3份加入盐酸小檗碱对照品556μg,按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备样品,按上述色谱条件,吸取每份样品溶液10μL,进样、测定,记录峰面积,并计算加样回收率。
2.5.7 样品测定取样品3批,各批次取平行样品3份,按样品处理方法处理,处理好的样品溶液按上述色谱条件进样、测定、记录峰面积。
计算出样品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
2.6 黄芩苷含量的测定
2.6.1 色谱条件用 Hypersil-ODS2柱(250mm×4.6mm,5μm,依利特)以甲醇―0.2%磷酸溶液(50∶50)为流动相,流速1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76nm。
2.6.2 样品溶液的制备供试品:精确量取黄白口服液样品1mL,置25mL容量瓶中,加甲醇适量,超声处理30min,放置至室温,加甲醇定容。
振摇、静置,取上清微孔滤膜(0.45μm)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标准品:精确称取黄芩苷标准品11.75mg,用流动相溶解,于25mL容量瓶中定容,作为母液。
吸取母液1mL,用流动相稀释定容10mL容量瓶,浓度为47.0μg/mL,作为标准品溶液。
阴性对照:取不含黄芩的处方药材,制备不含黄芩的阴性对照样品,按供试品溶液制备
方法配制阴性对照品溶液。
2.6.3 系统适应性试验分别吸取供试品、标准品、阴性样品各10μL进样,记录色谱峰。
2.6.4 线性关系考察分别精密吸取黄芩苷对照品溶液5、10、15、20、25、30μL,按上述色谱条件注入色谱仪,测定峰面积。
以进样黄芩苷含量X为横坐标,以峰
面积Y为纵坐标,进行线性回归,绘制标准曲线。
2.6.5 精密度试验精密吸取浓度为47.0μg/mL的对照品溶液10μL,按上述色谱条件,重复进样5次,记录峰面积,计算精密度;取20101022批次样品按供试
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备样品溶液,并按上述色谱条件,分别制样后0、4、8、12、24h,吸取该样品溶液10μL,进样、测定,记录峰面积,做日间稳定性试验,计
算精密度。
再取20101022批次样品5份,按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备样品溶液,并按上述色谱条件,精密吸取各样品溶液10μL,进样,记录峰面积,计算含量及其RSD值。
2.6.6 加样回收率试验取已知含量的样品6份,每份1mL,其中3份加入黄芩苷
对照品470μg,另外3份加入黄芩苷对照品940μg,按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备样品,按上述色谱条件,每份样品溶液吸取10μL,进样、测定,记录峰面积,并计算加样回收率。
2.6.7 样品测定取样品3批,各批次取平行样品3份,按样品处理方法处理,处
理好的样品溶液按上述色谱条件进样、测定、记录峰面积。
计算出样品中黄芩苷的含量。
3 结果与分析
3.1 黄连薄层色谱鉴定由图1可知,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和对照药材
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阴性对照液无相应的斑点,阴性无干扰,方法具有专一性。
图1 黄白口服液中黄连的TLC注:1,缺黄连阴性样品;2、3、4,3批样品;5,黄连对照药材;6,盐酸小檗碱对照品。
展开剂为苯―乙酸乙酯―甲醇―异丙醇―浓氨
溶液(6∶3∶1.5∶1.5∶0.5)。
3.2 金银花的薄层色谱鉴定由图2可知,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对的
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阴性对照液无相应的斑点,阴性无干扰,方法具有专一性。
图2 黄白口服液中金银花的TLC注:1,缺金银花阴性样品;2、3、4,3批样品;5,绿原酸对照品。
展开剂为乙酸丁酯―甲酸―水(7∶2.5∶2.5)的上层溶液。
3.3 黄芩的薄层色谱鉴定由图3可知,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和对照药
材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阴性对照液无相应的斑点,阴性无干扰,方法具有专一性。
图3 黄白口服液中黄芩的TLC注:1,缺黄芩阴性样品;2、3、4,3批样品;5,黄芩对照药材;6,黄芩苷对照品。
展开剂为乙酸丁酯―甲酸―水(7∶4∶3)的上层溶液。
3.4 地榆的薄层色谱鉴定由图4可知,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和对照药
材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阴性对照液无相应的斑点,阴性无干扰,方法具有专一性。
图4 黄白口服液中地榆的TLC注:1,缺地榆阴性样品;2、3、4,3批样品;5,地榆对照药材;6,没食子酸对照。
展开剂为甲苯(用水饱和)―乙酸乙酯―甲酸(6∶3∶1)。
3.5 盐酸小檗碱含量测定
3.5.1 系统适应性试验由图5可知,样品中盐酸小檗碱与相邻杂质峰分离良好,阴性样品在盐酸小檗碱处无吸收,不干扰本品的测定。
理论塔板数按盐酸小檗碱计为16824。
3.5.2 线性适应关系考察以盐酸小檗碱进样含量X为横坐标,以峰面积Y为纵坐标,进行线性回归,绘制标准曲线。
结果回归直线方程:Y=3.588×106
X―39051,R2=0.9999。
结果表明,盐酸小檗碱在0.139~0.834μg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图5 盐酸小檗碱系统适应性试验注:A,标准品;B,阴性对照;C,供试品。
3.5.3 精密度试验精密度试验结果RSD为0.22%,表明本方法精密度良好;日间稳定性试验结果RSD为0.86%,表明样品在24h内稳定;重复性试验结果盐酸小檗碱的平均含量为134.70μg/mL,RSD为0.79%,表明样品中盐酸小檗碱含量测定结果稳定。
3.5.4 加样回收率试验结果见表1。
平均回收率为97.04%,RSD为0.97%。
表1 盐酸小檗碱加样回收率试验?
3.5.5 样品测定经上述方法测定,批号20101022样品盐酸小檗碱含量为
134.6μg/mL,批号20101025样品盐酸小檗碱含量为130.8μg/mL,批号20101029样品盐酸小檗碱含量为131.9 μg/mL。
3.6 黄芩苷含量测定
3.6.1 系统适应性试验由图6可知,样品中黄芩苷与相邻杂质峰分离良好,阴性样品在黄芩苷处无吸收,不干扰本品的测定。
理论塔板数按黄芩苷计为1247。
图6 黄芩苷系统适应性试验注:A,对照品;B,阴性对照;C,供试品。
3.6.2 线性关系考察以黄芩苷进样含量X为横坐标,以峰面积Y为纵坐标,进行线性回归,绘制标准曲线。
结果回归直线方程:Y=2.9293×106 X―102997,R2=0.9999。
结果表明,黄芩苷进样量在0.235~1.41μg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3.6.3 精密度试验精密度试验结果RSD为0.39%,表明本方法精密度良好;日间稳定性试验结果RSD为0.24%,表明样品在24h内稳定;重复性试验结果黄芩苷
的平均含量为1.912mg/mL,RSD为0.003%,表明样品中黄芩苷含量测定结果稳定。
3.6.4 加样回收率试验结果见表2。
平均回收率为97.64%,RSD为0.71%。
表2 黄芩苷加样回收率试验?
3.6.5 样品测定经上述方法测定,批号20101022样品黄芩苷含量为1.912mg/mL,批号20101025样品黄芩苷含量为1.876mg/mL,批号20101029样品黄芩苷含量为1.885mg/mL。
4 讨论
黄白口服液由白头翁、黄连、金银花、黄芩、地榆炭、葛根、乌梅等药物组成。
白头翁目前无对照药材也无对照品,因此无法对其进行定性和定量鉴定;对葛根的定性鉴定,由于黄酮类物质较多,目标成分无法有效分离,因此也不作为薄层鉴定项目。
200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和2005年版《中国兽药典》二部介绍的对乌梅
的鉴别都是以熊果酸为对照品,熊果酸为脂溶性的三萜酸,不溶于水,而本口服液试药为水提液,且本研究用对照药材作为对照鉴别,结果阴性对照液色谱相应位置上有干扰,因此也不作为薄层鉴定项目。
综上所述,应用薄层色谱法对本制剂的主药黄连、金银花、黄芩和地榆炭进行定性鉴别,结果供试品与对照品相应的位置上有相同的斑点,阴性对照品无干扰,方法具有专一性。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口服液中盐酸小檗碱和黄芩苷的含量,分离度好、精密度高、重现性好、阴性无干扰。
因此通过对黄连、黄芩、地榆、葛根、乌梅的定性鉴别及盐酸小檗碱和黄芩苷的含量测定,能够达到控制黄白口服液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中国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651.
2 中国兽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二部[S].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6,314,125.
3 王春明.HPLC法测定静灵口服液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J].药物分析杂志,1995,15(4):38.
4 周德刚,何诚,孙志文,等.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对羟基肉桂酸口服液中对
羟基肉桂酸的含量[J].中国畜牧兽医,2011,38(2):239~242.
5 郭用庄,廖彩震,翟旭峰.金银花配方颗粒质量标准的研究[J].中成药,2004,26(6):423~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