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汇报课 教学设计《行走的课堂——从生物学视角研学黄龙溪古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走的课堂——从生物学视角研学黄龙溪古镇
成果汇报课教学设计
一、活动背景
黄龙溪古镇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景区内每天都有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这在为黄龙溪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势必带来一定的环保压力。

黄龙溪古镇的环保现状究竟如何?以水著称的黄龙溪古镇水体质量又怎样?绿化状况如何?植物资源有哪些?垃圾是如何处理的?各类小吃原材料和制作过程又怎样?怎样才能更好地保护黄龙溪的生态环境让旅游事业持续健康地发展下去?带着这些问题,我校2022届3班本学期开展了“走进黄龙溪”研学活动,主要侧重从生物学的视角进行研学内容挖掘,展开了为期三个月的黄龙溪古镇探秘活动。

二、活动目标
通过本次研学活动调查探究,各小组经历研学前的准备、实地考察探究以及返校后的整理总结,对具体研学内容(环保、植被、水体、小吃原材料等)有较为深入的认识,从而对黄龙溪古镇的自然环境有更为客观的认识和评价。

通过各组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研究方法到社会的真实环境中去获取、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研学活动中的主动探究,获取参与探索的积极情感体验,培养学生主动求知、乐于探究的心理品质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后期对资料的整理过程,提升对有效资料的收集、分析能力,汇报课上各小组通过研究成果的展示、师生提问答辩等环节,进一步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同时总结反思活动的亮点和不足,为下一次的活动开展积累经验。

三、活动的准备
(一)教师准备:
1、指导学生分组、确定小组课题研究内容。

2、对学生进行课题研究方法培训,指导学生如何收集调查研究中的数据、资料等,教会学生使用调查中可能使用的各种仪器、工具等。

3、指导资料整理和成果形成,辅导各小组汇报展示的方式、表达等。

4、本节成果汇报课提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含教师指导过程记录)及教室布置等。

(二)学生准备:
1、讨论确定小组课题内容,确定调查研究的方向、研究方法。

2、撰写三级子课题方案。

3、小组成员详细分工(老师推荐分工表),明确活动中各自的任务。

做好用具准备(笔、记录本,照相机等)。

4、制作PPT进行小组活动内容交流展示,通过班级初赛推荐优异小组参加决赛展示。

5、本节成果汇报课各小组准备相关资料、实物展示(手稿、小报等)。

四、活动方式
分小组汇报、答辩环节、师生互动交流
五、活动环节
(1)课题概述:主持人对班级课题的产生和活动过程进行简要阐述;
【课题诞生】【活动目标】【班级研学情况】
(2)重点汇报:两个汇报小组进行汇报展示交流,其他成员可补充;
(3)提问答辩:汇报完成后,班级其他同学提出疑问或点评;
(4)评委老师点评及提问;
(5)教师总结。

六、研学课程中健全人格教育的渗透
健全人格培养的育人理念可与外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和实践有机融合,本次“走进黄龙溪“的研学活动着重关注学生课题研究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的提高,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本次研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完成,历时近3个月。

本堂课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成果汇报课,全程由学生主持、主讲汇报。

研究中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运用不同方法去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并对身边的环境问题和植物资源等有了更深入的感悟。

主要渗透的是思想观念维度人生观板块中的“个人与群体”、“人与自然”和行为方式维度文明礼貌板块中“保护自然环境”、“促进人际交往”。

外出研学活动分小组开展,充分锻炼学生团队协作能力,通过环境卫生调查、水体质量调查、植物资源调查、小吃原材料调查等课题研究,让学生学会保护身边的动植物资源、保护身边的环境、爱护劳动果实。

七、活动流程
八、活动反思
综合实践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还提升了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把以往单纯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转变为在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模式。

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时不应单纯的只关注研究成果,更为重要的是务实的研究过程,强调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实地考察探究、资料筛选整理的过程,在本节成果汇报课上都有真实细致的展示。

本次外出黄龙溪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在活动评价方面努力创新,通过三个阶段不同任务分配并及时打分,促进学生责任意识的养成和团队协作能力的提升,为今后开展其他活动奠定基础。

本次活动的优点在务实、创新方面,不足方面有以下两点:
一学生分组实地考察阶段中拍摄技能和拍摄数量很有限,以后可以加强;
二后期成果汇报展示交流时如果学生更自信可能汇报效果会更好。

在今后开展活动时,指导教师也要注意总结学生的不足之处,以便今后更好地进行课题指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