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张家界市2020届语文八上期末模拟调研测试题(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省张家界市2020届语文八上期末模拟调研测试题(4)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
1.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印象中,成熟的向日葵,花盘都是低垂的,。
,,。
,。
①一阵晨风拂过
②可我家的这几株向日葵初出茅庐
③所以有诗人赞叹,愈是成熟,愈是谦虚
④在绿叶一片低沉而嘈杂的合唱中,传出他们清亮而高亢的欢叫
⑤依然高昂着头,开心而单纯地笑着,就像稚气未脱的乡野小妹子
⑥尚不懂得伟大的谦虚,也不懂得虚伪的世故
A.③②⑥⑤①④B.④②①⑤⑥③C.②⑥⑤①④③D.③①⑤②⑥④
2.下列有关课文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课文第一段交代作者有个很好的研究蝉的习性的环境,起了统领全文的作用。
有了观察蝉的环境就可以具体描写蝉的习性,说明下文的内容都是法布尔亲自观察得出的,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
B.全文以作者对蝉一生的观察进程为线索,以幼蝉夏至出洞开头,又以幼蝉天冷入洞结尾,首尾衔接,将蝉一生的生长过程说明得十分完整,文章也因此而显得条理清楚,结构严谨。
C.课文两个部分的说明顺序是按照蝉延续生命的几个过程安排的——先由幼虫到成虫,然后成虫产卵完成繁衍,最后孵化成幼虫结束,这就是蝉循环往复的生活史。
D.《蝉》作为法布尔的一篇科学小品,语言上具有准确性(准确、明晰、平实)、生动性(生动活泼、形象风趣、饱含感情)、通俗性(口语)等特点,写法上科学严谨,不能使用文艺笔调。
3.下面句子中横线上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我母亲待人最________,最_________,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
但她有时候也很有_________,不受一点人格上的_________。
A.慈祥温和刚烈欺负
B.仁慈温和刚气侮辱
C.仁慈温柔刚气欺负
D.慈祥温柔刚烈侮辱
4.根据语段内容,对画线病句的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素有“明代《清明上河图》”之称的国宝级画卷《南都繁会图》,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明朝永乐年间都城的繁盛景象。
据悉,该图作为国家一级文物被国家博物院馆藏,从未正式整体亮相过。
《1699·桃花扇》剧组辗转得到了《南都繁会图》的图片使用权,从而得以把《南都繁会图》作为舞台背景。
通过灯光变化,使画中明代秦淮两岸、南京城内的风光再度得以全面的展示,美轮美奂。
A.使画中明代秦淮两岸、南京城内的风光得以充分展示
B.画中明代秦淮两岸、南京城内的风光再度得以全面展示
C.秦淮两岸、南京城内的风光再度得以全面展示
D.画中明代秦淮两岸、南京城内的风光得以充分展示
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叹为观止咳不容缓相形见绌有条不紊
B.孜孜不倦各行其事深恶痛绝变幻莫测
C.不屑置辩意想天开锋芒毕露销声匿迹
D.闲情逸致目不暇接忍俊不禁潜滋暗长
二、名句默写
6.(9分)古诗文背诵(选填10处即可)(10分)
(1)黄鹤一去不复返,。
(崔颢《黄鹤楼》)
(2)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12章)
(3)人生自古谁无死? 。
(文天祥《过零丁洋》)
(4)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
(5),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
(6),家书抵万金。
(杜甫《春望》)
(7),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
(8),燕然未勒归无计。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9)苏轼评价王维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在《使至塞上》中“,”两句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色,笔力仓劲,意境雄浑.(10)恶劣的环境可以激发人为生存发展而积极奋发,强大起来;安逸的环境容易消磨人的意志,导致最终衰亡,所以孟子说:“,”。
三、字词书写
7.找出下面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1)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度过长江。
()
(2)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妨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
()
(3)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机中。
()
(4)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绝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
()
四、诗歌鉴赏
8.阅读杜甫的《春望》,按要求答题。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诗歌首联写诗人春之所见,其中“________”字写出了触目惊心之景,“________”字写出了满目凄然之景。
2)请展开想象,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意。
五、文言文阅读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朱熹①,字元晦,一字仲晦,徽州婺源②人。
父松字乔年。
熹幼颖悟.,甫能言,父指天示之曰:“天也。
”熹问曰:“天之上何物?”松异之。
就傅③,授以《孝经》,一阅,题其上曰:“不若是,非人
也。
”尝从群儿戏沙上,独端坐以指画沙,视之,八卦也。
年十八贡于乡④,中绍兴十八年进士第。
淳熙五年,除知南康军。
至郡,兴利除害,值岁不雨.,讲求荒政,多所全活。
讫事,奏乞依格推赏纳粟人。
间诣.郡学,引进士子与之讲论。
访白鹿洞书院遗址,奏复其旧,为《学规》俾守之。
(注释)①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②徽州府婺源:今江西省婺源县。
③就傅:跟从老师读书。
④贡于乡:参加乡贡考试。
1)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尝/从群儿戏沙上 B.年/十八贡于乡
C.中绍兴十八年/进士第 D.授以/《孝经》
2)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悟(________)
(2)雨(________)
(3)诣(________)
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尝从群儿戏沙上,独端坐以指画沙。
(2)奏复其旧,为《学规》俾守之。
4)结合选文,你了解到朱熹是一个怎样的人?
10.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完成后面的题。
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小题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4分)
①素.湍绿潭②飞漱
..其间
③清荣峻.茂④属引
..凄异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4分)
①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5)对句子朗读划分节奏(2分)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1)三峡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是四季多变的美的典范。
请你结合选文内容,仿照“示例”内容,说说三峡的美还体现在何处。
(请勿抄写示例)(2分)
示例:三峡的美,美在山,美在“重岩叠嶂,隐天蔽日”的险峻。
三峡的美,美在,美在。
【小题5】请用自己的话概括秋天三峡的景象(不超过10个字)。
(3分)
六、现代文阅读
1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雪地上的画
孟祥菊
①那是我生命中最寒冷的一个冬天。
由于工作失误,我给单位造成了一笔不小的经济损失,做出适度赔偿之后,只好引咎辞职。
这期间,与我相恋了整整两年的男友,也打着去外省读研的借口,与我分道扬镳。
为了平复心情,我只身回到遥远的东北老家去疗伤。
②赋闲的日子,我每天除了读书就是看电视,再就是百无聊赖地睡大觉。
看着我日渐消沉的瘦弱模样,上了年岁的父母虽然心疼,却不敢多说什么,只怕为我增忧伤。
③一个晴朗的冬日,我照例睡到自然醒。
睁眼一看,外面竟然是白茫茫的一片。
下雪了。
我胡乱吃了几口饭,静静地走到户外去散心。
乡村的雪景很美,整个山村都被一层纯净的银白色覆盖着,变得素雅而清爽。
道路两侧落光了叶子的洋槐树上零星地挂着一些小雪球,风儿一吹,便有细碎的小花瓣簌簌地落下来,俏皮地钻进路人脖领。
④拐过那条熟悉的老街口,我来到村子中央处一块狭长的开阔地。
记忆中,这里是一片无人管辖的荒甸子,一年四季,臭气冲天。
近几年,村支书带领村民,逐步将其开发成一个小型游乐场,供人们茶余饭后健身之用。
⑤大概是天冷的缘故,偌大的游乐场里只有几个孩子在热热闹闹地滚雪球,时高时低的笑声震落了树上的片片积雪。
忽然,我被东南角处的两个人影吸引了去。
那显然是一对母子,都穿着厚厚的羽绒服,红色的,像燃烧在雪地里的两团火。
走到近前,我看到年轻的女人蹲在地上,正耐心地教一个四五岁的男孩子用树枝作画。
纤尘不染的雪地上,清晰地映着男孩子做的画,那是一座有门窗的小房子,旁边还有一棵枝大粗壮的大树。
男孩正在女人的指点下,哆嗦着右手在大树顶端涂着什么……
⑥女人见我走近,礼貌地站了起来。
我也微笑着与她打了招呼,并连夸男孩的画画得好。
男孩听到声音,抬头望了望我,露出一脸的木然,随后低头继续作画,一边画一边用不大清晰的口吻自言自语着:“小房子——我和妈妈——的家……”年轻的母亲对男孩的表达竖起大拇指,并俯身在男孩的额前轻轻地亲了一下,露出一脸的骄傲。
⑦趁着男孩画画的空当,我和女人攀谈起来。
女人告诉我,她的儿子患有先天性脑瘤,吐字不清,走路不稳。
医生预言,儿子最多活不过三年。
讲到这里,女人看了看儿子,略带欣喜地继续说道:医生的话不能全信!今天就是我儿子五周岁的生日!你看他各种生命体征基本完好,不仅能用简单的语言与成人对话,还会独立走路,更主要的是他正变得越来越聪明,已经能够按照大人的指点,画出内容丰富的画来……女人一直在陶醉地讲述着,堆满细纹的脸上露出憧憬的模样。
过了一会儿,男孩的画画完了,我终于认出,他胡乱涂抹的是一轮残缺的太阳,参差的边缘处居然透着浅浅的光芒……
⑧女人提醒男孩该回家吃药了,男孩机械地站起身来,露出一脸的痴笑。
我忙说了句“祝你生日快乐”,并随手将左手腕部的一串平安珠送给了他。
男孩囫囵着说了一句“谢——谢——”,然后乖巧地牵着母亲的手,簸着右脚,奋力朝着家的方向挪去。
⑨望着男孩残留在雪地上的画,我的内心猛地一颤。
其实,男孩本身就是一轮不曾圆满的太阳,他却以微弱之光驱走了年轻母亲心中的阴霾,并唤起一家人坦然面对生活的勇气。
于是,属于他们的每个日子,才会在一种有望的等待中变得愈发有了奔头……
⑩第二天一早,我欣然辞别父母,径直回到我跌倒过的城市去打拼。
多年后,我终于凭借自己的能力和学识,完成了自身职业生涯的“三级跳”,并径直做到了总经理助理的位置。
⑪记得一位哲人说过,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而今,每当我在生活中遇到挫折与困难的时候,我的眼前总会映出脑瘤男孩在雪地上留下的那轮残日。
它虽不完满,也不耀眼,但发出的光和热已足够将我前行的路照亮……
1)按照地点的变化,梳理文章的情节。
_________________——户外看男孩雪地作画——_________________
2)第⑦段“他胡乱涂抹的是一轮残缺的太阳,参差的边缘处居然透着浅浅的光芒……”句中的“居然”一词含义丰富,请分析。
3)请你赏析第⑧段中画线句子“男孩囫囵着说了一句‘谢——谢——’然后乖巧地牵着母亲的手,簸着右脚,奋力朝着家的方向挪去”的表达效果。
4)阅读全文,说说见到那对母子前后,“我”的心理有什么变化。
5)读完这篇文章之后,你得到了怎样的人生启迪?
12.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①中国是弱国,所以A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
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B中国人的命运了。
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
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C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②“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③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
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1)第①段A、B、C三处“中国人”分别指哪些人?
2)品析加点词语的含义。
“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
.........。
”
3)“我”和影片中以及回国后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中国人有什么不同?
4)体会文末画线句子的含义,回答:“我的意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原因是什么?
七、语言表达
13.填空。
(1)孟子,名_____,______(朝代)时期思想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孟子》是记录的著作,共七篇。
(2)《富贵不能淫》一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谈“死于安乐”这一内容的句子是“________
(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揭示一个人成才的主观因素的句子是“_____。
八、作文
14.题目:《我最喜欢的一座桥》
要求:①写成说明文,要注意抓住所要说明的桥的特征,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
②字数不限。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D
3.B
4.D
5.D
二、名句默写
6.(1)白云千载空悠悠(2)思而不学则殆(3)留取丹心照汗青(4)直挂云帆济沧海(5)日月之行(6)烽火连三月(7)东风不与周郎便(8)浊酒一杯家万里(9)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10)生于忧患,
解析:(1)白云千载空悠悠(2)思而不学则殆(3)留取丹心照汗青(4)直挂云帆济沧海(5)日月之行(6)烽火连三月(7)东风不与周郎便(8)浊酒一杯家万里(9)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10)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三、字词书写
7.(1)度——渡(2)妨——防(3)机——击(4)绝——决
四、诗歌鉴赏
8.1)破深
2)(示例)面对沦陷的山河,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因焦虑忧愁不停地挠头叹息。
老人昔日那长长的头发如今纷纷断落,已经短得无法梳髻插簪。
诗句含蓄而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怀。
(意对即可)五、文言文阅读
9.1) A
2)(1)有悟性(2)下雨(3)到
3)(1)他曾经和一群小孩子在沙上玩耍,独自一人端端正正坐着用手指在沙地上画。
(2)(朱熹)上奏朝廷恢复它原来的样子,制订《学规》让他们遵守。
4)勤学好问、志向远大、聪慧过人。
10.5)①白色②急流冲荡③山高④接连不断
1)①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没有中断的地方。
②到了夏天江水上涨漫过小山包的时候,上行和下行的船只都被阻断不能行进。
【小题3】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小题4】美在水,美在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小题5】林寒水少,猿声凄凉。
六、现代文阅读
11.1)辞职回家疗伤离家回城打拼
2)“居然”有“出乎人的意料”之意。
一是写出了这个患脑瘤的孩子竟然能画出太阳的光芒,照应了前文母亲说的“画出内容丰富的画来”;二是表达了“我”看到男孩画作之后的那种惊讶和赞叹之情;三是突出了患病男孩的聪明和坚强。
3)通过对男孩的语言、动作的描写,刻画了男孩懂事、乖巧又很坚强的性格,表现出“我”的感动及对男孩的赞赏之情。
4)见到那对母子之前,“我”绝望、伤心、消极、百无聊赖。
见到那对母子之后,“我”备受鼓舞,学会了坚强和直面挫折、困难,对生活充满了希望。
5)示例:人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就像文中的男孩和“我”在逆境中,我们要敢于面对挫折,保持一颗乐观上进的心,这样才可能迎来前面的光明,这个世界没有人能够拋弃你,除了你自己。
命运往往掌握在自己手中。
12.1)A全体中国人;B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军捕获的中国人;C指围看枪毙犯人的中国留学生。
2)“何尝不”以反诘的语气加强肯定,说明他们无一例外的幸灾乐祸,“酒醉似的喝采”揭露了国人的看客心理,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人们精神麻木不仁的痛恨。
3)“我”有清醒的自觉意识、有强烈民族自尊心、刻苦求学、有救国救民的民族责任感。
4)“我”由学医救国变为决心文艺救国。
原因:日本青年的言行严重伤害了“我”的民族自尊心,自己民族的麻木不仁更让“我”愤激和悲哀。
七、语言表达
13.(1)轲,战国,儒家孟子言行(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3)“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4)“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八、作文
14.参考例文
我喜欢的一座桥
我听过一首歌《北京的桥》,这首歌里唱到:“北京的桥啊,千姿百态,北京的桥啊,瑰丽多彩。
金熬
玉栋望北海,十七孔桥连玉带...... ”我非常喜欢这首歌,不仅加为它好听,更因为它其中提到了我喜欢的“十七孔桥”。
“十七孔桥”座落在颐和园的昆明湖上,它与万寿山、佛香阁遥遥相望。
十七孔桥全长150米,桥面下宽14.6米,桥面上宽6.56米,全桥高7米。
远整座桥给人以一种雄伟高大之感。
这座桥共有17个桥洞,所以叫“十七孔桥”。
这17个桥孔中,第9孔最大,由中间向两端逐渐小下来,对称排列。
走近“十七孔桥”,我们会发现使我们惊叹的不仅仅是它的外观,它的桥栏更让人惊奇。
“十七孔桥”上石雕极其精美,每个桥栏的望柱上都雕有神态各异的狮子,大小共五百四十四只。
桥两边的白石栏杆,共有128根望柱,每根望柱上都雕刻着精美的姿态各异的石狮。
有的母子相抱,有的玩耍嬉闹,有的你追我赶,有的凝神观景,个个惟妙惟肖。
桥头各有两只大水兽,很象麒麟,十分威武。
桥的两头有四只石刻异兽,形象威猛异常,极为生动。
我站在“十七孔桥”上,可以看到昆明湖的全景,也可以眺望远处的小岛,而十七孔桥也成为颐和园中最有名的地方。
每当我看到十七孔桥的照片时,我便又想起《北京的桥》这首歌,它的结尾说到“桥啊桥啊,美丽的桥,桥啊桥啊,可爱的桥,给北京增添了多少欢乐多少爱”。
十七孔桥正像这首歌里所说的,它给很多人带来了很多快乐。
它是颐和园的象征,也是北京桥的代表。
我喜欢“十七孔桥”,我喜欢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