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肝理脾方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疗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内蒙古中医药第39卷2020年7月第7期Inner Mongolia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Vol.39No.72020表4两组肌电图感觉传导比较(x土s)
时间
西医治疗组(n=8)中西医结合治疗组(n=8)
正中神经尺神经腓肠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腓肠神经SAMP
(uv)
SCV
(m/s)
SAMP
(uv)
SCV
(m/s)
SAMP
(uv)
SCV
(m/s)
SAMP
(uv)
SCV
(m/s)
SAMP
(uv)
SCV
(m/s)
SAMP
(uv)
SCV
(m/s)
治疗12.034.213.734.5 4.3±36.711.934.112.835.0 4.5±36.0前±0.6±4.2±0.7±4.60.5土5.5±0.8±4.4±0.6±5.50.6±4.5
治疗19.044.245.4 5.5±41.021.548.520.546.9 6.5±43.0后±2.8土5.4土5.7±5.6 1.0±5.5±3.0±6.7土6.5±6.80.8±6.5
注:治疗后两组对比/<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吉兰-巴雷综合征属于神经免疫疾病,常有先驱感染、接种疫苗等引起的异常免疫应答,表现为肢体无力.腱反射消失,也可以影响呼吸肌,感觉也常受累,少数患者出现颅神经损害及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王乐等旳对120例GBS患者研究发现首发症状以肢体无力多见,有76例(63.3%);腱反射消失则更常见,有92例(76.7%);并发呼吸肌麻痹的有31例(25.8%);感觉异常也比较常见,有85例(70.8%);颅神经受累58例(48.3%),均为双侧,常为数个脑神经同时受累;面神经受累也常见。

其他临床表现还有肢体麻木、肌肉疼痛、吞咽困难等。

吉兰-巴雷综合征属于中医“痿证”范畴,传统观念认为肺热津亏、湿热浸淫、脾胃虚弱、肝肾不足,导致筋脉肌肉失养,发为肢体筋脉迟缓,软弱无力,日久导致肌肉萎缩或瘫痪。

笔者发现临床上表现为气虚痰阻型痿证占有较髙的比例,表现为肢体麻木.四肢活动不灵,可伴浮肿、少气懒言、神疲乏力、自汗,舌淡胖苔白腻,脉虚无力。

可能的病机为外感湿邪.侵袭人体,阻滞气机,气血运行不畅,肢体经络失养,致肢体无力。

《素问•痿论》云:“有渐于湿,以水为事.若有所留,居处相湿,肌肉濡渍,痹而不仁,发为肉痿。

”或久病肺脾气虚,气虚不能运行水液,聚而成痰湿,痰湿阻于四肢经络,发为肢体无力。

根据“治痿独取阳明”,通过补益后天,使气血生化充足,气血充足则肌肉筋脉得养,肢体活动有力,有利于本病的恢复。

治疗上需补脾益气,化痰湿,用涤痰汤去菖蒲,加黄茂、白术治疗。

涤痰汤出自明代《奇效良方》,涤痰汤组成:南星、半夏、枳实、茯苓、橘红、石菖蒲、人参、竹茹、甘草。

主治:中风痰迷心窍,舌强不能言。

方中药物分为两大类:人参、茯苓、甘草补气,枳实、橘红、南星、半夏、竹茹理气化痰。

气虚痰阻型吉兰-巴雷综合征的病机与涤痰汤相合.通过类比,取加味涤痰汤.重用黄英、白术。

方解:黄英大补元气,人参、白术、茯苓、甘草补气益脾,脾胃健运.补益后天,使气血充盛,经脉充盈,则肢体活动有力;橘红、半夏、南星、枳实、竹茹利气燥湿而祛痰,痰湿去,经络气血运行通畅,肌力得以改善;枳实、橘红等理气行气,气行则水液运行通畅,痰湿可缓消,使肢体经脉得到充足的濡养,肢体活动有力,吞咽、呼吸功能正常。

赵秀敏等问重用黄茂治疗痿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茂提高人体免疫力.且具有双向调节作用,人体免疫功能过低时可以使其恢复,过高时又可产生抑制作用,使机体恢复生理平衡状态;黄萇又有抗病毒作用。

人参皂貳和多糖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和抗应激能力。

白术中的多糖对免疫系统具有调节功能。

南星、半夏有抗氧化、抗炎作用。

枳实有抗炎作用。

茯苓多糖、茯苓素有调节免疫的作用。

橘红有抗氧化、抗炎作用。

竹茹有抗菌作用。

从西医药理角度看,加味涤痰汤有治疗神经免疫疾病的作用。

本研究入选的病例数量有限,可进一步扩大标本量,观察对比。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肌肉病学组,中华医学会神经
病学分会肌电图及临床神经电生理学组,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免疫学组.中国吉兰-巴雷综合征诊治指南[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43(5):583-585.
[2]王永炎,李明富,戴锡孟.痿病[M].中医内科学,1997:363-369.
[3]Akyuz M,Yalein E,Selcuk B,et al.Electromyography and Ultra­
sonography in the Diagnosis of A Rare Double-Crush Ulnar Nerve Injury[J].Archives of Physical Medicine and Rehabilita-tion,2011,92(11):1914-1916.
[4]王乐,牛国栋」20例吉兰巴雷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分析[J].宁夏
医科大学学报,2010,32(3):409-411.
[5]赵秀敏.吉兰-巴雷综合征分期辨证治疗研究[D].石家庄:河北
医科大学,2009.
疏肝理脾方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疗效
江澄张涛*
(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长沙410007)
摘要目的:探讨疏肝理脾方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我院2018年7月一2019年7月收治的130例乙型肝炎(肝郁脾虚证)患者作为与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联合组和对照组,各65例。

对照组采取恩替卡韦治疗,联合组在此基础上采取疏肝理脾方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前,两组中医症状积分比较无显著差异(¢=0.424,P=0.672);经过治疗,联合组中医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t=4.678,P=0.000)联合组总有效率(93.85%,61/65)较对照组(81.54%,53/65)高(X2=4.561,P=0.033)c结论:疏肝理脾方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证)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症状。

关键词疏肝理脾方;恩替卡韦;慢性乙型肝炎
中图分类号:R512.6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0979(2020)07-0008-02
内蒙古中医药第39卷2020年7月第7期Inner Mongolia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Vol.39No.720209
慢性乙型肝炎是临床常见传染病之一,由乙肝病毒引起。

超过10%的慢性乙肝患者会逐渐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危及生命。

西医治疗慢性乙肝关键在于抑制乙肝病毒复制、增殖,但无法发挥调理作用。

中医将慢性乙肝归为“黄疸”“虚劳”“胁痛”等范畴,采取辨证论治方式,治疗更有针对性,具有一定优势叫我院对65例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证)患者采取疏肝理脾方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整体效果较优,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130例乙型肝炎(肝郁脾虚证)患者于2018年7月一2019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联合组以及对照组,各65例。

对照组年龄24-63岁,平均年龄(43.21±4.67)岁;病程1~8年,平均病程(4.23±1.98)年。

联合组年龄23~ 65岁,平均年龄(44.42±4.79)岁;病程1~9年,平均病程(4.46土
2.09)年。

两组在年龄以及病程等-•般资料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0.05)。

纳入标准:符合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感染病学分会联合修订的《慢性乙型肝炎诊断标准》叫且符合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肝胆病学组、世界中医药联合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分会联合修订的《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中肝郁脾虚证诊断标准叫此次研究已获知情同意,且通过伦理委员会批准。

排除标准:存在重症肝炎、肝硬化或肝癌;严重消化系统疾病;药物过敏;存在精神病史。

1.2治疗方法对照组采取恩替卡韦分散片(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00019.0.5mg/片)治疗,口服,0.5mg/次,1次/d,连续用药12周。

联合组在观察组基础上联合疏肝理脾方治疗,药方组成:柴胡15g、茯苓15g、白芍15g、地龙10g、白茅根10g、茜草10g、砂仁5g、鳖甲5g、湘曲5go水煎服,1剂/d,分早晚2次服用,连续用药12周。

1.3观察指标对比两组中医症状积分,主症包括胁肋疼痛、情绪抑郁、食少纳呆、胃皖胀满以及倦怠乏力,每项记为0~6分;次症包括口淡乏味、便澹不爽、暧气,每项记为0~3分,总分愈高说明症状愈严重。

显效:中医症状积分下降幅度>70%,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有效:中医症状积分下降30%~70%,症状及体征有所好转;无效:中医症状积分下降幅度<30%,症状、体征未得到缓解,甚至加重叫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xl00%o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软件分析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士标准差(x士s)表示,行<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行疋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中医症状积分对比治疗前.两组中医症状积分比较无显著差异(=0.424.P=0.672);经过治疗,联合组中医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1=4.678,^=0.000)。

见表1。

表1两组中医症状积分比较(x±s,分)
组别治疗前治疗后联合组(n=65)26.54±4.2317.57±3.29°
对照组(n=65)26.23±4.1120.43±3.67°
10.424 4.678
P0.6720.000注:与治疗前比较,*表示P<0.05。

2.2两组临床疗效对比联合组总有效率(93.85%)较对照组(81.54%)高^4.561,^=0.033)°见表2。

表2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组别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联合组(n=65)3031461(93.85)对照组(n=65)20331253(81.54) x2 4.561
P0.033
3讨论
恩替卡韦是临床治疗慢性乙肝的常用药物,该药物为鸟瞟吟核昔酸类似物,可抑制乙肝病毒多聚酶活性,从而阻断乙肝病毒复制、增殖,达到治疗目的。

但恩替卡韦也存在一定局限性,用药成本较高,血清转换率较低,部分患者停药后可能会出现病情复发。

此次研究中,联合组采取疏肝理脾方联合恩替卡韦治疗,结果表明经过治疗,联合组中医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4.678. P=0.000)o联合组总有效率(93.85%)较对照组(81.54%)高(x2=4.561,P=0.033),与相关报道结果类似叫说明疏肝理脾方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肝(肝郁脾虚证)可产生协同作用,能够进一步控制病情。

慢性乙肝属于中医“胁痛”“郁证”等范畴,肝郁脾虚证为常见证型。

湿热疫邪内侵,导致肝失疏泄,郁而乘脾,脾失健运,致肝郁脾虚,气血阴阳失调,脏腑功能紊乱,治疗主张疏肝理脾、健脾化湿叫本研究中疏肝理脾方由多味药材组成,柴胡可和解表里、疏肝解郁;茯苓可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白芍可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地龙可清热、镇痉、利尿、解毒;白茅根可凉血止血、清热利尿;茜草可凉血活血、祛瘀通经;砂仁可温脾化湿;鳖甲可滋阴潜阳、软坚散结;湘曲可健胃利湿。

诸药合用可共奏疏肝理脾、健脾化湿、凉血解毒之效,标本兼治。

综上所述.疏肝理脾方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证)疗效显著,可进一步缓解症状,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沈启刚,韩宗儒,闵晓春,等.中医辨证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
型肝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药学实践杂志,2020,38(2):170-173.
[2]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慢性乙型
肝炎诊断标准[J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11,21(2):121-122.
[3]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肝胆病学组,世界中医药联合学会肝病
专业委员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分会.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2012年1月)[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2,28
(3):164-168.
⑷许菊香,徐胜.疏肝健脾活血解毒方联合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
肝郁脾虚型慢性乙型肝炎51例[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9,26
(6)
:970-972.
[5]张亚兵,张莹雯,彭艳芳,等.疏肝健脾方联合恩替卡韦治疗肝
郁脾虚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57例[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17,27(5):294-297.
⑹毛果,蔡光先,陈斌.基于中医证候疗效评价的慢性乙型肝炎肝郁
脾虚证最佳方药的探究[J].湖南中医杂志,2014,30(8):12-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