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性眼肌麻痹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颅内血管造影有时可见颈动脉不规则狭窄,有时 也可见眶内块状影像。
并发症
可有海绵窦炎症、海绵窦侧壁的非特异性炎症、 胶原组织病、巨细胞性血管炎、鳞状上皮癌的周 围神经转移、慢性感染性疾病等原发病表现。
若发生炎症性海绵窦血栓形成,可出现相应的症 状和体征。
常见并发症有:脑膜炎、脑脓肿、颈内动脉炎及 垂体感染、坏死及功能减退、水潴留及低钠血症。
治疗
较多应用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泼尼松(强的 松)等。
适量应用抗生素,但疼痛性眼肌麻痹有自发缓解 的趋势,故疗效较难确定。
预后
痛性眼肌麻痹(Toloas-Hunt综合征),作为海绵 窦炎眼肌麻痹的一种形式,症状容易缓解,也易 复发。
原发病的预后则各不相同。
预防
注意增强体质,预防面部及上呼吸道感染。 早期综合治疗,减少复发。
概述
疼痛性眼肌麻痹对皮质类固醇的治疗反应较好。 但有复发倾向。 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病,男女发病率相似。 也有人认为这是一种原因不明、发生在颅内的炎
性假瘤,为一种免疫性疾病。
持续性眼球后疼痛、头痛,一般出现于眼肌麻痹 前,少数疼痛出现于眼肌麻痹后;
全眼外肌麻痹,眼球固定; 一般经数日或数周好转,但可复发。
累及展神经核的脑干病变病人有向外凝视麻痹, 眼球居中,不能向患侧注视,对侧动眼神经完好 者可表现为在进行眼调节会聚运动时,病人有运 动内直肌的能力。
眶内病变、眶后病变及各类肌病常直接影响眼外 肌的正常收缩,导致眼肌麻痹。
临床表现
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病,男、女发病率相似。 多数是在局部受凉以后首先出现眼球后部疼痛,
5、脑动脉硬化性血管病:患有脑动脉硬化与高血压 的病人,常突然出现眼肌麻痹,可能由于脑干出血、 蛛网膜下隙出血或供应神经干或者神经核的血管发 生阻塞,还可以因为硬化的血管如大脑后动脉、小 脑上动脉压迫作用使动眼、滑车神经麻痹,内听动 脉与小脑前下动脉硬化引起展神经麻痹等。
6、重症肌无力:重症肌无力是眼肌麻痹的常见原因。 延髓支配的各个肌肉或肢体的横纹肌均可受累,但 是眼外肌受累多见。
动眼神经或动眼神经核部分性损害按照神经纤维 或神经元受累范围不,产生上述部分症状。
滑车神经和滑车神经核病变引起上斜肌麻痹,损 害眼球向下和向内的旋转能力,使眼球轻度偏斜, 病人通过头部向前和健侧倾斜调节损伤可造成复 视。
展神经损伤引起外直肌麻痹病人的眼球内斜视, 除向健侧凝视外几乎在所有眼球运动范围都出现 复视。
2、感染:眶内或眶后的炎症能引起眼球运动神经的麻痹而 产生以下综合征。
(1)颞骨岩尖综合征:中耳炎与慢性乳突炎的患者,炎症 向颅内发展破坏颞骨岩尖时,能引起该综合征。临床上表现 为双眼内斜视。侵害半月神经节可导致面部麻木或疼痛。
(2)神经炎:对于患有副鼻窦炎的患者,可出现动眼、滑 车、展神经的麻痹。
Toloas-Hunt综合征在临床上较为少见,易与眼 肌麻痹性偏头痛相混淆,临床诊断有一定的困难。 但Toloas-Hunt综合征的患者在发病前,多数具有患 侧局部受凉的病史,疼痛的部位主要位于眼眶的后 部,疼痛性质为非波动性钝痛,症状持续时间较长, 症状缓解期持续时间也较长。病变除累及眼球运动 神经外尚可有三叉神经受累的表现。
痛性眼肌麻痹
淄博广电医院内二科
定义
痛性眼肌麻痹(painful ophthalmoplegia)又 叫Toloas-Hunt综合征,是发生在海绵窦、眶上裂的 特发性炎症,是一种可以缓解和复发的一侧性Ⅲ、 Ⅳ、Ⅵ脑神经之一或同时受累,而造成眼肌麻痹, 并伴有眼眶部疼痛的一组症状群。是以疼痛发病的 全眼肌麻痹。考虑是病毒感染性眶上裂炎症所致, 疼痛是因为累及三叉神经。
鉴别诊断
疼痛性眼肌麻痹的诊断应与眼肌麻痹性偏头痛、 垂体瘤卒中、痛性糖尿病性眼肌麻痹以及颈内动脉 瘤相鉴别。
眼肌麻痹性偏头痛与疼痛性眼肌麻痹有时难以区 别,有人认为此两种疾病的表现为同一种疾病的 不同阶段。故而在诊断疼痛性眼肌麻痹时需非常 慎重。
其他可引起眼肌麻痹的疾病简述如下:
1、动脉瘤:颅底动脉环或颈内动脉的动脉瘤能引起 动眼和(或)展神经麻痹,海绵窦内的颈内动脉瘤 可引起动眼、滑车、展神经与三叉神经眼支麻痹, 称为海绵窦综合征。大脑后动脉、小脑上动脉、后 交通动脉的动脉瘤都能导致动眼神经麻痹,但是一 般不会单独导致滑车神经麻痹。其脑神经麻痹的产 生机制可能是囊状动脉瘤急性扩张,压迫或牵拉神 经;静脉淤血导致神经水肿;出血导致蛛网膜粘连 等原因。
3、头颅外伤:眼眶骨折以及眶内出血,可导致眼外 肌瘫痪,上、下斜肌最易受损;眶尖骨折能导致动 眼、滑车、展神经麻痹以及三叉神经眼支受损,因 为动眼神经与副交感神经均严重受损,由于交感、 副交感神经功能障碍的作用可出现瞳孔大小正常而 对光反应消失。一侧颅内血肿导致的天幕裂孔疝, 出现同侧动眼神经麻痹与对侧偏瘫;睫状神经节损 伤后导致眼内肌瘫痪。
4、颅脑肿瘤:颅内原发与继发的肿瘤均能引起眼球 运动的麻痹。原发于脑干的肿瘤是引起动眼、滑车、 展神经麻痹的常见原因。中脑肿瘤容易引起动眼、 滑车神经麻痹。脑桥肿瘤易引起展神经麻痹。大脑 半球的肿瘤能因幕裂孔疝导致同侧动眼神经麻痹与 对侧偏瘫,主要是由于疝入幕下的肿块把脑干推向 下方,牵拉动眼神经,也可能由于大脑后动脉、小 脑上动脉伴随脑干下移而压迫动眼神经而致。展神 经由于其在颅内的行程过长,最易被压迫在颞骨岩 尖上,或在其行程的任何部位被牵拉,而产生没有 定位价值的双侧展神经麻痹。垂体瘤、松果体瘤等 都能因为肿瘤扩大引起动眼、滑车、展神经以及三 叉神经麻痹。
谢谢!
MRI检查:当CT尚未发现海绵窦病变时,MRI可显 示海绵窦内不正常软组织影。病变显示T1WI和 T2WI均为中等信号强度,海绵窦病变与眼眶异常 信号相延续。颅内病变信号与脑组织信号强度相 同,眶内病变信号强度与眼外肌相同,因此采用 脂肪抑制和强化,显示病变更清晰,显示率更高。
诊断
典型的疼痛性眼肌麻痹。 皮质类固醇治疗有特效。 无全身症状及海绵窦结构以外受侵害病变。
在数天或数周之后可出现同侧的眼肌麻痹,伴有 复视症状,然后逐渐好转。上述症状可反复出现, 间歇期可数月或数年。 可以是第Ⅲ、Ⅳ、Ⅵ对脑神经之一或同时受累。 大约有20%的患者瞳孔受累,患者眼底检查一般无 阳性发现,少数患者有眼底水肿。
在海绵窦有病变时,可出现三叉神经分支受累, 但较少见。当病变累及眼眶部可造成眶内假瘤样 表现,视神经也可受累,面神经受累者极为少见, 多为海绵窦的炎症所致。
影像学特征
X线检查:由于发病位于海绵窦区及眶尖部,X线 检查很难发现病变。
超声检查:眼科专用超声检查仪受深度和骨骼的 限制,一般眶内无异常发现。有些病例合并有眼 眶炎性病变时,超声可发现眶内病变、眼外肌增 厚、视神经增粗。
CT扫描:海绵窦和眶尖部发现异常影像者多显示 病变同侧海绵窦扩大,密度增高。可合并眶上裂 扩大或眶尖部高密度影与海绵窦病变相延续。CT 值多在52.3-56.9HU。眶尖部高密度影,边界不清, 内密度不均匀,与海绵窦高密度影延续。
(3)眶上裂综合征与眶尖综合征:垂体瘤、鼓膜炎、副鼻 窦炎患者,在疾病侵犯眶上裂与视神经孔时可出现动眼、滑 车、展神经与三叉神经眼支的麻痹,即眶上裂综合征,如果 有视力障碍则称为眶尖综合征。
(4)其他感染:各种脑膜炎如结核性、化脓性、病毒性、 真菌性脑膜炎,可影响动眼、滑车、展神经,使其麻痹;眼 眶蜂窝组织炎能引起眼肌麻痹;脑炎可引起核性眼肌麻痹; 带状疱疹、水痘、腮腺炎也能引起眼肌麻痹。
病因
痛性眼肌麻痹(Tolosa-Hunt综合征),是海绵窦 炎眼肌麻痹的一种形式,但仅少数病例得到病理 证实。
第Ⅲ、Ⅳ、Ⅵ对脑神经或其起始部的神经细胞损 伤导致眼肌麻痹。
病因包括:外伤、神经梅毒、多发性硬化和其他脱 髓鞘病、肿瘤、颅底动脉瘤、急性或亚急性脑膜炎、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脑炎急性前角脊髓灰质炎、 白喉、糖尿病、延髓空洞症、脑干血管意外、铅中 毒、肉毒中毒酒精性脑灰质炎(Wernic脑炎)、颅 骨骨髓炎、继发于椎管麻醉或腰椎穿刺等眶内病变 亦可引起眼肌麻痹、眼球凸出和局部疼痛;而眶后 病变所致症状与之相似。
发病机制
病因尚不清楚,许多病例有海绵窦炎症、海绵窦 侧壁的非特异性炎症、胶原组织病、巨细胞性血 管炎、鳞状上皮癌的周围神经转移、慢性感染性 疾病。
眼外肌的运动受第Ⅲ、Ⅳ、Ⅵ对脑神经的支配。
动眼神经或动眼神经核完全性损害导致所支配的 眼外肌(内直肌、上直肌、下直肌、下斜肌和提 上睑肌)以及睫状体缩肌麻痹,病人出现眼睑下 垂合并不能睁眼,眼球向下偏斜,瞳孔扩大,对 光反射消失,无调节能力。
7、其他:如糖尿病性眼肌麻痹以动眼神经、展神经 麻痹多见,由于缩瞳纤维位于动眼神经上方的周边 部,不容易受到缺血性损害,一般不会出现瞳孔改 变,这与动脉瘤导致的动眼神经麻痹出现瞳孔散大 不同;眼肌麻痹性偏头痛,在发作时或发作后出现 眼肌麻痹(动眼、展神经麻痹与复视);眼外肌营 养不良症也可出现双眼眼睑下垂,并逐渐发展成为 所有眼外肌瘫痪。
并发症
可有海绵窦炎症、海绵窦侧壁的非特异性炎症、 胶原组织病、巨细胞性血管炎、鳞状上皮癌的周 围神经转移、慢性感染性疾病等原发病表现。
若发生炎症性海绵窦血栓形成,可出现相应的症 状和体征。
常见并发症有:脑膜炎、脑脓肿、颈内动脉炎及 垂体感染、坏死及功能减退、水潴留及低钠血症。
治疗
较多应用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泼尼松(强的 松)等。
适量应用抗生素,但疼痛性眼肌麻痹有自发缓解 的趋势,故疗效较难确定。
预后
痛性眼肌麻痹(Toloas-Hunt综合征),作为海绵 窦炎眼肌麻痹的一种形式,症状容易缓解,也易 复发。
原发病的预后则各不相同。
预防
注意增强体质,预防面部及上呼吸道感染。 早期综合治疗,减少复发。
概述
疼痛性眼肌麻痹对皮质类固醇的治疗反应较好。 但有复发倾向。 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病,男女发病率相似。 也有人认为这是一种原因不明、发生在颅内的炎
性假瘤,为一种免疫性疾病。
持续性眼球后疼痛、头痛,一般出现于眼肌麻痹 前,少数疼痛出现于眼肌麻痹后;
全眼外肌麻痹,眼球固定; 一般经数日或数周好转,但可复发。
累及展神经核的脑干病变病人有向外凝视麻痹, 眼球居中,不能向患侧注视,对侧动眼神经完好 者可表现为在进行眼调节会聚运动时,病人有运 动内直肌的能力。
眶内病变、眶后病变及各类肌病常直接影响眼外 肌的正常收缩,导致眼肌麻痹。
临床表现
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病,男、女发病率相似。 多数是在局部受凉以后首先出现眼球后部疼痛,
5、脑动脉硬化性血管病:患有脑动脉硬化与高血压 的病人,常突然出现眼肌麻痹,可能由于脑干出血、 蛛网膜下隙出血或供应神经干或者神经核的血管发 生阻塞,还可以因为硬化的血管如大脑后动脉、小 脑上动脉压迫作用使动眼、滑车神经麻痹,内听动 脉与小脑前下动脉硬化引起展神经麻痹等。
6、重症肌无力:重症肌无力是眼肌麻痹的常见原因。 延髓支配的各个肌肉或肢体的横纹肌均可受累,但 是眼外肌受累多见。
动眼神经或动眼神经核部分性损害按照神经纤维 或神经元受累范围不,产生上述部分症状。
滑车神经和滑车神经核病变引起上斜肌麻痹,损 害眼球向下和向内的旋转能力,使眼球轻度偏斜, 病人通过头部向前和健侧倾斜调节损伤可造成复 视。
展神经损伤引起外直肌麻痹病人的眼球内斜视, 除向健侧凝视外几乎在所有眼球运动范围都出现 复视。
2、感染:眶内或眶后的炎症能引起眼球运动神经的麻痹而 产生以下综合征。
(1)颞骨岩尖综合征:中耳炎与慢性乳突炎的患者,炎症 向颅内发展破坏颞骨岩尖时,能引起该综合征。临床上表现 为双眼内斜视。侵害半月神经节可导致面部麻木或疼痛。
(2)神经炎:对于患有副鼻窦炎的患者,可出现动眼、滑 车、展神经的麻痹。
Toloas-Hunt综合征在临床上较为少见,易与眼 肌麻痹性偏头痛相混淆,临床诊断有一定的困难。 但Toloas-Hunt综合征的患者在发病前,多数具有患 侧局部受凉的病史,疼痛的部位主要位于眼眶的后 部,疼痛性质为非波动性钝痛,症状持续时间较长, 症状缓解期持续时间也较长。病变除累及眼球运动 神经外尚可有三叉神经受累的表现。
痛性眼肌麻痹
淄博广电医院内二科
定义
痛性眼肌麻痹(painful ophthalmoplegia)又 叫Toloas-Hunt综合征,是发生在海绵窦、眶上裂的 特发性炎症,是一种可以缓解和复发的一侧性Ⅲ、 Ⅳ、Ⅵ脑神经之一或同时受累,而造成眼肌麻痹, 并伴有眼眶部疼痛的一组症状群。是以疼痛发病的 全眼肌麻痹。考虑是病毒感染性眶上裂炎症所致, 疼痛是因为累及三叉神经。
鉴别诊断
疼痛性眼肌麻痹的诊断应与眼肌麻痹性偏头痛、 垂体瘤卒中、痛性糖尿病性眼肌麻痹以及颈内动脉 瘤相鉴别。
眼肌麻痹性偏头痛与疼痛性眼肌麻痹有时难以区 别,有人认为此两种疾病的表现为同一种疾病的 不同阶段。故而在诊断疼痛性眼肌麻痹时需非常 慎重。
其他可引起眼肌麻痹的疾病简述如下:
1、动脉瘤:颅底动脉环或颈内动脉的动脉瘤能引起 动眼和(或)展神经麻痹,海绵窦内的颈内动脉瘤 可引起动眼、滑车、展神经与三叉神经眼支麻痹, 称为海绵窦综合征。大脑后动脉、小脑上动脉、后 交通动脉的动脉瘤都能导致动眼神经麻痹,但是一 般不会单独导致滑车神经麻痹。其脑神经麻痹的产 生机制可能是囊状动脉瘤急性扩张,压迫或牵拉神 经;静脉淤血导致神经水肿;出血导致蛛网膜粘连 等原因。
3、头颅外伤:眼眶骨折以及眶内出血,可导致眼外 肌瘫痪,上、下斜肌最易受损;眶尖骨折能导致动 眼、滑车、展神经麻痹以及三叉神经眼支受损,因 为动眼神经与副交感神经均严重受损,由于交感、 副交感神经功能障碍的作用可出现瞳孔大小正常而 对光反应消失。一侧颅内血肿导致的天幕裂孔疝, 出现同侧动眼神经麻痹与对侧偏瘫;睫状神经节损 伤后导致眼内肌瘫痪。
4、颅脑肿瘤:颅内原发与继发的肿瘤均能引起眼球 运动的麻痹。原发于脑干的肿瘤是引起动眼、滑车、 展神经麻痹的常见原因。中脑肿瘤容易引起动眼、 滑车神经麻痹。脑桥肿瘤易引起展神经麻痹。大脑 半球的肿瘤能因幕裂孔疝导致同侧动眼神经麻痹与 对侧偏瘫,主要是由于疝入幕下的肿块把脑干推向 下方,牵拉动眼神经,也可能由于大脑后动脉、小 脑上动脉伴随脑干下移而压迫动眼神经而致。展神 经由于其在颅内的行程过长,最易被压迫在颞骨岩 尖上,或在其行程的任何部位被牵拉,而产生没有 定位价值的双侧展神经麻痹。垂体瘤、松果体瘤等 都能因为肿瘤扩大引起动眼、滑车、展神经以及三 叉神经麻痹。
谢谢!
MRI检查:当CT尚未发现海绵窦病变时,MRI可显 示海绵窦内不正常软组织影。病变显示T1WI和 T2WI均为中等信号强度,海绵窦病变与眼眶异常 信号相延续。颅内病变信号与脑组织信号强度相 同,眶内病变信号强度与眼外肌相同,因此采用 脂肪抑制和强化,显示病变更清晰,显示率更高。
诊断
典型的疼痛性眼肌麻痹。 皮质类固醇治疗有特效。 无全身症状及海绵窦结构以外受侵害病变。
在数天或数周之后可出现同侧的眼肌麻痹,伴有 复视症状,然后逐渐好转。上述症状可反复出现, 间歇期可数月或数年。 可以是第Ⅲ、Ⅳ、Ⅵ对脑神经之一或同时受累。 大约有20%的患者瞳孔受累,患者眼底检查一般无 阳性发现,少数患者有眼底水肿。
在海绵窦有病变时,可出现三叉神经分支受累, 但较少见。当病变累及眼眶部可造成眶内假瘤样 表现,视神经也可受累,面神经受累者极为少见, 多为海绵窦的炎症所致。
影像学特征
X线检查:由于发病位于海绵窦区及眶尖部,X线 检查很难发现病变。
超声检查:眼科专用超声检查仪受深度和骨骼的 限制,一般眶内无异常发现。有些病例合并有眼 眶炎性病变时,超声可发现眶内病变、眼外肌增 厚、视神经增粗。
CT扫描:海绵窦和眶尖部发现异常影像者多显示 病变同侧海绵窦扩大,密度增高。可合并眶上裂 扩大或眶尖部高密度影与海绵窦病变相延续。CT 值多在52.3-56.9HU。眶尖部高密度影,边界不清, 内密度不均匀,与海绵窦高密度影延续。
(3)眶上裂综合征与眶尖综合征:垂体瘤、鼓膜炎、副鼻 窦炎患者,在疾病侵犯眶上裂与视神经孔时可出现动眼、滑 车、展神经与三叉神经眼支的麻痹,即眶上裂综合征,如果 有视力障碍则称为眶尖综合征。
(4)其他感染:各种脑膜炎如结核性、化脓性、病毒性、 真菌性脑膜炎,可影响动眼、滑车、展神经,使其麻痹;眼 眶蜂窝组织炎能引起眼肌麻痹;脑炎可引起核性眼肌麻痹; 带状疱疹、水痘、腮腺炎也能引起眼肌麻痹。
病因
痛性眼肌麻痹(Tolosa-Hunt综合征),是海绵窦 炎眼肌麻痹的一种形式,但仅少数病例得到病理 证实。
第Ⅲ、Ⅳ、Ⅵ对脑神经或其起始部的神经细胞损 伤导致眼肌麻痹。
病因包括:外伤、神经梅毒、多发性硬化和其他脱 髓鞘病、肿瘤、颅底动脉瘤、急性或亚急性脑膜炎、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脑炎急性前角脊髓灰质炎、 白喉、糖尿病、延髓空洞症、脑干血管意外、铅中 毒、肉毒中毒酒精性脑灰质炎(Wernic脑炎)、颅 骨骨髓炎、继发于椎管麻醉或腰椎穿刺等眶内病变 亦可引起眼肌麻痹、眼球凸出和局部疼痛;而眶后 病变所致症状与之相似。
发病机制
病因尚不清楚,许多病例有海绵窦炎症、海绵窦 侧壁的非特异性炎症、胶原组织病、巨细胞性血 管炎、鳞状上皮癌的周围神经转移、慢性感染性 疾病。
眼外肌的运动受第Ⅲ、Ⅳ、Ⅵ对脑神经的支配。
动眼神经或动眼神经核完全性损害导致所支配的 眼外肌(内直肌、上直肌、下直肌、下斜肌和提 上睑肌)以及睫状体缩肌麻痹,病人出现眼睑下 垂合并不能睁眼,眼球向下偏斜,瞳孔扩大,对 光反射消失,无调节能力。
7、其他:如糖尿病性眼肌麻痹以动眼神经、展神经 麻痹多见,由于缩瞳纤维位于动眼神经上方的周边 部,不容易受到缺血性损害,一般不会出现瞳孔改 变,这与动脉瘤导致的动眼神经麻痹出现瞳孔散大 不同;眼肌麻痹性偏头痛,在发作时或发作后出现 眼肌麻痹(动眼、展神经麻痹与复视);眼外肌营 养不良症也可出现双眼眼睑下垂,并逐渐发展成为 所有眼外肌瘫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