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 2《我的母亲》精品限时训练 (新版)新人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母亲》练习题
1、下列加横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厌恶(wù)广漠(mǐ)质问(zhì)管束(sù)
B、责罚(zé))眼翳(yì)调度(diào)轻薄(bó)
C、庶祖母(zhé)抽屉(tì)嬉戏(xī)野蛮(mán)
D、文绉绉(zōu)绰号(chuǐ)牢骚(sāo)宽恕(shù)
2、根据词义写出相应的词语。
A、卑劣,不道德。
( )
B、眼睛角膜病变后留下的疤痕。
( )
C、形容人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
( )
3、为下列句子选择一个准确的词语,将字母序号填在横线上。
①我母亲待人最________________(A、慈详B、仁慈C、仁义)最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
②在这_______________(A、广漠B、茫茫C、广大)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______________(A、约束B、管理C、管束)过我。
③我母亲才走后门出去,_______________(A、请 D.找 C.央)一位邻舍本家到我家来,每一家债户开发一点钱。
4、下列句子画线的词感情色彩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A、她们闹气时,只是不说话,不答话,把脸放下来,叫人难看。
B、我小时身体弱,不能跟着野蛮的孩子们一块儿玩。
C、小时不曾养成活泼游戏的习惯,无论在什么地方,我总是文绉绉的。
D、但她有时候也很有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
5、课内阅读理解。
①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
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
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一望,我看见了她的严厉眼光,就吓住了。
犯的事小,她等到第二天早晨我睡醒时才教训我。
犯的事大,她等到晚上人静时,关了房门,先责备我,然后行罚,或罚跪,或拧我的肉,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
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
②有一个初秋的傍晚,我吃了晚饭,在门口玩,身上只穿着一件单背心。
这时候我母亲的妹子玉英姨母在我家住,她怕我冷了,拿了一条小衫出来叫我穿上。
我不肯穿,她说:“穿上吧,凉了。
”我随口回答:“娘(凉)什么!老子都不老子呀。
我刚说了这一句话,一抬头,看见母亲从家里走出,我赶快把小衫穿上。
但她已听见这句轻薄的话了。
晚上人静后,她罚我跪下,重重地责罚了一顿。
她说:“你没了老子,是多么得意的事!好用来说嘴!”她气得坐着发抖,也不许我上床去睡。
我跪着哭,用手擦眼泪,不知擦进了什么微菌,后来足足害了一年多的眼翳病。
医来医去,总医不好。
我母亲心里又悔又急,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
这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
③我母亲待人最仁慈,最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
但她有时候也很有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
我家五叔是个无正业的浪人,有一天在烟馆里发牢骚,说我母亲家中有事总请某人帮忙,大概总有什么好处给他。
这句话传到了我母亲耳朵里,她气得大哭,请了几位本家来,把五叔喊来,她当面质问他她给了某人什么好处。
直到五叔当众认错赔罪,她才罢休。
1)第②③段写了母亲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
2)第②③段写母亲这几件事表现了母亲什么品性(是怎样的人)?
3)第①段在语言和写法上有怎样的特点?
4)请读节选部分第①段后回答。
(1)“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
”作者为什么用一个转折连词“但”来强调这一句?
(2)请品味加点词“只”“等”“才”“等”“先……然后”“无论……总”的作用。
参考答案:
1)①作者因说了一句轻薄的话而受到母亲重重的责罚;②作者患眼疾,母亲想尽办法为其医治;母亲与五叔的冲突。
2)第②段体现了母亲“教之严”“爱之慈”的品性;第③段则体现了母亲做人的刚强。
3)语言上:质朴无华、感情真挚、毫无雕琢的痕迹。
写法上:记叙与抒情相结合,主要采用记叙的表达方式,辅之以画龙点睛的直抒胸臆。
4)(1)转折连词“但”强调了后文叙述的母亲总是无一例外地对“我”严厉管教;这管教既有她向己的方法,又维护了“我”的自尊。
(2)加点词连缀起来的语句,强调说明了母亲处罚孩子的惟一目的,就是对孩子有所惩戒,叫孩子有所反省,而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
6、课外阅读理解
母亲桥
①上学的路上,有一条必经的小河。
那年初春的一个早晨,当我匆匆忙忙赶往学校时,河上的冰还没融化,我三步并作两步冲上冰面。
刚刚走到河中央,“扑哧”一声,一处冰面塌落了,我的两条腿踏进了冷彻骨髓的河水里。
②我穿着湿透的棉裤坐在教室里,全身仿佛都麻木了,我沉默地挺着,脸和唇都变成了青紫色。
中午回到家,母亲很惊讶,却什么也没问,只是让我围着被褥坐在烧得热热的炕头上暖和。
她蹲在火炉前为我烘烤棉裤。
炉火灼灼,不时爆出些响声来,而母亲却始终一言不发。
当母亲把烘干的棉裤交给我时,眼圈有些红肿。
③日子一天天过去,高考迫在眉睫。
有一夜下了暴雨,清早上学来到那条河边。
突然我发觉有什么人早在暴涨的河水里砌了一些大石头。
那石头一块块稳稳地立在水里,石面高出了水面数厘米,远远看去就像一座简陋的石桥。
我踏石而过的时候,心里淌过一股莫名的感激。
那天晚上回到家,我无意中看到母亲手上缠着白纱布,血透出来,湿了一片,惊问她为什么受伤,母亲淡淡地答道:“不小心碰的。
”站在一边的妹妹抢着告诉我:“妈妈的手是搬石头砸伤的。
”“妈搬石头干什么?”我不解地追问。
“搬石头搭桥呀!”那瞬间,我的心轰响着,久久说不出话来。
④那年九月,我踏过“母亲桥”去远方上大学。
独在异乡,仍是母亲用无言的关注帮我度过每一次的疲惫和寂寞。
渐渐地,我知道,是母亲用青春搭起我的生命之桥,用希望和奉献搭起我的通向成功和幸福之桥。
如今,河上的“母亲桥”已经为风雨侵蚀残损,而在我的心灵中,“母亲桥”却永远踏不断。
1)第二段中母亲为什么“很惊讶,却什么也没问”?
2)第三段中“我”产生“莫名的感激”之情的原因是什么?
3)联系原文回答:“母亲桥”是一座什么样的桥?
4)文末加点的“踏不断”有什么深层含意?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读了本文之后,结合自己的经历,说说你还想到了哪些“桥”。
6)文中画“河上的“母亲桥”已经为风雨侵蚀残损,而在我的心灵中,“母亲桥”却永远踏不断”句子的含义是什么。
参考答案
1)“惊讶”的是“我”会冻得如此厉害,“不问”是知道了原因,且心疼儿子,怕自己会忍不住哭出来。
2)对那些为别人搭桥,为别人提供方便的人心里充满了感激。
3)是“母亲”用青春搭起“我”的生命之桥,用希望和奉献搭起“我”的通向成功和幸福之桥。
(意思相近即可)
4)表现了“母亲”对“我”的深远影响,令我终生难忘。
表达了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5)例如:心灵桥、民心桥、希望桥、师生桥、信息桥等。
(合乎想象,有现实意义即可)
6)小河上的母亲桥是用石头搭的,所以容易被风雨侵蚀残破;而心灵上的母亲桥是用情搭的,所以牢不可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