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雀导学案-2023-2024学年语文统编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麻雀》导学案
第一课时
一、导入引言
《麻雀》是鲁迅先生的一部短篇小说,通过描写一个小麻雀在严寒的冬日中为求存活而与人类展开搏斗的故事,展现了弱小生命的顽强与坚韧。
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小麻雀与人类的对抗,探讨弱者如何在残酷的现实中寻找生存的机会。
二、教学目标
1. 了解鲁迅的文学创作背景和文学风格;
2. 理解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
3. 探讨小麻雀与人类的对抗,思考弱者如何在现实中生存的问题;
4. 分析小说中的寓意和主题,拓展学生的思维。
三、教学重点难点
1. 大背景下的小细节:如何从《麻雀》中领悟到鲁迅对社会的批判和关怀;
2. 弱者生存之道:探讨小麻雀与人类对抗的故事,思考弱者如何在严酷现实中寻找生存的机会。
四、教学过程
1. 导读:介绍鲁迅的生平和文学成就,引出本次学习的主题;
2. 理解认知:阅读《麻雀》全文,了解小说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3. 主题探讨:讨论小麻雀与人类的对抗,探讨弱者如何在现实中生存的问题;
4. 深度分析:分析小说中的寓意和主题,拓展学生的思维;
5. 思考和总结:总结本次学习的内容,思考小说给我们的启示。
五、教学评价和延伸
1. 学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写作、绘画等方式展示对《麻雀》的理解和思考;
2. 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鲁迅的其他作品,深入探讨其对社会的批判和关怀。
六、教学反思
本次导学案通过引导学生从小麻雀与人类的对抗中思考弱者生存的问题,帮助学生从文学作品中领悟生活的哲理和智慧。
同时,通过深入分析和讨论,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造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文学修养。
第二课时
导言:
电影《麻雀》是由导演文牧野执导,刘涛、陈伟霆等主演的一部反腐题材电影。
该电影讲述了一位普通的年轻检察官杨秀洲,
在坚持原则、勇敢无畏的情况下,揭露了一起涉及腐败的案件,并最终取得了胜利的故事。
本片让观众看到了正义的力量,深刻反映了我们社会的一些现实问题。
通过导学案的学习,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电影中的主题和背景,提升我们的思辨能力和人文素养。
一、影片基本信息
1.1 影片名称:《麻雀》
1.2 导演:文牧野
1.3 主演:刘涛、陈伟霆
1.4 上映时间:2018年
二、影片剧情介绍
2.1 这是一部以公益为主题的电影,讲述了一名年轻的检察官杨秀洲在揭露腐败案件中的坚持和努力。
影片通过展现杨秀洲在事业和家庭之间的挣扎,呈现了一个普通人如何在逆境中坚守原则、追求正义的故事。
2.2 麻雀: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电影以“麻雀”为隐喻,表达了即使是普通人,也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勇气,最终获得成功的主题。
三、教学目标
3.1 了解电影《麻雀》的主题和背景,通过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让学生思考正义、勇气、坚持等价值观念。
3.2 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社会意识,培养学生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解决能力。
3.3 激发学生对法律和公益事业的热情,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教学内容
4.1 影片欣赏:通过观看电影《麻雀》,了解剧情、人物性格和主题。
4.2 主题探究:讨论电影中涉及的主题,如正义、坚持、勇气等。
4.3 角色剖析:分析电影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及其对故事发展的影响。
4.4 社会问题:和学生一起探讨影片中呈现的社会问题,如腐败、公益事业等。
五、教学方法
5.1 观影讨论:组织学生观看电影,《麻雀》,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5.2 分组讨论:根据影片内容,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电影中的主题以及涉及的社会问题。
5.3 角色扮演:让学生选择影片中的角色进行扮演,理解人物形象及其内心世界。
5.4 课堂展示:组织学生展示对电影的理解和感悟,促进交流和思考。
六、教学过程
6.1 欣赏影片《麻雀》,引导学生关注影片中的主题和人物形象。
6.2 讨论影片中的主题,如正义、勇气、坚持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价值观念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
6.3 分组讨论影片中的社会问题,并分析其中存在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6.4 角色扮演: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扮演,理解不同人物的性格和行为。
6.5 学生展示:组织学生展示对电影的理解和感悟,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七、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电影《麻雀》中的主题和背景,提升他们的思辨能力和人文素养。
通过讨论影片中的社会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解决能力。
希望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对法律和公益事业的热情,培养他们成为有担当、有责任感的社会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