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深圳市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修改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篇:2014深圳市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2014深圳市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语文试卷
一、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请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3分)
A.栖息qī伎俩jì襁褓qiǎng
鲜为人知xiān
....B.吞噬篱pān
怂恿sǒng
孜孜不倦zī
.shì藩...C.啜泣chuî
挑衅短叹yù
..xìn
窈窕.tiǎo
长吁.D.狩猎shîu
涟漪偻gōu
众目睽睽kuí
..yī佝..2.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一项:()(3分)
A.深圳文博会是我国唯一的综合性产业博览会,也是唯一获得国际展览联盟认证的大都市。
B.今年高考期间,深圳博林集团的20辆爱心车,免费接送考生,赢得赞声一片。
C.政务网站是否有生命力取决于群众参与度,而群众参与度根本上取决于网站真正地为人民办事。
D.一些美国外宾走进深圳福利中心献爱心,他们的行径令人称颂。
3.请选出下列选项中排序正确的一项:()(3分)②怪鲁迅把《昆虫记》奉为“讲昆虫生活的楷模”。
②在作者笔下,杨柳天牛像个吝啬鬼身穿短礼服,小麻雀像婴儿般哭闹。
③它行文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充满了盎然的情趣。
④多么可爱的小生灵!
⑤《昆虫记》是优秀的科普著作,也是公认的文学经典。
A.③②④⑤①B.④②①⑤③C.⑤③②④①D.②④③⑤①4.请选出下列各项中说法正确的一项:()(3分)
A.《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儒家经典著作,与《大学》、《中庸》、《春秋》合称为“四书”。
B.“去好呢?还是不去好呢?”这个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是正确的。
C.“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
”这句话使用了夸张、排比的修辞手法。
D.“他的办公桌上散乱地铺着写满密密麻麻的字的稿纸。
”这个句子的主干是“他铺满稿纸”。
二、本大题共1小题,每空1分,共15分。
5.默写。
(15分)
(1)牙璋辞凤阙,。
(杨炯《从军行》)
1 (2),背灼炎天光。
(白居易《观刈麦》)
(3)今夜偏知春气暖,。
(刘方平《月夜》)
(4),一山放过一山拦。
(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5)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
(6),青山独归远。
(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7)大漠孤烟直,。
(王维《使至塞上》)
(8),波撼岳阳城。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9)沉舟侧畔千帆过,。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0),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11)鸟向檐上飞,。
(吴均《山中杂诗》)
(12),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
(13)“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文人墨客的家国情怀,光耀千古。
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大声疾呼“安得广厦千万间,”,其忘我为人的精神被人们赞叹;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境界令人折服;文天祥以死明志,他的豪言壮语“,”更是千古传诵。
二、本大题共三段阅读,计12小题,共33分。
(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6-8题。
(9分)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2分)
2 (1)朝服衣冠(2)孰视之
..(3)闻寡人之耳者(4)时时而间进
..7.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8.邹忌对生活小事能“暮寝而思之”,进而“入朝见威王”,最终使齐王纳谏。
从这一系列行为中可以看出邹忌是个什么样的人?(3分)
(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9-12题。
(9分)
赢了比赛,不要输了童年
①江苏卫视最新一期科学真人秀节目《最强大脑》迎来首场中国选手国际PK赛。
中国神童李云龙在“新郎新娘配”的比赛项目上遭遇意大利神童安德烈,赛果是李云龙完胜。
但比赛过程中,李云龙却受到安德烈的“误导”,以为自己“记对了,摆错了”并将输掉比赛而哭到崩溃,与安德烈冷静沉稳的表现反差极大。
这在网上引起热议。
②从竞技层面讲,所谓“最强大脑”,评判的标准只有一个:天赋异秉。
李云龙在这方面的能力当然无解,也理应晋级。
但从人的角度讲,一个人要想成长,光靠超强记忆力与逻辑思维是远远不够的,理性刻度之外,更需人性温度。
换言之,一个人要想全面成长,不仅需要较高的智商,更需要健全的情商。
③智商是天赋的,情商是后天的。
在节目中,从始至终,意大利小选手安德烈表现得都很沉稳淡定,这或许..是由于他根本就把这次比赛当作一场游戏而已,正如他自己所言,“能够参与其中,享受比赛并且获胜”,比获胜更重要的是参与跟享受。
与安德烈相比,李云龙或许就显得有点急功近利了,他在此前的
节目中表示,“我没有梦想,我是来子承父业的”。
成败心态如何,完全表现在两人的言语与神态上。
④那么,是谁导致了两个孩子在面对成败时的迥异表现?从孩子口中可窥知一二。
安德烈“每周休息两天,周六和周日。
不过下午我也没什么事情,所以我就跟朋友去踢足球”。
与安德烈相比,李云龙“每个礼拜爸爸基本上不给放假”。
一个是每天能自由安排时间,做着自己想做的运动。
另一个却是在父亲严格管教下拼命学习,几无自由支配时间;一个能完全循着自己的兴趣度过童年,另一个却在“子承父业”的严格管教下过着格式化生活。
自由空间的大小,生活方式的迥异,决定了两个异国少年在面对成败时,表现出不同的心智模式。
⑤拥有一个“最强大脑”固然是人之幸事,固然可在某些专业化领域获取谋生机会。
但是,社会结构是复杂的,谋生之外,还应有更多自我实现与人际交往的需求。
但如果仅仅只有“最
3 强大脑”,有智商而无情商,恐怕只会有职业,而不会有生活。
而生活,才是人生的主题。
⑥没有假期的童年是可悲的童年,没有自由的童年造就残缺的童心。
“最强大脑”也好,普通孩子也罢,对一个十来岁的少年来说,最重要的应当是身体、人格与常识,接受起码的规则意识、逻辑训练、爱的教育足矣,并不一定要有多么突出的才华。
毕竟,幼小的脊背,驮不动成人世界种种过分的预期。
⑦赢了比赛,输了童年,比输了比赛更令人惋惜。
9.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1分)
10.第③段中加点词“或许”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
11.选文第④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3分)
12.读完本文后,你认为文中李云龙父亲的做法对吗?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3分)
(三)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3-17题。
(15分)
红花衣与日记本
①我们家里小孩多,布票远远不够用,母亲就买回一大匹极便宜的粗麻布给我们做衣服。
衣服做好后,男孩子的全部用染料染成黑色,只有我的那一套没有染。
我记得裤子是紫色的底子上起花朵,上衣是大红底子起绿小叶。
我一点都不喜欢这种色彩搭配,觉得怪扎眼的,难看死了。
可是没有别的衣穿,只能穿它们。
我穿着这身衣服忐忑不安地来到学校,马上就听到了议论。
“乡下人……”女孩们说。
有一个长得像洋娃娃的同学还特地到我跟前来问:“你怎么穿这种衣服啊?”我答不出,我的脸发烧,恨不得钻进地里去。
②那一天,大家都不愿和我玩游戏,嫌我乡里乡气。
不过毕竟是孩子,到了第二天,第三天,他们就忘了这事,又和我玩起来了。
当然,我知道她们当中有几个是从心里瞧不起我的。
想想看,一个奇瘦的女孩,脸色苍白,穿着那种母亲用手工赶制的,硬邦邦红彤彤的大花衣,同样硬邦邦的紫色花裤子,那会是什么样子,当然土得掉渣了。
我是不敢同人比穿的,我的最大的愿望是不要引起别人的注意。
一来我瘦骨伶仃,穿衣服撑不起,二来我的所有衣服全是便宜布,母亲粗针大线缝制的,上不得台面。
③尽管样子难看,尽管从来出不了风头,尽管老师也因为我的“出身”而对我有异样的眼光,我却并不消沉。
现在回想起这事来有点怪,或许是我体内超出常人的活力给了我某种自信?我总是蠢蠢欲动,跃跃欲试,从来没有一刻消沉过。
荡秋千我能荡得最高,短跑我能跑得最快,作文我能写得最好,算术总是第一。
当然我做这些事也远比别人认真,花费的劳动也比别人要多。
4 ④老师让我们每天写日记,交给他批改。
他要求我们每个人买一个正式的日记本,外面有塑料壳的那种。
⑤星期六,父母带我上街去买本子。
我们来到百货店的文具柜,我看中了柜里的好几种,红的黄的,有花儿的,我
激动得一颗心在胸膛里“怦怦”直跳。
可是他们叫营业员拿出来翻了翻,又退回去了,说“太贵了。
”我大失
所望。
后来又去第二家,又看了一通,还是说“太贵。
”这时我已经很不高兴了,但还抱希望。
第三家是大百货
公司,里头什么日记本都有,简直看得眼花缭乱。
我觉得那本鹅黄色的、厚厚的最合我的意。
我眼巴巴地看他俩商量了很久,最后,父亲居然叫营业员拿出一个深墨绿色的,马粪纸的外壳,然后再要了一个小小的写字本,将
那简易写字本往马粪纸的外壳里头一套,说:“好!这不就是日记本吗?”我站在那里,眼泪几乎就要夺眶而出!
我脑海里不断地出现同学们那些花花绿绿的塑料包皮的日记本,委屈得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⑥于是我就在这个日记本上写日记了。
我的字迹端端正正,我几乎每隔几天就发誓,要努力锻炼自己,将自己改造成一个更好的人。
当老师将全班人的笔记本放在讲台上时,我看见我的墨绿色的小本子缩在那一堆
花花绿绿的豪华本里头,那么不起眼,那么害臊!
⑦当我长大起来后,再去看父亲给我买的日记本时,就发现了他深藏的一番苦心。
本子的纸张十分好,一点都不是低档货;而墨绿色的外壳更是大方朴素,很有格调,确实是比那些塑料本本好看多了。
我那个时候看不出,是因为我还没修炼到他那个份上吧。
啊,那种压抑,不是于无形中打掉了我身上的轻浮之气吗?回想这一生,的确从未真正轻浮过,主要还是得益于老谋深算的父亲的影响吧。
⑧母亲让我穿难看的红花衣是为了省钱,维持家庭的收支平衡,父亲给我挑日记本则是于无言中教会我
什么是朴素之美。
那一次的委屈刻骨铭心,是不是就因为这,我的小说里头才从来容不得花哨的形容词,也容不得轻浮呢?(文/残雪选自《读者》2014年第2期,有删改)
13.这篇叙事散文主要有两个情节,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2分)
14.阅读第③段划横线的句子,请从结构和内容方面谈谈它们的作用。
(3分)
15.赏析文章第⑥段划横线的句子。
(3分)
16.文章第⑤段写到“我眼巴巴地看他俩商量了很久”,父母是怎么商量的?请联系上下文,合理想象父母当时的对话。
(3分)
5 17.文中的“我”最终成为了知名作家。
请就全文说说“我”成才的主、客观原因是什么?在你的寻
梦路上,最能促使你成功的因素又是什么呢?请谈一谈。
(4分)
四、作文(40分)18.命题作文。
作家高尔基说:“快乐是人生中最伟大的事”,音乐家瓦格纳说:“快乐不在于事情本身,而在于我们自己。
”快乐其实很简单;多一些付出,少一些索取;多一些理解,少一些埋怨;多一些沟通,少一些封闭;多一些坚强乐观,少一些软弱自卑;多一些精神追求,少一些物质攀比……善于取舍,做好加减法,就能拥
有更多快乐!
请以“快乐加减法”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书写规范,内容充实,思想健康。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要
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2014深圳市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卷答案
1. 【答案】D
2. 【答案】B
3. 【答案】C
4. 【答案】C
5. ⑴铁骑绕龙城⑵足蒸暑土气⑶虫声新透绿窗纱⑷正如万山圈子里⑸直挂云帆济沧海
⑹荷笠带斜阳⑺长河落日圆⑻气蒸云梦泽⑼病树前头万木春⑽夜阑卧听风吹雨⑾云从窗里出⑿老骥伏枥⒀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6.(1) 穿戴(2) 仔细(周详)(3) 使……听到(4)间或(偶然)
7、(1) 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
(2) 所有的大臣、官吏和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受上等奖赏。
8、【答案】由“暮寝而思之”可看出他是一个有自知之明、善于反思的人。
1分
由“入朝见威王”可看出他是一个忠于君主、有责任感的人。
1分由“讽齐王纳
6 谏”可看出他是一个善于用委婉方式劝说的人。
1分
9、【答案】一个人想全面成长,不仅需要较高的智商,更需要健全的情商。
10、【答案】不能删掉(0.5分)。
“或许”表示对安德烈现场表现原因的一种猜测去掉后变成完全肯定的语气,与事实不符,(1分),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
11、【答案】对比论证(正反论证)(1分),通过安德烈、李云龙两种生活的对比(1分),有力地论证了自由空间和生活方式对少年心智成长的影响,增强了文章说服力。
(1分)
12、【答案】示例一:好。
因为当今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如果没有父母严格要求,自制力不强的我们,有可能会迷失方向,在竞争中提前败下阵来。
示例二:不好。
因为一个人的全面成长,不仅需要智商,更重要的是身体、人格与常识,生活中有些父母教育孩子急功近利,让孩子在童年失去自由,让童心残缺,即使赢得了所谓的竞争,但失去了自由快乐的生活,又有什么意义呢?(好与不好1分,说道理1分,举例1分)
13、【答案】⑴“我”穿难看的红花衣上学遭到同学嘲笑。
(1分)⑵父母给“我”挑“低档”的日记本让我感到委屈。
(1分)
14、【答案】在结构上起到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1分)。
在内容上,既承接上文中难看的衣着给“我”带来的委屈(1分),也引出了下文中“我”好不消沉的种种表现。
(1分)
15、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羞涩”“缩”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我的日记本的小、不起眼
的特点(1分),整句话逼真地表现了“我”当时的委屈和难堪的心理(1分)
16、【答案】提示:父母对话要突出母亲省钱的观点、父亲追求朴素的主张(2分),符合语境与人物身份,语句通顺(1分)。
示例:妈妈说:家里花钱的地方多,还是买便宜一点的吧。
父亲说:嗯,也不要助长孩子的攀比心理,买一个大方朴素、实用点的就好。
17、【答案】第一问,主观原因:面对挫折、委屈时,“我”没有消沉,而是比别人更认真、付出更多,努力使自己成为更好的人(1分);
客观原因:父亲“老谋深算”,他无言的教育使“我”明白了朴素之美(1分)
第二问,能结合自身实际,谈出成功的因素,语句通顺(2分)
示例:我喜欢弹钢琴,在学业非常紧张的情况下,仍然毫不退缩,一直坚持,现在已达到了业余十级水平。
第二篇: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机密★启用前2018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说明:
1.全卷共6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用ZB铅笔把对应该号码的标号涂黑。
3.答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新的答案;
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
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分。
5.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基础(24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0分)①蝉则千转不穷,口口口口口口。
(吴均《与朱元思书》)②南宋诗人赵师秀《约客》中“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的诗句表现了作者独坐灯下的寂寞心情。
(2分)③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2分)④口口口口口,飞鸟相与还。
(陶渊明《饮酒》)⑤请把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默写完整。
(4分)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2.按拼音写词语。
(4分)①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lín xún()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②这些闪电的影子,活像一条条火蛇,在大海里wān yán()游动,一晃就消失了。
③“jūgōng jìn cuì(),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④希望你能够客观的分析前因后果,作为借鉴,以免chóng dǎo fùzhé()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少小离家老大回,看到家乡如今田园荒芜,我心里隐隐作痛。
B.她总是希望和别人比品牌、比档次,这种攀比心理把她害得很苦。
C.我十分仰慕这位科学家,但当我见到他时,内心却有点诚惶诚恐。
D.登高望远,看到高山大川,沧海桑田的壮丽景色,我心潮澎湃。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全国各行各业中进一步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对高等院校的学科建设,专业设置以及培养目标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删掉“在”和“下”)B.为激发同学们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有人提议把校运会可以改为体育节,这样参与的同学或许会多些。
(将“或许”移至“这样”后)C.学霸就是学霸,他稍微思考,就十分自信地说出了这道难题的两种解题方法,使在场的同学都惊叹不已。
(将“稍微”改为“稍作”)D.许多观众看完《战狼2》激情满怀,为祖国的强大而自豪,使观众不约而同地喊出“厉害了,我的国”。
(删掉“使观众”)5.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
(4分)《诗经》包括:“风”,地方乐调,《风》诗是民间歌谣,反映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情感;
“雅”,周王朝所在地的乐调,》雅诗是宫廷诗歌;
“颂”,祭祀时用的歌舞曲,《颂》诗是庙堂祭祀诗歌。
《雅》诗和《颂》诗大多数反映统治阶级的生活。
国风和部分小雅是劳动人民口头创作,最有价值,开创了古代诗歌的光辉传统,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内容,不超过30字。
(2分)(2)根据材料内容,以“国风”为描述对象,用上一种修辞方法,写一句话。
(2分)二、阅读(46分)(一)《送东阳马生序》(10分)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3分)(1)走送之()(2)礼愈至()(3)腰白玉之环()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2)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8.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选文是一篇赠序,作者叙述自己青少年时代求学的艰难和学习的勤勉,目的是勉励马生成为德才兼备的人。
B.虽然作者幼时“无从致书以观”,但“不敢稍逾约”的守信和“弗之怠”的坚持,使他得以“遍观群书”。
C.“立侍左右”“俯身倾耳”“色愈恭,礼愈至”极为传神地写出了作者对老师的恭敬和求知的恳切。
D.作者将穿着讲究的同舍生和寒酸的自己对比,突显作者对“口体之奉不若人”的毫不在意和学习的勤奋刻苦。
(二)(9分)初,敦之举兵也,刘隗劝帝尽除诸王,王导率群从诣阙请罪,值顗将入,导呼顗谓曰:“伯仁,以百口累卿!”顗直入不顾。
既见帝言导忠诚申救甚至帝纳其言。
及出,导犹在门。
又呼顗。
顗不与言。
既出,又上表明导,言甚切至。
敦既得志,问导曰:“周顗,戴若思南北之望,当昼三司,无所疑也”。
导不答。
敦曰:“若不尔,正当诛尔”。
导又无言。
导后科检中书故事,见顗表救己,殷勤款至。
导执表流涕,悲不自胜。
(节选《晋书》有删改》)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敦之举兵也/傅乐举于版筑之间B.直入不顾/直截了当C.顗不与言/客从外来,与坐谈D.南北之望/望尘莫及10.请用三条“/”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
(3分)既见帝言导忠诚申救甚至帝纳其言11.结合选文,说说王导为什么“悲不自胜”(3分)(三)(10分)微塑料——海洋中的新型污染物①最近,一篇关于英国女王向塑料宣战的文章在“朋友圈”刷屏,据说白金汉宫等王室房产内将禁用抛弃式塑料吸管和塑料瓶。
这一新闻再次引发了人们对海洋塑料污染问题的关切。
②塑料垃圾是海洋不能承受之重。
据统计,全球每年有1000万—2000万吨的塑料垃圾进入海洋,随时间的流逝破碎成不计其数的微塑料存在于水体中,能够存在数百年时间。
③微塑料,指粒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个体。
如今,微塑料的分布区域已遍及地球各个角落,从近岸河口区域到大洋,从赤道海域到南北极,从海洋的表层到大洋的超深渊带,人类都发现了它的踪迹。
根据来源,微塑料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初生微塑料,其成品就是微塑料粒,例如日化用品中含有的微塑料及塑料微珠在运输过程中泄露进入环境;
另一类是次生微塑料,也就是体积较大的塑料垃圾进入自然环境后,经光照、物理、化学及生物降解作用,碎片化形成的微塑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