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教室【高职院校如何正确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媒体教室【高职院校如何正确运用多媒体
进行教学】
从九十年代起,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及普及,多媒体逐渐运用于教学活动,今天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进一步推广以及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多媒体技术已广泛进入中小学课堂,大学课堂更加普及。
它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以跨越时空的非凡表现力,大大增强了人们对抽象事物与过程的理解与感受,从而将课堂教学引入全新的境界,把学生带进了一个声、像、图、文并茂的新天地。
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发学生智力、提高课堂效率、优化课堂结构方面确实起到了关键作用。
但是使用课件时,我们必须坚持知识性、科学性、严密性、趣味性有机结合的原则,否则就会适得其反。
下面就高职院校如何开展多媒体教学与同行交流一下。
一、媒体运用必须合理,找准媒体与高校教材的作用点
多媒体的优越性是不言而喻的,但它优越性的发挥必须有一定的条件,并不是说在课堂上使用了多媒体就一定能改善教学,更不是说多媒体用得越多越好,多媒体的使用不再于多而在于精,需要多考虑在什么条件下使用,如何使用,这个知识
点是否适合用多媒体来展示。
从教学内容上看,高职里并不是所有学习内容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都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如果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不能提高教学质量,也就谈不上比传统教学的新与优。
因此,在使用多媒体教学之前要认真钻研教材,找准媒体与教材的最佳作用点,进行有的放矢,才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二、要重视教学效果,避免本末倒置、喧宾夺主
使用多媒体是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但往往有些高职教师在制作课件时,不是重知识的讲解而是重如何使课件精美。
从封面到主页再到每个主题页,特别是要上公开课时,更是将课件制作得美不胜收。
在课堂上展示时,给学生的感觉是漂亮精美,耳目一新。
整个课堂显得十分热闹,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但整堂课下来,学生印象最深的是课件中漂亮的画面,而知识点却掌握得很不理想。
像这样的肯定不能算是成功的,其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教者在制作和展示课件时,忽略心理学中的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规律。
在课件中过度采用与教学内容无直接关系的图像、音乐、动画等,只会使学生把更多的无意注意放在精彩的画面和悦耳的音乐上,而无法专心于这些画面和音乐所蕴含的教学内容,所以效果往往适得其反。
因此,在设计课件时,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适当选用多媒体效
果。
紧抓教学的主题,不能本末倒置,更不能喧宾夺主。
三、使用多媒体技术必须注意交互性,避免“人灌”变“机灌”
现代化的技术必须要有现代化的思想与之相适应。
使用多媒体教学并不是像有些教师所理解就是制作几张幻灯片,其实质就是将黑板板书换成幻灯片。
制作课件时没有一个用于交互的按钮,从第一页开始一路放映到最后一页,中间没有任何页面的跳转和交互,整个课堂教学形成了由教师操作、计算机演示、学生“洗耳恭听”的新的“填鸭式”模式;由过去的“人灌”模式变为现在的“机灌”模式,这样更加强化了教师的主动性和学生的被动性,多媒体的优越性根本毫无体现。
要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越性,教师在设计课件的时候必须要有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
在课件结构上,可采用模块化思想,变线性结构为非线性结构,将课件设计成学生学习的资料库,并注意增强课件的交互性及界面的人性化,使课件流向能根据教学需要而随意调度。
同时,要考虑各层次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反馈情况,还可适当增强课件的智能化,提高自由度。
能及时对高职学生的回答或提问做出正确的响应,真正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四、使用多媒体技术,不能忽视教师的作用
任何教学手段的使用,都离不开教师。
有的教师把上课要
说的话,录制下来作为配音,跟随课件播放,上课时,教师操作计算机,高职学生随屏幕显示学习,一节课看不到教师在黑板上写几个字,在讲台上讲几句话。
其实,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并不能代替教师的作用。
师生之间的语言交流,教师表情以及身体、语言的提示,可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教师授课的过程也是一个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是一个对学生心理活动进行积极引导的过程,是一个培养学生良好情绪智力的过程。
而我们如果一味地依靠多媒体技术,不仅对高职学生的个性心理活动难以捉摸,而且不利于运用教师的体态语言对学生的情绪进行调控,难以引导学生感情上的共鸣,教书育人的目标也难以真正得到落实。
五、给高职学生留下创造思维发展的空间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知识经济时代呼唤创新性人才。
创新能力的核心是创造思维,创造思维必须培养。
多媒体技术在化抽象为形象、提高教学内容可接受程度的同时,很容易造成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培养的不足,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就受到抑制。
因此,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我们要给高职学生留下创造思维发展的空间。
多媒体教学有许多优势,它以其特有的声、光、形、色的特点,所展现的信息看得见又听得到,并且形式活泼多样;它
能引导学生在接近真实的语境中开展听、说、读、写的练习,使学生的各方面综合能力得到训练;同时,电教多媒体图文并茂,丰富多彩,具有生动形象、直观趣味等特点,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他们旺盛的求知欲和强烈的猎奇心理,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并且加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果。
但我们应正确、辨证的对待多媒体,用其所长,避其所短,使多媒体技术更好的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
参考文献:
[1]赵文华.构建项目课程模式下的新教学评价体系[J].办公自动化,2011(2).
[2]何立波.谈高职《复合材料工艺技术》课程项目化教学设计[J].成才之路,2008(34).
[3]李仁明.高职院校多媒体教学应处理好十大关系[J].才智,20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