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防护策略探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ON
94 科学与信息化2023年3月上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防护策略探讨
张偲
北京遥感设备研究所 北京 100854
摘 要 简单介绍了加强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防护的必要性,通过对影响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因素进行分析,来探讨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防护技术的有效应用,提出了加强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防护的有效措施,旨在重视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防护工作,创建安全的计算机网络环境,保护好计算机网络信息,以免重要信息受损,个人隐私被泄漏,维护计算机网络用户的利益和安全,从而推动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防护;有效措施
Discussion on Computer Network Information Security and Protection Strategy Zhang Si
Beijing Institute of Remote Sensing Equipment, Beijing 100854,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necessity of strengthening computer network information security protection, analyzes the factors affecting computer network information security and accordingly discusses the effective application of computer network information security and protection technology, and puts forward effective measures to strengthen computer network information security protection, aiming to attach importance to computer network information security protection, create a safe computer network environment, protect computer network information, so as to avoid important information being damaged, personal privacy being leaked, and safeguard the interests and security of computer network users, thus promoting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net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Keywords computer; network information; security; protection; effective measures
引言
计算机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各行各业中,取得了不错的应用成效,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给人们带来了更多便利。

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受部分因素的影响而存在一定的安全威胁,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来加以防护,否则会导致计算机网络信息泄漏、受损,带来不可预估的后果。

基于此,应当针对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实施相对应的措施来加以解决,不断地创新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防护技术,保障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推动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正常运行,从而提高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应用效益。

1 加强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防护的必要性
加强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防护,十分有必要,因为计算机网络系统在运行过程中,面临着较大的威胁,网络安全是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通过有效的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防护,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避免重要信息被窃取。

与此同时,高效的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防护,是保障国家安全的必要措施。

2 影响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因素
影响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因素有:①自然因素。

计算机属于机械设备,其受自然环境灾害的影响,一旦发生自然环境灾害,导致计算机电子元件受损,那么便会给计算机网络信息带来毁灭性影响,难以在短时间内修复,容易造成网络瘫痪,重要信息也容易丢失。

常见的自然灾害影响因素有雷电、洪水、地震等。

计算机自身对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并不强,需要相关人员做好相应的防护工作;②人为攻击。

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受人为恶意攻击的影响,分为主动形式的攻击和被动形式的攻击。

比如黑客在对计算机网络信息进行攻击时,便可能窃取到机密信息,给国家、企业、个人带来严重危机;③病毒。

病毒是导致计算机网
络信息安全受损的常见因素,其存在于一些软件中,会对计算机系统的运行产生干扰,致使系统破坏,带来严重危害。

3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防护技术的有效应用3.1 定期杀毒和优化计算机系统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运用范围逐步扩大,计算机网络用户数量逐渐增多,计算机网络安全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ON
科学与信息化2023年3月上 95
问题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在此基础上,计算机网络用户想要维护系统正常运行,加强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防护,可下载计算机杀毒软件,安装于计算机系统中,定期查杀病毒,更新计算机系统软件,需保证杀毒软件后台的稳定运行,为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性提供重要保障。

与此同时,还应当利用杀毒软件定期清理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的垃圾,清除可疑软件,创造安全的计算机网络运行环境。

如若计算机网络系统感染了病毒,用户部分文件数据出现损坏,那么则可以使用杀毒软件来进行杀毒,恢复受损文件数据,使之更加完整[1]。

3.2 设立个人身份认证机制,强化访问权限
为提高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应当设立科学的个人身份认证机制,常见的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静态口令认证。

其认证流程较为简便,属于但因素认证,只是通过口令来识别网络来访者,如若口令被泄漏,那么静态口令认证机制将失去作用;另一种是动态口令牌。

目前,最为有效的个人身份认证机制,是将双因素静态口令与动态口令牌相结合,如USBKey+静态密码,或是二层静态密码等。

单因素的个人身份认证,已经不适用于当下的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防护中,需要进行创新,根据信息自身保密要求的不同,来设置相应的访问控制权限,实施多样化身份认证,以有效规避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风险。

与此同时,还应当进一步强化访问权限。

访问权限是终端和主机相联系的合法凭证,主机路由器会对网络来访者实施常规性的安全检查,并且根据检查结果来判断是否允许来访者访问。

为提高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防护水平,在强化访问权限的过程中,既要发挥软件控制作用,又要结合硬件操作方式,以对方口令和授权信息为依据,来判断是否允许访问。

这种双重保护的模式,可有效禁止恶意访问,并且控制某一时间段内的访问数量、次数,取得较好的安全防护效果。

3.3 提升防火墙性能,安装漏洞补丁
在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过程中,防火墙是重要防火软件,其能够有效过滤网络信息,阻挡外网攻击,避免恶意入侵,为计算机内网环境的安全提供重要保障,可隔离内网的各项信息和外网的安全威胁,数据信息只能在允许正常操作之后实现内外网的传播。

防火墙的功能在于既可以拒绝不明信息的访问,或是网站访问,又能够关闭端口或是目标计算机。

与此同时,使用先进的防火墙,能够利用读写功能来防范黑客代码的植入,避免黑客窃取重要信息。

即使黑客现场动手操作,防火墙也能够拖延时间,及时关闭计算机,防止黑客操作九三级内网,提高网络运行安全。

防火墙还具备风险识别、控制、分析
和反馈等功能,需不断地提升防火墙性能,有效应对计算机网络系统运行中的安全威胁[2]。

除此之外,还应当及时安装漏洞补丁程序。

在计算机网络系统运行过程中,如若系统中存在漏洞,那么很容易受到恶意攻击,而计算机网络系统漏洞产生的原因则有多种,如计算机程序配置不合理,软硬件功能设计有缺陷等,一般难以避免所有的计算机软件漏洞。

基于此,应当利用补丁程序来纠正存在的软件漏洞,不给病毒黑客提供攻击弱点,以有效防范计算机网络威胁,保障计算机网络运行安全。

3.4 实施物理安全措施,优化设计网络系统
在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防护过程中,应当实施有效的物理安全措施,以有效防止网络转发装置、计算机系统等受到损伤,规避自然灾害因素和人为因素带来的安全风险。

需控制好湿度和温度,创造良好的计算机网络系统运行环境,并确保电磁兼容,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合理规划相关管理人员的岗位内容和职责,从物理角度防止恶意破坏行为的发生。

与此同时,还应当确认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范围、级别,规范计算机网络操作,设立科学的责任机制,基于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制定科学的应急方案,从而提高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运行水平。

除此之外,需加强对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研究,科学优化设计计算机网络,使之运行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局域网中的通讯过程中,可截取节点之间的数据,通过监听太网就能够获取相应的太网数据包,解析出重要信息,为避免这一行为的发生,则需要充分发挥网络分段技术的作用,避免太网监听情况,将非法用户与保密资源相隔离,切断不法监听,从而保障计算机网络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3.5 加强用户账号安全,隐藏IP 地址
计算机网络系统运行过程中,用户账号十分重要,其涉及多方面内容,包括了多种账号,如登录账号、银行账号、电子邮件账号等,一旦账号和密码被窃取,便能够直接登录相应的系统,获取重要信息,进行不法操作,威胁了用户的合法权益。

基于此,用户在设置账号的时候,尽量避免所有账号都相同或是相似,密码账号的设置尽量使用多种组合,既要包含数字、字母,还可以结合使用特殊符号,密码设置的稍长一些,需定期更换密码[3]。

另外,黑客可以通过获取用户的IP 地址来窃取信息,因此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来隐藏IP 地址。

黑客主要利用网络探测技术来获取用户的IP 地址,在清楚用户IP 地址之后,便可以进行攻击,如若IP 地址被隐藏,其便不能够实施攻击行为。

基于此,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ON
96 科学与信息化2023年3月上
可以隐藏服务器的IP 地址,加大黑客获取真实IP 地址的难度,对计算机网络系统进行安全防护。

3.6 执行信息加密,优化加密技术
在防护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时候,可以通过执行信息加密的方式来进行处理,常见的有三种方式:一种是节点加密,主要是保护节点和节点之间的传输链路;一种是端点加密,主要是对源端用户至目的端用户的数据进行加密保护;另一种是链路加密,指的是对节点之间的链路信息进行加密保护。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根据计算机网络用户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来选择适宜的加密方式。

与此同时,还应当持续优化加密防御技术,有效保护系统安全和信息数据安全。

由于计算机网络具有开放性,不法分子可以通过一些手段来窃取、篡改网络系统中的数据信息,谋取个人私利,获取非法利益。

而加密技术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这一问题的发生,使用者在拥有加密权限之后能够解析信息乱码,而盗用者则难以解析。

3.7 加强入网前安全检查,设置入侵检测系统
在用户入网之前,应当加强安全检查工作,需要准确鉴别用户身份,防止不法用户的访问。

网络管理人员应当要求用户认真填写登记信息,对于某些资源应当详细设置用户访问权限,可实施强制性方式来限制不法用户的访问,加强对用户账号的管理,封闭可疑账号。

网络用户需要妥善保管账号密码,定期修改登录口令,完善密码等级强度,强化自身网络意识。

与此同时,还应当设置健全的网络入侵检测系统。

实时监控网络重要路径信息,全面掌握网络环境状况。

所创建的入侵检测系统应当具备良好的嗅觉功能,需利用旁路手段来侦听数据流,并做好分析工作,及时发现其中的异常,并给出针对性反应。

网络入侵检测系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防止黑客的恶意攻击,杜绝蠕虫病毒的侵入,可联合防火墙进行自定义运行,起到良好的防御作用。

4 加强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防护的有效措施4.1 强化计算机硬件管理
为加强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防护,应当重视对计算机硬件的管理,需定期做好硬件维护工作,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计算机使用人员应当定期检查计算机硬件,看其是否存在问题,一旦发现问题则需要及时维修或是更换,确保计算机硬件设备的正常运行,避免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受影响;二是加强计算机信息储存管理,定期检查计算机硬盘,如若出现异常或是受损,则要及时更换。

一般情况下,计算机硬盘的更换时
间为两年,最多可以使用四年,超过保质年限就必须更换,否则难以保障计算机储存数据的安全性,容易造成数据丢失、受损等情况;三是要重视计算机储存设备维护工作,使计算机硬件保持稳定的运行状态。

4.2 重视安全软件安装和应用
在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运行过程中,应当重视安全软件的安装和应用。

大部分的安全软件都具备病毒查杀、识别用户信息等功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受攻击概率。

可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要充分发挥防火墙技术作用,有效阻挡木马程序、网络病毒的侵入,保护好计算机内部的数据信息,防止其受损;另一方面,要灵活安装和应用杀毒软件,其能够分析计算机系统的危险程序,进行科学识别,及时清理可疑文件、数据,防止计算机信息受损。

在应用过程中,应当定期更新杀毒软件,提高其性能。

除此之外,还应当重视文件加密技术,可有效结合端口加密技术、线路加密技术,保障数据信息安全,利用现代化数字签名来进行有效防护。

4.4 维护网络运行环境安全
在计算机网络系统运行过程中,如若未能有效控制其运行环境,则很容易引发安全风险,导致系统出现漏洞,给不法分子提供攻击机会,使之乘虚而入。

基于此,应当加强网络运行环境安全维护,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要加强对设备环境的维护。

将设备放置于干燥环境下,避免阳光直接照射,不可放置于震动较大的区域,需定期检查设备零件,确保各计算机设备能够正常运行;二是要加强对计算机运行环境的维护。

主要是指维护上网时周围的安全环境,公共场所网络上网的安全性要稍弱一些。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应当加强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防护工作,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旨在保护计算机网络系统的
安全运行,维护网络信息安全。

参考文献
[1] 熊淑华,张爱国.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防护策略探讨[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8,36(5):190,192.
[2] 陈鹏.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防护策略探讨[J].中国新通信,2019, 21(2):129.
[3] 王鑫.大数据时代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防护策略探讨[J].中国新通信,2022,24(1):133-13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