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第9课《老王》教学实录 (新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王》教学实录
(班级分小组坐)
师:好,同学们咱们要上课了。

大家会感觉到这样的一个坐的样式比较新鲜。

咱们这节课呢是采用小组讨论交流的方式学习一篇课文。

下边呢我先做一些准备工作,现在是一共几个小组呢,一组,二组,三组,四组,五组,六组,七组,八组,九组,十组,好,同学们记住了,我刚才给大家排了一下序号,你看一组,二组,三组,四组,五组,六组,七组,八组,九组,十组(用手指明)。

记住了吧自己是哪个组?
生:记住了。

师:记住了。

好,现在每个组的同学呢抓紧时间选一位组长,来,抓紧时间选一位组长。

你们自己选。

(生各自选组长)
师:好了,好一组的组长举手。

一组的组长举手是谁啊,你们选的谁啊?
(生举手)
师:噢,是你。

好的。

好,请放下。

二组的组长举手(生举手),好,请放下。

三组的组长举手(生举手),好,请放下。

四组组长,四组的组长(生举手),噢,好。

五组?五组组长?(生举手)噢,好。

六组?(生举手)好的。

七组?七组的组长?(生举手)噢,好,是你。

八组?(生举手)好放下。

九组?(生举手)好。

十组?(生举手)哎好。

好咱们同学比较多。

恩,热闹啊。

同学不要坐得这么板正,不要这个样子,坐得随意一点。

不要把手放那么板正干什么。

往前趴一趴往后仰一仰往左右晃动晃动都不要紧,不要那么板。

好的。

下边儿我再说一下,同学们,组长的任务啊是要组织本组的同学好好的交流讨论。

如果这个组有同学不交流讨论,是局外人,那就是组长有责任,组长得抓紧提醒他:你得要讨论了。

每个同学都要发言。

咱们这个同学没有局外人,没有旁观者。

咱们今天上课,同学们说,这节课上得成功还是不成功,关键是看什么呢?同学们知道吗?关键是看什么呢?好这位同学你来说一说。

生:就是,就是大家好好讨论然后积极发言。

师:哎很好,你说得很好。

我们这节课上得好还是不好关键是看同学们的表现怎么样,不是看我。

同学们表现好了我们这节课就成功了,记住了吗?
生:记住了。

师:声音不洪亮。

记住了吗?
生:记住了!
师:哎,对!这才好。

好了同学们,下边呢同学们开始拿出你们的文章来。

都拿出来了吗?
生:拿出来了。

师:然后拿出一支笔来。

哎。

拿出一支笔来。

恩好的。

我说同学们就是坐的姿势啊,随意一点,不要这么板。

这个老板着个腰这个腰也受不了的是吧?大家可以随意一点。

好了,同学们今天我们这节课啊要学习一篇文章,这篇文章叫什么题目啊?
生:《老王》。

师:哎《老王》。

好,请同学们呢抓紧时间,哎我要问一下,在这之前已经看过文章的举手。

(生举手)
师:噢已经看过啦?是什么时候看的呀?请放下手。

恩那位同学拿着话筒说一说。

什么时候看的呀?
生:昨天下午。

师:昨天下午,看了几遍了你?
生:两遍。

师:两遍啦,看这么多。

噢,请坐下,请坐下。

你看了几遍啦?
生:我也看了两遍。

师:噢也看了两遍了,谁让你们看的呀?
生:恩,自己看的
师:噢自己要看的,不是老师让你们看的吧?就是光看了一下还做别的了吗?
生:做预习。

师:还做预习是什么意思啊?
生:就是不会的词查词典。

师:谁让你们查得呀?
生:自己查得。

师:噢自己查的。

除了查词还干什么啦?
生:还做了一些对文章的理解。

师:谁让你们做文章的理解的?
生:自己。

师:我们没上课谁让你们做理解的?哎,同学们这就有问题了,我们上的这堂课呢是一堂新授课,不需要你们预习,更不需要你们查字典词典,更更不需要你们去理解,那我们这节课该干什么呢?对吧?我们这节课就是要读书,要看看字词,要理解,要理解过了,我还上什么呢?班长是谁?请站起来。

(班长起立)
师:噢班长在这儿。

班长你说你有责任吧?你有没有责任你说?
班长:我没有权利让任何一个同学去看这篇文章。

师:噢你没有责任是吧?好的你请坐。

好了那么既然同学们已经看了,也找了字词了,也理解了,那咱们这个课的上法呢就得变一变了。

好了现在组长组织本组的同学讨论一个问题。

这篇课文我还有哪些地方不理解,我不会,我需要老师你来帮助我,需要我们同学呢,一起来研究,来交流。

你们虽然自己读了,自己查了词典了,但是并没有这样坐在一起进行讨论吧?噢我想没有的,如果坐在一起进行讨论我们的课就没法往下上了,是这样吗?哎是没坐在一起讨论吧?
师:真的啊?
生:恩恩。

师:笑,你笑是不是有问题啊?
生:没有。

(转向另一个学生)师:你说。

生:呃,我们没有进行太多的讨论。

师:噢,少讨论啦?进行了太少的讨论?
生:恩差不多。

师:噢请坐。

恩,问题就更严重了。

那现在我想问同学们,咱们这篇文章,不存在任何问题了吧?
生:有问题。

师:认为有问题的举手。

(生举手)
师:啊那么多同学举手了啊。

好的,请放下,恩,行了,我知道你们的这个情况了,下边儿呢我就得换一种方式了,啊换一种方式。

组长抓紧本组,抓紧组长本组同学进行一下交流讨论,看看存在哪些问题,每一个组都要提出问题来,不提出问题来那我就要找你组长了。

开始。

(生讨论)
师:说,组长组织本组抓紧说。

(生讨论)
师:组长要注意记录,你们这个组一共提出了几个问题,组长负责记录。

(生讨论)
师:你们是哪个年级啊?
生:初一年级。

师:你几岁啦?
生:12岁。

师:你们有几个问题啊?
生:两个。

师:写下来了吗?
生:正在写。

(转向全班)师:好了现在开始写问题了,好组长开始写问题了。

师:你们几个问题啊?
生:目前就这么多。

师:几个?六个啦?
(转向另一组)师:几个问题啊?写了吗?
师:写了啊?都记下来了是吧?恩,好的。

师:哎怎么样啦同学们?可以了吗?可以了吗?可以啦?噢好的,可以了啊。

恩,好了,一组,先来讲吧?大家注意听。

生:这是我们组的问题。

我们组的问题是:为什么第二节的第一句加那么多引号。

师:第二节的第一句,啊,第二节的第一句为什么加这么多引号,噢为什么加这么多引号。

你们几个问题先说?
生:四个。

师:噢四个问题。

噢,好吧你先说完。

这是第一个问题。

生:第二个问题是登三轮的人为什么都组织起来。

师:噢,为什么都组织起来。

生:第三个是为什么每想起老王作者都觉得心上不安。

师:噢。

生:第四个问题是最后一节的最后一句如何理解。

师:你说一说是哪一句?
生:最后一节的最后一句。

师:恩你读。

生: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师:噢,就是这句话什么意思,不理解?
生:恩。

师:噢好的。

同学们听清楚了吗?她提了四个问题,是吧?这些问题谁来解决啊?谁来解决啊?我来解决啊?不行,我不会。

谁来解决同学们?
生:我们。

师:哎对了,你们自己来解决。

刚才她提的这四个问题后边儿这些组和他们有相同的举手,和他们有相同的举手。

好,请放下。

咱们就先解决一组同学的问题。

好了组长抓紧组织本组同学解决这四个问题,咱们看哪个组解决得最好,来抓紧。

(生讨论)
师向一组:你们觉得难吗她这四个问题?不难是吧?噢。

(转向另一组)师:难吗这个问题?不难你们组都能解决是吧?不是?
生:有些还是不怎么理解。

师:这四个问题是不是有的可以替她解答?噢,那很好。

(转向另一组)师:你们觉得她这四个问题是不是都很难呢?
生:正在讨论其中的一个。

师:噢,有的很容易是吧?有的还要考虑考虑,恩抓紧讨论。

(转向另一组)师:这四个问题你们觉得难吗?
生:最后一个问题有点难。

师:噢就最后一个,最后一个有点儿难。

噢,难理解,那三个问题呢?
生:还可以。

师:噢好的。

(转向另一组)师:你们觉得这四个问题难吗?
生:还行。

师:还行?噢,还行。

那你们一会可以抢答,好不好?
生:好。

师:哎好。

好好表现啊。

(一组学生提问)师:噢你们可以来解答啊,你们要是不会的话你们也可以继续提这个问题。

好吧?
师:好了停下来,停下来,这位同学你再来说第一个问题。

生:第一个问题我们组员讨论得出的结果是…
师:哎不是你们讨论的结果,你们组提出来的问题你们组先不要回答,你再把第一个问题重复一下请其他组同学来回答,好吧?
生:第一个问题是第二节的第一句为什么加那么多引号。

师:噢这个谁来回答?我看哪个组先举手。

噢这个组先举手了,是吧?恩,好你请坐。

生:我们组讨论出来的结论是这些词语加上了引号,比如说是“脑袋慢”、“没绕过来”、“晚了一步”、“人老了没用了”这些加引号可以突出作者,就是这个老王的一些特点。

师:再说一遍?
生:这些词可以着重突出老王的一些特点。

师:噢突出老王的一些特点。

恩,你们是这样回答的。

哪个组,老师,我对她的回答不太满意,我要做补充,有没有?这些为什么要加引号,好,那个组同学。

生:我觉得它们都是,都是引用一些词语,呃,然后…
师:对,对对对,引用的才要加引号,引用的谁的?
生:恩,别人说和他自己说的。

师:和他自己说的?
生:对。

师:噢好的,同学们对这个答案怎么样?
生:满意。

师:满意吧?哎,满意是吧?好,同学记住了吗?加引号,为什么要加引号呢?别人说的话,原话,才加引号。

别人说的原话。

噢,你还有问题是吗?你说。

生:我认为这都是作者自己这么认为的,她是这么想的不一定就是别人也是这么说的。

师:噢,你坐。

作者自己的认为,作者叫什么名字啊?
生:杨绛。

师:杨绛。

是吧?哎杨绛,注意这个字,注意这个字的写法同学们,来自己用手比划着写一写,用手比划着写一写,杨绛,一个绞丝,是吧?这边有个什么呢你看看,这边儿有个
小竖,那个小竖别忘了是吧?哎杨绛。

注意,杨绛自己的想法她在文章里就写了,她只要有自己的想法她就把它写出来了,她写的文章嘛,她单独引出来的肯定是引用的别人的话,别人的原话,所以要加上引号。

明白了吗?哎这个原话呢我们猜想应该是谁说的呀?
生:老王。

师:哎老王说的,是吧?老王说的。

好了第一个问题,解决了吗?同学?解决了。

好,第二个问题,接着说。

生:第二个问题是登三轮的人为什么都组织起来了。

师:噢好的。

哪个组来回答这个问题?好,你来回答。

生:因为登三轮的人组织起来的话他们的,恩力量会比较大,这样挣的钱会更多然后再平均分享。

师:哈哈哈哈哈。

好请坐啊。

这位同学真是想得挺好的。

同学们,提出这个问题很不简单,要想回答这个问题,作为我来讲,很简单,但是要想让你们明白这个问题,很难。

我给同学们说这个问题我们现在不去解决它,等你们大了,不用老师讲,你自己就明白,我现在讲了,你也不明白,好不好同学们?
生:好。

师:哎好。

来接着说第三个问题。

生:第三个问题是为什么每想起老王作者觉得心上不安。

师:噢,这个问题我觉得提得太好啦,这是个很重要很重要的问题啊,对不对同学们?哪个组来解决?没有举手的啊?噢那个组,好。

生:老王跟那个,因为作者跟老王比起来,作者是一个比较幸运的人了,然后呢这个作者没有给老王太多的帮助和关心她自己心里觉得很不安。

师:恩,这个问题可以不可以和这个组提的第四个问题结合起来考虑啊?可以吗同学们?哎可以,你看它这句子是挨在一起的是吧?把它放在一起来考虑。

恩你请坐,好哪个组再想回答这个问题?哪个组还想回答这个问题?包括最后第四个问题,你们把它合在一起老考虑。

好,你来说。

生:我认为,他们这个,恩,作者心上不安是因为他们同样都是,都是人,但是他们对人的做法,还有各方面做的都是不一样的,拿老王来说,他这个人很老实对每个人都很好,而作者,她想,她可能认为自己没有比老王做得更好但是她却比老王更幸运,而老王他却有那么多的不幸所以感到很愧怍。

师:噢,很愧怍,很不安。

这位同学你讲。

生:他,那个老王,他拿了鸡蛋还有香油,呃,是他真心就是想送给他们的,而那个,作者,呃,却要给他钱,这像侮辱他一样。

师:哎对对,你这个考虑是从哪找的依据啊?是自己想的还是书里边儿说的呀?
生:老师都有一点儿。

师:噢好的你请坐你请坐,这位同学啊。

同学们看书,这位同学回答问题的思路很好,就是我们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哎同学们这时候听老师讲了,一定要听老师讲,我们在回答问
题的时候啊,一定要从课文里边儿找依据,不是我们自己胡乱想的,明白我说的这个意思吧同学们?
生:明白。

师:哎。

看课文里边儿它是怎么说的,然后我们根据这个具体的语言环境,我们来做回答,不能够抛开这个课文,哦我就胡乱想吧,天马行空,那不行。

好同学们看书,看书,我们来一起读这一段,咱们都已经,你们都已经预习过好几遍了,是吧?最后一段一起来读。

我回家,12.
(生齐读)
师:哎好。

这个时候老王已经,已经?
生:去世了。

师:哎已经去世了。

作者呢她心上她感觉到不安,不安之后呢作者就开始自己问自己,我为什么心里不安呢?你看一下,她自己问自己,是因为吃了她的香油和鸡蛋?啊,是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

最后作者想来想去找到答案了,是什么呢?“我”渐渐明白了,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因为作者觉得愧怍于老王,所以心里才不安。

这就是不安的原因,是不是很明确的同学们?哎这个答案很好找。

那问题在于,第四个问题,作者为什么觉得对老王愧怍?什么叫愧怍?
生:惭愧。

师:噢惭愧。

那作者她怎么觉得对老王于心惭愧呢?这个问题是理解这篇课文的一个关键点,下边儿给同学们两分钟的时间,每个小组再来一次。

来,再讨论。

(生讨论)
(向一组)师:你们讨论得怎么样啊?
师:噢,好了,停下来停下来。

哪个组来回答这个问题?组长请举手。

噢,是不是有一个组要举手了?噢这个组举手了,好,这位同学请讲。

咱们听这位同学回答,如果哪位同学和她意见不一致,她讲完了你们接着进行补充。

生:恩,作者与老王相比她比老王更加幸运,恩文章有提到,老王的就是家庭成员有一个哥哥死了,两个侄儿还没有出息,但是作者还有一个家,恩之后,就是作者觉得她对老王的关心还不够,就觉得很惭愧。

师:噢,请坐。

还有哪位同学要补充?好,那位同学。

生:我觉得那个,因为它前面说了,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它后面还有,几年过去了,我想这是她在很长一段时间中作者对自己的反思,既然作者这么对自己反思了那么她肯定心里还是有觉得那个当初老王来表示感谢她,恩她的行为是很不妥的。

师:噢,噢,你坐。

可是前边儿人家作者说了,都不是。

好,你再讲。

生:因为这个老王,他前面对,对这个作者那么好还而且没有欺负,就是给作者送,那个送冰,而且老王还给作者送了这些那瓶香油还有鸡蛋,而最后老王到了去世了这个作者她都不知道,所以她觉得自己很对不起老王,很愧怍,惭愧。

师:她应该知道,去参加他的追悼会?是吧?结果她没去参加他的追悼会,是吧?
生:对,而且让他这么草草地就把他埋了。

师:噢这么草草地就把他埋了。

噢你坐。

还有哪位同学想讲?好那位同学。

生:我想那个,老王,作者可能以为老王生病了,躺在床上在休息没有死,所以说…就是,就是没有注意到。

师:噢,就是老李说的是假话,骗她呢,实际上他没死,是吧?
生:不是这个意思,就是,作者那时候还以为老王又病了正在躺在床上休息,到了十天以后老李才告诉她那个真实的那个…
师:噢就是这个过程她也没去看看他?
生:对。

师:噢好,你请坐。

好了,同学们我们还得看书。

作者为什么愧怍?这个问题不简单,不是说同学们你们想要讨论讨论就能够解决得了的,既需要讨论,还需要认真看书,还需要老师帮着你们来解决这个问题,而这个问题是一定要解决的,大家再看这句话,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幸运的人是谁啊?
生:作者。

师:噢你写下来了吗?
(生记录)
师:作者她说她自己是幸运的人,为什么她说自己是幸运的人呢?啊?为什么呢?同学们会说,这很简单啊,她没死。

是吧?其实呢,还不是那么简单的,我们要来对照一下看一看,一个不幸者,不幸者指的是谁啊?
生:老王。

师:老王为什么是不幸者啊?这个“不幸者”用在老王身上包含了几层意思啊?每个同学自己去总结,来抓紧总结。

老王的不幸包含几层意思。

来自己写,不需要交流讨论,同学们自己动脑筋。

这需要干什么啊?这需要把整篇文章当中关于老王的经历都得概括进去,是不是这样同学们?
(生思考)
师:老王的不幸有几层含义?为什么说老王是一个不幸者?好了,哪位同学来回答这个问题?恩这个同学呢举手很积极,咱们这次叫后边儿这个组的同学吧?好吧?来,那个小伙子,你来,哎,你来。

好,同学们听他回答。

生:我觉得有两层意思,一个身体上一个精神上。

师:噢身体上和精神上,你这是高度概括,挺好的,再说得具体一点,先说身体上吧。

生:身体上是因为他有一只眼睛瞎了。

师:噢是的,这是一个。

还有吗?
生:还有他年老了还拉车,力气活。

师:噢对,下力。

很好。

生:精神上是因为恩,他的亲人都死…
师:什么?
生:亲人都…
师:噢亲人都没了是吧?
生:恩。

师:他自己很…
生:孤独。

师:哎很孤独。

很孤独,你们写下这个词来同学们,很孤独。

还有吗?
生:没有了。

师:没有了?好你请坐,还有补充是吧?好你来补充一下。

生:老师我觉得他生活上也有…
师:噢生活上,你说。

生:呃,她说,看见一个破落的大院,里边有几间塌败的小屋,然后问起这里是不是他的家,他说在这住很多年了。

师:是的,也就是他很贫穷。

生:对。

师:是这样吗?很贫穷。

生:对。

师:请坐,还有补充吗?噢你说。

生:因为他有一只眼瞎了所以乘客都不愿意坐他的车。

师:恩,乘客都不愿意坐他的车,不愿意坐他的车他就怎么样?
生:恩,没有生活来源。

师:哎很好很好,说的很好。

还有补充吗?噢那位同学。

生:我觉得这是社会对他的不公,有人说这老光棍大约是年轻时不老实害了什么恶疾瞎掉了一只眼,我觉得不是的,那个,恩,老王的眼睛应该,恩,是,要不然是营养不良,要不然就是有什么病,并不是因为他不老实。

而且这文章上说了,恩他送的冰比以前送的冰还要大出两倍价格也一样。

师:他老实不老实这个人?
生:老实。

师:哎是个老实人。

可是别人对他瞎猜测,说瞎话,伤害他,是这样吗?
生:恩。

师:哎好请坐。

挺好的。

哎同学们你看,咱们这就总结出来了吧?老王的的确确是一个不幸的人,他的最大的不幸是什么呢?对,很早地就死去了,很早地就死去了,这太不幸了。

他活着有很多不幸,他死掉了这是他最大的一个不幸,那么他为什么死掉又与他生前的这些不幸密切相关。

好我们搞清楚了,他为什么是不幸的,那么接着同学们,我们还是要讨论这句话,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我要问同学们了,作者愧怍啊是因为坐他的车不给他钱,对吗?
生:不是。

师:噢不对。

书里边儿说了吗?说了是吧?每次坐都给他钱,是这样吗?而且要减半的时候她减半了吗?没有,都是怎么样?哎给足,是这样吗?哎给足。

看来不是这个意思,是吧?不是欠他钱而觉得愧怍,是这个意思吧?噢我们再看一下啊,那就是,那就是什么呢?我坐你的车我也给你钱了,你给我香油给我鸡蛋我也给你钱了,那还愧怍什么呀?好,你说。

生:我觉得应该是那个作者没有给予老王太多的帮助而老王给了她很多帮助所以作者才会觉得愧疚。

师:噢,没有给他太多的帮助那就是说应该把自己家里的所有的钱都拿出来给老王,是吧?是这个意思吧?噢你来讲。

生:我觉得,恩我觉得老王,我觉得作者是以为老王是来谢她的而她却以为老王是问她要钱的所以感觉…
师:噢有点误解他是吧?
生:恩。

师:老王因为作者的误解就死掉了,是吧?是这样吗?
生:不是。

师:噢也不是。

是吧也不是。

好的,你来讲。

生:老师我觉得应该是作者对老王病情没有给予足够的关心,然后就是不闻不问,然后就直到他死了也不知道。

师:噢对,她应该经常到他家里去探望他,发现他有病了把他拉到医院里去给他治疗,是吧?是这样吗?是这样吗?
生:是。

师:不是。

不是。

好,那位同学。

生:我觉得她说那个老王可能是觉得他身体不好然后可能活不了几天了,然后就拿些东西想感谢感谢作者,而作者却觉得老王只是想讨点钱,然后就是,作者就给了他点儿钱,实际上老王心里不是这样想的,她觉得这样侮辱了老王的心。

师:噢侮辱了老王,所以觉得愧怍?还有要说的?噢这位同学还想说。

生:我觉得是因为作者,作者比老王幸运,但是她在道德上不如老王。

师:什么?应该抱抱他?噢拥抱拥抱,是什么?什么?
生:道德。

师:道德?你再说一遍我没有听太清楚啊。

你再说一遍。

生:我觉得是因为作者比老王幸运但是在道德上不如老王。

师:噢她在道德上不如老王老王道德高尚这个作者道德不太高尚,我还以为说是要拥抱拥抱他呢,哈哈哈,请坐请坐。

哎同学们作者道德高尚不高尚?
生:高尚。

师:在这个文章里边儿啊,我们很难说他们道德高尚还是不高尚,他们都做到了应该做的事情。

同学们想一想这个作者杨绛她是一位著名的作家、学者,她的丈夫也是著名的作家、学者,他们的社会地位明显的要高于老王,是不是这样?
生:是。

师:但是她还觉得对老王愧怍,这实际上是一个知识分子什么的表现?
生:谦虚。

师:噢谦虚的表现。

生:内疚。

师:内疚的表现?不是。

这实际上是一个知识分子的良心的表现,写下来。

这个问题呢有一点深度,初一的同学们你们理解起来啊,我觉得可能还是有一点困难的,你们就先这样把它记下来,啊它是一个知识分子的良心的表现。

好接着听老师说一下,同学们想,作者,包括作者这一家,该做的事情都做到了,是这样吧?但是她仍然觉得愧怍,其实作者你说她有这个义务有这个责任去帮着老王看病、送医院、开追悼会、把家里钱都拿出来给他,作者有这个义务吗?
生:没有。

师:没有这个义务。

她没有这个义务她反而还感觉到愧怍是不是一个人有良心啊同学们?谁应该愧怍啊?
生:老王。

师:老王是一个不幸的人,老王这样悲惨地死去了谁应该愧怍呀?
生:作者。

师:哎呀同学们你们知道不知道,你们这次老师给了我一个很,难度很大的一个,一个题就是让我来教《老王》,我看了,因为我现在教的高中啊我不教初中,让我教《老王》啊我觉得这篇文章呢不好教,它不,作者杨绛她绝不是写给你们这些孩子看的,这个文章你们要理解是很难的同学们,真正应该愧怍的是政府,是那些当官的,不是杨绛,杨绛该做的都做了她,她有良心,她仍然感到愧怍啊同学们,我们的政府干什么去了,我们的当官的干什么去了,明白这个道理吧同学们?所以我不愿意给你们上这篇课文,我怕讲了之后引起你们的误解,但是我又不能不讲,杨绛这句话写得太深刻了呀同学们。

社会应该帮助他解决,他的生活困难,政府应该帮助解决他的生活困难,杨绛没有这个义务,她已经做得不错了,但是她仍然感觉到有愧于老王,我们的知识分子多善良啊同学们。

我们读到这个文章的时候我们会感觉到杨绛这个知识分子太让我们感动了,或者说,就是因为这一句话,我们可以说,杨绛她是一位道德高尚的人,对不对同学们?
生:对。

师:我是不是有点儿太激动了?因为我不该跟你们这些小孩子们讲这些东西同学们。

你们还小,你们还小,好了,一组的问题这四个,其他的组不重复的问题二组提一个,好吧?有没有不重复的?重复的就不提了。

三组有没有?好,请提一个。

生:我觉得为什么作者会挑选老王做这个题材,她是在什么背景写这篇文章的
师:噢好的。

同学们看里边提到了一个社会背景叫文化大革命,是不是啊?文化大革命呢很复杂,你们小我也不愿意跟你们讲,你们大了之后再慢慢地再自己去了解吧。

当时这个背景是很复杂的。

文化大革命一开始呢作者一家都受到了冲击,什么叫受到了冲击啊?大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