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马斯洛的眼睛看大学生的需要层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马斯洛的眼睛看大学生的需要层次
【摘要】本文详细介绍了马斯洛和他的需要层次论,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当代大学生需要的层次特点,以及大学生在不同的阶段中不同的需要特点。

大学生努力奋斗的最终目标就是实现自我,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就要充分利用可利用的信息以使自己的需要得到最圆满的满足。

【关键词】马斯洛;需要层次论;大学生;信息需要
21世纪是信息时代,在飞速发展的信息社会里,信息已贯穿于人们生活的各个层面,且日益成为社会各领域中最活跃、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

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永不停息,人们的信息需要也是在不断变化着的。

所谓信息需要,是指人们在从事各项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为解决所遇到的各种问题而产生的对信息的不足感和求足感。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物质需要的基础上又产生了多种多样的精神需要。

马斯洛认为人的各种基本需要并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以一种层次的和发展的方式,以一种强度和先后的秩序,彼此关联。

大学生处在特殊的人生阶段,有着与其他群体相区别的需要,但是大学生的需要也同样呈现出层次性。

一、马斯洛和他的需要层次论
亚伯拉罕·马斯洛(1908~1970)是当今公认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著名心理学家。

最初任教于布鲁克林大学,后任布兰戴斯大学心理学系主任,曾任美国心理协会主席。

他的需求层次、自我实现理论闻名于世,对管理学学科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德鲁克等管理大师也深受其思想影响。

亚伯拉罕·马斯洛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祖师,他再造了心理学,在心理学的第三思潮中力图把全部的性回归到科学中去。

“他最著名的需求层次、自我实现、峰值体验等理论,早已为大家耳熟能详,成为现代心理学不可或缺的一部世界著名的心理学家。

”同时他的思想也波及到经济学、社会学、伦理学、教育学、哲学、美学等方面,并推动了这些领域的发展。

其需要层次论是其研究人类动机理论的最直接的成果。

其思想被称为心理学史上的“第三思潮’,他的理论无论是在思想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上都是对“第一思潮”(弗洛伊德创立的精神分析学)和“第二思潮”(华生创立的行为主义理论)的突破和扬弃。

他认为人类行为产生的根源是建立在人类需要与欲望的基础之上的,当人的生理或者心理产生某种匾乏时,为了填补匾乏,人们会从客观条件中寻求填补匾乏的因素,需要从而产生,伴随着需要的出现,人类的动机形成,从而形成一系列的行为。

马斯洛经过长期研究,在1943年著的《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理论》中,首次提出了“需要层次论”,将人的基本需要划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
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这五个层次。

1954年又在在《动机与人格》(1970年修订)中扩充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求知需要、求美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七个层次。

人的五种基本需要在一般人身上往往是无意识的。

对于个体来说,无意识的动机比有意识的动机更重要。

因为无意识的动机更自然地彰显了人的这种需要得到满足的必然性和必需性。

人在这种情况下的需要也往往是最真实、最基本的。

对于有丰富经验的人,通过适当的技巧,可以把无意识的需要转变为有意识的需要。

只有有意识的需要才会产生动机,有了动机也就有了目标导向,继而才有目标行动来满足需要。

最后才会有新的需要的产生,接下来是一连串的满足新需要的行动。

需要是行动的动机,人类的进步就是因为不断有新的需要产生,而我们为了满足这种需要而进行不懈的努力,总是因为有了新的目标而有了前进了动力。

需要的层次等级不同,对人的影响和决定作用的强弱也不同。

既然说人的需要是有层次的,那么按层次来划分,人类的基本需要大致可分成两类:一类是沿生物谱系上升方向逐渐变弱的本能或冲动,称为低级需要和生理需要。

一类是随生物进化而逐渐显现的潜能或需要,称为高级需要。

人都潜藏着这五种不同层次的需要,但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来的各种需要的迫切程度是不同的。

人的最迫切的需要才是激励人行动的主要原因和动力。

生理上的需要是人们最原始、最草本的需要,如吃饭、穿衣、住宅、医疗等等。

若不满足,则有生命危险。

这就是说,它是最强烈的不可避免的最底层需要,也是推动人们行动的强大动力。

人的需要是从外部得来的满足逐渐向内在得到的满足转化。

信息需要的跟风之势除了表现为对一种归属感的寻求之外,还有着认知需要与审美需要的认同;在生理需要及安全需要层次上已得到相应的满足才能追逐流行。

但前提是在高层次的需要充分出现前,低层次的需要必须得到适当的满足。

因为低层次的需要基本得到满足以后,它的激励作用就会降低,其优势地位将不再保持下去,高层次的需要会取代它成为推动行为的主要原因。

这些需要一经满足,已不再能成为激发人们行为的起因,于是其主导地位便被其他需要取而代之的现象,都是很自然也很合理的。

任何一种需要并不因为下一个高层次需要的发展而告消失,各层次的需要相互依赖与重叠,高层次的需要发展后,低层次的需要仍然存在,只是对行为响的比重减轻而己。

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等级的需要。

人类的需要达到这一层次时,自我实现的动机就分成健康型自我实现和超越型自我实现,而超越型自我实现动机推动个体产生行为,其最终目的是实现自身的存在价值观。

二、大学生信息需要的层次论
大学生处在特殊的人生阶段,有着与其他群体相区别的需要,同时在大学生群体内部,不同阶段又出现不同层次的需要:(1)主要就四年制本科大学生而言,各年级学生相比,大一新生,多数是初次独立在外生活,更希望得到帮助和
照顾,即安全感的需要。

(2)针对二、三年级的学生,已经热悉了所在的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于是产生了许多新的需要,这时候提高能力、人际交往等较高层次的需要成为主导。

(3)大四毕业生面临就业,受到来自社会、家庭、学校等多方的压力,需要就较为复杂了。

因此,他们对学校也有一定的要求。

如黄文秀在《马斯洛层次需要理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的选择》中指出:“他们希望正常的生理需求能得到满足,在衣食住行等方面没有后顾之忧;他们要求学校加强安全保卫工作,有一个平安和谐的校园,以保障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安全;他们渴望归属于一个组织和团体,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获得爱和友谊,获得别人的尊重和良好的评价;他们有美好的理想和远大的抱负,希望个人潜力得到充分发挥,个人才能得到充分展示,个人成就得到充分肯定,成为一名全面发展的有用的知识型人才。


物质需要是人的第一需要,只有当物质需要问题得到基本解决之后,大学生才能更好的实现社交、尊重、自我实现等需要。

生理和安全需要是最基本的物质需要。

“马加爵案件”凸现的贫困大学生人性扭曲的事实告诉我们,以马加爵为代表的贫困大学生正是由于其基本需要得不到满足,“人性”往往会在不经意间丧失。

“人性”一日丧失,创造性也就失去其应有的价值。

生理和安全需要是一个人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的因素。

因此,满足大学生的基本需要不仅能大学生潜在的人性得到彰显创造有利的条件,同时也能诱发大学生“人力”的显现,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当前两种需要得到基本满足,对爱和归属的需要就开始支配人的动机和行为了。

在这一层次的人,非常珍视友谊、家庭和在一定社会团体中和谐的人际关系。

如果需要得不到满足,人就会产生紧张、忧虑、沮丧,甚至被抛弃的感觉。

大学生的年龄段正值面对生活事业的形成期,因而更加看重爱和归属的需要。

所以,处在这个时期的大学生们,最容易受到感情的伤害,因为此时他们的心灵一般都很脆弱,有的是第一次体验爱情,所以还没有免疫力。

而且这个年龄的人都比较敏感,又是初次体会现实社会的残酷,所以,第三个层次的需要如果得到满足,会使大学生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同时,有了感情的支撑,做其他的事也会上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尊重的需要可分为自尊、他尊两类,包括自我尊重、自我评价以及尊重别人。

与自尊有关的,如自尊心、自信心,对独立、知识、成就、能力的需要等。

尊重的需要也可以如此划分为:(1)渴望实力、成就、适应性和面向世界的自信心、以及渴望独立与自由;(2)渴望名誉与声望。

声望为来自别人的尊重、受人赏识、注意或欣赏满足自我尊重的需要导致自信、价值与能力体验、力量及适应性增强等多方面的感觉,而阻挠这些需要将产生自卑感、虚弱感和无能感。

基于这种需要,愿意把工作做得更好,希望受到别人重视,借以自我炫耀,指望有成长
的机会、有出头的可能。

显然,尊重的需要很少能够得到完全的满足,但基本上的满足就可产生推动力这种需要一旦成为推动力,就会令人具有持久的干劲。

自我实现是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最高境界。

就个人而言,它是一个“痛并快乐”的过程。

发挥自我潜能实现个人理想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极大的意志力克服外界困难和自身惰性。

可一旦成功,实践者就会完全沉醉于事业的喜悦状态中,体验到强烈的自我力量。

在大学生面临就业时有多种选择。

“自主创业”作为一种新的就业方式正在逐步走进人们的生活,这种就业方式为那些主张“我的事业我做主”的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利用信息需要来认识自己,从而努力实现自我。

马克思曾说过:“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

”从这一原理出发,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大学生接受行为的选择与产生是与其需要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古希腊哲人曾提出:“认识你自己是人生的第一根本要义。

”对信息需要的求索除了有助于解决当下问题与进行有效决策外,在更高的层面上,体现出了对人自身的认识,对自身的认识越充分,就越有可能认识到自身独特性,认识到自己的独特性,才会发现自己的优势所在,也就越有可能实现自我,通过自身的创造性活动来提升自我,最后达到实现自我的境界。

需要层次理论的研究告诉我们这样一个原理, 首先, 人的行为受需要的支配和驱使, 需要一旦被意识到就会产生动机, 它就会以行为的形式表现出来, 需要驱动人的行为朝一定的方向努力, 以实现自身的满足。

其次, 人们一般按照梯级从低级到高级地来追求各项需要的满足。

杨勇在《论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在高校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说:“并不是说不同级别的需要不能在同一时间发挥作用, 而是说在某一特定的时期总有某一级别的需要发挥独特的作用, 处于主导地位, 其他需要处于从属地位。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让我们更清晰、更有条理的认识了大学生需要的层次,这有利于我们认识自身的独特性并意识到我们真正要做的什么,最需要的又是什么,可以说,用马斯洛的眼睛,我们更清楚地认识了自我,发现了自身的优势,从而得用自身优势不断努力实现自我,最后实现完美的人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