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第四教育集团高三理综(化学部分)5月联考试题-人教版高三全册化学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遵义市普通高中第四教育集团2015届5月联考
理综化学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第Ⅰ卷第33-41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的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Fe 56 Zn 65 N 14 O 16 Na 23 S 32 Mg 24 Cu 64
第I卷(选择题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分,每小题6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次氯酸钠溶液作消毒剂,是因为钠盐能使蛋白质变性
B、工业电解熔融氧化铝冶炼铝,是因为氧化铝的成本比氯化铝低
C、生活中常用铁酱油、AD钙奶和钠盐,是因为铁、钙、碘都是人体必需元素
D、用硫化钠除去废水中的Hg2+、Cu2+ ,是因为硫化钠溶液是碱性,易生成氢氧化物沉淀
8、下列实验现象预测正确的是
A、实验Ⅰ:振荡后静置,上层溶液颜色保持不变
B、实验Ⅱ:酸性KMnO4溶液中出现气泡,但颜色不变
C、实验Ⅲ:微热稀HNO3片刻,溶液中有气泡产生,广口瓶内始终保持无色
D、实验Ⅳ:继续煮沸溶液至红褐色,停止加热,当光束通过体系时可产生丁达尔效应
9、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标况下,22.4L SO3和22.4L C2H4原子个数比为2:3
B、将78g Na2O2与过量CO2反应,CO2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C、含0.2mol H2SO4的浓硫酸与足量铜充分反应,生成SO2分子的数目少于0.1NA
D、电解精炼铜时,若阳极质量减少32g,则阴极转移的电子的数目为NA
10、元素周期表的形式多种多样,如图是扇形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1~36号元素),对比中学常见元素周期表思考扇形元素周期表的填充规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对应简单离子半径②>⑧>⑨
B、简单氢化物稳定性⑤>⑧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⑨>⑧>⑦
D、①分别与③、④、⑤均可形成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
的化合物
11、常温下,下列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A、PH=11的Na2SO3溶液中,水的电离c( H+ )=1.0×10-11mol/L
B、PH=10的某BOH的碱溶液中加水稀释至100倍,稀释后的溶液中
c( OH- )=1.0×10-6mol/L
C、PH=4的NaHC2O4溶液中存在:
c( Na+ )>c(HC2O4- )>c( H+ )>c(C2O42- )>c( OH- )
D、PH=2的硝酸与PH=12的氨水等体积混合
c( NO3- ) >c( NH4+ )>c( H+ )>c( OH- )
12、以氨作为燃料的固体氧化物(含有O2-)燃料电池,具有全固态结构、能量效率高无污染等特点,另外氨气含氢量高,不含碳,易液化,方便运输和贮存,是很好的氢源载体。

其工
作原理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直接氨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电池工作时的总反应为:4NH3+5O2 = 4NO+6H2O
B、固体氧化物作为电池工作的电解质,其作用是让电子在
电池内移动
C、电池工作时,在接触面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2NH3+3O2--6e-= N2+3H2O
D、外电路的电流方向为从电极a流向电极b
13、已知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6C(s) +5H2(g) +3N2(g) + 9O2(g) = 2C3H5(ONO2)3(l) △H1
2 H2(g) + O2(g) = 2H2O(g) △H2
C(s) + O2(g) = CO2(g) △H3
则反应4C3H5(ONO2)3(l)= 12CO2(g) + 10H2O(g) + O2(g) +6N2(g)的△H为
A、12△H3 + 5△H2 - 2△H1
B、2△H1 - 5△H2 - 12△H3
C、12△H3 - 5△H2 - 2△H1
D、△H1 - 5△H2 - 12△H3
第II卷(选择题共174分)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

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
26、(14分)I.工业上用CO2来生产甲醇的方法:
CO2(g)+ 3H2(g)CH3OH(g)+H2O(g) ΔH=-49.0kJ/mol。

将6 mol
CO2和8 mol H2充入2 L的密闭容器中,测得H2的物质的量随时
间变化如下图所示(实线)。

图中数据a(1,6)表示:在1 min时H2的物质的量是6 mol。

(1)达到平衡时CO2的转化率为。

(2)下列时间段平均反应速率最大的是。

A.0~1 min B.1~3 min
C.3~8 min D.8~11 min
(3)仅改变某一实验条件再进行两次实验测得H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中虚线所示。

曲线I对应的实验条件改变是;曲线Ⅱ对应的实验条件改变是。

Ⅱ.(1)某温度下,SO2(g)+1/2O2(g)SO3(g), ΔH=-98kJ/mol。

开始时在100L密闭容器中加入4.0molSO2和10.0molO2,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共放出196KJ热量。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K= 。

(2)有一种甲醇燃料电池,采用NaOH作电解质溶液,写出该电池负极反应式;
用该电池做电源,石墨为电极电解氯化镁溶液,阴极现象为。

27(14分)用含有A12O3、SiO2和少量FeO·xFe2O3的铝灰来制备A12(SO4)3.18H2O。

,工艺流程如下(部分操作和条件略):
Ⅰ、向铝灰中加入过量稀H2SO4,过滤:
Ⅱ、向滤液中加入过量KMnO4溶液,调节溶液的pH约为3;
Ⅲ、加热,产生大量棕色沉淀,静置,上层溶液呈紫红色:
Ⅳ、加入MnSO4至紫红色消失,过滤;
Ⅴ、浓缩、结晶、分离,得到产品。

(1)铝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H2SO4溶解Al2O3的离子方程式是:。

(2)写出Ⅱ中加入过量KMnO4溶液发生的离子方程式:。

(3)已知: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
Al(OH)3 Fe(OH)2 Fe(OH)3
开始沉淀时 3.4 6.3 1.5
完全沉淀时 4.7 8.3 2.8
注:金属离子的起始浓度为0.1mol·L-1
根据表中数据解释步骤Ⅱ的目的:。

(4)己知:一定条件下,MnO4 - 可与Mn2+反应生成MnO2
①向Ⅲ的沉淀中加入浓HCI并加热,能说明沉淀中存在MnO2的现象是。

②Ⅳ中加入MnSO4的目的是。

(5)在该实验条件下Ksp=4.0×10-38,当溶液的pH=3时,溶液中c(Fe3+)= 。

28.(15分)某校学生上课后对铁和浓硫酸反应探究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们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的气密性已检查):
(1)滴加浓硫酸之前,打开弹簧夹,通入一段时间N2,再关闭弹簧夹,打开装置A分液漏斗的活塞,发现几乎没有气体产生,原因是。

(2)对A装置加热后,A中有大量气体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过程装置B中未见明显变化,此时向装置B中液体进行如下操作,从中分别取少量溶液于两支试管中。

向第1支试管中通适量氨气,立即出现白色沉淀,该沉淀为(填化学式);向第2支试管中滴加适量新制氯水,也有白色沉淀产生,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反应一会后,在装置C中的溶液中出现淡黄色浑浊,该实验证明SO2具有性。

(5)装置D的作用
是。

(6)上述实验后,用PH计测得D中溶液呈碱性。

溶液为什么呈碱性呢?甲乙两组同学提出了两种猜想:①是生成的Na2SO3水解;②是氢氧化钠剩余。

请设计实验方案证明哪种假设成
立。

可任选下列试剂进行实验:Na2SO3溶液、酚酞溶液、氯水、BaCl2溶液、稀硫酸
实验步骤实验操作预期现象与结论
1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滴入几滴酚酞溶液变红
2
(7)在实验过程中,同学们嗅到有刺激性气味,于是利用装置E进行实验检测SO, 的含量,用注射器对实验室内空气进行取样。

并向装置E中共注入V mL(已折算为标况下体积)的空气,当溶液刚好褪色时,停止实验。

请计算该空气中SO2的体积分数(用含V的代数式表示)。

(二)选考题:共45分。

请考生从给出的3道物理题,3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做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注意所做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题目的题号一致,在答题卡上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

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6题【化学—化学与技术】(15分)
高铁酸钾是一种高效的多功能的水处理剂。

工业上常采用NaClO氧化法生产,原理为:
3NaClO + 2Fe(NO3)3 + 10NaOH=2Na2FeO4↓+ 3NaCl + 6NaNO3 + 5H2O
Na2FeO4+2KOH=K2FeO4+2NaOH
主要的生产流程如下:
(1)写出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

(2)流程图中“转化”是在某低温下进行的,说明此温度下Ksp(K2FeO4) Ksp(Na2FeO4)(填“>”或“<”或“=”)。

(3)反应的温度、原料的浓度和配比对高铁酸钾的产率都有影响。

图1为不同的温度下,Fe(NO3)3不同质量浓度对K2FeO4生成率的影响;
图2为一定温度下,Fe(NO3)3质量浓度最佳时,NaClO浓度对K2FeO4生成率的影响。

图1 图2
①工业生产中最佳温度为℃,此时Fe(NO3)3与NaClO两种溶液最佳质量浓度之比为。

②若NaClO加入过量,氧化过程中会生成Fe(OH)3,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若Fe(NO3)3加入过量,在碱性介质中K2FeO4与Fe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K3FeO4,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K2FeO4 在水溶液中易水解:4FeO42—+10H2O 4Fe(OH)3+8OH—+3O2↑。

在“提纯”K2FeO4中采用重结晶、洗涤、低温烘干的方法,则洗涤剂最好选用溶液(填序号)。

A.H2O B.CH3COONa、异丙醇C.NH4Cl、异丙醇D.Fe(NO3)3、异丙醇
37题.【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2009年诺贝尔化学奖奖励的是对生命一个核心过程的研究——核糖体将DNA信息“翻译”成生命,三位科学家利用X射线结晶学技术标出了构成核糖体的无数个原子每个所在的位置。

(1)蛋白质和核糖均由H、C、N、O、S等元素组成,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O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于N元素的第一电离能
B.H2O的热稳定性强于H2S是因为H2O分子间存在氢键
C.NH3分子中氮原子采用sp2杂化
D.CO2与COS(硫化羰)互为等电子体
E.一个NNNH2NNH2NH2(毒奶粉事件的配角)分子中共含有15个σ键
(2)基态碳(C)原子的轨道表示式为。

(3)水也是生命必需物质。

冰是人们迄今已知的由一种简单分子堆积出结构花样最多的化合物。

其中冰—Ⅶ的晶体结构为一个如右图所示的立方晶胞,每个水分子可与周围个水分子以氢键结合,晶体中,1 mol水可形成mol氢键。

(4)生命活动中的另一种重要化合物的结构如右图:该分子中的手性碳原子共有________个,碳原子的杂化方式共有种。

38题.【化学—有机化学基础】(15分)
某芳香族化合物A的分子中含有C、H、O、N四种元素,相同状况下,其蒸气的密度是氢气密度的68.5倍。

现以苯为原料合成A,并最终制得F(一种染料中间体),转化关系如下:(一些非主要产物已略去)
已知:
Ⅰ.R—Cl+2Na+Cl—R′―→R—R′+2NaCl(R、R′为烃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A中的官能团符号A的名称。

(2)N―→A的反应类型是。

(3)上述转化中试剂I和Ⅱ分别是,(选填字母)。

a.Fe/盐酸b.KMnO4(H+)c.NaOH溶液 d . CH3OH
(4)有一种D的同分异构体W,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后,可得到一种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的产物,写出W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的化学方程式:。

(5)F的水解反应如下:
化合物H在一定条件下经缩聚反应可制得高分子纤维,广泛用于通讯、导弹、宇航等领域。

请写出该缩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6)同时符合下列要求D的同分异构体有种。

①属于芳香族化合物,分子中有两个互为对位的取代基,其中一个取代基是硝基;
②分子中含有结构。

请写出满足核磁共振氢谱有三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3∶2∶2的结构式为:。

遵义市普通高中第四教育集团2015届5月联考
化学参考答案
7、C 8、 D 9、C 10、 A 11、 C 12、 C 13、A
26、(每空2分,共14分)
Ⅰ:(1)1/3或33.3%;(2)A;(3)升高温度;增大压强;
Ⅱ:(1)K=10/3;(2) CH3OH-6e-+8OH-=CO32-+6H2O;有无色气体产生,同时生成白色沉淀
27(每空2分,14分)(1)第三周期ⅢA族,Al2O3 + 6H+ = 2Al3+ + 3H2O;
(2)5Fe2++8H++MnO4-= Mn2++5Fe3++4H2O;
(3)将Fe2+氧化为Fe3+,调节pH值使铁元素完全沉淀;
(4)①、生成有黄绿色气体;②、加入MnSO4,除去过量的MnO4-。

(5) 4.0×10-5 mol/L
28.(15分)(1)钝化(1分) (2)2Fe+6H2SO4(浓)=Fe2(SO4)3+3SO2+6H2O(2分)
(3)BaSO3 (1分) Cl2+H2O+SO2+Ba2+=BaSO4+ 2H+ + 2Cl-(2分)
(4)氧化(1分) ,(5)吸收未反应完的SO2,防止污染空气(2分)
(6)
实验步骤实验操作预期现象与结论
1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滴入几滴酚酞溶液变红
溶液褪色则1正确,不2 加入BaCl2溶液至过量(2分
褪色则2正确(2分)
(7)(2分)。

选做(15分)
36题(15分)(1)Cl2+2OH—=Cl—+ClO—+H2O(2分)
(2)<(2分)
(3)①26 (2分) 1.2 (2分)
②3ClO—+Fe3++3H2O=Fe(OH)3↓+3HClO (2分)
2FeO42—+Fe3++8OH—=3FeO43—+4H2O(2分)
(4)B(2分)
37.(15分)(1)ABC(5分)(2)
1s 2s 2p
↑↓↑↓↑↑↑
(2分)
(3)4 (2分) 2 (2分)(4)4 (2分) 2 (2分)
38.(1)—NO2或硝基(2分)对硝基甲苯(或4-甲基-硝基苯)(2分) (2)取代反应(1分)(3) b , a(各1分)(4)
(2分)(合理给分)
(2分)
.
(6) 3 (2分)(2分).专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