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化学 氯及其化合物的专项 培优练习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化学氯及其化合物的专项培优练习题
一、高中化学氯及其化合物
1.Cl2通人70℃的NaOH水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反应完成后,测得溶液中NaClO与NaCl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则:
(1)配平溶液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Cl2+______NaOH=____NaCl+____NaClO3+_____NaClO+____ ____
(2)反应中的氧化产物为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生成0.1mol NaClO,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总数是__________ mol,若溶液的体积正好为100mL,则溶液中Na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mol/L。
【答案】7149147 NaClO 3 NaClO 0.225 2.25
【解析】
【分析】
【详解】
(1)据题设条件,先定NaClO、NaClO3的化学计量数为4、1,再利用化合价升降法:升高总数为4×1+1×5=9,降低总数为1,配平得7Cl2+14NaOH=9NaCl+NaClO3+4NaClO+7H2O;(2)分析反应得氧化剂、还原剂均为Cl2,Cl元素被氧化生成NaClO3与NaClO,氧化产物为NaClO3与NaClO;
(3)由反应知每转移9mol电子,生成4molNaClO,则生成0.1molNaClO,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总数是0.225mol,同时生成NaCl为0.225mol,若溶液的体积正好为0.1L,则溶液中NaCl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25mol·L-1。
2.通常用的漂白粉是次氯酸钙,氯化钙和氢氧化钙所组成的水合复盐,是由Cl2与消石灰制成的。
有关反应如下:2Cl2+3Ca(OH)2→Ca(ClO)2·CaCl2·Ca(OH)2·H2O+H2O
(1)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反应中,化合价有变化的元素是 _________ ;
(3)漂白粉在潮湿的空气中放置会慢慢失效,有关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
光照2HCl+O2↑【答案】Ca(ClO)2 Cl Ca(ClO)2+2H2O+2CO2 →Ca(HCO3)2+2HClO 2HClO−−−→
【解析】
【分析】
【详解】
(1)漂白粉是由Cl2与消石灰反应2Cl2+3Ca(OH)2=Ca(ClO)2·CaCl2·Ca(OH)2·H2O+H2O制成的,其组成是次氯酸钙,氯化钙和氢氧化钙所组成的水合复盐,其有效成分是Ca(ClO)2;
(2)由Cl2与消石灰反应2Cl2+3Ca(OH)2=Ca(ClO)2·CaCl2·Ca(OH)2·H2O+H2O中,化合价有变化的元素是Cl2中的Cl由0价变成Ca(ClO)2中+1价,CaCl2中的-1价,所以化合价有变化的元素是Cl;
(3)漂白粉在潮湿的空气中放置会慢慢失效,是因为Ca(ClO)2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HClO又分解了,所以反应的方程式为
光照2HCl+O2↑。
Ca(ClO)2+2H2O+2CO2→Ca(HCO3)2+2HClO;2HClO−−−→
3.室温下,A是常见的金属单质、单质B是黄绿色气体、单质C是无色气体。
在合适反应条件下,它们可以按下面框图进行反应;E是无色溶液,F是淡绿色溶液。
B和C反应发出苍白色火焰。
请回答:
(1)A是__________,B是__________,C是__________(请填写化学式);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③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Fe Cl2 H2 2Fe+3Cl22FeCl3 Fe+2H+=Fe2++H2↑ 2Fe2++Cl2=2Fe3++
2Cl-
【解析】
【分析】
室温下,A是常见的金属单质、单质B是黄绿色气体、单质C是无色气体,B是氯气,B和C反应发出苍白色火焰,C是氢气,E是氯化氢。
F是淡绿色溶液,F溶液中含有亚铁离子,所以A是铁,F是氯化亚铁,D是氯化铁,据以上分析解答。
【详解】
室温下,A是常见的金属单质、单质B是黄绿色气体、单质C是无色气体,B是氯气,B和C反应发出苍白色火焰,C是氢气,E是氯化氢。
F是淡绿色溶液,F溶液中含有亚铁离子,所以A是铁,F是氯化亚铁,D是氯化铁,
(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A、B、C分别是Fe、Cl2、H2;
(2)反应①为铁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化学方程式为2Fe+3Cl22FeCl3;
(3)反应③为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离子方程式为Fe+2H+=Fe2++H2↑;
(4)反应④为氯化亚铁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离子方程式为2Fe2++Cl2=2Fe3++2Cl-。
4.有A、B、C三种可溶性正盐,阴、阳离子各不相同,其阴离子的摩尔质量依次增大(按A、B、C的顺序),将等物质的量的A、B、C溶于水,所得溶液中只含有Fe3+、K+、SO42-、NO3-、Cl-五种离子,同时生成一种白色沉淀。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经检验,三种正盐中还含有下列选项中的一种离子,该离子是___。
A.Na+ B.Mg2+ C.Cu2+ D.Ag+
(2)若将A、B、C三种正盐按一定比例溶于水后,所得溶液中只含有Fe3+、SO42-、NO3-、K+四种离子且物质的量之比依次为1∶2∶3∶4,则A、B、C三种正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
【答案】D 1∶3∶2
【分析】
等物质的量的A 、B 、C 溶于水,所得溶液中只含有Fe 3+、K +、24SO -、3NO -、Cl -五种离子,同时生成一种白色沉淀,A 、B 、C 三种可溶性正盐,阴、阳离子各不相同,其阴离子的摩尔质量依次增大,则A 为盐酸盐,B 为硝酸银,C 为硫酸盐;等物质的量混合,生成沉淀可能为AgCl ,则A 为FeCl 3,B 为AgNO 3,C 为K 2SO 4,以此来解答。
【详解】
(1)所给离子中只有Ag +和24SO -、3NO -
、Cl −三种阴离子中Cl −按1:1生成沉淀,其余所给阳离子均和三种阴离子不沉淀,则该离子是Ag +,
故答案为:D ;
(2)只含有Fe 3+、24SO -、3NO -、K +四种离子且物质的量之比依次为1:2:3:4,则若FeCl 3为1mol ,AgNO 3为3mol ,二者发生Ag ++Cl −═AgCl↓,K 2SO 4为2mol ,A 、B 、C 三种正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2,
故答案为:1:3:2。
5.A 、B 、C 三种常见单质,其中A 、C 为气体,B 为常见金属.A 溶于水所得的溶液可使紫色石蕊先变红后褪色.F 的水溶液为浅绿色,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
(1)A 和C 燃烧的现象是______.
(2)F 的化学式是______,检验F 水溶液中金属阳离子的方法是______.
(3)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答案】安静地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瓶口有白雾 Fe Cl 2 先加入KSCN 溶液,无明显现象,再加入几滴新制氯水,溶液变成血红色,可说明存在亚铁离子 2Fe 2++Cl 2=2Fe 3++2Cl -
【解析】
【分析】
A 溶于水所得的溶液可使石蕊试液先变红后退色,则说明A 为Cl 2,氯气与水反应生成HCl 和HClO ,能使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F 的水溶液为浅绿色溶液,说明F 中含有Fe 2+,能继续和Cl 2反应生成D ,则D 为FeCl 3,F 为FeCl 2,所以
B 为Fe ,则
C 为2H ,E 为HCl 。
【详解】
(1)A 为氯气,C 为氢气,氢气在氯气中燃烧:H 2+Cl 2点燃2HCl ,生成的氯化氢气体极易溶于水,所以瓶口上方有白雾,所以燃烧的现象为:安静地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瓶口有
(2)F为FeCl2,检验亚铁离子的方法为:先加入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再加入几滴新制氯水,溶液变成血红色,可说明存在亚铁离子;
(3)②FeCl2具有还原性,能与具有氧化性的Cl2反应生成FeCl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Fe2++Cl2=2Fe3++2Cl-。
【点睛】
溶于水所得的溶液可使石蕊试液先变红后退色,则说明A为Cl2,水溶液为浅绿色,则该溶液为FeCl2。
6.常温下,A是可用来对自来水进行消毒的黄绿色单质气体,A、B、C、D、E都含X元素,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1)请分别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如为溶液请填溶质的化学式):
A________、B________、D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请注明反应条件):
A+H2O(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
A+石灰乳(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E露置在空气中的第1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________(化学名称),保存漂白粉的方法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答案】Cl2 HClO HCl Cl2+H2O=H++Cl-+HClO 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Ca(ClO)2+H2O+CO2=CaCO3↓+2HClO次氯酸钙密封干燥避光、冷暗处
【解析】
【分析】
由A是可用来对自来水进行消毒的黄绿色单质气体,可知A为Cl2,Cl2与H2O反应生成HCl和HClO,HClO化学性质不稳定,光照条件下会分解为HCl和O2,由此可知,B为HClO,D为HCl,Cl2与石灰乳反应生成Ca(ClO)2、CaCl2、H2O,HCl与石灰乳反应会生成CaCl2和H2O,因H2O在图中存在分子式,故C不是H2O,由此可知,C为CaCl2,E为
Ca(ClO)2,以此解答本题。
【详解】
(1)由上述分析可知,A为Cl2;B为HClO;D为HCl;
(2)Cl2与H2O反应生成HCl和HClO,其离子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
Cl2与石灰乳反应生成Ca(ClO)2、CaCl2、H2O,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Cl2+2Ca(OH)
2=CaCl2+Ca(ClO)2+2H2O;
Ca(ClO)2暴露在空气中会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lO)2+H2O+CO2=CaCO3↓+2HClO;
(3)漂白粉的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钙;因次氯酸钙会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次氯酸,而次氯酸见光受热易分解生成氯化氢和氧气,氯化氢与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水,从而使漂白粉最终变质为氯化钙,从而失去漂白效果,因此漂白粉需保存在干燥避光、冷暗处。
7.无色气体A在一种黄绿色气体B中可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反应生成气体C。
B与金属D反应可生成白色固体E,D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浅黄色固体F,F与CO2反应可得到气体G,D与水反应可生成A,A在G中燃烧生成水。
推断出各种物质后,回答下列问题:
(1)E的化学式为_____。
(2)由D生成F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D与H2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4)写出F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双线桥表示该反应的电子转移____。
【答案】NaCl 2Na+O2Na2O2 2Na+2H2O=2Na++2OH-+H2↑
【解析】
【分析】
无色气体A在一种黄绿色气体B中可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反应生成气体C。
可得出A为氢气,B为氯气,C为氯化氢,D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浅黄色固体F,D为金属钠,F为过氧化钠,F与CO2反应可得到气体G,G为氧气,B与金属D反应可生成白色固体E,E为氯化钠。
【详解】
⑴根据以上分析得E为氯化钠,E的化学式为NaCl,
故答案为NaCl;
⑵钠在氧气中反应生成过氧化钠,D生成F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2Na2O2,
故答案为:2Na+O2Na2O2;
⑶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水,D与H2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H2O = 2Na++
2OH-+H2↑,
故答案为:2Na+2H2O = 2Na++2OH-+H2↑;
⑷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F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
2Na2O2 = 2Na2CO3+O2↑,用双线桥表示该反应的电子转移
,
故答案为: 。
8.现有A 、B 、C 、D 四种气体,A 是密度最小的气体,B 在通常情况下呈黄绿色,把四种气体分别通入酸性硝酸银溶液中,通入B 、D 气体时立即出现白色沉淀,纯净的A 可以在B 中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的火焰并生成D 。
把无色无刺激气味气体C 通入澄清石灰水时变浑浊。
(1)A 、B 、C 、D 的化学式分别为:
A_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
(2)写出下列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 与B_______;
B 与水_______。
【答案】H 2 Cl 2 CO 2 HCl 22
H +Cl 2HCl 点燃 Cl 2+H 2O=HCl +HClO 【解析】
【分析】
A 是密度最小的气体即为氢气,
B 在通常情况下呈黄绿色即为氯气,纯净的A 可以在B 中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的火焰并生成D 即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气体的特征现象,即D 为氯化氢,把四种气体分别通入酸性硝酸银溶液中,通入B 、D 气体时立即出现白色沉淀,进一步验证B 为氯气,D 为氯化氢,无色无刺激气味气体
C 通入澄清石灰水时变浑浊即为二氧化碳气体。
【详解】
⑴A 是密度最小的气体即为氢气,A 为H 2;
B 在通常情况下呈黄绿色即为氯气,B 为Cl 2;
无色无刺激气味气体C 通入澄清石灰水时变浑浊即为二氧化碳气体,C 为CO 2;
纯净的A 可以在B 中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的火焰并生成D 即生成HCl ,D 为HCl ; ⑵A 与B 反应方程式为:22H +Cl 2HCl 点燃;
B 与水反应方程式为:Cl 2+H 2O=HCl +HClO 。
【点睛】
①根据PV=nRT 可以推出ρP=RT M
,所以相同条件下,气体的密度和其摩尔质量呈正比,即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即为氢气;②纯净的A 可以在B 中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的火焰,这是氢气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反应。
9.常温下,A 是可用来对自来水进行消毒的黄绿色单质气体,A 、B 、C 、D 、E 都含X 元素,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1)请分别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如为溶液请填溶质的化学式):
A________、 B________、 D________、E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请注明反应条件):
A +H 2O : ____________________;
A → D : 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Cl 2 HClO HCl NaClO Cl 2+H 2O 垐?噲?HCl +HClO Cl 2+H 2
点燃2HCl 【解析】
【分析】
常温下,A 是可用来对自来水进行消毒的黄绿色单质气体,判断为Cl 2,A 、B 、C 、D 、E 都含X 元素,B 为HClO ,C 为NaCl ,D 为HCl , E 为NaClO ,依据推断出的物质结合物质性质回答问题。
【详解】
依据转化关系图分析,常温下,A 是可用来对自来水进行消毒的黄绿色单质气体,判断为Cl 2,A 、B 、C 、D 、E 都含X 元素,B 为HClO ,C 为NaCl ,D 为HCl , E 为NaClO ;
(1)根据以上分析,A 为Cl 2、B 为HClO ,D 为HCl ,E 为NaClO ;
(2)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化学方程式为:Cl 2+H 2O 垐?噲?HCl +HClO ; 氯气可以与氢气反应生成氯化氢,反应方程式为:22Cl +H 2HCl 点燃。
10.有X 、Y 、Z 、W 四种元素,它们的单质X 、Y 、Z 在常温常压下皆为气体,W 为固体。
①X 单质可在Z 单质中燃烧生成XZ ,其火焰为苍白色;W 单质在Y 单质中剧烈燃烧产生黄色火焰,生成W 2Y 2;
②每2molX 2可与1molY 2化合生成2molX 2Y ,X 2Y 在常温下为液体;
③化合物XZ 的水溶液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W 与水反应后的溶液可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④Z 单质溶于化合物X 2Y ,所得溶液具有漂白作用;请回答:
(1)画出Z 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实验室中的W 应保存在________中(填试剂名称)。
(2)写出化学式W 2Y 2___________。
(3)写出与W +具有相同核外电子数的分子或原子,请写出任意2种的化学式______。
(4)Z单质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W单质与X2Y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煤油 Na2O2 CH4HF NH3·H2O Ne Cl2+H2O H++Cl-+HClO
2Na+2H2O=2NaOH+H2↑
【解析】
【分析】
①X单质可在Z单质中燃烧生成XZ,其火焰为苍白色,可以确定X为H元素,Z为Cl元素,W单质在Y单质中剧烈燃烧产生黄色火焰,生成W2Y2;黄色火焰是钠所特有的颜色,因此W为Na元素,Y为O元素。
②每2molX2可与1molY2化合生成2molX2Y,X2Y在常温下为液体,表明X2Y为H2O;③化合物XZ的水溶液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XZ为HCl;
④Z单质溶于化合物X2Y,所得溶液具有漂白作用。
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具有漂白性。
据此解答。
【详解】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X、Y、Z、W四种元素分别是H、O、Cl、Na。
则
(1)Z原子是Cl,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钠极易与水和氧气反应,实验室中的
Na应保存在煤油中。
(2)W2Y2的化学式为Na2O2。
(3)钠离子互为电子数是10个,则与Na+具有相同核外电子数的分子或原子有CH4、HF、NH3·H2O、Ne等。
(4)氯气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H2O H++Cl-+HClO。
(5)Na单质与H2O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
11.有一瓶溶液只含Cl-、CO32—、SO42—、Na+、NH4+、K+、Mg2+七种离子中的某几种。
经如下实验:
① 原溶液加入过量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② 将①所得溶液加热,放出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③ 原溶液中加BaCl2溶液不产生沉淀。
④ 原溶液中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溶解。
回答下列问题:
(1)试分析原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一定不含有的离子是
____________。
(2)请写出实验①、②、④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产生白色沉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产生气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产生白色沉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同学认为实验④可以省略,你认为呢?(填“可以”或“不可以”)___________,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Mg2+、NH4+、Cl- CO32-、SO42- Mg2++2OH-=Mg(OH)2↓ NH4++OH-△NH3↑+H2O Ag++ Cl―= AgCl ↓可以溶液显电中性有阳离子存在必有阴离子存在
【解析】
【分析】
Cl-、CO32-、SO42-、Na+、NH4+、K+、Mg2+七种离子中只有有Mg2+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沉淀,说明一定含有Mg2+;Mg2+和CO32-反应生成沉淀,二者不能共存,故无CO32-;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为氨气,证明原溶液含NH4+;原溶液中加BaCl2溶液不产生
沉淀,说明不含SO42-;原溶液中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溶解,说明含Cl-。
【详解】
Cl-、CO32-、SO42-、Na+、NH4+、K+、Mg2+七种离子中只有有Mg2+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沉淀,说明一定含有Mg2+;Mg2+和CO32-反应生成沉淀,二者不能共存,故无CO32-;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为氨气,证明原溶液含NH4+;原溶液中加BaCl2溶液不产生
沉淀,说明不含SO42-;原溶液中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溶解,说明含Cl-;
(1)由以上分析可知,原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Cl-、NH4+、Mg2+,一定不含有的离子是CO32-、SO42-,可能含有Na+、K+;
(2)氢氧化钠和Mg2+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NH4+反应生成氨气,Cl-和Ag+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反应离子方程式为:Mg2++2OH-=Mg2+(OH)2↓,NH4++OH-NH3↑+H2O,Cl-
+Ag+=AgCl↓;
(4)溶液显电中性,故有阳离子必有阴离子,所以一定存在Cl-,所以实验④可以省略。
12.氯气可直接用于自来水的消毒,也可以制取漂粉精、高铁酸钠等物质来对自来水消毒。
(1)氯气通入水中可用来杀菌消毒,其中杀菌消毒的原理是___,其有效成分的电子式是
____。
(2)氯气可用来制取漂粉精,但干燥的氢氧化钙与氯气并不易发生反应,氯气只能被氢氧化钙所吸附。
为此,在工业上采用加入少许水的消石灰来进行氯化。
其原因是____;
(3)漂粉精的消毒能力受水的pH影响,pH较小时的消毒能力____(填“大于”或“小于”);pH大时的消毒能力,其原因是______。
(4)用氯气对饮用水消毒副作用多,产生影响人体健康有机氯衍生物。
可用氯气制取高铁酸钠净水:___Fe3++____ (__________) + ___Cl2→___FeO42-+____ +___H2O
补全缺项,并配平上述离子方程式;
(5)计算Na2FeO4的消毒效率(以单位质量得到的电子数表示)约是氯气____倍。
说明该净
水剂与氯气相比较有何优越性 _______________。
【答案】HClO具有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氯利用这些原料中的游离水分,
Cl2+H2O HCl+HClO使生成的酸为消石灰所中和大于 pH较小时HClO浓度较大 2 16 OH-32 6Cl- 8 0.64不会产生对人体有危害的有机氯衍生物,还原产物Fe3+可
以水解生成Fe(OH)3胶体,吸附杂质净水
【解析】
【分析】
(1)氯水中含有HClO,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杀菌消毒;
(2)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可与消石灰发生中和反应;
(3)pH较小时,HClO浓度较大;
(4)从守恒的角度配平方程式;
(5)根据单质质量得到的电子的物质的量计算。
【详解】
(1)氯水中含有HClO,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杀菌消毒,HClO的电子式为;
(2)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发生Cl2+H2O HCl+HClO,可与消石灰发生中和反应;
(3)pH较小时,HClO浓度较大,具有较强的杀菌消毒能力;
(4)反应Fe元素化合价升高,由+3价变化为+6价,被氧化,Cl元素化合价由0价降低到-1价,反应的方程式为2 Fe3++16OH-+3Cl2=2 FeO42-+6Cl-+8H2O;
(5)FeO42-+3e-+4H2O⇌ Fe(OH)3+5OH-,单位质量得到电子
3
166
=0.018;
Cl2+2e-=2Cl-,单位质量得到电子2
71
=0.028,
0.018
0.028
=0.64,
Na2FeO4的消毒效率比氯气低,高铁酸钠代替氯气作净水消毒剂,利用氧化性起到杀菌消毒作用,利用生成的氢氧化铁胶体起到净水作用。
13.(1)实验室制氯气的尾气处理用_____溶液吸收,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
(2)向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现象是先产生白色沉淀,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后白色沉淀又溶解消失,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3)在含有0.2mol的硫酸和0.2mol的硝酸的混合溶液200mL中,加入19.2g铜粉,产生的气体成分为_____(填NO或H2),你所选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L
【答案】NaOH 2NaOH+Cl2=NaCl+NaClO+H2O Al3++3OH﹣=Al(OH)3↓ Al(OH)3+OH﹣=AlO2﹣+2H2O NO 3.36L
【解析】
【分析】
(1)实验室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多余的氯气;
(2)铝离子和氢氧根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氢氧化铝为两性氢氧化物,溶解于强碱中;
(3)硫酸和硝酸都为稀酸,反应方程式为铜与稀硝酸反应。
【详解】
(1)实验室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多余的氯气,防止污染空气;氯气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
钠和次氯酸钠、水,反应方程式为:2NaOH+Cl 2=NaCl+NaClO+H 2O ,
故答案为:NaOH ;2NaOH+Cl 2=NaCl+NaClO+H 2O ;
(2)向AlCl 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 溶液,现象是先产生白色沉淀,是铝离子和氢氧根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离子方程式为:Al 3++3OH ﹣=Al(OH)3↓;后白色沉淀又溶解消失,是因为氢氧化铝为两性氢氧化物,溶解于强碱中,生成偏铝酸钠和水,离子方程式为:Al(OH)3+OH ﹣=AlO 2﹣+2H 2O ,
故答案为:Al 3++3OH ﹣=Al(OH)3↓;Al(OH)3+OH ﹣=AlO 2﹣+2H 2O ;
(3)0.2mol 的硫酸和0.2mol 的硝酸的混合溶液200mL 中,硫酸和硝酸都为稀酸,加入19.2g 铜粉,且氢离子不足,完全反应,设n(NO)=x ,
2323Cu 8H 2NO 3Cu 2NO 4H O
820.6mol x
+++++↑+﹣=
x =0.15mol ,V(NO)=n×Vm =0.15×22.4=3.36L ,故答案为:NO ;3.36L 。
14.下图所示是以海水为原料,获得某产物的工艺流程图。
已知在吸收塔中,溶液的pH 显著减小。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两次氯化的作用是否相同________(选填“是”或“否”)。
(2)吸收塔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2次氯化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资料证实,在酸性介质中,第1次氯化过程中可用氧气或空气替代。
但在实际工业生产中为什么不用更廉价的空气替代氯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工艺的处理方法可简单概括为“空气吹出、X 气体吸收、氯化”。
某同学认为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对第1次氯化液直接蒸馏也可得到产物,不必进行上述过程,请对该同学的说法作出正确的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是 Br 2+SO 2+2H 2O =H 2SO 4+2HBr 2Br -+Cl 2=Br 2+2Cl - 若用廉价的空气替代Cl 2进行第1次氯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Br -+O 2+4H +=2Br 2+2H 2O ,则反应时需要将大量的盐卤(浓度不大)酸化反应后又要将废液中和才能排放,在经济上不合算 第一次氯化后的海水虽然含有溴单质,但浓度低,如果直接蒸馏原料,产品成本高,“空气吹出、SO 2吸收、氯化”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溴的富集过程,以提高其浓度,减少能源的消耗
【解析】
【分析】
本工艺流程是海水中Br-被Cl2氧化,然后用热空气吹出,根据题中信息,吸收塔内溶液pH显著减小,可确定气体X是SO2,吸收塔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r2+SO2+2H2O=
H2SO4+2HBr,生成的Br-再被Cl2氧化,生成的Br2用蒸气蒸出,再冷凝得到液态溴。
【详解】
(1)图中两次氯化的作用相同,均起到了氧化剂的作用;
(2)吸收塔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r2+SO2+2H2O=H2SO4+2HBr,第2次氯化的离子方程式为2Br-+Cl2=Br2+2Cl-;
(3)若用廉价的空气替代Cl2进行第1次氯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Br-+O2+4H+=
2Br2+2H2O,则反应时需要将大量的盐卤(浓度不大)酸化反应后又要将废液中和才能排放,在经济上不合算,因此在实际工业生产中不用更廉价的空气替代氯气;
(4)第一次氯化后的海水虽然含有溴单质,但浓度低,如果直接蒸馏原料,产品成本高,“空气吹出、SO2吸收、氯化”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溴的富集过程,以提高其浓度,减少能源的消耗。
15.KMnO4和MnO2都是重要的化学物质,在实验室可以作氧化剂和催化剂。
某化学学习小组对两种物质的制备探究如下:
Ⅰ.MnO2的制备:
该学习小组设计了将粗MnO2(含有较多的MnO、MnCO3和Fe2O3)样品转化为纯MnO2的实验,其工艺流程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第②步操作中,NaClO3氧化MnSO4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2)第③步操作中,最终得到的固体除NaClO3外,还一定含有下列物质中的________(填序号)。
a.NaCl b.NaClO c.NaOH d.NaClO4
(3)为得到纯净的MnO2,须将过滤后的MnO2合并后进行洗涤。
洗涤沉淀所用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
(4)NaClO3和MnO2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氧化浓盐酸制取氯气,制取等量的氯气消耗NaClO3与Mn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
Ⅱ.KMnO4的制备:
(5)实验室由二氧化锰制备高锰酸钾可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MnO2与KOH共熔并通入氧气:2MnO2+4KOH+O2=2K2MnO4+2H2O;
第二步:通入CO2,可使K2MnO4发生歧化反应生成KMnO4和MnO2。
第二步完成反应时,转化为KMnO4的K2MnO4占其全部的百分率约为________(精确到
0.1%)。
【答案】2ClO3-+5Mn2++4H2O=Cl2↑+5MnO2↓+8H+ ac 烧杯、漏斗、玻璃棒 1∶3 66.7% 【解析】
【分析】
(1)NaClO3氧化MnSO4的离子方程式,根据得失电子守恒配平即可;
(2)图中告知反应条件为加热,且NaOH溶液过量,则通入Cl2所得的溶液一定含有NaClO3、NaCl、NaOH;
(3)洗涤沉淀所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漏斗;
(4)根据NaClO3-3Cl2,MnO2-Cl2计算,可求出该比例;
(5)根据3K2MnO4-2KMnO4计算即可。
【详解】
(1)NaClO3氧化MnSO4的离子方程式为2ClO3-+5Mn2++4H2O=Cl2↑+5MnO2↓+8H+;
(2)图中告知反应条件为加热,则发生反应Cl2+6NaOH Δ
5NaCl+NaClO3+3H2O,且NaOH
溶液过量,通入Cl2所得的溶液一定含有NaClO3、NaCl、NaOH,故选ac;(3)洗涤沉淀所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漏斗;
(4)根据反应NaClO3+6HCl(浓)=NaCl+3Cl2↑+3H2O,MnO2+4HCl(浓)Δ
MnCl2+Cl2↑+2H2O,
若要制取等量的氯气,消耗NaClO3与Mn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
(5)根据反应2CO2+3K2MnO4=2KMnO4+MnO2↓+2K2CO3可知,3份K2MnO4中有2份转化
为KMnO4,则转化为KMnO4的K2MnO4占其全部的2
3
,即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