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湖南省邵阳市望云中学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2019学年湖南省邵阳市望云中学高三化学上学期
期末试题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
1. 右图是某学校实验室从化学试剂商店买回的硫酸试剂标签上的部分内容。
据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硫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应放于危险化学用品柜中妥善保管。
B.取10 mL该硫酸于烧杯中,再加18.4mL的水,可配得49%的硫酸
C.配制200mL4.6mol/L的稀硫酸需取该硫酸50 mL
D.该硫酸与等质量的水混合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小于9.2mol/L
参考答案:
B
略
2. X、Y、Z、R是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2倍,Y元素在地壳中含量最多,Z元素金属性最强,R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X、Z核外电子数之和,下列叙述一定正确的是()
A.含氧酸酸性R>X
B.简单氢化物稳定性Y<X
C.最高正化合价Z<X<Y<R
D.由Z和R形成的化合物为离子化合物
参考答案:
D
【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
【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
【分析】X、Y、Z、R是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2倍,原子只能由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4,故X为C元素;Y元素在地壳中含量最多,则Y为O元素;Z元素金属性最强,则Z为Na;R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X、Z核外电子数之和,即R原子核外电子数为6+11=17,故R为Cl,结合元素周期律解答.
【解答】解:X、Y、Z、R是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2倍,原子只能由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4,故X为C元素;Y元素在地壳中含量最多,则Y为O元素;Z元素金属性最强,则Z为Na;R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X、Z核外电子数之和,即R原子核外电子数为6+11=17,故R为Cl.
A.碳酸的酸性比HClO的强,故A错误;
B.非金属性O>C,故简单氢化物稳定性H2O>CH4,故B错误;
C.氧元素一般没有最高正化合价,最高正化合价Z(Na)<X(C)<R(Cl),故C错误;
D.由Z和R形成的化合物为NaCl,由钠离子与氯离子构成,属于离子化合物,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结构性质物质关系应用,侧重对元素周期律的考查,A选项为易错点,学生容易忽略最高价含氧酸.
3. 某无色溶液,其中可能存在:Na+、Ba2+、Al3+、AlO2-、CO32-、SO42-,取该溶液
进行有关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溶液中一定存在的阳离子:Na+
B.向沉淀丙中加入过量的盐酸,沉淀全部溶解
C.向沉淀乙中加入饱和NaF溶液,沉淀消失
D.气体甲乙均为CO2,丙为NH3
参考答案:
B
略
4. 设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L 1mol·L-1的CH3COOH溶液中含有N A个氢离子
B.含N A个Na+的Na2O溶解于1L水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1
C.0.1mol金属钠在过量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的化合物中离子总数为0.15N A
D.在VLCO和NO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个数为
参考答案:
【知识点】阿伏加德罗常数弱电解质的电离A1 H1 N4
【答案解析】C 解析:A、CH3COOH是弱电解质,部分电离,1L 1mol·L-1的CH3COOH 溶液中氢离子小于N A个,故A错误;B、只知道溶液中水的体积,不知道溶液体积,无法计算Na+的物质的量浓度,故B错误;C、0.1mol金属钠过量氧气中充分燃烧得过氧化钠0.05mol,离子总数为0.15N A,故C正确;D、没说明温度和压强,无法计算VL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故D错误。
故答案选C
【思路点拨】本题借助阿伏加德罗常数考查了弱电解质的电离、晶体结构等知识,注意1摩尔过氧化钠中含2摩尔钠离子和1摩尔过氧根离子。
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邻二甲苯只有一种结构,能证明苯环中不存在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交替的结构
B.高聚物的单体可以通过乙烯和HCl加成制得
C.(CH3)2CH﹣CH=CH﹣C(CH3)3与氢气加成后的产物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为2,2,5﹣三甲基己烷
D.完全燃烧一定质量的冰醋酸、葡萄糖混合物(以任意质量比混合),生成CO2和H2O 的物质的量相同
参考答案:
B
【考点】有机化学反应的综合应用.
【专题】有机反应.
【分析】A.对二甲苯只有一种结构,无法判断是否存在C﹣C单键与C=C双键的交替结构;
B.乙烯和HCl加成制得的是一氯乙烷,不存在碳碳双键,不能进行加聚反应;
C.烯烃的命名遵循:选取距离双键最近的一端命名为1号碳;
D.冰醋酸与葡萄糖的最简式相同,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A.邻二甲苯只有一种结构,说明苯中不存在单双键交替的结构,是一种特殊的化学键,故A正确;
B.此高聚物是由乙炔与HCl加成生成的产物加聚得来的,故B错误;
C.此有机物与氢气加成后的产物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为2,2,5﹣三甲基己烷,故C正确;D.冰醋酸与葡萄糖的最简式相同,均是CH2O,故完全燃烧一定质量的冰醋酸、葡萄糖混合物(以任意质量比混合),生成CO2和H2O的物质的量相同,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烯烃的命名、苯的结构以及烃的衍生物的燃烧规律,难度不大.
6. 将0.03 mol Cl2缓缓通入含0.02 mol H2SO3和0.02 mol HBr的混合溶液中,在此过程溶液的c(H+)与Cl2用量的关系示意图是(溶液的体积视为不变)()
参考答案:
A
试题分析:H2SO3的还原性强于HBr,因此发生反应的先后顺序是H2SO3+Cl2+H2O=H2SO4+2HCl,H2SO3是中强酸,H2SO4和HCl都是强酸,因此c(H+)增大,2HBr+Cl2=2HCl+Br2,氢离子浓度不变,故选项A正确。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钠的金属活泼性大于铜,在溶液中钠可以置换出铜
B.Na2O2与水反应,红热的Fe与水蒸气反应均能生成气体
C.碳、钠与O2反应时,由于O2的量不同,可分别生成CO、CO2和Na2O、
Na2O2
D.工业上电解熔融MgCl2制取镁,也可电解熔融AlCl3制取铝
参考答案:
B
略
8. 下列关于安全事故的处理方法中,正确的是
A.金属钠着火时,立即用沾水的毛巾覆盖
B.大量氯气泄漏时,迅速离开现场,并尽量往高处去
C.不慎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着火时,立即用大量水扑灭
D.少量浓硫酸沾在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氢氧化钠溶液冲洗
参考答案:
B
略
9. 把100 g某NaOH溶液(密度为1.22 g/cm3),蒸发浓缩至50 mL时物质的量浓度为8 mol/L,则原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160 g/L B.3.28 mol/L C.4.88 mol/L D.16%
参考答案:
C
略
10. 下列解释与胶体无关的是()
A. 在饱和氯化铁溶液中逐滴加入烧碱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
B. 豆制品厂用石膏或盐卤点制豆腐
C. 水泥厂用先进的电除尘技术除去空气中的粉尘
D. 洪灾发生地的农民用明矾净化河水作为生活用水
参考答案:
A
点睛:本题考查了胶体性质的应用,主要考查胶体的聚沉、胶体的分散质微粒直径,电泳现象等,熟练掌握胶体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1.
(08东莞调研)2006年,科学家们发明了一种能够给电子设备提供动力的生物燃料电池。
该电池包括两个涂覆着酶的电极,它们处于充满空气和少量氢气的玻璃槽中。
由于气体可以混合从而省去了昂贵的燃料隔离膜,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左边为该电池的负极
B、该电池可在高温环境下使用
C、该电池负极反应为:H2—2e-=2H+
D、该电池正极反应为O2+4e-=2O2-
参考答案:
答案:C
12. 将 M 摩的Cu2S 跟足量稀 HNO3反应,生成Cu(NO3)2、H2SO4、NO、H2O,则参加反应的硝酸中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是()
A.4M mol B.10M mol C.10 M/3 mol D.2 M/3 mol
参考答案:
C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
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
分析:该反应中Cu元素化合价由+1价变为+2价、S元素化合价由﹣2价变为+6价、N元素化合价由+5价变为+2价,氧化还原反应中转移电子相等计算被还原硝酸的物质的量.解答:解:根据题意知,Cu2S与足量的稀硝酸反应生成Cu(NO3)2、H2SO4、NO和H2O,
反应中Cu元素化合价由+1价升高到+2价,S元素化合价由﹣2价升高到+6价,则nmolCu2S共失去Mmol×=10Mmol,
N元素化合价由+5价降低到+2价,则参加反应的硝酸中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
mol=Mmol,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明确元素化合价变化是解本题关键,侧重考查基本理论、计算能力,根据转移电子守恒解答即可
13. PH3一种无色剧毒气体,其分子结构和NH3相似,但P-H键键能比N-H键键能低。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PH3分子呈三角锥形
B.PH3分子是极性分子
C.PH3沸点低于NH3沸点,因为P-H键键能低
D.PH3分子稳定性低于NH3分子,因为N-H键键能高
参考答案:
略
14. 下列与含氯化合物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HClO是弱酸,所以NaClO是弱电解质
B.向沸水中逐滴加入少量饱和FeCl3溶液,可制得Fe(OH)3胶体
C.HCl溶液和NaCl溶液均通过离子导电,所以HCl和NaCl均是离子化合物
D.电解NaCl溶液得到22.4L H2(标准状况),理论上需要转移N A个电子(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参考答案:
B
略
15.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氮:2OH-+2NO2===+NO↑+H2O
B.碳酸氢钠溶液与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反应:+Ca2++2OH-===CaCO3↓++2H2O C.浓盐酸酸化的KMnO4溶液与H2O2反应:+6H++5H2O2===2Mn2++5O2↑+8H2O
D.硫酸氢钠溶液与足量氢氧化钡溶液混合:H+++Ba2++OH-===BaSO4↓+H2O
参考答案:
D
试题分析:A.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氮生成硝酸钠、亚硝酸钠和水,A错误;B.碳酸氢钠溶液与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氢氧化钠和水,B错误;C.用浓盐酸酸化的KMnO4溶液中浓盐酸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C错误;D.硫酸氢钠溶液与足量氢氧化钡溶液混合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社会,即H+++Ba2++OH-=BaSO4↓+H2O,D正确,答案选D。
考点:考查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7分)某校学生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设计下图所示实验装置,用来验证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装置A中制取 CO2的离子方程式:。
(2)装置B中最适宜的试剂是溶液(符合:既除去杂质气体又生成
CO2)。
(3)必须用装置C除去气体中水蒸气的理由是:水蒸气与黑色固体高温下反应生成的
会干扰试验(填分子式)。
(4)若根据F中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也能确认CO具有还原性,应在上图中装置
与之间连下图所示的装置(填序号)。
参考答案:
(1)略,(2)饱和碳酸氢钠溶液,(3)H2
(4)D E 4
略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可用阿伦尼乌斯公式的一种形式表示:
式中k1、k2分别为温度T1、T2时某反应的速率常数;E为反应的活化能(单位:kJ/mol)(假定活化能在温度变化范围不大时是常数)。
又对同一反应,在不同温度下反应速率常数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下:
(1)现知在300K,鲜牛奶5小时后即变酸,但在275K的冰箱里可保存50小时,牛奶变酸反应的活化能是多少?
(2)若鲜牛奶存放2.5小时后即变酸,则此时温度为多少?
参考答案:
(1)63.19 kJ/mol (2)308.5 K
略
18. 向一定量的Fe、FeO和Fe2O3的混合物中加入120mL 4mol/L的稀硝酸,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放出 2.688 L NO(标准状况),往所得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无血红色出现。
若用足量的氢气在加热下还原相同质量的混合物,能得到铁的物质的量为()A.0.24mol B.0.21mol C.0.18mol
D.0.14mol
参考答案:
C
【知识点】硝酸的性质
解析:因一定量的Fe、FeO和Fe2O3的混合物中加入120mL 4mol/L的稀硝酸,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所得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无血红色出现,则溶液中的溶质为Fe(NO3)2,标准状况2.688L NO的物质的量2.688/22.4=0.12(mol)根据氮元素守恒,硝酸亚铁中
的硝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12L×4mol/L-0.12mol=0.36mol,所以硝酸亚铁的物质的量0.36mol/2=0.18mol,由铁元素守恒可知,若用足量的氢气在加热下还原相同质量的混合物能得到铁的物质的量为n(Fe)=0.18mol.
故答案选C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了硝酸的性质,利用氮元素和铁元素守恒即可顺利解答。
19. (12分)(1)已知草酸(H2C2O4)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H2C2O4CO↑+ CO2↑+ H2O,下列装置中,可用作草酸分解制取气体的是(填序号)
(2)某实验小组为测定铁锈样品的组成(假定铁锈中只有Fe2O3·nH2O和Fe两种成份),利用草酸分解产生的CO和铁锈反应,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①为得到干燥、纯净的CO气,洗气瓶A、B中盛放的试剂分别是、。
②在点燃C处酒精灯之前,应先持续通入一段时间的混合气体,其目的是
③准确称量样品的质量20.00g置于硬质玻璃管中,充分反应后冷却、称量(假设每步均完全反应),硬质玻璃管中剩余固体质量为16.64g,D中浓硫酸增重
1.44g,则n= 。
④、在本实验中,下列情况会使测定结果n偏大的是(填字母)
a.缺少装置A b.缺少装置B c.反应后固体是铁和少量Fe2O3·nH2O 参考答案: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