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师考试练习题《管理与法规》练习题(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规划师考试练习题《管理与法规》练习题(5)
1、行政机构是执行国家行政管理职能,行使国家行政权力的机关,因而也称()。
A.执行机关
B.实施机关
C.行政机关
D.权力机关
2、某市引进资金改造市区环境,并与投资商签订了意向书。
有关领导指示城市规划
行政主管部门,应主动做好服务,不要等人家找上门来。
该主管部门立即派员上门服务,并
迅速办理了建设用地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这件事引起多方面议论,你认为()。
A.应该这样办
B.落实资金再办
C.不应该办理
D.体现政府意志的应办
3、城市总体规划的期限一般为()年。
A.5
B.10
C.20
D.50
4、历史文化街区,村镇保护的根本原则是()。
A.保护该地区的历史真实性、生活性、完整性
B.保护该地区的历史真实性、生活性、历史延续性
C.保护该地区的历史真实性、生活真实性、历史风貌完整性
D.保护该地区的主体建筑,外日j要保护性更新
5、在市中心区规划的公共交通线路网的密度,应达到()km/km2;在城市边缘地区应达到()km/km2。
A.5~6;4~4.5
B.4~5;3~3.5
C.3~4;2~2.5
D.2~3;1~1.5
6、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规划工作的部门是()。
A.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B.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
C.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
D.城市计划行政主管部门
7、我国城市规划文件的纵向体系,是由()法规文件构成。
A.法律、法规、规范
B.规划法、法律、法规、规章
C.法律、规范、标准
D.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
8、城市规划管理调控的原则有()。
A.激励原则
B.民主原则
C.集中原则
D.协调原则
E.弹性原则
9、法定历史保护建筑的保护内容主要是()。
A.建筑物和所在地区及城市
B.建筑物实体和环境
C.建筑物内部及立面外观
D.建筑物结构和构造
10、提高行政效能的途径是多方面的,主要有()。
A.改革组织体制,提高行政人员素质,完善行政过程,实现行政管理方法和手段的现代化
B.改革机构体制,提高人员素质,完善行政机制,实现办公自动化
C.精简机构,裁减冗员,完善机制,应用现代化管理
D.改革机构,精简人员,完善机制,设备先进
11、下面关于领导及行政领导含义的理船,有()是正确的。
A.领导是一种行为活动的过程,旨在实现某一管理目标
B.领导是一种上下双方共同行为的过程
C.领导是执行国家宪法、法律、法规及规章的部门
D.领导是规范国家对社会事务的行政控制的执行者
E.领导活动不能超越环境的制约
12、城市总体规划的期限一般为()年。
A.10
B.15
C.20
D.25
13、行政管理学是研究()的学科。
A.社会资源管理活动
B.国家行政管理活动及其规律
C.社会控制
D.社会组织、领导、立法、控制、分析
14、受让方在()情况下,经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可给予适当提高容
积率的补偿。
A.符合规划设计条件外为城市公共事业提供便利的
B.符合规划设计条件外获得了外部空间效益的
C.向城市建设需要时,无偿转让给国家部分已获得的土地的
D.符合城市规划设计条件外为公众提供公共使用空间或设施的
15、建筑间距主要根据所在地区的日照、通风、采光、防火、防震等多种因素综合
考虑确定。
但我国大部分地区的住宅布置通常以满足()条件作为确定建筑间距的主要依据。
A.日照
B.通风
C.节约用地
D.建筑布局
16、建筑工程开工前,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申请领取()。
A.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
B.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C.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D.施工许可证
17、城市规划编制单位的技术力量符合甲级标准的是()。
A.高级技术人员不少于15%
B.高级规划师不少于4人
C.中级技术人员不少于5人
D.中级规划师不少于15人
18、为了保证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取得城市综合效益,
实施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在城市规划区内的土地利用和各项建设必须符合()。
A.符合城市规划,服从规划管理
B.符合建设计划,服从计划管理
C.符合土地使用计划,服从土地使用管理
D.符合招商要求,服从引资安排
19、()是控制城市土地使用强度的最重要的指标。
A.建筑密度
B.建筑容积率
C.建筑高度
D.建筑层数
20、城市规划管理系统的构成要素包括()。
A.管理目标、管理人员、被管理者、管理对象、管理中介 B.管理目标、管理人员、被管理者、管理组织、管理机制 C.管理目标、管理人员、被管理者、管理法规、管理监督 D.管理目标、管理人员、被管理者、管理实施、管理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