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川瑶族自治县一小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8门前的小树死了精品教案冀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③开门见山,直接概括出调查的结果,如肯定做法、指出问题、提示影响、说明中心内容等。
(2)主体。这是调查报告最主要的部分,这部分详述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做法、经验、以及分析调查研究所得材料中得出的各种具体认识、观点和基本结论.作为学生应该着重写自己的认识,特别要写出自己的体会,思考后的理性认识和对组织社会实践活动的评价。
(3)结尾。结尾的写法比较多,一般有四种:a。可以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策或下一步改进工作的建议;b。总结全文的主要观点,进一步深化主题;c.提出问题,引发人们的进一步思考;d.展望前景,发出鼓舞和号召.
3.落款.署名和报告时间.写上参加实践者的个人或群体(如班、组),报告完成的时间。
4.附件。附件是对正文报告的补充或更详尽的说明,包括数据汇总表及原始资料、背景材料和必要的工作技术报告.例如,在咱们写的调查报告里,我们可以把相应的问卷选一部分作为我们调查报告的附件。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小树死的原因。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爱护花草树木.
教学准备:
学生自己收集相关的文字、图片等。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让学生说说课前收集的有关小树的资料.
二、阅读课文,让学生大概知道本课的内容和调查的写法.
三、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自主学习课文。
2.正文。
正文一般分为前言、主体、结尾三个部分.
(1)前言。前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要精练概括,直切主题。
一般有三种写法:
①写明调查的起因或目的、时间和地点、对象或范围、经过与方法,以及人员组成等调查本身的情况,从中引出中心问题或基本结论来;
②写明调查对象的历史背景、大致发展经过、现实状况、主要成绩、突出问题等基本情况,进而提出中心问题或主要观点来。
教学重点:
学会运用段落大意归并法,归纳课文主要内容。教学难点:
用“索性”“奋不顾身”造句.教学时间:3教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审题。“飞"、“夺”各是什么意思? (“飞”表示飞快,神速;“夺”是攻占、攻打。)红军为什么要“飞夺",怎样“飞夺”,“飞夺"的结果怎样?二、初读课文。1.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音,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的意思。①读准多音字.城背(biè)背着(biē)千钧一发(fà)向泸定桥方向奔去(bèn)奔赴(bēn)②易读错的字.水流湍急(tu6n)击溃(kul)泥泞(ninq)③易写错的字.湍 妄 溃 泸④理解词义。水流湍急震耳欲聋千钧一发奋不顾身心惊胆寒浩浩荡荡击溃狡猾关键诡计三、指导分段,归纳段意。1.按红军为什么要“飞夺”,怎样“飞夺”,“飞夺”的结果怎样的程序给课文分段,用“//"线在原文中标上.2.讨论分段结果。3.总结分段方法。4.归纳段意。四、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五、再次细读课文.
1.自读这篇课文,弄清这个调查具体写了哪些事。
2.在个人体会的基础上,同桌或小组讨论交流,从而达到从内容到思想读通全文。
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Biblioteka 确要求。学习作者的叙述文体,调查的写法,培养大家写调查的兴趣。
二、阅读课文,学生自主归纳出这则调查的特点.
三、汇报自学情况。
四、段落大意。
(1)小树成活,心里高兴。
(2)发现小树死了.
(3-7)进项调查,分析原因.
(8)建议。
五、小练笔。
自己写一份调查报告。
飞夺泸定桥
教学目标:1.进一步学会运用段落大意归并法,归纳课文主要内容。2.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理解23个词浯的意思,能用“关键"、“索性”、“奋不顾身”造句。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第6自然段。4.感受红军战士在飞夺泸定桥时不怕艰险勇往直前的大无畏革命精神。
《门前的小树死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认识“贸、摊、耐”等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调查、集中、耐旱"等五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力目标
(1)指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和同学交流有关小树的知识。
(2)指导学生学习调查.
3.情感目标
理解小树死的原因.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爱护花草树木。
课文中的“我”是怎样作这个调查的?自读课文。
要求:在思考中读课文,边读、边想、边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联系上下文读懂意思。余下问题,小组内解决,最后把没读懂的内容记在纸上.
四、检查自学情况。
1.小组代表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集体交流解疑.
2.了解作者叙述的文体。初步知道调查的形式,写了自己的所见所闻。
五、课堂练习完成练习册1、2、4、6题。第二课时一、根据意思写词语。形容非常害怕()水流得很急()比喻万分危急( )奋勇直前,不顾生命危险()二、学习课文第一段。1.指名朗读。思考,红军为什么要夺泸定桥?(①红军为了北上抗日;②大渡河水流湍急,两岸高山峻岭;⑧只有一座铁索桥可以通过。)理解:“水流湍急、高山峻岭、只有”等词语,从这些词语你可体会到什么?“水流湍急、高山峻岭”两个词语描写环境险恶,更加衬托红军战士夺取泸定桥的英勇无畏。只有一座"说明红军为了北上抗日,险桥必夺.)2.有表情地朗读第一段。二、学习第二段.1.默读课文思考,夺取泸定桥的战斗,红军战胜敌人的关键是什么?(抢在两旅援兵前到达泸定桥,是我军战胜敌人的关建-—抢时间)2.为什么说抢时间是个关键?(①国民党早就派两个团防守泸定桥阻拦我军北上。②又调了两旅援兵,想把我军消灭在桥头上。③28日早上红四团接受了任务,要在29日早晨夺取泸定桥,时间只剩下20多个小时,路程还有120公里,时间紧,路程远,而且敌人的两旅援兵正在对岸向泸定桥行进.因此,赢得时间这是个关键。)结合理解“诡计”何意?敌人的诡计是什么?如果敌人的援兵赶到了,敌我双方的兵力将会怎样?让学生找出表示时间的词语,计算红军该用怎样的速度,才能按时到达。3.红军是怎样抢时间的?在抢时间时是怎样克服困难的?翻山越岭击溃阻击的敌人(敌造的困难)黑夜冒雨前进饥饿疲劳(自身的困难)点火跟敌人赛跑仍旧摸黑冒雨前进雨大,全身淋透(自然的困难)①师读红军碰到的困难,生读剩下的内容。②落实“索性”词义和敌我对话教学,朗读对话时,读出敌人的心虚广晾慌,我军对敌人的嘲讽的语气。③从敌我双方的对比中你可体会到什么?
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归纳出调查的格式和写法.
调查报告是对某项工作、某个事件、某个问题,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后,将调查中收集到的材料加以系统整理,分析研究,以书面形式向组织和领导汇报调查情况的一种文书.调查报告一般分为标题、正文、落款和附件四个部分。
1.标题。
标题可以有两种写法。一种是规范化的标题格式(又称公文式标题),即“发文主题”加“文种”,基本格式为“×××关于××××的调查报告"、“关于××××的调查报告”、“××××调查"等.另一种式自由式标题,包括陈述式、提问式、观点式和正副题结合使用四种。陈述式,如《苏州科技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提问式,如《为什么我校毕业生择业倾向长三角地区》;观点式,如《社会是大课堂,实践长真知》;正副标题结合式,正标题陈述调查报告的主要结论或提出中心问题,副标题表明调查对象、范围、问题,如《2005年就业形势—-我校就业情况调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