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2021年高二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郑州市2021年高二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26题;共52分)
1. (2分)(2018·徐州模拟) 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

下列做法应提倡的是()
A . 限制二氧化碳排放,减少酸雨产生
B . 加大化肥、农药使用,提高粮食产量
C . 将塑料焚烧处理,减轻白色污染
D . 开发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2. (2分) (2018高二上·台州月考) 一定质量的铝铁合金溶于足量的NaOH溶液中,完全反应后产生
3.36 L(标准状况下)气体;用同样质量的铝铁合金完全溶于足量的盐酸中,在标准状况下产生5.6 L的气体,则该合金中铝、铁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 . 1∶1
B . 2∶5
C . 3∶2
D . 3∶5
3. (2分) (2018高一下·桂林开学考)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 钠投入氯化亚铁溶液中:2Na+Fe2+=2Na++Fe
B . 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Al3++3NH3·H2O=Al(OH)3↓+3NH4+
C . Fe3O4溶于稀硝酸中:Fe3O4+8H+=Fe2++2Fe3++4H2O
D . 澄清石灰水中加入过量的NaHCO3溶液:Ca2++OH-+HCO3-=CaCO3↓+H2O
4. (2分)(2018·兰州模拟) 一般情况下,前者无法决定后者的是()
A .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B . 弱电解质的相对强弱——电离常数的大小
C . 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分子稳定性的高低
D . 物质内部储存的能量——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5. (2分) (2018高一上·温州期中) 判断下列有关化学基本概念的依据不正确的是()
A . 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前后是否有变化
B . 溶液与胶体:不同的本质是分散质粒子的直径
C .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化合物本身是否能导电
D . 纯净物与混合物:是否仅含有一种物质
6. (2分)下列物质中的离子键最强的是()
A . KCl
B . CaCl2
C . MgO
D . Na2O
7. (2分) (2018高三上·邢台开学考) H2和I2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反应:H2(g)+I2(g) 2HI(g) ΔH =-a kJ·mol-1
已知:
(a、b、c均大于零)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B . 断开1 mol H—H键和1 mol I—I键所需能量大于断开2 mol H—I键所需能量
C . 断开2 mol H—I键所需能量约为(c+b+a)kJ
D . 向密闭容器中加入2 mol H2和2 mol I2 ,充分反应后放出的热量小于2a kJ
8. (2分) (2018高三上·安平期中) 已知:C(s)+H2O(g)=CO(g)+H2(g) △H=a kJ/mol
C(s)+O2(g)=2CO(g) △H=-220 kJ/mol
H-H、O=O和O-H键的键能分别为436、496和462 kJ/mol,则a为()
A . -332
B . -118
C . +350
D . +130
9. (2分)(2018·南昌模拟) 下列装置由甲、乙两部分组成(如图所示),甲是将废水中乙二胺[H2N(CH2)2NH2]氧化为环境友好物质形成的化学电源;乙是利用装置甲模拟工业电解法来处理含Cr2O72-废水,电解过程中溶液发生反应:Cr2O72-+6Fe2++14H+=2Cr3++6Fe3++7H2O。

当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甲中H+透过质子交换膜由左向右移动
B . 乙池中Fe棒应与甲池中的M极相连
C . M极电极反应式:H2N(CH2)2NH2+4H2O-16e-=2CO2↑+N2↑+16H+
D . 若溶液中减少了0.01molCr2O72- ,则电路中至少转移了0.06 mol电子
10. (2分)炼铁的总反应为 Fe2O3(s)+3CO(g)→2Fe(s)+3CO2(g)+Q kJ,可能发生了以下过程:
3Fe2O3(s)+CO(g)→2Fe3O4(s)+CO2(g)+Q1 kJ;
Fe3O4(s)+CO(g)→3FeO(s)+CO2(g)+Q2 kJ;
FeO(s)+CO(g)→Fe(s)+CO2(g)+Q3 kJ.
则Q与Q1、Q2、Q2的关系式正确的是()
A . Q=Q1+Q2+Q3
B . Q=Q1﹣Q2﹣Q3
C .
D .
11. (2分) (2016高一下·辽源期中) 25℃,101k Pa时,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中和热为
57.3kJ/mol,辛烷的燃烧热为5518kJ/mol.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 2H+(aq)+SO42﹣(aq)+Ba2+(aq)+2OH﹣(aq)=BaSO4(s)+2H2O(1);△H=﹣57.3 kJ/mol
B . KOH(aq)+ H2SO4(aq)= K2SO4(aq)+H2O(l);△H=﹣57.3kJ/mol
C . C8H18(l)+ O2(g)=8CO2(g)+9H2O(g);△H=﹣5518 kJ/mol
D . 2C8H18(g)+25O2(g)=16CO2(g)+18 H2O(1);△H=﹣5518 kJ/mol
12. (2分)已知断开lmolH一H键吸收的能量为436kJ,形成lmolH一N键放出的能量为39lKJ,根据化学方程式N2+3H2 2NH3 ,反应完1mol N2放出的能量为92.4kJ,则断开1mol N≡N键需吸收的能量是()
A . 431kJ
B . 945.6kJ
C . 649kJ
D . 869kJ
13. (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通常状况下,1 g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142.9 kJ热量,则表示氢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2H2O(l)△H=﹣142.9 kJ•mol﹣1
B . 已知:H2(g)+F2(g)═2HF(g)△H=﹣270 kJ•mol﹣1 ,则1 mol氢气与1 mol氟气反应生成2 mol
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小于270 kJ
C . 500℃、30 MPa下,将0.5 mol N2和1.5 mol H2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热19.3 kJ,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H=﹣38.6 kJ•mol﹣1
D . 已知:①C(s,石墨)+O2(g)═CO2(g)△H=﹣393.5 kJ•mol﹣1 ,②C(s,金刚石)+O2(g)═CO2(g)△H=﹣395.0 kJ•mol﹣1 ,则C(s,金刚石)═C(s,石墨)△H=﹣1.5 kJ•mol﹣1
14. (2分) (2017高二上·乐山期末) 已知:⑴Zn(s)+ O2(g)=ZnO(s),△H=﹣350kJ•mol﹣1 ,
⑵2Ag(s)+ O2(g)=Ag2O(s),△H=﹣25kJ•mol﹣1 ,
则Zn(s)+Ag2O(s)=ZnO(s)+2Ag(s)的△H等于()
A . ﹣375 kJ•mol﹣1
B . ﹣325 kJ•mol﹣1
C . +375 kJ•mol﹣1
D . +325 kJ•mol﹣1
15. (2分) (2018高一下·广东期末) 对于化学反应3W(g)+2X(g)=4Y(g)+3Z(g),下列反应速率关系中,正确的是()
A . υ(W)=3υ(Z)
B . 3υ(X)=2υ(Z)
C . υ(X)= 2υ(Y)
D . 3υ(W)=2υ(X)
16. (2分) (2017高二上·六安期末)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熵增的化学反应一定自发进行
B . 反应物分子碰撞频率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快
C . 减小某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则其溶液中离子浓度不一定减小
D . 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正极反应一般是:4OH﹣﹣4e﹣═O2↑+2H2O
17. (2分) (2018高二上·北仑开学考) CaCO3与稀盐酸反应(放热反应)生成CO2的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 . 反应开始2分钟内平均反应速率最大
B . 反应4分钟后平均反应速率最小
C . 反应开始4分钟内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比浓度大
D . 反应4分钟后反应速率下降的原因是盐酸浓度逐渐减小
18. (2分)向2L 的密闭容器中充入7.6molNO和3.8mol O2 ,发生如下反应:①2NO(g)+O2(g)═2NO2(g)②2NO2(g)═N2O4(g)测得 NO2和N2O4的浓度变化如图所示,0~10min维持容器温度为T1℃,10min 后升高并维持容器的温度为T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前 5min 反应的平均速率 v(N2O4)=0.36mol•L﹣1•min﹣1
B . T1℃时反应②的化学平衡常数K=0.6
C . 若起始时向该容器中充入3.6molNO 2和 2.0mol N2O4 ,T1℃达到平衡时,N2O4的转化率为10%
D . 反应①、②均为吸热反应
19. (2分) (2019高二上·屯溪期中) 下列有关图像,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A . 由图Ⅰ知,反应在 T1、T3 处达到平衡
B . 由图Ⅰ知,该反应的△H<0
C . 由图Ⅱ知,t3时采取降低反应温度的措施
D . 由图Ⅱ知,反应在 t6时,NH3 体积分数最大
20. (2分) (2016高二上·吉安期中) 某温度下,将2mol A和3mol B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A(g)+B(g)⇌C(g)+D(g),5min后达到平衡.已知该温度下其平衡常数K=1,若温度不变时将容器的体积扩大为原来的10倍,A的转化率不发生变化,则()
A . a=3
B . a=2
C . B的转化率为40%
D . B的转化率为60%
21. (2分) (2016高二上·丰县月考) 在25℃时,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初始浓度和平衡浓度如下表:
物质X Y Z
初始浓度/mol•L﹣10.10.20
平衡浓度/mol•L﹣10.050.050.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反应达到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50%
B . 反应可表示为X+3Y⇌2Z,其平衡常数为1600
C . 增大压强使平衡向生成Z的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
D . 改变温度可以改变此反应的平衡常数
22. (2分) (2015高一下·山东期中) 一定条件下,发生可逆反应4NH3(g)+5O2(g)⇌4NO(g)+6H2O(g)下列叙述中,不能作为此可逆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A . NH3的消耗速率等于NO的生成速率
B . NH3的消耗速率等于NO的消耗速率
C . NH3的浓度和NO的浓度都不发生改变
D . 密闭容器内的压强不发生改变
23. (2分) (2016高二上·邯郸期中) 在一定温度下,反应 H2(g)+ X2(g)⇌HX(g)的平衡常数为10.若将1.0mol的HX(g)通入体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在该温度时HX(g)的最大分解率接近于()
A . 5%
B . 17%
C . 25%
D . 33%
24. (2分)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A(s)+2B(g)⇌2C(g)+D(g);△H>0.现将1molA和2molB加入甲容器中,将4molC和2mol D加入乙容器中,此时控制活塞P,使乙的容积为甲的2倍,t1时两容器内均达到平衡状态(如图1所示,隔板K不能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保持温度和活塞位置不变,在甲中再加入1 mol A和2 mol B,达到新的平衡后,甲中C的浓度是乙中C 的浓度的2倍
B . 保持活塞位置不变,升高温度,达到新的平衡后,甲、乙中B的体积分数均增加
C . 保持温度不变,移动活塞P,使乙的容积和甲相等,达到新的平衡后,乙中C的体积分数是甲中C的体积分数的2倍
D . 保持温度和乙中的压强不变,t2时分别向甲、乙中加入等质量的氦气后,甲、乙中反应速率变化情况分别如图2和图3所示(t1前的反应速率变化已省略)
25. (2分) (2016高二上·湖北期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升高体系的温度或增加某一组分的浓度均能增加反应体系中活化分子所占百分数
B . H2+Cl2 2HCl反应中化学能只转变为热能
C . 面粉生产工厂要求严禁烟火是因为面粉有机物颗粒极小,总表面积巨大容易被引燃爆炸
D . 高锰酸钾受热分解是一个熵减小的过程
26. (2分)将2molA和1molB充入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A(g)+B(g)⇌xC(g),达到化学平衡后,C 的体积分数为a,假设该反应的条件分别和下列各选项的条件相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 若在恒温恒压下:当x=1时,按1.5molA、1molC作为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仍为a
B . 若在恒温恒容下:当x=2时,将3molC作为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仍为a
C . 若在恒温恒压下:当x=3时,按1molA、1molB、1molC作为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为a
D . 若在恒温恒容下:按0.6molA、0.3molB、1.4molC作为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仍为a,则x 为2或3
二、综合题 (共2题;共13分)
27. (6分) (2016高二上·临漳期中) 高炉炼铁过程中发生的主要反应为 Fe2O3(s)+CO(g)= Fe (s)+CO2(g)已知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如下:
温度/℃100011501300
平衡常数 4.0 3.7 3.5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_,△H________0(填“>”、“<”或“=”);
(2)在一个容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1000℃时加入Fe、Fe2O3、CO、CO2各1.0mol,反应经过10min后达到平衡.求该时间范围内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v(CO2)=________、CO的平衡转化率=________:(3)欲提高(2)中CO的平衡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
A . 减少Fe的量
B . 增加Fe203的量
C . 移出部分CO2
D . 提高反应温度
E . 减小容器的容积
F . 加入合适的催化剂.
28. (7分) (2019高二下·白城期末) 2018年3月21日是第二十六届“世界水日”,保护水资源、合理利用废水、节省水资源、加强废水的回收利用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

已知:某无色废水中可能含有H+、NH4+、Fe3+、Al3+、Mg2+、Na+、NO3-、CO32-、SO42-中的几种,为分析其成分,分别取废水样品1 L,进行了三组实验,其操作和有关图像如下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上述3组实验可以分析废水中一定不存在的阴离子是________
(2)写出实验③图像中沉淀达到最大量且质量不再发生变化阶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沉淀溶解时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3)分析图像,在原溶液中c(NH4+与c(Al3+)的比值为________,所得沉淀的最大质量是________g。

(4)
若通过实验确定原废水中c(Na+) =0.18 mol·L-1,试判断原废水中NO3-是否存在?________(填“存
在”“不存在”或“不确定”)。

若存在,c(NO3-)=________ mol·L-1。

(若不存在或不确定则此空不填)
三、实验题 (共1题;共9分)
29. (9分)某实验小组用0.50 mol/L NaOH溶液和0.50 mol/L硫酸溶液进行中和热的测定.测定中和热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________,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缺少的一种玻璃仪器________(2)写出该反应的用中和热表示的热化学方程式(中和热为57.3kJ/mol)________
(3)取50mL NaOH溶液和30mL硫酸溶液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表
①请填写表中的空白:
实验次数
起始温度t1/℃终止温度
t2/℃
温度差
(t2﹣t1)/℃
温度差平均值℃H2SO4NaOH平均值
126.226.026.130.1 4.0________
227.027.427.233.3 6.1
325.925.925.929.8 3.9
426.426.226.330.4 4.1
②近似认为0.50 mol/L NaOH溶液和0.50 mol/L硫酸溶液的密度都是 1 g/cm3,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J/(g•℃).则中和热△H=________(取小数点后一位).(已知:Q=m•c•△t)
③上述实验数值结果与57.3kJ/mol有偏差,产生偏差的原因可能是(填字母)________.
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
b.量取NaOH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c.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
(4)实验中若用60mL0.25mol•L﹣1H2SO4溶液跟50mL0.55mol•L﹣1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________(填“相等”、“不相等”),所求中和热________(填“相等”、“不相等”);,若用50mL0.50mol•L﹣1醋酸代替H2SO4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反应前后温度的变化值会________(填“偏大”、“偏小”、“不受影响”).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26题;共52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19-1、
20-1、
21-1、
22-1、
23-1、
24-1、
25-1、
26-1、
二、综合题 (共2题;共13分) 27-1、
27-2、
27-3、
28-1、
28-2、
28-3、
28-4、
三、实验题 (共1题;共9分) 29-1、
29-2、
29-3、
29-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