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管理会计在我国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管理会计在我国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对管理会计的应用和研究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随着西方管理会计理论的传入开始的,经过多年实践和研究,已取得一定成效。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管理会计日益重要,资本市场的发展需要规范以对外报告为主的财务会计,但资本市场的繁荣更需要先进的以对内管理为主的管理会计。

国企改革的艰难和前景从一个侧面昭示了我国管理会计发展的巨大空间。

新中国成立之后,管理会计在我国产生和发展起来,但在理论和实务方面仍然存在问题,必须找出相关解决方法。

一、管理会计在我国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在理论方面,仍然没有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
从目前我国管理会计理论的发展现状来看,以引进国外管理会计理论为主,缺少对管理会计理论的深入研究。

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是以一定社会的客观经济形态为背景的,不同的社会背景、不同的经济环境造就不同的经济形态,不同的经济形态又引发相应经济理论的产生。

西方国家管理会计的产生和发展是以其高度发达的经济为背景的,而我国管理会计的发展没有立足于本国国情,照搬国外的理论模式,缺少适合我国经济环境的新东西。

而且,目前管理会计学科内容比较松散,结构不够严谨,没有贯穿于整个学科的主线。

(二)理论与实际脱节,应用不广泛、不深入
自上世纪之初管理会计产生以来,管理会计在理论上先后出现了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系统理论、战略管理理论;内容的涉及面也不断扩大。

我国也引进了一些新的内容,但在我国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中,却很少应用到管理会计的内容,即便一些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的个别环节应用了管理会计,其运用的知识也流于表面,不能够及时、准确地将相关信息提供给各级管理人员,也不能够达到管理会计通过制定各种战略、战术及经营决策,帮助协调组织企业工作等方式参与管理的目标。

出现以上情况的原因主要在于,我国管理会计照搬西方的理论,而我国社会背景,经济环境,人文观念等与西方不同,管理会计的理论与我国的国情不符,很难在实际经营管理中得到应用。

此外,引进的管理会计方法中,有一部分方法是从实践中得来的,是经验的总结,而有些方法则来自于经济学、统计学,如回归分析法、保本分析法、边际成本、经济批量等。

就理论而言,在管理会计学中引进这些方法是进步的表现,然而在实际应用中这些方法又不能与企业实际相联系,因为这些方法都有前提,即假定一些情况在企业生产经营中不发生变化。

例如:在混合成本的分析中运用回归分析法,这种方法首先要求企业产品的品种要保持不变,且运用这种方法需要拥有丰厚的历史数据,只有如此,分析的结果才比较准确,但在企业的实际经营中是不可能的。

又如:在产品定价决策中,采用边际成本定价法,必须取得产品在不同定价水平下的销售资料,而新产品问世,不可能采用多种不同价格进行
试销,取得销售数量资料。

即使以几种不同价格试销,也不具有普遍性和说服力。

可见,这种定价方法,在实际定价过程中可操作性很差。

理论与实际的脱节,使管理会计不能得到普遍的运用。

(三)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在内容上重复交叉现象严重
目前,管理会计的内容一般包括:成本习性、变动成本法、本一量一利分析、经营预测、经营决策、长期投资决策、全面预算、标准成本法、存货控制和责任会计、战略管理会计等。

财务管理的内容一般包括:资金时间价值与风险分析、筹资决策、资金成本和资金结构、投资决策、营运资金管理、分配决策、财务预算、财务控制和财务分析等。

从以上两门学科的主要内容中不难发现,财务管理中的投资决策、营运资金管理、财务预算和财务控制等内容与管理会计中的经营预测、长期投资决策、经营预算和存货控制等内容重复交叉。

因此,全国会计人员专业技术职称考试,也将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两门课合并为一门财务管理,这说明了两门学科在内容上重复交叉现象之严重。

二、管理会计的发展与对策
(一)建立切合实际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目标,为管理和决策提供各类信息(包括与计划、评价和控制企业经营活动有关的各类信息,与维护企业资产安全完整及资源有效利用有关的信息,与股东、债权人及其他企业外部利益关系者的决策有关的信息),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

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的内容应包括三大部分。

1、在管理会计概论方面。

包括管理会计的产生与发展,管理会计的研究方法,管理会计的特征,管理会计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2、在基础性管理会计方面。

包括成本方面:产品成本计算原理,成本性态分析与变动成本法,成本控制与标准成本系统,本一量一利分析;决策会计方面:经营预测的基本原理,企业定价决策问题,短期经营决策,长期投资决策;执行会计方面:全面预算,责任会计,企业业绩评价系统与激励机制。

3、在管理会计的新领域方面。

为适应当代新的经济技术条件而形成的新领域:作业成本计算与作业管理,质量成本会计,先进技术设备投资决策方案效益评价的特点,人力资源会计,资本成本会计,会计信息系统。

学科之间的交叉带来的新领域:行为会计(侧重管理会计中行为科学的引入),信息资源会计,委托一代理会计。

基于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国际性经济竞争日趋激烈而形成的新领域:战略管理会计,国际管理会计。

(二)采用经验研究法进行管理会计研究
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末期从西方引进管理会计知识体系至今已有20余年的历史,但令人遗憾的是,迄今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中仍未得到广泛重视和系统应用。

主要表现在:(1)企业领导或财务负责人观念陈旧,不重视管理会计;(2)企业会计人员掌握管理会计知识有限,相当一部分会计人员根本不了解管理会计,管理会计在我国没有引起多数企业的重视;(3)管理会计的一些方法,如短期经营决策、量本利分析以及责任会计等在企业中得到了一定的运用,但从总体来讲,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中应用有限。

如何解决管理会计理论体系与实务操作相脱节的现状,著名管理会计大师卡普兰教授认为,当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企业管理方式的变革,导致会计控制系统过时,然而这并没有促使会计研究人员到企业中去观察和研究这种状况,没有现场观察与计量,就不能得到适应实际操作的管理会计理论系统。

在会计发展史上,理论与实践不同步的现象普遍存在。

经验研究的方法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一个有效的途径。

经验研究法要求会计理论界与实务界相互配合,共同致力于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的研究,找出管理会计中理论与实际相脱节的环节,利用实务界带来管理会计案例进行探讨和研究,从而建立理论与实际相适应的管理会计理论。

(三)培养我国的管理会计人才
管理会计学科的发展需要有管理会计人才,企业内部的决策控制也需要管理会计人才。

我国应大力培养管理会计人才,在企业中设置单独的管理会计岗位。

对于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其目标是“综合性通用型”人才。

通才即是在管理会计等相关学科领域中学有专、精,同时又是知识广博,能够通观全局的人才。

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会带给我们不断成熟的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体系,并会促使企业日益注重管理会计对实现企业目标的重要作用。

管理会计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在我国的推广运用需要实务界和理论界的共同参与。

虽然目前仍受到种种内外部因素的影响,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现代企业制度的确立,管理会计将会为大多数人所接受,逐步成为企业的内在要求。

随着管理会计的不断完善,它将在我国企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