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地理)

合集下载

高考真题2014年地理全国卷2(含答案)

高考真题2014年地理全国卷2(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地理(全国Ⅱ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珠江三角洲某中心城市周边的农民竞相在自家的宅基地上建起了“握手楼”(图1)。

据此完成1~2题。

图11.农民建“握手楼”的直接目的是【D】A.吸引外来人口定居B.吸引市民周末度假C.增加自住房屋面积D.出租房屋增加收入2.“握手楼”的修建反映该中心城市【B】A.居住人口减少B.城区房价昂贵C.人居环境恶化D.城区不再扩大总部位于江苏徐州(约34°N,117°E)的某企业承接了甲国(图2)价值7.446亿美元的工程机械定单。

据此完成3~5题。

图23.甲国位于【D】A.欧洲B.非洲C.北美洲D.南美洲4.2011年6月21日,该定单的首批产品从徐州发货。

这一日,徐州与甲国首都相比【A】A.徐州的正午太阳高度较高B.徐州的白昼较短C.两地正午物影方向相同D.两地日出方位角相同5.该批产品运往甲国,最近的海上航线需经【C】A.好望角B.苏伊士运河C.巴拿马运河D.麦哲伦海峡降水在生态系统中被分为蓝水和绿水,蓝水是形成径流的部分(包括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绿水是被蒸发(腾)的部分,其中被植物蒸腾的部分称为生产性绿水,被蒸发的部分称为非生产性绿水。

据此完成6~7题。

6.下列流域中,绿水比例最大的是【A】A.塔里木河流域B.长江流域C.雅鲁藏布江流域D.黑龙江流域7.在干旱和半干旱区,下列措施中,使绿水中生产性绿水比例提高最多的是【C】A.水田改旱地B.植树造林C.覆膜种植农作物D.修建梯田图3示意科隆群岛(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地理位置。

2014届第一次全国各地大联考(江苏)地理

2014届第一次全国各地大联考(江苏)地理

2014届第一次全国各地大联考(江苏)地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在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卸载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共 60 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 小题,每小题2 分,共计36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国际奥委会全会当地时间2013年9月7日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投票选出2020年夏季奥运会的主办城市。

日本东京(35.7 °N, 139.8°E,海拔 5 m)最终击败西班牙马德里(40.5 °N, 3.6 °W,海拔 582 m)和土耳其伊斯坦布尔( 41.0 °N, 29.1 °E,海拔 33 m),获得2020年夏季奥运会举办权。

完成1-2题。

A.日本东京——① B.土耳其伊斯坦布尔——②C.西班牙马德里——③ D.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④2.下列四幅图中,所示日期最接近投票公布日期的是北美大河科罗拉多河,发源于落基山脉西部,汇入加利福尼亚湾。

流域干支流多峡谷,河床比降大,其大峡谷段是世界上最壮观的河谷景观之一。

读图,回答3-4题。

3.胡佛水坝修建后,对科罗拉多河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A.下游沙滩减少B.上游运输繁忙C.下游流速减慢D.上游水位升高4.科罗拉多大峡谷两侧景观差异显著,北侧林木苍翠,南侧植被稀少,其原因是A.北侧高山冰雪融水浇灌,植被丰富B.北侧处于暖湿气流迎风坡,林木苍翠C.南侧悬崖峭壁,土层薄,植被稀少D.南侧深居内陆,气候干旱,植被稀少9.关于黑河流域的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位于我国第一阶梯 B.植被以温带荒漠为主C.河流一年有两次汛期 D.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10.黑河流域中游区人口最多,主要原因是A.海拔较高,气候凉爽 B.河道较短,水流蒸发较少C.降水量大,气候湿润 D.耕地面积大,需要劳动力臭氧是汽车废气和工业废气中的氮氧化物经光化学反应而形成,在高温季节,它会悄悄地代替了PM2.5,坐上大气污染物的“头把交椅”。

2014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ⅰ)(含解析版)

2014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ⅰ)(含解析版)

D.冬至日 P>1
20 世纪 50 年代,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兰新铁路在新疆 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如图所示.读图,完成 4﹣6 题.
第1页(共23页)
4.(4 分)推测外国专家在图示区域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
A.河流
B.聚落
C.耕地
D.地形
5.(4 分)后来,我国专家认为,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线不合理,理由可能
C.
D.
第3页(共23页)
11.(4 分)该国人口增长数量最多的时段为( ) A.1910﹣1930 年 B.1930﹣1950 年 C.1950﹣1970 年 D.1970﹣1990 年
二、解答题(共 2 小题,满分 46 分) 12.(24 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如图所示区域海拔在 4500 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大于等于 8
第11页(共23页)
【解答】解:图示区位于干旱地区,城镇分布在水源较充足的山麓地带的绿洲上, 绿洲上农业基础较好,适宜人类生存,B 对。干旱区最主要的限制因素是水 源,铁路沿线如果没有水源,也不会形成城镇,所以兰新铁路并没有改变该 区域城镇的分布。地形、河流、沙漠分布对城镇分布有影响,但不是主导因 素。
【解答】解:光热电站是依靠光能集聚产生的热能制造出蒸汽,推动发电机运转, 强光、高热能可能会误伤途径的飞鸟。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太阳能光热电站带来的影响,获取图中信息
并结合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3.(4 分)若在北回归线上建一太阳能光热电站,其高塔正午影长于塔高的比
值为 P,则( )Fra bibliotek的城镇分布受控于( )
A.地形分布 B.绿洲分布
C.河流分布

2014年高考文综-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全国卷1)

2014年高考文综-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全国卷1)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文科综合地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在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卸载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本卷共35小题。

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太阳能光热电站(图1)通过数以十万计的反光版聚焦太阳能,给高塔顶端的锅炉加热,产生蒸汽,驱动发电机发电。

据此完成1-3题。

1.我国下列地区中,资源条件最适宜建太阳能光热电站的是:A.柴达木盆地B.黄土高原C.山东半岛D.东南丘陵2.太阳能光热电站可能会:A.提升地表温度B.干扰飞机电子导航C.误伤途径飞鸟D.提高作物产量3.若在北回归线上建一太阳能光热电站,其高塔正午影长于塔高的比值为P,则A.春、秋分日P=0B. 夏至日P>0C. 全年日P<1D. 冬至日P>120世纪50年代,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

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如图2所示。

读图2,完成4-6题。

4、推测外国专家在图示区域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A、河流B、聚落 C耕地 D地形5、后来,我国专家认为,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线不合理,理由可能是A、线路过长 B距城镇过远C、易受洪水威胁D、工程量过大6、50多年来,兰新铁路并没有改变该区域城镇的分布,是因为该区域的城镇分布受控于A、地形分布B、绿洲分布C、河流分布 D沙漠分布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含氮化合物浓度增加,产生沉降,是新出现的令人担忧的全球变化问题。

一科研小组选择受人类干扰较小的某地,实验模拟大气氮沉降初期对植被的影响。

实验地植被以灌木植物为主,伴生多年生草本植物。

2014高考全国卷一地理解析和答案

2014高考全国卷一地理解析和答案
• 我国下列地区中,资源条件最适宜建太阳 能光热电站的是: • A.柴达木盆地 B.黄土高原 • C.山东半岛 D.东南丘陵
• 太阳能光热电站可能会: • A.提升地表温度 B.干扰飞机电子导航 • C.误伤途径飞鸟 D.提高作物产量
• 解析:太阳能光热电站通过数以十万计的反光版 聚焦太阳能,给高塔顶端的锅炉加热,产生蒸汽, 驱动发电机发电
• 1、多条河流在此注入措那湖,泥沙沉积, 河口三角洲面积较大,冬春季河流水位低, 河滩泥沙裸露;措那湖水位低,出露的湖滩 泥沙面积较大。 2、冬春季气候干燥(降水少),地表缺乏植 被(草)的保护;大风多,湖面叫宽阔, 西风经湖面无阻挡,沙源东部为河谷,风 力强劲。
3、铁路路基较高,风沙堆积,填埋路基和轨 道;侵蚀路基和路肩;损害机车车辆和通信、 信号设备等,加大钢轨、车轮等设备的磨损; 影响运行列车安全。
4、阻沙措施:在铁路两侧设立阻沙墙 固沙措施:在沙地上用随时等覆盖沙 面,设置石(草)方格沙障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5、后来,我国专家认为,兰新铁路在该区 域的选线不合理,理由可能是 • A、线路过长 B、距城镇过远 • C、易受洪水威胁 D、工程量过大 • 距离吐鲁番较远,高差较大,不能带动经 济发展
• 6、50多年来,兰新铁路并没有改变该区域 城镇的分布,是因为该区域的城镇分布受 控于 • A、地形分布 B、绿洲分布 C、河流分布 D沙漠分布 • 图示地区干旱,城市分布在绿洲地区,绿 洲上农业基础好,适合人类生存
7、实验期间植被变化表现为 ①生物量提高 ②生物量降低 ③植株密度改变 ④植被 分布改变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生物量是指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总和,植株密度是 植株数量
• 8、实验期间大气氮沉降导致灌木、草本两 类植物出现此消彼长竞争的是 • A植株数量 B、总生物量 • C、地上生物量 D、地下生物量

2014高考地理(江苏卷)及解析

2014高考地理(江苏卷)及解析

2014·江苏卷(地理)2014·江苏卷《桃花源记》中描述:“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据此回答1~2题。

1.“桃花源”的地形最可能是()A.山间峡谷B.山前平原C.山间盆地D.平缓高原1.C[解析] 根据材料中“林尽水源,便得一山”以及“土地平旷”等相关描述,判断“桃花源”是周高中低的山间盆地。

2.“桃花源”环境与下列因素紧密相关的是()A.地理位置B.灌溉系统C.农业科技D.水力资源2.A[解析] “桃花源”世外桃源式的封闭环境与其身居深山的地理位置密切相关。

2014·江苏卷在地球公转过程中,若以地球为参照系,可看到太阳在黄道上运行。

图1是天赤道与黄道的示意图,图2是太阳在黄道上的视运行轨迹图。

读图回答3~4题。

123.6月初,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是()A.甲B.乙C.丙D.丁3.D[解析] 6月初太阳在黄道的位置是夏至点前、春分点后,距离夏至点更近。

4.太阳处于甲、乙位置时()A.地球公转速度相同B.同一地点昼长变化趋势相同C.日地距离相同D.同一地点日出方位相同4.D[解析] 太阳在甲、乙两位置时,太阳在地球上的直射点的位置相同,所以对地球上的同一点来说,日出方位相同。

太阳在甲、乙两位置时,地球公转速度乙快于甲,日地距离乙近于甲,同一地点(假设在北半球)甲位置昼长渐短,乙位置昼长渐长。

2014·江苏卷图3是2014年4月30日20时海平面气压形式图。

读图回答5~6题。

图35.图中虚线范围内出现沙尘天气,其中最易发生沙尘暴的地点是()A.甲B.乙C.丙D.丁5.B[解析] 乙地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大,风力强劲,且离沙源地近,所以最易发生沙尘暴。

6.锋面过境时,M地可能出现的天气变化是()A.气温升高,出现降水B.气温降低,天气转晴C.风力增强,出现降水D.风力减弱,天气转阴6.C[解析] M地冷锋过境时,气温降低,风力增强,出现阴雨天气。

2014年江苏高考地理试卷答案

2014年江苏高考地理试卷答案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地理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

1.C 2.A 3.D 4.D 5.B6.C 7.B 8.A 9.B 10.D11.B 12.A 13.A 14.D 15.C 16.C 17.B 18.C(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9.BC 20.AD 21.CD 22.AB 23.BD 24.AB 25.AC 26.CD 27.(13 分)(1)3月中下旬气温回升,湖面解冻,斑头雁飞回繁殖地;6、7月份气温为一年中最高有利于孵化;8月底以后气温开始逐渐下降,斑头雁开始南迁。

(2)历时长;距离远;多次停留高(原)寒(冷)湿地(河湖、沼泽等)(3)纬度低、海拔低;北部山地高原对寒冷气流的阻挡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干旱半干旱气候)(4)C28.(14 分)(1)人口密度大;城市化水平高;城市数量多;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高;城市等级体系完整(2)①;⑤;⑥(3)苏州发展速度快于嘉兴;苏州经济发展水平高于嘉兴产业发展政策;产业基础;与周边城市联系;交通条件(通达性)(4)加强城市之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完善与加强交通及信息网络;减少行政壁垒;提高区域城市化水平;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活动。

29.(13 分)(1)第二产业比重大;石油采掘工业占主导地位;产业结构正在不断优化(2)玉门石油资源已经枯竭,大庆也将面临石油枯竭的问题;玉门的经济发展已经衰退,大庆的采掘业比重过高;玉门的环境问题更加严重(3)大庆:区位优越;资金、技术等条件好玉门:有丰富的风能资源和太阳能资源,发展新能源产业(4)提供资金、技术和相关优惠政策(5)“因地”是指根据条件,“制宜”是指应采取合适的对策和措施,同是资源型城市,但所处地理位置不一样,条件有差异,采用适合各自情况的产业转型政策30.A.【海洋地理】(1)板块碰撞挤压多火山、地震(2)生物海岸(珊瑚礁海岸)抵御风浪对海岸的侵蚀;保护生物的多样性(3)旅游业渔业(4)控制旅游规模;适度捕捞;严控污染产业的发展【城乡规划】(10分)(1)商业区位于市中心;交通便捷(通达度高)、利于人流集散;地价高。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江苏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江苏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江苏高考语文2014-02-02 20142014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一(江苏卷)语文甲、必考内容(142分)一、现代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0分)三更有梦书当枕祝勇读书需要一种心境。

安详的心绪以及静谧的氛围,都可以将我带入那种既恍惚空灵又旖旎美妙的境界中去。

在一种如诗的意境中读书,心灵会像热水里的新茶一般丝丝缕缕地舒展开来,抑或会感到那个温暖的杯底从心房间熨过,熨平心上的每一条褶皱。

心境摇曳不可读书,功利浮躁不可读书,灵魂纷乱不可读书。

读书需要静下心来,心无旁骛,仿佛人于树下禅定,风声雨声车声马声,无一入其耳;酒色财气,无一动其心。

其中境界如徐燕谋赠钱钟书先生的佳句“北海西山都可恋,我来只为读奇书。

”于幽美如诗情琴韵的意境之外读书,看来几乎是不可能的。

想起一位伟人青年时锤炼自己,专拣市声嘈杂之处读书,常激赏赞叹,这种大境界,非常人所能修得。

看来,片刻宁静,一室温馨,对读书人是何等重要。

求生存的匆促步履,打乱了众生心灵的止水。

爱于时光的余白处,慵读几页书,犒赏一下干渴的灵魂,可是家务劳动、友人来访、子女教育以及电视喇叭的聒噪,使你无处躲藏。

日常的喧嚣里,早已找不到须臾的宁静。

所以深夜是最宜于读书的时候。

这时,人已去,茶已凉,片刻前还热闹非凡的斗室骤然阗寂。

家人睡熟,喋喋不休的电视也早已哑然无声。

月华似水,佳期如梦,拧亮床头一盏青灯,取一个舒适的姿势,或躺或坐,罗衾掩住半个身子就可以了。

书是选好的,就放在枕下,不必从书架上查取。

用不着书签指路,一下就能翻到要看的地方,对于一个真正的读书人来说,这动作就该像手巧的售货员取货一样娴熟。

不紧不慢地接着昨天的看,若是情节极佳的小说,可以一口气读上三五十页;若是散文,品上几篇也就够了,不必太多。

像少年时读书那样,不眨眼看到天明,是不可能的,因为明天一早,还有许多重要的事情等待着我。

2014年高考文综-地理试题word版含标准答案(全国卷1)

2014年高考文综-地理试题word版含标准答案(全国卷1)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文科综合地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在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卸载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本卷共35小题。

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太阳能光热电站(图1)通过数以十万计的反光版聚焦太阳能,给高塔顶端的锅炉加热,产生蒸汽,驱动发电机发电。

据此完成1-3题。

1.我国下列地区中,资源条件最适宜建太阳能光热电站的是:A.柴达木盆地B.黄土高原 C.山东半岛 D.东南丘陵2.太阳能光热电站可能会:A.提升地表温度 B.干扰飞机电子导航C.误伤途径飞鸟 D.提高作物产量3.若在北回归线上建一太阳能光热电站,其高塔正午影长于塔高的比值为P,则A.春、秋分日P=0 B. 夏至日P>0 C.全年日P<1 D. 冬至日P>1 20世纪50年代,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

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如图2所示。

读图2,完成4-6题。

4、推测外国专家在图示区域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A、河流B、聚落 C耕地 D地形5、后来,我国专家认为,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线不合理,理由可能是A、线路过长 B距城镇过远C、易受洪水威胁D、工程量过大6、50多年来,兰新铁路并没有改变该区域城镇的分布,是因为该区域的城镇分布受控于A、地形分布B、绿洲分布C、河流分布D沙漠分布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含氮化合物浓度增加,产生沉降,是新出现的令人担忧的全球变化问题。

一科研小组选择受人类干扰较小的某地,实验模拟大气氮沉降初期对植被的影响。

2014年高考真题江苏卷(地理)解析版 (附答案)

2014年高考真题江苏卷(地理)解析版 (附答案)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地理一、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桃花源记》中描述:“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据此回答1-2题。

1.“桃花源”的地形最可能是A.山间峡谷B.山前平原C.山间盆地D.平缓高原2.“桃花源”环境与下列因素紧密相关的是A.地理位置B.灌溉系统C.农业科技D.水力资源在地球公转过程中,若以地球为参照系,可看到太阳在黄道上运行。

图l是天赤道与黄道的示意图,图2是太阳在黄道上的视运行轨迹图。

读图回答3-4题。

3.6月初,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是A.甲B.乙C.丙D.丁4.太阳处于甲、乙位置时A.地球公转速度相同B.同一地点昼长变化趋势相同C.日地距离相同D.同一地点日出方位相同图3是2014年4月30日20时海平面气压形势图。

读图回答5-6题。

5.图中虚线范围内出现沙尘天气,其中最易发生沙尘暴的地点是A.甲B.乙C.丙D.丁6.锋面过境时,M地可能出现的天气变化是A.气温升高,出现降水B.气温降低,天气转晴C.风力增强,出现降水D.风力减弱,天气转阴图4为某向斜山地形地质示意图。

读图回答7-8题。

图5是某地山体滑坡后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的影像。

读图回答9 -10题。

9.图中堰塞体垮塌后可能会淹没下游沿岸居民点.可快速确定需要转移人口区域的技术是A.遥感( RS) B.地理信息系统( GIS)C.全球定位系统( GPS) D.北斗导航系统(BDS)10.图中甲、乙、丙、丁四处海拔由高到低的排序是A.甲>乙>丙>丁B.甲>丙>丁>乙C.乙>丁>丙>甲D.乙>丙>甲>丁图6是我国某城镇发展变化示意图。

高考真题2014年地理全国卷1(含答案)

高考真题2014年地理全国卷1(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地理(全国Ⅰ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太阳能光热电站(图1)通过数以十万计的反光板聚焦太阳能,给高塔顶端的锅炉加热,产生蒸汽,驱动发电机发电。

据此完成1~3题。

图11.我国下列地区中,资源条件最适宜建太阳能光热电站的是【A】A.柴达木盆地B.黄土高原C.山东半岛D.东南丘陵2.太阳能光热电站可能会【C】A.提升地表温度B.干扰飞机电子导航C.误伤途经飞鸟D.提高作物产量3.若在北回归线上建一太阳能光热电站,其高塔正午影长与塔高的比值为P,则【D】A.春、秋分日P=0 B.夏至日P=1 C.全年P<1 D.冬至日P>1 20世纪50年代,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

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如图2所示。

读图2,完成4~6题。

图24.推测外国专家在图示区域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D】A.河流B.聚落C.耕地D.地形5.后来,我国专家认为,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线不合理,理由可能是【B】A.线路过长B.距城镇过远C.易受洪水威胁D.工程量过大6.50多年来,兰新铁路并没有改变该区域城镇的分布,是因为该区域的城镇分布受控于【B】A.地形分布B.绿洲分布C.河流分布D.沙漠分布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含氮化合物浓度增加,产生沉降,是新出现的令人担忧的全球变化问题。

一科研小组选择受人类干扰较小的某地,实验模拟大气氮沉降初期对植被的影响。

实验地植被以灌木植物为主,伴生多年生草本植物。

2014年高考课标1文综地理及答案(word高清)

2014年高考课标1文综地理及答案(word高清)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文科综合地理部分(试卷类型:A卷)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在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选出答案后,学科网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卸载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选择题(共35小题。

每小题4分,共14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太阳能光热电站(图1)通过数以十万计的反光板聚焦太阳能,给高塔顶端的锅炉加热,产生蒸汽,驱动发电机发电。

据此完成1-3题。

1.我国下列地区中,资源条件最适宜建太阳能光热电站的是:A.柴达木盆地B.黄土高原C.山东半岛D.东南丘陵2.太阳能光热电站可能会:A.提升地表温度B.干扰飞机电子导航C.误伤途径飞鸟D.提高作物产量3.若在北回归线上建一太阳能光热电站,其高塔正午影长与塔高的比值为P,则A.春、秋分日P=0B. 夏至日P=1C. 全年P<1D. 冬至日P>120世纪50年代,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

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如图2所示。

读图2,完成4-6题。

4、推测外国专家在图示区域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A、河流B、聚落 C耕地 D地形5、后来,我国专家认为,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线不合理,理由可能是A、线路过长B、距城镇过远C、易受洪水威胁D、工程量过大6、50多年来,兰新铁路并没有改变该区域城镇的分布,是因为该区域的城镇分布受控于A、地形分布B、绿洲分布C、河流分布 D沙漠分布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含氮化合物浓度增加,产生沉降,是新出现的令人担忧的全球变化问题。

一科研小组选择受人类干扰较小的某地,实验模拟大气氮沉降初期对植被的影响。

2014年高考地理江苏卷试题及答案

2014年高考地理江苏卷试题及答案

2014年高考地理江苏卷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桃花源记》中描述:“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据此回答1~2题。

1.“桃花源”的地形最可能是A.山间峡谷B.山前平原C.山间盆地D.平缓高原2.“桃花源”环境与下列因素紧密相关的是A.地理位置B.灌溉系统C.农业科技D.水力资源在地球公转过程中,若以地球为参照系,可看到太阳在黄道上运行。

图1是天赤道与黄道的示意图,图2是太阳在黄道上的视运行轨迹图。

读图回答3~4题。

月初,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是A.甲B.乙C.丙D.丁4.太阳处于甲、乙位置时A.地球公转速度相同B.同一地点昼长变化趋势相同C.日地距离相同D.同一地点日出方位相同图3是2014年4月30日20时海平面气压形势图。

读图回答5 ~6题。

5.图中虚线范围内出现沙尘天气,其中最易发生沙尘暴的地点是A.甲B.乙C.丙D.丁6.锋面过境时,M地可能出现的天气变化是A.气温升高,出现降水B.气温降低,天气转晴C.风力增强,出现降水D.风力减弱,天气转阴图4为某向斜山地形地质示意图。

读图回答7~8题。

7.与M点的地形-地层关系相符的是8.与沿XY线相符的剖面图是图5是某地山体滑坡后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的影像。

读图回答9~10题。

9.图中堰塞体垮塌后可能会淹没下游沿岸居民点,可快速确定需要转移人口区域的技术是A.遥感(RS)B.地理信息系统(GIS)C.全球定位系统(GPS) D.北斗导航系统(BDS)10.图中甲、乙、丙、丁四处海拔由高到低的排序是A.甲>乙>丙>丁B.甲>丙>丁>乙C.乙>丁>丙>甲D.乙>丙>甲>丁图6是我国某城镇发展变化示意图。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答案解析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答案解析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答案解析数 学Ⅰ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70分.请把答案直接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已知集合}4,3,1,2{A --=,}3,2,1{B -=,则B A = ▲ . 【答案】}3,1{-【解析】根据集合的交集运算,两个集合的交集就是所有既属于集合A 又属于集合B 的元素组成的集合,从所给的两个集合的元素可知,公共的元素为-1和3,所以答案为}3,1{- 【点评】本题重点考查的是集合的运算,容易出错的地方是审错题目,把交集运算看成并集运算。

属于基础题,难度系数较小。

2、已知复数2)25(i z -=(i 为虚数单位),则z 的实部为 ▲ . 【答案】21【解析】根据复数的乘法运算公式,i i i i z 2021)2(2525)25(222-=+⨯⨯-=-=,实部为21,虚部为-20。

【点评】本题重点考查的是复数的乘法运算公式,容易出错的地方是计算粗心,把12-=i 算为1。

属于基础题,难度系数较小。

3、右图是一个算法流程图,则输出的n 的值是 ▲ . 【答案】5【解析】根据流程图的判断依据,本题202>n 是否成立,若不成立,则n 从1开始每次判断完后循环时,n 赋值为1+n ;若成立,则输出n 的值。

本题经过4次循环,得到203222,55>===n n ,成立,则输出的n 的值为5【点评】本题重点考查的是流程图的运算,容易出错的地方是判断循环几次时出错。

属于基础题,难度系数较小。

4、从6,3,2,1这4个数中一次随机地取2个数,则所取2个数的乘积为6的概率是 ▲ . 【答案】31【解析】将随机选取2个数的所有情况“不重不漏”的列举出来:(1,2),(1,3)(1,6),(2,3),(2,6),(3,6),共6种情况,满足题目乘积为6的要求的是(1,6)和(2,3),则概率为31。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是概率,题目很平稳,考生只需用列举法将所有情况列举出来,再将满足题目要求的情况选出来即可。

2014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及解析(新课标ⅱ)

2014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及解析(新课标ⅱ)

2014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Ⅱ)一、选择题:共44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珠江三角洲某中心城市周边的农民竞相在自家的宅基地建起了“握手楼”(如图)据此完成1~2题、1、(4分)农民建“握手楼”的直接目的是()A、吸引外来人口定居B、吸引市民周末度假C、增加自住房屋面积D、出租房屋增加收入2、(4分)“握手楼”的修建反映该中心城市()A、居住人口减少B、城市房价昂贵C、人居环境恶化D、城区不再扩大总部位于江苏徐州(约34°N,117°E)的某企业承接了甲国(如图)价值7.446亿美元的工程机械订单、据此完成3~5题、3、(4分)甲国位于()A、欧洲B、非洲C、北美洲D、南美洲4、(4分)2011年6月21日,该定单的首批产品从徐州发货、这一日,徐州与甲国首都相比()A、徐州的正午太阳高度较高B、徐州的白昼较短C、两地正午物影方向相同D、两地日出方位角相同5、(4分)该批产品运往甲国,最近的海上航线需经()A、好望角B、苏伊士运河C、巴拿马运河D、麦哲伦海峡降水在生态系统中被分为蓝水和绿水、蓝水是形成径流的部分(包括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绿水是被蒸发(腾)的部分,其中被植物蒸腾的部分称为生产性绿水,被蒸发的部分被称为非生产性绿水、据此完成6~7题、6、(4分)下列河流中,绿水比例最大的是()A、塔里木河流域B、长江流域C、雅鲁藏布江流域D、黑龙江流域7、(4分)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下列措施中,使绿水中生产性绿水比重提高最多的是()A、水田改旱地B、植树造林C、覆膜种植农作物D、修建梯田如图示意科隆群岛(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地理位置、读图,完成8~9题、8、(4分)科隆群岛特有动物种属比例较大、形成这一现象的地理条件是该群岛()A、地处赤道附近B、远离大陆C、构造运动强烈D、地形复杂9、(4分)科隆群岛是耐寒的企鹅和喜暖的鼠蜥的共同家园,主要因为该群岛()A、气温日较差大B、处在动物迁徙路线上C、地处热带但受寒流影响D、气候垂直差异明显如图示意某岛的地理位置,读图,完成10~11题、10、(4分)图示岛屿西南部降水丰沛,主要是因为()①盛行西风②地形抬升③暖流增湿④反气旋控制、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1、(4分)下列农业生产类型中,最适宜在图示岛屿发展的是()A、水田农业B、迁移农业C、种植园农业D、畜牧业三、解答题12、(2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河流的侵蚀、沉积及沼泽的吸收(附)影响河流泥沙和营养物质含量,水体中营养物质含量影响浮游生物量,与水温共同制约鱼类资源数量、如图所示的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势低平,冻土发育,河流众多,沼泽广布、(1)分析西西伯利亚平原沼泽广布的原因、(2)分析叶尼塞河泥沙含量较多,而鄂毕河泥沙含量较少的原因、(3)通常,大河河口的鱼类资源丰富,但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相对较少、说明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较少的原因、13、(2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建三江位于三江平原腹地,于1957年开始垦荒,目前面积1.24万平方千米,人口20多万、这里空气清新,水源丰富且水质优良,土壤肥沃、近年来,建三江重点种植水稻,有“中国绿色米都”之称、建三江采用现代技术科学生产、如定点监测土壤肥力并精准施肥、如图示意建三江的位置和范围、(1)分析三江平原环境质量优良的原因、(2)分析建三江农作物病虫害较少的气候原因、(3)简述建三江水稻种植过程中化肥施用量较少的原因、(4)建三江被称为“中国绿色米都”、请说明建三江获此美誉的理由、三、旅游地理14、(10分)某学习小组在探讨“老工业区如何转型”的活动中,发现德国鲁尔区在转型过程中,利用原有的生产设备等工业遗产资源,开发了能够吸引人们了解工业文明和工业化历史,具有独特观光、休闲等功能的工业遗产旅游产品、提出老工业区的工业遗产资源,并设计老工业区工业遗产旅游项目、四、自然灾害与防治15、(10分)福建低山丘陵区是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多发区,如图示意该区域1990~2006年地质灾害各月多年平均发生的次数、概况该区域地质灾害月际分布特点,说明6月、7月地质灾害发生次数差异的自然原因、五、环境保护16、(10分)中华秋沙鸭为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鸟类,目前全国只有1000只左右、中华秋沙鸭生活在河流与小型湖泊等湿地中,主要以淡水鱼、虾等为食、以长白山某河流作为繁殖地的中华秋沙鸭种群,春季为50只左右,秋季迁徙时,数量增至200只左右、但只有近百只到达赣东北的越冬地、而第二年春季只有50余只返回繁殖地、分析中华秋沙鸭在迁徙途中不断死亡,导致数量减少的可能原因,并提出保护对策2014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Ⅱ)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44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珠江三角洲某中心城市周边的农民竞相在自家的宅基地建起了“握手楼”(如图)据此完成1~2题、1、(4分)农民建“握手楼”的直接目的是()A、吸引外来人口定居B、吸引市民周末度假C、增加自住房屋面积D、出租房屋增加收入【分析】材料信息:地址位于珠三角洲城市周边,人物为农民,事物为“握手楼”(图片信息显示楼较高、密集)、珠三角经济发达、劳动力需求量大,外地来的打工仔非常多,当地农民建房屋目的肯定是为了自己的经济发展,出租房屋增加收入、【解答】解:A、“握手楼”建在中心城市周边,而珠江三角洲地区由于人口迁入,房价过高,许多人没有自己的住房,所以农民可以出租房屋增加收入,不是吸引外来人口定居;故不符合题意;B、不是吸引外来人口定居;故不符合题意;C、农民自家居住也不需要过多楼房,故不符合题意;D、“握手楼”建在中心城市周边,而珠江三角洲地区由于人口迁入,房价过高,许多人没有自己的住房,所以农民可以出租房屋增加收入。

2014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大纲版含解析版

2014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大纲版含解析版

2014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大纲版)一、选择题美国M公司在我国投资建设某电子产品生产厂,零部件依靠进口,产品全部销往美国,产品的价格构成如图所示.据此完成1~3题.1.(4分)M公司的电子产品生产厂可以在全球选址,主要是因为( )A.产品和零部件的运输成本相对较低B.产品技术要求高,需要多国合作C.异国生产可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D.能降低原材料成本,扩大国际市场2.(4分)M公司将电子产品生产厂由美国转移至中国,主要原因是中国( )A.市场广阔B.劳动力价格低C.交通运输方便D.原材料丰富3.(4分)我国进一步发展电子信息产业,下列措施最有利的是( )A.扩大电子信息产品生产环节的国际引进B.提高电子信息产品生产环节的利益比重C.加大电子信息产品高附加值环节的投入D.限制电子信息产品生产环节的国际引进三、标题4.(4分)如图中K岛于1983年火山爆发,植被消失殆尽.1987年,该岛上已有64种植物生长旺盛.据研究,百年之内该岛上的天然植被就可以恢复.据此完成4~6题.K岛天然植被类型属于( )A.热带雨林B.热带草原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5.(4分)与相同植被类型的大陆地区相比,K岛植被恢复迅速的独特条件是( )A.海拔高B.种源丰富C.火山灰深厚D.光照充足6.(4分)K岛处于( )A.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界线的东侧B.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界线的西侧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北侧D.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南侧四、标题7.(4分)当中国南极中山站(约69°S)处于极夜时,甲、乙两地分别于当地时间5时40分和6时20分同时看到日出.据此完成7~8题.甲地位于乙地的( )A.东北方向B.西北方向C.东南方向D.西南方向8.(4分)当中国南极中山站(约69°S)处于极夜时,甲、乙两地分别于当地时间5时40分和6时20分同时看到日出.据此完成7~8题.这段时间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A.暴风雪席卷欧洲北部B.澳大利亚东南部容易发森林火灾C.好望角附近炎热干燥D.墨西哥湾热带气旋活动频繁五、标题如图中甲地所在的国家,农业以畜牧业为主,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货物过境和港口服务业.据此完成9~11题.9.(4分)该农业生产紧缺的自然资源是( )A.土地资源B.水资源C.生物资源D.太阳能资源10.(4分)在甲地形成城市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A.地形B.气候C.公路交通枢纽D.港口11.(4分)该城市发展成为该国首都的优势条件是( )A.位置适中B.资源丰富C.气候宜人D.经济中心九、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66分)12.(36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如图示意某国南部沿海地区.该地区河流含沙量大,沿海水浅.18世纪,随着大规模的土地开发,该地区交通运输需求大增,于是开凿了几乎与海岸平行的沿海运河.M河自北向南纵贯该国中部,是该国重要的航道,H港为该国南部沿海最大港口.(1)分析图示地区沿海运河开凿前的水运条件.(2)分析沿海运河开凿工程量较小的原因.(3)简述沿海运河航道航运优势.(4)说明H港发展成为该国南部沿海最大港口的地理条件.13.(30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4年江苏高考精彩试题——地理(高清)

2014年江苏高考精彩试题——地理(高清)

地理试题一、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桃花源记》中描述:“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据此回答1-2题。

1.“桃花源”的地形最可能是A.山间峡谷 B.山前平原 C.山间盆地 D.平缓高原2.“桃花源”环境与下列因素紧密相关的是A.地理位置 B.灌溉系统 C.农业科技 D.水力资源在地球公转过程中,若以地球为参照系,可看到太阳在黄道上运行。

图l是天赤道与黄道的示意图,图2是太阳在黄道上的视运行轨迹图。

读图回答3 -4题。

3.6月初,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是A.甲 B.乙 C.丙 D.丁4.太阳处于甲、乙位置时A.地球公转速度相同 B.同一地点昼长变化趋势相同C.日地距离相同 D.同一地点日出方位相同图3是2014年4月30日20时海平面气压形势图。

读图回答5 -6题。

5.图中虚线范围内出现沙尘天气,其中最易发生沙尘暴的地点是A.甲 B.乙C.丙 D.丁6.锋面过境时,M地可能出现的天气变化是A.气温升高,出现降水B.气温降低,天气转晴C.风力增强,出现降水D.风力减弱,天气转阴图4为某向斜山地形地质示意图。

读图回答7-8题。

7.与M点的地形一地层关系相符的是8.与沿XY线相符的剖面图是图5是某地山体滑坡后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的影像。

读图回答9 -10题。

9.图中堰塞体垮塌后可能会淹没下游沿岸居民点.可快速确定需要转移人口区域的技术是A.遥感( RS)B.地理信息系统( GIS)C.全球定位系统( GPS)D.北斗导航系统(BDS)10.图中甲、乙、丙、丁四处海拔由高到低的排序是A.甲>乙>丙>丁 B.甲>丙>丁>乙C.乙>丁>丙>甲 D.乙>丙>甲>丁图6是我国某城镇发展变化示意图。

2014年高考大纲全国卷地理真题(带解析)

2014年高考大纲全国卷地理真题(带解析)

题目:美国M公司在我国投资建设某电子产品生产厂,零部件依靠进口,产品全部销往美国,产品的价格构成如图所示。

据此完成1~3题。

1.M公司的电子产品生产厂可以在全球选址,主要是因为()A.产品和零部件的运输成本相对较低B.产品技术要求高,需要多国合作C.异国生产可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D.能降低原材料成本,扩大国际市场2.M公司将电子产品生产厂由美国转移至中国,主要原因是中国()A.市场广阔 B.劳动力价格低 C.交通运输方便 D.原材料丰富3.我国进一步发展电子信息产业,下列措施最有利的是()A.扩大电子信息产品生产环节的国际引进B.提高电子信息产品生产环节的利益比重C.加大电子信息产品高附加值环节的投入D.限制电子信息产品生产环节的国际引进答案:1-3 ABC解析过程:1.电子产品一般具备体积小、重量小、科技含量高,价值大,所以产品和零部件的运输成本相对较低,这就是M公司的电子产品生产厂可以在全球选址的原因。

2.中国和美国比较区位条件,中国突出的优势是劳动力廉价,进而降低产品成本。

虽然原材料丰富和市场广阔也是中国的优势,但对于电子产品来说已被便利的交通淡化;而交通条件则是美国更便利3.电子产品最重要的核心部分是技术,所以要加大研发技术的投入,所以C正确——————————题目:下图中K岛于1983年火山爆发,植被消失殆尽。

1987年,该岛上已有64种植物生长旺盛。

据研究,百年之内该岛上的天然植被就可以恢复。

据此完成1~3题。

1.K岛天然植被类型属于()A.热带雨林 B.热带草原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2.与相同植被类型的大陆地区相比,K岛植被恢复迅速的独特条件是()A.海拔高 B.种源丰富C.火山灰深厚 D.光照充足3.K岛处于()A.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界线的东侧B.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界线的西侧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北侧D.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南侧答案:1-3 ACC解析过程:1.根据图中经纬度判断,K岛离6°S比较近,所以可以判断此处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形成的气候为热带雨林气候,相应的植被类型为热带雨林2. 与相同植被类型的大陆地区相比,只有K岛有火山灰,而火山灰从地幔带来丰富的微量元素,形成肥沃的土壤3.K岛位于亚欧板块上,所以在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北侧——————————题目:当中国南极中山站(约690S)处于极夜时,甲、乙两地分别于当地时间5时40分和6时20分同时看到日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地理一、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4江苏·1~2)《桃花源记》中描述:“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据此回答1~2题。

(2014江苏·1)1.“桃花源”的地形最可能是()A.山间峡谷B.山前平原C.山间盆地D.平缓高原(2014江苏·2)2.“桃花源”环境与下列因素紧密相关的是()A.地理位置B.灌溉系统C.农业科技D.水力资源(2014江苏·3~4)在地球公转过程中,若以地球为参照系,可看到太阳在黄道上运行。

图1是天赤道与黄道的示意图,图2是太阳在黄道上的视运行轨迹图。

读图回答3~4题。

图1 图2(2014江苏·3)3.6月初,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是()A.甲B.乙C.丙D.丁(2014江苏·4)4.太阳处于甲、乙位置时()A.地球公转速度相同B.同一地点昼长变化趋势相同C.日地距离相同D.同一地点日出方位相同(2014江苏·5~6)图3是2014年4月30日20时海平面气压形势图。

读图回答5~6题。

图3(2014江苏·5)5.图中虚线范围内出现沙尘天气,其中最易发生沙尘暴的地点是()A.甲B.乙C.丙D.丁(2014江苏·6)6.锋面过境时,M地可能出现的天气变化是()A.气温升高,出现降水B.气温降低,天气转晴C.风力增强,出现降水D.风力减弱,天气转阴(2014江苏·7~8)图4为某向斜山地形地质示意图。

读图回答7~8题。

图4(2014江苏·7)7.与M点的地形——地层关系相符的是()A. B. C. D.(2014江苏·8)8.与沿XY线相符的剖面图是()A. B. C. D.(2014江苏·9~10)图5是某地山体滑坡后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的影像。

读图回答9~10题。

图5(2014江苏·9)9.图中堰塞体垮塌后可能会淹没下游沿岸居民点,可快速确定需要转移的人口区域的技术是()A.遥感(RS)B.地理信息系统(GIS)C.全球定位系统(GPS)D.北斗导航系统(BDS)(2014江苏·10)10.图中甲、乙、丙、丁四处海拔由高到低的排序是()A.甲>乙>丙>丁B.甲>丙>丁>乙C.乙>丁>丙>甲D.乙>丙>甲>丁(2014江苏·11~12)图6是我国某城镇发展变化示意图。

读图回答11~12题。

图6(2014江苏·11)11.位于老城区东南的码头选址考虑因素是()A.码头位于河流凸岸,不易淤积B.码头位于河流凹岸,不易淤积C.码头对面有沙洲,利于避风D.码头受水流冲击小,航行安全(2014江苏·12)12.随着新城区的建成,区域交通格局改变,待建码头的主要作用是()A.实现各类交通有效衔接B.减轻城镇人口压力C.拉动城镇向西迅速扩展D.完善区域城镇体系(2014江苏·13~14)索科特拉岛曾经与非洲的索马里半岛相连,岛上有许多奇特的动植物。

图7是索科特拉岛位置图。

读图回答13~14题。

图7(2014江苏·13)13.某年七月,一艘油轮在该岛以东附近海域泄漏大量原油,油污带可能漂向()A.印度西海岸 B.澳大利亚西海岸 C.非洲东海岸 D.越南东海岸(2014江苏·14)14.岛上许多植物有瓶状茎、多刺、硬叶等特点,反映了该岛的气候特征是()A.温暖湿润B.温和干燥C.高温多雨D.高温干燥(2014江苏·15~16)澳大利亚和马来西亚双边贸易额从1988年的12亿澳元增加到2012年的170多亿澳元,2013年两国签订了自由贸易协议。

图8为2011年双方贸易额前五位的商品和服务种类。

读图回答15~16题。

图8(2014江苏·15)15.与马来西亚相比,澳大利亚具有优势的产业是()A.石油开采B.家用电器制造C.金属矿开采D.交通设备制造(2014江苏·16)16.澳大利亚和马来两国间经贸额快速增长的原因是()①空间位置邻近②航空运输发达③经济水平相当④经济互补性强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2014江苏·17~18)1980年我国开始执行一对夫妇只能生育一胎的计划生育政策,2013年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

图9是1978年以来我国人口自然率变化图,图10是我国未来基于不同生育政策的出生人口规模预测图。

读图回答17~18题图9 图10(2014江苏·17)17.1980年我国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后()A.人口规模开始下降B.人口规模持续增加C.人口增速开始减慢D.人口规模保持稳定(2014江苏·18)18.不同生育政策可能对我国未来人口产生的影响是()A.全面放开二孩,人口增长速度将持续增加B.生育政策不变,人口规模在未来30年持续下降C.放开单独二孩,人口年龄结构将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D.放开单独二孩,人口出生率在未来30年持续上升(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每小题选两项且全选对者得3分,选错、少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2014江苏·19~20)茶蕴含着中华文化,江苏绿茶享誉海内外。

图11表示茶树生长的适宜条件,图12是江苏省年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图。

读图回答19~20题。

图11 图12(2014江苏·19)19.江苏适宜茶树生长的地区是()A.洪泽湖周边地区B.太湖周边地区C.沿江地区D.沿海地区(2014江苏·20)20.“高山出好茶”,江苏名茶也多产于丘陵山地,主要原是()A.山地易排水B.山地日照充足C.山地风力大D.山地云雾多(2014江苏·21~22)图13是某特大城市开发区社区居民不同购物行为空间差异图。

读图回答21~22题。

图13(2014江苏·21)21.居民倾向于到中心城区购买的商品是()A.食品B.日常用品C.服装D.家用电器(2014江苏·22)22影响居民购买食品和日常用品空间主要因素是()A.出行距离B.购物成本C.交通方式D.购物环境(2014江苏·23~24)国家研究编首都经济圈一体化发展规划,规划范围包括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

图14为津周边部分城市发展优势比较图,读图回答23~24题。

图14(2014江苏·23)23.如需分散北京的批发、物流,较合适的承接城市是()A.承德B.保定C.张家D.廊坊(2014江苏·24)24.保定服务业在京津周边城市中较发达的原因是()A.人口多B.交通便捷C.环境良好D.经济实力雄厚(2014江苏·25~26)图15为我国某绿洲示意图。

读图回答25~26题。

图15(2014江苏·25)25.该区域建水库的主要目的是()A.保障城镇用水B.开发水能资源C.蓄水灌溉农田D.发展水产养殖(2014江苏·26)26.适合该地农业持续发展的措施是()A.开发山地,扩大耕地面积B.大量开采地下水,灌溉田术C.修建防渗灌渠,推广节水灌溉技术D.营造防护林网,保护田二、综合题:本大题分必做题(第27 题~第29 题)和选做题(第30题),共计60分。

(2014江苏·27)2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3分)材料一斑头雁是食草性水禽,喜集群,飞翔能力强,有迁徙习性,其迁徙路线和时间相对固定。

图16为斑头雁在亚洲地区的主要迁徙路线示意图。

材料二斑头雁于3月中下旬到达青海湖开始营巢、产卵,6月中旬至7月中旬进入孵化高峰期,然后育雏、换羽,8月底开始迁出。

图17为斑头雁从繁殖地迁至越冬地的实际观测路线及沿线停留地示意图,表1是青海湖附近某地多年平均气象观测资料。

图16 图17表1(2014江苏·27(1))(1)青海湖斑头雁繁育过程与当地气温变化的关系是▲。

(3分)3月中下旬气温回升,湖面解冻,斑头雁飞回繁殖地;6、7月份气温为一年中最高,有利于孵化;8月底以后气温开始逐渐下降,斑头雁开始南迁。

(2014江苏·27(2))(2)斑头雁从青海湖到雅鲁藏布江一带迁徙过程的时空特点是▲,沿途停留地的环境是▲。

(4分)历时长;距离远;多次停留高(原)寒(冷)湿地(河湖、沼泽等)(2014江苏·27(3))(3)南亚地区是斑头雁重要的越冬地,其冬季温暖的原因是▲。

恒河河口湿地和印度河湿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4分)纬度低、海拔低;北部山地高原对寒冷气流的阻挡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干旱半干旱气候)(2014江苏·27(4))(4)从繁殖地迁往南亚越冬地的过程中,斑头雁可能面临的最严峻考验是▲。

(填写字母)(2分)A.飞越唐古拉山口B.飞越雅鲁藏布江河谷C.飞越喜马拉雅山D.躲避恒河河口风暴潮(4)C(2014江苏·28)2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4分)材料一 2011年我国明确提出:“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材料二图18为长三角城市分布图,图19为长三角地区苏州、嘉兴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指数图。

表2为我国长三角城市群与美国大西洋沿岸城市群人口、城市、经济发展状况比。

图18 图19(2014江苏·28(1))(1)分析两大城市群的共同特征。

(3分)人口密度大;城市化水平高;城市数量多;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高;城市等级体系完整(2014江苏·28(2))(2)在长三角城市群产业分工协作方面,首位城市应重点发展下列哪三个产业,▲、▲、▲、(填写序号)(3分)①国际金融②机械制造③服装制造④石油化工⑤文化创意⑥进出口贸易①;⑤;⑥(2014江苏·28(3))(3)苏州和嘉兴与首位城市距离相近,自然条件与农业基础相似,分析两城市经济发展的差异及形成原因,▲(5分)苏州发展速度快于嘉兴;苏州经济发展水平高于嘉兴产业发展政策;产业基础;与周边城市联系;交通条件(通达性)(2014江苏·28(4))(4)为把长三角城市群建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需采取的措施是▲。

(3分)加强城市之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完善与加强交通及信息网络;减少行政壁垒;提高区域城市化水平: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活动(2014江苏·29)2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