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地理全国卷Ⅱ(PPT版,图文并茂)

合集下载

高中备考-高考地理过程性问题简析

高中备考-高考地理过程性问题简析
3.本组试题高考四项能力指向十 分清晰
【名校课堂】获奖PPT-高中备考-高考 地理过 程性问 题简析 (最新 版本) 推荐
板块碰 撞挤压
地形隆起, 河流发育,
岩层断裂
侵蚀下切
流水搬 运磨蚀
金矿石风化 崩解
金矿 出露
流速下降, 沙金沉积
【名校课堂】获奖PPT-高中备考-高考 地理过 程性问 题简析 (最新 版本) 推荐
【名校课堂】获奖PPT-高中备考-高考 地理过 程性问 题简析 (最新 版本) 推荐
第37(3)题要注意“金沙江流域金矿较多,多呈带状分布并与断裂的空间分布一致”这一重要信息。
第(4)问失分在于考生只会机械 【名校课堂】获奖PPT-高中备考-高考地理过程性问题简析(最新版本)推荐 (4)说明出露的金矿石转变成金沙江中 岩层发生断层,金矿就比较容易在断层面出露; 记忆外力作用的过程。不会结合具 (2014年高考全国Ⅱ卷) 沙金的地质作用过程。(8分) 5、促进地理实践力的落地 体问题个性化的描述。我们平时的 采用小步调探究性设问,形成起点低,间距小,调整快,逐层深入,环环相扣的
过程性描述
【名校课堂】获奖PPT-高中备考-高考 地理过 程性问 题简析 (最新 版本) 推荐
(1)从板块运动的角度解释图示区域 断裂发育的原因。(6分)
答案:
受到印度洋板块向亚欧板块挤压的影响。
处于从青藏高原 (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向云贵高 原、四川盆地(第二级阶梯)的过渡地带,构造运 动活跃。
板块(地壳)运动的压力超过这里岩石的承受能力, 断裂发育。
【名校课堂】获奖PPT-高中备考-高考 地理过 程性问 题简析 (最新 版本) 推荐
一、试题特点
1.特别突出过程性思维的考查。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部分第十一单元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第1讲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课件(共71张PPT)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部分第十一单元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第1讲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课件(共71张PPT)

管道运输
运具和_线__路__合二 为一的运输方式,
气体不挥发,液体
不外流,损耗小, 连续性_强___,运量 很大
设备投资__大__,灵 活性最差
2.发展趋势 正在朝着高速化、大型化和_专__业__化__方向发展。
思考探究:俄罗斯多大河,但水运比例小,铁路运输
和管道运输比例较大,试分析原因。 答案:俄罗斯的经济中心在西部,而煤炭、石油、森
1.线路 M、N、P 对应的交通运输方式最可能的是 ()
A.公路、高铁、高速公路 B.公路、航空、河运 C.高铁、高速公路、省道 D.航空、高铁、村村通
2.线路 M 沿线海拔变化最小,距离最短,下列关于
线路 M 所对应的运输方式的说法最恰当的是( )
A.运价最低
B.沿线多桥梁和隧道
C.沿线停靠站点最多 D.终点在乙城外 32 km
1.交通运输网 (1)构成要素。 ①交通运输线,如铁路、_公__路__、航道。 ②交通运输点,如港口、车站、_航__空__港__。
(2)类型。 ①按形式:单一运输网和_综__合__运__输__网__。 ②按层次:即不同地域的运输网,包括省级、地区 级和_国__家__级_。 2.影响因素 包括经济、社会、技术和_自__然__等因素。
1.命题重点:五种现 代交通运输方式的特 点与选择,交通线、 点的区位因素分析; 交通网络或某一交通 线、点的建设及其变 化对聚落、商业网点 等的影响。重点关注 重要交通线的自然区 位条件以及交通发展 对城市形态和城市规 划的影响。
交通运输方式 和布局变化的
影响
对聚落空间形 态的影响 交通运输布局 变化
特 运速


灵活性
连续 性
差差
较快 差 好

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二部分 第一章 人口与环境 第一讲 人口增长模式与人口合理容量课件 湘教版

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二部分 第一章 人口与环境 第一讲 人口增长模式与人口合理容量课件 湘教版
答案:(1)B (2)B
2.(2014·全国卷Ⅰ)右图显示某国移 民人数及其占总人口比例的变 化。读图,完成(1)~(2)题。
(1)下图所示的①②③④四幅图中,符合该国人口增长特征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该国人口自然增长数量最多的时段为
()
A.1910~1930年
B.1930~1950年
国家
日本 美国 中国 刚果民主共和国
平均年龄中位数 44.9 37.2 34.8
17
(1)四个国家中 A.日本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 B.刚果民主共和国男性年轻人最多 C.日本比中国老龄人口多 D.美国人口平均年龄为37.2岁 (2)有关年龄中位数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其变化只反映人口数量的变化 B.向上移动反映了人口老龄化的过程 C.年龄中位数随时间而减小 D.美国年龄中位数增加速度比中国快
(2)按照本预测,香港人口数量增长最多的时段是 ( )
A.2010 年~2020 年
B.2020 年~2030 年
C.2030 年~2040 年
D.2040 年~2050 年
解析:第(1)题,依据概念可知,总人口数量=65 岁以上老
年人数量/65 岁以上老年人比例,据图中数据可计算出①曲
线符合。第(2)题,在上题基础上,分析①曲线反映的人口
与劳动年龄(15~64 岁)人口数之 比。如图示意 1980~2030 年我国 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的变化
趋势。读图回答(1)~(2)题。
(1)2015 年前后我国老年抚养比变化明显,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性别比例
B.医疗水平
C.教育程度
D.年龄结构
(2)随着我国人口抚养比的变化,2025 年后可能出现 ( )

2014届高考地理第二轮复习专题 模块四 选修部分——专题15 环境保护

2014届高考地理第二轮复习专题  模块四 选修部分——专题15  环境保护

专题十五 环境保护环境污染及环境保护[典题例证明思路](2013·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Ⅱ)(10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示意环太湖地区六大名泉分布。

历史上六大名泉都以水质优而著称。

周围山区是这些名泉的水源补给区。

近年来,泉水受到污染,部分污染物指标超出国家饮用水标准。

说明环太湖地区六大名泉泉水污染造成的危害和难以治理的原因。

【思路分析】 1.获取信息要准确(1)设问信息明确思路本题共分为2问。

第1问,主旨词是“危害”,限定词是“泉水污染”,解题思路应从用水单位分析,如________用水、________用水、________用水等方面分析其危害。

第2问,主旨词是“原因”,限制词是“治理难”,解题思路应从地下泉水本身的特点和地区分布入手分析。

(2)题干信息捕捉词语从题干中可获取六大名泉的水源补给地是周围的________、其污染与周围山区的开发有关。

(3)图表信息抓住关键从图中可获取六大名泉位于太阳湖周围。

太阳湖周围________、________密集,________发达,对水的需求量大,利用污染的泉水危害更大。

2.常见误区要避免(1)水污染造成的危害应从水对人类生活、生产两方面分析。

(2)泉水污染难以治理主要从地下水流动性差、自净周期长、涉及地区广等方面分析。

【自主解答】[规律方法巧运用]2.环境污染及其防治的分析思路解答有关环境问题的题目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理清环境问题的类型、表现与分布首先从题目所给图、表、文字等资料中判断出环境问题是什么,属哪种类型,其表现特征和分布如何等。

每类环境问题都有不同的表现、分布等特征。

弄清类型,便容易与自己已有的有关环境问题的知识结构进行联系。

(2)分析环境问题的成因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一般来讲着重分析人为原因,多数是因为不合理利用资源和能源造成的。

但不要忽略自然原因。

明确成因,有助于环境问题的解决。

(3)总结环境问题的后果与危害环境问题带来的后果是什么,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带来哪些影响,要能准确全面地进行分析。

2014年全国高考地理真题 地理

2014年全国高考地理真题  地理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地理(大纲)适用地区:广西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在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美国M公司在我国投资建设某电子产品生产厂,零部件依靠进口,产品全部销往美国,产品的价格构成如图1所示。

据此完成1~3题。

1.M公司的电子产品生产厂可以在全球选址,主要是因为A.产品和零部件的运输成本相对较低B.产品技术要求高,需要多国合作C.异国生产可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D.能降低原材料成本,扩大国际市场2.M公司将电子产品生产厂由美国转移至中国,主要原因是中国A.市场广阔B.劳动力价格低C.交通运输方便D.原材料丰富3.我国进一步发展电子信息产业,下列措施最有利的是A.扩大电子信息产品生产环节的国际引进B.提高电子信息产品生产环节的利益比重C.加大电子信息产品高附加值环节的投入D.限制电子信息产品生产环节的国际引进【答案】1.A 2.B 3.C【解析】1、电子产品一般“轻薄短小”、价格贵,所以产品和零部件的运输成本相对较低,这是M公司的电子产品生产厂可以在全球选址的主要原因。

故选A。

2、根据电子产品生产和产品特点,对比我国和美国区位条件上的差异,该产品的原料和市场在中国以外,而中国劳动力丰富且相对廉价,交通运输并不比美国更方便,故选B。

3、从经济效益、产业升级、优化产业结构等出发,我国应加大电子信息产业的研发,掌握核心技术,培养自在产权和品牌,因此,我国进一步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最有利的措施是应该加大电子信息产品的高附加值环节投入。

2014届高考地理第二轮复习专题【第1部分 能力提升战略】01战略一 步步为营——强化地理学科四大基本能力

2014届高考地理第二轮复习专题【第1部分 能力提升战略】01战略一 步步为营——强化地理学科四大基本能力

战略总评 地理新课标的《考试说明》,突出“以能力立意为主导,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学科能力”的命题指导思想,地理学科能力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二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三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四是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几乎所有试题的命制都体现了这四个方面,因此,强化学生四大基本能力,是提高地理成绩的关键所在。

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典题例证明思路](2013·高考福建卷)(37分)下列是某中学为“重走古丝绸之路”夏令营活动所搜集的材料。

据此回答问题。

材料1:下图示意考察区域的地理环境。

材料2:M 、N 城均为历史文化名城。

《资治通鉴》称 M 城及其附近在唐代“闾阎相望,桑麻翳野”。

2010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N 城设立经济特区(范围包括 N 城及其西部口岸)。

(1)描述 M 城气候特征。

(7分)(2)指出 M 城成为古代著名集镇的有利自然条件。

(8分)(3)简析从“丝绸之路”到“亚欧陆桥”交通运输方式转变的原因。

(10分)(4)分析 N 城设立经济特区有利的社会经济原因。

(12分)【思路分析】 第(1)题,要求“描述气候特征”,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进行常规性的描述。

从图中气候资料可知M 城降水量在几毫米,降水________;从图中气温资料可知,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________。

第(2)题,考查城市的区位条件,从地理位置、水源、地形、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条件等方面去描述。

从右上角M 城以及周围地理环境图可知M 城附近有________;有________,地形平坦;有绿洲,土壤肥沃;从主图中可知M 城位于东西接壤的位置。

第(3)题,要求“简析原因”,实质是考查影响交通运输变化的因素,应从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科技因素等角度,并结合新疆自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变化以及两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做出具体分析。

第(4)题,要求“分析原因”,注意限制词是“社会经济”方面。

2014高考地理试题分类06人口

2014高考地理试题分类06人口

DB
5.2015年前后我国老年抚养比变化明显,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性别比例 B.医疗水平 C.教育程度 D.年龄结构 6.随着我国人口抚养比的变化,2025年后可能出现( ) A.人口迁移加剧 B.劳动力渐不足 C.人口分布不均 D.社会负担减轻 )
2014·江苏卷1980年我国开始执行一对夫妇只能生育一胎的计划生育政策,2013年启动 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图9是1978年以来我国人口自然增长 率变化图,图10是我国未来基于不同生育政策的出生人口规模预测图。读图回答17 ~18 题。
6.[2014· 广东卷] 近年来,随着我国内地的企业不断增加,原在沿海工作的务工人 员出现大量返乡就业的现象。这种现象总体上不利于( ) A.推进家乡城镇化进程 B.促进家乡经济发展 C.增加春运长途客运量 D.促进区域文化交流
C
[2014·福建卷] 人口抚养比是指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15~64岁)人口数之比。 图3示意1980—2030年我国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的变化趋势。读图回答5~6题。
[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 图3显示某国移民人数及其占总人口比例的变化。读图3,完成 10~11题。
AC




10.图4所示的①②③④四幅图中,符合该国人口增长特征的是( ) A.① B.②C.③ D.④ 11.该国人口自然增长数量最多的时段为( ) A.1910—1930年 B.1930—1950年 C.1950—1970年 D.1970—1990年
17.1980年我国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后( ) A.人口规模开始下降 B.人口规模持续增加 C.人口增速开始减慢 D.人口规模保持稳定 18.不同生育政策可能对我国未来人口产生的影响是( ) A.全面放开二孩,人口增长速度将持续增加 B.生育政策不变,人口规模在未来30年持续下降 C.放开单独二孩,人口年龄结构将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D.放开单独二孩,人口出生率在未来30年持续上升

全国卷高考地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卷高考地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0年36.(26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图5示意某区域多年平均降雪量与雪期(从当年初雪日到次年终雪日的天数)的空间分布。

该区域内丘陵区每年因融雪径流造成的土壤侵蚀较为严重。

(1)根据等雪期线的分布,分析沿MN一线的地形分布特点。

(12分)等雪线在中部地区向北(东北)凸出,表明沿MN一线中部雪期短于东西两侧地区,即东西部气温持续低于0°摄氏的时间较长;中部气温持续低于0°摄氏的时间较短.因此,中部地势较低(为平原),东西地势较高(为山地)(东西高,中间低).(2)比较甲、乙两地雪期与降雪量的差异,并解释原因。

(6分)甲地雪期比乙地地雪期短,原因是甲地纬度低于乙地,甲地降雪量比乙地多,主要是因为甲地比乙地距海近,水汽更为充足。

(3)分析位于丘陵区的丙地融雪侵蚀较乙地严重的原因。

(8分)丙地属于丘陵地形,地势低于乙地,融雪径流量大于乙地;丙地比乙地更多受到人类的影响(如林地被毁,过度垦荒等)丙地更易被侵蚀。

37.(20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桑蚕的适养温度为20~30℃,生长周期约l个月。

桑蚕的饲养需要投入的劳动量较大。

我国桑树分布广泛,是世界重要的桑蚕丝生产及其产品出口国,太湖平原、四川盆地和珠江三角洲是我国传统的桑蚕丝主产区。

自20世纪末,我国桑蚕养殖业开始了空间转移。

图6示意我国2000年与2007年桑蚕茧产量(产量大于0.1吨)的省区分布。

(1)据图简述我国桑蚕养殖业的发展特点。

(8分)①全国总产量增长较快:传统主产区中,珠江三角洲发展较快,其他发展缓慢;广西发展迅速,成为最大的桑蚕养殖省区;其余省区(大于0.1吨)多数有发展,只有新疆减产较大。

②东部原产量大,增长量较少,中部有明显增长,但总产量相比不大;西部以广西为代表增长迅速;主产区由东部转移到西部(总产量2000年以东部最多,2007年以西部最多)。

(2)简述广西桑蚕业迅速发展的优势地理条件。

(6分)热量资源丰富(纬度较低);劳动力丰富且价格较低;距离珠三角较近,便于引进生产技术(经验)和销售产品.(3)有人建议贵州向广西学习,大力发展桑蚕业。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含地球和地图)第六讲 地球的公转(二)课件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含地球和地图)第六讲 地球的公转(二)课件
12/10/2021
当太阳直射B点(10°N)时: A点(40°N)正午太阳高度: H=90°-AB纬度差=90°-(40°-10°)=60°。 C点(23.5°S)正午太阳高度: H=90°-BC纬度差=90°-(10°+23.5°)=56.5°。
[特别提醒] 在南(北)极圈有极昼现象出现时,南(北)极点的太阳高度无日
B.北半球为夏季
C.太阳直射 20°S
D.南极圈以南地区极昼
(2)济南某中学生借鉴这一设计,若两地窗户大小形状相同,则
应做的调整是
()
①安装高度不变,加长遮阳板 ②安装高度不变,缩短遮阳板
③遮阳板长度不变,降低安装高度 ④遮阳板长度不变,升高
安装高度
A.①③
C.②③
12/10/2021
B.①④
解析
D.②④
一日,徐州与甲国首都相比
()
A.徐州的正午太阳高度较高
B.徐州的白昼较短
C.两地正午物影方向相同
D.两地日出方位角相同
解析
12/10/2021
2.(2014·海南高考)某纬度 φ 的正午太阳高度 H=90°-∣φ- δ∣,其中 δ 为太阳直射点纬度,夏半年取正值,冬半年取 负值。下图示意某地北京时间 18 时的太阳位置。据此完成 (1)~(2)题。
12/10/2021
(1)该地经度为 A.30°E C.60°E (2)该地纬度可能为 A.10°N C.50°N
B.30°W D.60°W
B.10°S D.50°S
12/10/2021
() ()
解析
3.(2012·浙江高考)地表点Q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之间的纬度
差为α,其正午太阳高度为H。若H等于α,则Q点的纬度变

【课堂新坐标】2014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章第一讲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配套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课堂新坐标】2014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章第一讲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配套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1 . 形 成 风 的 直 接 原 因 是 : 水平气压梯度力 __________________。 2.高空风与近地面风的比较
类型 受力情况 风向 图示(北半球)
高空 风
水平气压 梯度力和 地转偏向 力
与等压线 平行 ________
水平气
压梯度
近地 力、地
与等压线
之间 面风 转偏向 成一夹角 _________ 力和摩
1.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热源是 ( C ) A.a B.b C.c D.d 2.图中反映二氧化碳增多,加强大气 “温室效应”的箭头是( B ) A.a B.b C.c D.d 【解析】 图中a、b、c、d箭头的含义 依次是射向地面的太阳辐射、大气吸收的地 面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是近 地面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热源。二氧化碳增 多,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使大气增温。
(1)此时,甲、乙、丙三地的大气垂直状 况相比较( D ) A.甲地比乙地稳定 B.乙地对流最旺盛 C.乙地比丙地稳定 D.丙地最稳定 (2)正午前后( B ) A.甲地气温回升快 B.乙地可能出现 强对流天气 C.丙地刮起东北风 D.甲地出现强 劲的偏南风
【信息提取】
以下有效信息:
结合图文材料,可以获得
(2012·吉林模拟)读图,回答3~4题。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 A.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山谷 B.山顶气温日变化最小 C.山顶冬季日温差大于夏季日温差 D.山谷冬季日温差远大于夏季日温差
4.导致一天中最低温出现在山谷的主 要原因是( C ) A.山谷地形闭塞,降温快 B.夜间吹谷风,谷地散热快 C.夜间吹山风,冷空气沿山坡下沉积 聚在谷地 D.谷地多夜雨,降温快
①一般情况下,空气的密度与气温、空气 中的水汽含量呈负相关。 ②甲、乙、丙三地垂直方向上相比,甲地

【分析】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水文成因分析导练案

【分析】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水文成因分析导练案

【关键字】分析水文成因分析考点一、河流补给方式及其水文水系特征一、导思1、【真题剖析】(2014全国卷Ⅱ)36.河流的侵蚀、沉积及沼泽的吸收(附)影响河流泥沙和营养物质含量,水体中营养物质含量影响浮游生物量,与水温共同制约鱼类资源数量。

图7所示的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势低平,冻土发育,沼泽广布.(2)分析叶尼塞河泥沙含量较多,而鄂毕河泥沙含量较少的原因。

(6分)2、【参照答案】(2)叶尼塞河支流多流经中西伯利亚高原,(河床比降大)流速快,侵蚀强,增加了河流含沙量。

鄂毕河主要流经平原,流速慢,泥沙沉积,含沙量小。

3、【答案剖析】(1)答案与题目链接:本题主要考查河流的水文特征之含沙量的影响因素。

所以解题时必须抓住关键词“分析......原因”,对比分析河流含沙量多少的原因。

(2)答案与材料链接①文字材料信息:题目材料中第一句话“河流的侵蚀、沉积及沼泽的吸收(附)影响河流泥沙和营养物质含量”可以知道河流含沙量的形成条件。

②图像信息:信息1鄂毕河主要流经西西伯利亚平原,流速慢,河流的沉积作用明显,含沙量较少。

信息2叶尼塞河及其支流流经中西伯利亚高原,地势起伏变化较大,河流流速快,河流侵蚀作用强烈,水土流失严重,导致河流含沙量多。

4、【地理思维】(1)河流水文或水系特征的描述,其答题思路为:(2)河流水文或水系特征的成因分析,其答题思路为:(3)两河流水文或水系特征的差异比较,其答题思路为:(4)比较同一河流不同河段水文特征的变化或差异,该类设问答题思路一般为:依据位置,确定不同河段所在地区补给类型,推断流经地区的降水、蒸发,下渗,用水多少、植被覆盖率等状况,进而推断河流水文特征的变化趋势。

二、导练1、【案例拓展】1、[2016·全国丙卷·T36(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位被热带雨林风光吸引的游客从马瑙斯出发,乘船沿内格罗河(下图)溯源而上,见两岸植被繁茂,河上很少有桥。

行至内格罗河与布朗库河交汇处,发现两条河流的河水因颜色迥异,呈一黑黄分明的界线,景色令人震撼。

2014年高考地理全国卷Ⅰ(PPT版,图文并茂)

2014年高考地理全国卷Ⅰ(PPT版,图文并茂)

4.推测外国专家在图示区域铁路选线时 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D )。 A.河流 B.聚落 C.耕地 D.地形
5.后来,我国专家认为,兰新铁路在该 区域的选线不合理,理由可能是( B )。 A.线路过长 B.距城镇过远 C.易受洪水威胁 D.工程量过大
6.50 多年来,兰新铁路并没有改变该区 域城镇的分布,是因为该区域的城镇分 布受控于( B )。 A.地形分布 B.绿洲分布 C.河流分布 D.沙漠分布
甲 乙
反对。 理由:①甲地生态环境更脆弱(水资源短缺, 植被稀少,易沙漠化);(3分) ②乙地环境保 护设施较完备,污染物处理技术较成熟。(3分)
42.(10分)旅游地理
今年来,一种不同于传统观光游的 “深度游”悄然兴起。 深度游是指旅游者通过徒步、自驾 等方式,围绕某一特定主题获得深刻体 验的旅游活动。
甲 乙
(3)在甲地或乙地加工磷酸盐矿石,都 会造成污染。有观点认为“与乙地相比, 甲地加工磷酸盐矿石造成的污染危害较 轻”。你是否赞同这种观点?请通过对甲、 乙两地的对比分析,阐述理由。(6分)


赞同。 理由:①甲地人口少,未利用土地多,能容 纳更多污染物;(3分) ②乙地人口多,经济活 动密集,对污染更敏感,且位于港口,容易 污染海洋。(3分)
43.(10 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图 9 所示区域 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 缘的断裂带,2013年 4月20日,这里发生 了7.0 级强烈地震, 2013年4月 21日夜至 24日,震区出现多次 降雨,本次地震后, 图示区域发生了严重 的次生地质灾害。
说明本次地震后图示区域次生地质 灾害严重的原因。 ①图示区域(地处断裂 带)岩石破碎;(2分) ②山高、坡陡、谷深; (2分) ③强烈地震造成 震区岩体松动、破裂, 形成崩坍、滑坡等次生 地质灾害;(3分) ④降 雨致滑坡、崩塌加剧, 引发泥石流。(3分)

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考题
分值
2022年全国甲卷
12
2022年全国乙卷
24
2020年新课标全国卷Ⅰ9-11 12
2020年新课标全国卷Ⅱ-10 4
2020年新课标全国卷Ⅲ 911
12
2020年江苏卷13-14
4
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Ⅰ-37 22 2019年天津卷•节选-13(3) 6
考点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D.地理环境的稳定性
D.岩浆活动
考点二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综合思维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梵净山位于贵州省东北部,系武陵山脉主峰,总 面积为567平方千米。2018年7月2日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 名录。约2.2亿年以前,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曾是海洋, 海底变质岩层上广泛分布着碳酸盐岩,而梵净山的主体是 不易被溶蚀的变质岩。 材料二 梵净山年降水量1100~2600毫米,动植物种类丰 富, 有多种古老珍稀的孑遗物种,其中国家二级重点保护 野生植物珙桐为落叶乔木,是1000万年前的古老物种,第 四纪冰川时期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珙桐相继灭绝,而梵净山 海拔1300-1400米处集中分布着大片天然珙桐林。 材料三 梵净山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
分析梵净山隆起对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地处亚热带
山 脉 地势起伏大, 隆 相对高度大
对夏季风阻挡作用增强
水热状况变化
垂直温差 明显
冰期来临 冰期结束
降水量增多
水热充 足
自然带垂直分异明显
气温下降,梵净山生物生长 区逐渐向温暖的低处迁移
气温回暖,生物生长区
植被茂 密
古老孑遗植 物和动物物 种得以延续
横断山区:山高谷深,气温和降水的垂直 差异大,形成“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的气候

(高清版)2014年全国新课标II卷地理试题解析

(高清版)2014年全国新课标II卷地理试题解析

题。
6.下列河流中,绿水比例最大的是
A√.塔里木河流域
C.雅鲁藏布江流域
B.长江流域 D.黑龙江流域
7.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下列措施中,使绿水中生产
性绿水比重提高最多的是
A.水田改旱地
B.植树造林
C√ .覆膜种植农作物
D.修建梯田
图3示意科隆群岛(加拉帕戈斯群
岛)的地理位置。
读图3,完成8~9题 科
①盛行西风 ②地形抬升 ③暖流增湿 ④反气旋控制
√A.①②
C.③④
B.②③ D.①④
11.下列农业生产类型中,最适宜在图示岛屿发展的是
A.水田农业
B.迁移农业
C.种植园农业
√D.畜牧业
(2014新课及沼泽的吸收(附)影响河流泥沙和营养
60°
首都 海洋
江苏徐州(约34°N,117°E) 图2
5.该批产品运往甲国,最近的海上航线需经
A.好望角
B.苏伊士运河
C√ .巴拿马运河 D.麦哲伦海峡
降水在生态系统中被分为蓝水和绿水。蓝水是形成
径流的部分(包括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绿水是被蒸
发(腾)的部分,其中被植物蒸腾的部分称为生产性绿
水,被蒸发的部分被称为非生产性绿水。据此完成6~7
(2)分析建三江农作物病虫害较少的气候原因。(6分)
①纬度高,冬季寒冷而漫长,害虫不易越冬; ②夏季气温日较差大,日均温较低,不利于虫害 生存和繁殖。
(3)简述建三江水稻种植过程中化肥施用量较少的原因。 (4分)
①土壤肥沃. ②精准施肥,控制施肥量.
建三江位于三江平原腹地,于1957年开始垦荒,目前 面积1.24万平方千米,人口20多万。这里空气清新,水 源丰富且水质优良,土壤肥沃。近年来,建三江重点种植 水稻,有“中国绿色米都”之称。建三江采用现代技术科 学生产。如定点监测土壤肥力并精准施肥。

2014届高考地理第二轮复习专题 模块二 人文地理事物的问题与区位理论——专题06 人口、城市与交通

2014届高考地理第二轮复习专题  模块二 人文地理事物的问题与区位理论——专题06  人口、城市与交通

专题六人口、城市与交通人口与人口问题【典题例证明思路】(2013·高考浙江卷)下图为1950~2010年世界及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人口变化过程。

根据相关知识,读图完成(1)~(2)题。

(1)有关世界人口变化过程的表述,正确的是()A.1950~2010年人口死亡率大于人口出生率B.1950~1970年人口死亡率下降幅度最小C.1990~201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基本不变D.1950~197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2)图中代表北美洲的是()A.①B.②C.③D.④【思路分析】1.获取信息要准确(1)设问信息明确思路第(1)题,设问是“世界人口变化过程”,解题思路是从图中获取相关变化的信息。

第(2)题,主旨词是“代表北美洲的”,解题思路是首先必须明确北美洲从1950年~2010年的人口变化特点,然后对照图中曲线进行对比分析。

(2)题干信息捕捉词语从题干中可获取图中五条折线是代表世界、亚洲、欧洲、非洲和北美洲的人口变化过程,由此可将它们分成两大类,即经济发达的地区,如________和________洲,经济较落后的地区,如________洲和________洲,这两类地区在人口增长方面的特点差异很大。

(3)图表信息抓住关键2.常见误区要避免该图为四方坐标图,判读难度较大,要避免判读失误,首先要看懂四个坐标轴的含义及大小排列;其次要明确出生率、死亡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关系,并能在图中找出来;再次要结合图例,明确变化规律。

【自主解答】(1)________(2)________[规律方法巧运用]1.人口增长模式分析(1)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利弊影响分析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示意图(2)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技巧2.不同人口问题的影响和对策模块二人文地理事物的问题与区位理论 高考总复习第二轮·地理(福建专用)3.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及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①自然生态环境因素:主要指“气(气候)”“水(水源)”“土(土壤)”“产(矿产)”。

2013年高考地理全国卷Ⅱ(PPT版,图文并茂)

2013年高考地理全国卷Ⅱ(PPT版,图文并茂)

43.(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经过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我国各 地不同农作物的播种、收获等的时间相 对固定,否则会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 量。2013午4月,东北地区持续低温, 大田春播时间普遍比常年推迟7 ~ 10 天。 分析4月份持续低温对东北地区农 作物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解题思路】 由题知皖、赣、黔等省人口迁出比 重大,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减少人 口总数,加重老龄化。 沪、京、津等地是净迁入区,故延 2 . 2005 ~ 2010 年,省级行政区域间的 缓其老龄化进程。 B 人口迁移( )。 人口迁移降低了迁出区的农村人口 A.延缓了皖、赣、黔的老龄化进程 数量、增加了迁入区的城市人口数量, B.延缓了沪、京、津的老龄化进程 故能提升两类地区的城市化水平。 C.降低了皖、赣、黔的城市化水平 D.降低了沪、京、津的城市化水平
【解题思路】 地膜覆盖具有保温、保湿、保土等 作用,可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农产品 我国以季风气候为主,春季气温回 质量。 升快,蒸发旺盛,降水少,且大风天数 较多,表土易被吹起,再加上春季是我 我国目前使用的地膜多是超薄地膜, 易破,难回收,难以自然降解,易造成 国大部分地区播种季节,故我国大部分 严重的“白色污染”。据此完成 地区使用地膜覆盖主要在春季。3~5题。 3.我国大部分地区使用地膜覆盖主要在 ( A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37°30′
36.(2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 要求。 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湖畔、河边 和海滨,偶见规模较小的沙丘群。 其形成的主要条件为所在地区沙源 丰富、多风、植被稀疏。
图5所示区域中,M处发育了规模较 小的沙丘群;H县城附近是著名的风口, 冬春季节风力尤为强劲;河流发源于黄 土高原地区。

高考地理复习——中国气候课件(共24张PPT)

高考地理复习——中国气候课件(共24张PPT)

*(2012·重庆高考)我国近年来积极采取包括发展新 能源在内的措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木薯是喜高温、不 耐霜雪作物,也是生物质能源燃料乙醇(新能源)的重要 原料。每生产燃料乙醇1吨需要消耗鲜木薯约7.5吨。下 图是某省级行政区年均温分布图,读图和材料回答 9~11 题。 9.上图所示区域最适宜 种植木薯的地方是( D ) A.甲 B.乙 C.丙 D.丁 10.该区域地势总体特征是( A ) A.西北高东南低 B.东高西低 C.中间高四周低 D.南高北低 11.该区域河流的主要补给是( B ) A.地下水 B.大气降水 C.湖泊水 D.冰雪融水
*(2014·安徽高考)1958年竺可桢在《中国的亚热带》 一文中指出:我国亚热带北界接近34°N,即淮河、秦岭、 白龙江一线直至104°E;南界横贯台湾中部和雷州半岛 南部……据此完成5~6题。 5.我国亚热带在34°N以南、104°E以西分布范围小, 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B .地形 C.季风 D.海陆位置 6.北半球亚热带在我国分布总体偏南,是因为我国 ( ) AD .冬季气温南高北低 B.地形阻挡了夏季风深入西 北 C.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D.冬季风势力强且影响范围 广
在图中画展出0°C等温线并指出其大致经过哪些地区? 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1月平均气温 年降水量 温度带 干湿地区 自然带 河流 耕地 粮食作物 水系
秦岭 淮河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以南 大于0 ℃ 大于800 mm 亚热带 湿润地区
以北 小于0 ℃ 小于800 mm 暖温带 半湿润地区
人口对水资 源压力指数 1.00 0.14 7.74 1.00 0.83
人口对耕地 压力指数 1.00 0.95 1.07 0.29 2.56

高考地理全国卷Ⅱ试卷分析-2022年学习资料

高考地理全国卷Ⅱ试卷分析-2022年学习资料

【解析】-试通分析:-9.根据荔特你气侯资料可以看出,月平均气温在0心以下的月份从12月到次年3月,可以得 家特利你-河段凭冰期为4个月,答案选C-10.普雷斯科特至康沃尔河段河流落差大,水流速度快,季不+现结冰现 ,故答案选B。-11.分段拦冰,可以避免浮冰过度聚集而抬高水-位,通过拓宽河道,可以降低水位,以减少凌汛的 发生,减少对沿岸地区造成危害,故答案选C。-考点:本题考查气候类型的综合运用
第Ⅱ卷-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题-第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42-题-第 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需求做答。-36.(2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尼日利亚人口超过1亿,经济以 矿业为主。-2014年11月20日,尼日利亚与我国正式签署了-沿海铁路项目商务合同。该项目总金额达119. -亿美元,全线采用中国铁路技术标准,是截至-当时中国对外工程承包史上单体合同金额最大-的项目。下图示意尼日 亚铁路的分布
【解析】-试题分析:-6.由文字材料“我国有20多家沿海渔业企业(总部设在国内)在1[国从事渔业捕捞和渔业 品加工,产品-除满足[国需求外,还远销其他国家”可以看出,中资企业在【国-摩洛哥从事渔业捕捞和渔业产品加的主要目的是拓展国际市场,增加收入,故答案选B。-7.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法国四国中距离M国(葡萄-牙最 的是法国,如考虑运输成本,在以上四个国家-中,M国中资企业的产品首先应销往法国,故答案选D。-8.读图可以 出M国(葡萄牙)大部分国土在东一区,-应该是采用东一区时间,总部在中国,采用东八区时间,-葡萄牙比北京时间 8小时,四个时段加8小时换算成北-京时间,仍在工作时段的是8:00一9:00,故答案选A。-考点:本题考查 业区位因素、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圣劳伦斯河(下图a是一条著名的“冰冻之-河”。下图b示意蒙特利尔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气温心-毫水量mm-动-450-求电站-用流-大-泊。水库-雷雨科特劳-安大潮-西弹-000000006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巴拿马运河
降水在生态系统中被分为蓝水和绿水,蓝 水是形成径流的部分(包括地表径流和地下径 流);绿水是被蒸发(腾)的部分,其中被植 物蒸腾的部分称为生产性绿水,被蒸发的部分 称为非生产性绿水。据此完成6~7题。 6.下列流域中,绿水比例最大的是( A )。 A.塔里木河流域 B.长江流域 C.雅鲁藏布江流域 D.黑龙江流域 7.在干旱和半干旱区,下列措施中,使绿水 中生产性绿水比重提高最多的是( C )。 A.水田改旱田 B.植树造林 C.覆膜种植农作物 D.修建梯田
42.(10分)旅游地理 某学习小组在探讨“老工业区如何转型” 的活动中,发现德国鲁尔区在转型过程中, 利用原有的生产设备等工业遗产资源,开发 了能够吸引人们了解工业文明和工业化历史, 具有独特观光、休闲等功能的工业遗产旅游 产品。 提出老工业区的工业遗产资源,并设计 老工业区工业遗产旅游项目。
提出老工业区的工业遗产资源,并设计 老工业区工业遗产旅游项目。 工业遗产资源:老工业区的厂房、车间等建 筑,以及生产设备、工艺、流程、管理等工 业遗产和遗迹。
概括该区域地质灾害月际分布特点,说明6 月、7月地质灾害发生次数差异的自然原因。 特点:各月都有地质灾害发生,(夏季多, 冬季少)5~8月相对集中,其中6月份发生次 数最多。 原因:福建省低山丘陵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6月,降水多,且多暴雨,易引发地质灾害; 7月,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地质 灾害发生次数减少。
分析中华秋沙鸭在迁徙途中不断死亡, 导致数量减少的可能原因,并提出保护对策。 可能原因: ①迁徙路上缺少湿地等休憩和觅食地,疲劳 饥饿致死;②食用了被污染的鱼虾;③人或 动物的猎杀等。 保护对策: ①在迁徙路线上建设与恢复湿地,使湿地间 距小于单日迁徙距离;②治理水体污染;③ 严禁猎杀;④在迁徙路线上建立观测点,组 织志愿者观察与保护;⑤做好保护中华秋沙 鸭的宣传工作等。
(2)分析叶尼塞河泥沙含量较多,而鄂毕河 泥沙含量较少的原因。(6分)
①叶尼塞河支流多流经 中西伯利亚高原,流速 快,侵蚀强,增加了河 流含沙量。 ②鄂毕河主要流经平原, 流速慢,泥沙沉积,含 沙量小。
(3)通常,大河河口的鱼类资源丰富,但 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相对较少。说明鄂毕河 河口鱼类资源较少的原因。(8分) ①鄂毕河河口区纬度高,水温 低,鱼类生长慢。 ②结冰期长,鱼类存活率偏低。 ③鄂毕河流经沼泽,营养物质 被植物吸收,河水中营养物 质严重缺乏,不利于浮游生 物生长。 ④北冰洋营养物质和饵料较为 贫乏。
工业遗产旅游项目:①参观老工业区的厂房、 车间以及工业遗产博物馆;②利用多媒体手 段再现原生产生活实景;③体验原生产流程 等;④在由老厂房改造成的餐厅、酒吧、画 廊等场所消费、休憩。
43.(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福建低山丘陵区是崩塌、滑坡和泥石流 等地质灾害的多发区,图9示意该区域 1990~2006年地质灾害各月多年平均发生的 次数。
科隆陆鬣蜥 科隆象龟 图3示意科隆群岛(加拉帕戈斯群岛)的
地理位置。读图3,完成8~9题。
8.科隆群岛特有动物 种属比例较大,形成 这一现象的地理条件 是该群岛( B )。 A.地处赤道附近 B.远离大陆 C.构造运动强烈 D.地形复杂
科隆群岛 9. 科隆群岛是耐寒的 企鹅和喜暖的鼠蜥的 共同家园,主要因为 该群岛( C )。 A.气温日较差大 B.处在动物迁徙路线 上 C.地处热带但受寒流 影响 D.气候垂直差异显著
37.(2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建三江位于三江平原腹地,于1957前开始垦荒, 目前面积1.24万平方千米,人口20多万,这里空气 清新,水源丰富且水质优良,土壤肥沃。近年来, 建三江重点种植水稻,有“中国绿色米都”之称。 建三江采用现代技术科学生产,如定点监测土壤肥 力并精准施肥。图8示意建三江的位置和范围。
图4示意某岛的地理位置。读图4,完成 10~11题。 10.图示岛屿西南 部降水丰沛,主 要是因为( A )。 ①盛行西风 ②地形抬升 ③暖流增湿 ④反气旋活跃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新西兰
11.下列农业生产 类型中,最适宜 在图示岛屿发展 的是( D )。 A.水田农业 B.迁移农业 C.种植园农业 D.乳畜业
44.(10分)环境保护 中华秋沙鸭为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鸟类, 目前全国只有1000只左右,中华秋沙鸭生活 在河流与小型湖泊等湿地中,主要以淡水鱼、 虾等为食。 以长白山某河流作为繁殖地的中华秋沙 鸭种群,春季为50只左右,秋季迁徙时,数 量增至200只左右。但只有近百只到达赣东北 的越冬池,而第二年春季只有50余只返回繁 殖地。 分析中华秋沙鸭在迁徙途中不断死亡, 导致数量减少的可能原因,并提出保护对策。
新西兰
36.(22分)河流的侵蚀、沉积及沼泽的吸收 (附)影响河流泥沙和营养物质含量,水体 中营养物质含量影响浮游生物量,与水温共 同制约鱼类资源数量。图7所示的西西伯利亚 平原地势低平,冻土发育,沼泽广布。 (1)分析西西伯利亚平 原沼泽广布的原因(8分) ①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②气温低,蒸发量小; ③下部土层冻结,阻滞 水分下渗; ④凌汛等导致河水泛滥。
4.2011年6月21日,该订 单的首批产品从徐州发 货。这一日,徐州与甲 国首都相比( A )。 A.徐州的正午太阳高度 较高 B.徐州的白昼较短 C.两地正午物影方向相 同 D.两地日出方位角相同
5.该批产品运往甲 国,最近的海上航 线需经( C )。 A.好望角 B.苏伊士运河 C.巴拿马运河 D.麦哲伦海峡
2014年高考新课标Ⅱ文综试卷 (地理部分)
使用地区:贵州 甘肃 青海 西藏 黑龙江 吉林 宁夏 新疆 云南 内蒙古
云南省凤庆县第一中学
石凤海
2014年6月21日(夏至)
珠江三角洲某中心城市周边的农民竞 相在自家的宅基地建起了“握手楼”(图 1)。据此完成1~2题。
1.农民建“握手楼” 的直接目的是( D )。 A.吸引外来人口定居 B.吸引城市周末度假 C.增加自住房面积 D.出租房屋增加收入
(3)简述建三江水稻种植过程中化肥施用量 较少的原因(4分) ①土壤肥沃(肥力高); ②精准施肥,控制施肥量。
(4)建三江被称为“中国绿色米都”。请说 明建三江获此美誉的理由(8分)
①环境质量优良(污染少); ②化肥、农药施用量少,生产位面积产量高,总产量大, 商品率高等。
(1)分析三江平原环境质量优良的原因(6分)
①开垦历史短,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较弱; ②地广人稀,工矿业、城镇、交通车辆等较 少,人类活动排放的废弃物(废气、废水、 废渣)等较少,环境污染轻微。
(2)分析建三江农作物病虫害较少的气候原 因(6分)
①纬度高(48°N附近),冬季寒冷而漫长, 害虫(虫卵)不易越冬; ②夏季气温日较差大,日低温较低,不利于 害虫生存和繁殖。
2.“握手楼”的修 建反映该中心城市 ( B )。 A.居住人口减少 B.城市房价昂贵 C.人居环境恶化 D.城区不断扩大
总部位于江苏徐州(约34°N,117°E) 的某企业承接了甲国(图2)价值7.446亿美 元的工程机械订单。据此完成3~5题。 3.甲国位于(D )。 A.欧洲 B.非洲 C.北美洲 D.南美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