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采访 整理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视采访整理资料
电视采访 1
曾祥敏著
第一章电视采访概论
电视采访是什么?
电视采访是求知、探索的过程。
更重要的是,电视采访是一门探究人的艺术,是对人
的心理、人的本质、人性的弱点、人性的优点的揣摩、印证与对质。
“新闻因人而生动”,我们依仗电视这种媒介,可以更有助于我们去展现并揭示被访事件以及事件当中的人。
记者的采访报道是对真相、对事实的捕捉与抓取,同时也是对人在事件中的多面的展
示与揭露。
电视采访的技巧何在?学习技巧的时候应该注意的: 1、技巧是手段,技巧是服务。
2、技巧至简原则。
3、灵活把握原则。
第一节电视采访的界定
新闻采访的界定:
新闻采访的主体是新闻记者、新闻采访的目的是为了新闻报道,为了向大众传播新闻
事实。
新闻采访的客体是新闻事实。
新闻采访的方式是特殊的调查研究活动,是素材采集
活动。
2
新闻采访的内涵:
1、新闻采访是一种选择,新闻报道是一种提炼。
采访是记者作为把关人而对事件
最前沿所做的选择活动。
记者的采访工作其实就是一个对事件,对被访者,对报道角度的
选择活动。
需要记者思考这几个问题:1、如何选择事件才能反映当代社会的历史背景与本质发展?如何选择被访者才能给事件提供一个更客观的表述、更全面丰富的视角和更多样性的
解读方式?如何从一般事实中挖掘出最有价值的新闻事实?选择什么样的切入角度?
2、采访报道的对象是事件本身吗
报道要在陈述事实的情况下,重点去表达某一方面,注重报道所产生的影响。
3、事实的采访与事实的解读融为一体
过去,我们判断新闻媒体的重要标尺是其独家新闻的抓取能力。
应当说现在这个标准
仍然适用。
但是随着传播工具的普及和各级政府与社会机构信息发布的程序化、标准化,
新闻媒体对事实的独家获得、独家占有变得越来越困难,各个媒体机构获得的信息几乎相同,而且这种信息越来越成为标准化的“罐头信息”。
这个时候,对新闻事实的独家判断,对信息的独家整合和独家解读便成为传媒竞争的核心。
从这个意义来考量,我们认为采访
本身就应该包含摄取和整合新
3
闻事实之外的新闻背景、不同观点与解读这一工作环节,应通过独家角度、独家背景
资料、独家观点来体现媒体的新闻竞争能力。
4、采访体现新闻的历史观
在历史的长河中,记者肩负着记载的使命。
电视采访的界定及具体内涵
电视记者综合运用电视技术手段,为报道新闻而进行的素材采集活动。
电视采访工作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建立在电视媒介技术特性基础之上:
拍摄:电视记者使用摄像机录声画一体的现场形象。
出镜采访报道:记者出镜提问、访谈、交流等动态过程。
画外采访:记者围绕事件所进行的文字、背景、资料等非
形象素材的采集等。
第二节电视采访的媒介特征
着重理解电视采访随着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呈现出的采访观念的进步。
尤其,电视采访
正在经历的一个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即其采访方式与新媒体技术手段逐渐融合的趋势。
一、电视采访的技术特性 1、电视采访初期
这个时期是电视采访的婴儿期,电视采访形态上很大程度没有摆脱电影的制作模式与
创作观念。
电视传媒还没有成为
4
一个主要的新闻信息传播媒介,观众收看电视还是偏重于娱乐。
在我国上个世纪80年代之前,电视采访大量使用的是1 6毫米胶片摄影机。
而胶片
机在摄影之后,必须经过冲洗,新闻的时效因此受到很大的影响。
这时期,电视采访的技
术特点是“声画分离”,没有新闻事件现场声,采访也没有关注事件的现场感以及观众对
现场的参与感。
“初期的纪实,除解说外,对16毫米影片的新闻节目,不论其内容是否适合配乐,
一律按新影厂{电视简报}的惯例配以背景音乐。
2、电子新闻采集(ENG、EFP)时期
ENG即“电子新闻采集“摄录一体摄像机。
只能拍摄。
EFP即“电子现场制作方式“,它是以一整套设备连接为一个拍摄和编辑系统,进行现场拍摄与现场编辑的工作方式,实
质是在拍摄的同时进行编辑,追求前期拍摄与编辑制作一次完成。
它可以与播出系统相连。
现场采集、现场编辑,即可实现现场直播。
EFP可以兼容ENG或者DNG的工作系统,但在现场多机拍摄的多路信号进行现场的切换、加工和录制。
EFP除了拍摄新闻节目之外,也用于其他演播室节目的拍摄。
3、卫星新闻采集(SNG)时期
SNG是指将ENG和EFP与卫星相连,实现电视拍摄、
5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