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工程专业零碎知识点回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安全中四类标志: 禁止,警告,指令,提示 • 安全检查分为:经常性安全检查,安全生 产大检查,专业性检查,季节性检查,特 种检查,定期检查,不定期检查
• 重大危险源: 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 储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 过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规定的一种或 一类特定危险物质的单元
5.已经采取的措施; 6.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4. 原因和事故性质; 5. 责任的认定以及对 责任者的处理建议; 6. 防范和整改措施。
• 生产经验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初次安 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32 学时,每年再培训 时间不得少于12 学时 • 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 等生产经验单位主要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 安全资格培训时间不得少于48 学时,每年 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6 学时 • 企业安全卫生管理人员安全教育时间不得 少于120 学时
3E对策: 强制管理,工程技术,教育培训
安全检查中的四查: 查思想,查管理,查隐患,查事故 处理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和归属 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 我实现需求 四不放过: 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 事故责任人未受到处理不放过 整改措施为落实不放过 事故责任人和周围群众未受到教育不放过
• 重大危险源的判定
• 重大危险源的管理: 1.登记建档 2.定期进行检测、评估、监控 3.制定应与预案,并告知从业人员和 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采取的应急 措施 4.将重大危险源及安全措施、应急措 施报告有关人民政法的安全生产监督 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
• 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安全检查表法,预先危险性分析,故障类 型和影响分析,危险性和可操作性研究, 事件树分析,事故树分析,因果分析,指 数分析,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
• 安全防护装置的分类:
隔离防护装置,联锁控制防护装置,超限保 护装置,紧急制动装置,报警装置,安全防 护装置 • 特种设备: 工业锅炉,起重机械,厂内专用机动 车辆,大型游乐设施,客运索道,电 梯,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
• 安全法规Biblioteka 作用: 1.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 2.加强安全生产的法制化管理; 3.指导和推动 安全生产工作,促进企 业安全生产; 4.提高生产力,保证企业效益的实现和 国家经济建设的顺利发展 • 安全生产法的内容特点: 重在治理,突出核心,强化监督, 责任追究
安全文化与安全管理的关系
1.安全文化的水平影响安全管理的机制和方法, 安全文化的氛围和特征决定安全管理模式 2.安全文化是安全管理的软手段 3.安全管理有赖于安全文化的核心理念的支 撑和指导 4.管理活动广泛体现在社会文化活动中,并 带有不同时期的文化特征
安全文化
• 安全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就是安全观念文 化的建设,安全观念文化是人们在长期地 生产实践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反应人们安 全价值取向、安全意识形态、安全思维方 式、安全道德观等精神因素的统称。安全 观念文化是安全文化发展的最深层次,是 知道和明确企业安全管理工作方向和目标 的指南。
安全工程
安全工程
专业知识中的
零 碎 知识
• 安全形势: 事故总量大,重特大事故频发,职业危害 严重 • 安全的定义 • 危险与危害
安全生产方针
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为了生产 • 49~83: • 84~04: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 05~至今: • 《安全生产法》于2002年6月29日通过, 2002年11月1日 实施。
• 常见的视觉现象 暗适应与明适应 眩光 视错觉
• 五种不安全的心理状态 侥幸心理,省能心理,逆反心理,凑兴 心理,从众心理 • 人机系统功能分配中的一般原则 比较分配原则,剩余分配原则,经济分 配原则,宜人分配原则,弹性分配原则
• 火灾的分类
A类火灾— 普通固体可燃物 B类火灾— 油脂及一切可燃液体 C类火灾— 可燃气体 D 类火灾— 可燃金属 E类火灾— 电气火灾 F类火灾— 烹饪火灾
• 火灾分为三个阶段: 起火阶段,全面发展阶段,熄灭阶段 • 轰燃 标志着火灾全面发展阶段的开始 • 影响建筑物耐火等级选定的因素: 1.建筑物的重要性 2.火灾危险性 3.建筑物的高度 4.火灾负荷(单位面积单位可燃物 的发热量)
• • • • • •
防火分区 防烟分区 防火间距 允许疏散时间 安全疏散距离 安全出口的宽度(百人宽度指标:每百人 在允许疏散时间内,以单股人流形式疏散 所需的疏散宽度) • 重伤、死亡半径
安全文化建设的目标 1.全面提高企业全员安全文化素质 2.提高企业安全管理的水平和层次 3.营造浓厚的安全生产氛围 4.树立企业良好的外部形象
• 按人员遭受伤害的严重程度,把伤害分为四类: 暂时性失能伤害,永久性部分失能伤害,永久性 全失能伤害,死亡 • 根据引起事故的原因,将事故分为一次事故和二 次事故 • 一次事故:由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 引起的事故 • 二次事故:在事故发生后,由于事故本身产生其 他危害或事故导致其他事故的发生,引起事故范 围进一步扩大的事故。(二次事故往往比第一次 事故的危害更大,二次事故形成的时间短,往往 难以控制)
3义务:安全生产和自我保护义务,接 受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义务,报告事 故隐患的义务
事故统计的指标 • 千人死亡率 • 百万吨钢死亡率 • 工作损失
• 经济损失评价指标 千人经济损失率=(年经济损失/平均职工数) *1000 百万元产值经济损失率=[全年经济损失(万 元)/企业总产值(万元)]*100
能量转移原理在工业方面的应用 1.用较安全的能源代替危险大的能源 2.限制能量 3防止能量蓄积 4.开辟能量异常释放的渠道 5.设置屏障 6.从时间和空间上将人与能量隔离 7.降低能量释放速度 8.设置警告信息
• 事故的基本特征 1.事故的因果性 2.事故的偶然性、必然性和规律性 3.事故的潜在性、再现性、预测性和复杂性
• 最小割集和最小径集 最小割集中基本事件 越少 越危险,最小径 集中基本事件 越多越危险。
• 能量意外转移理论 第一类伤害:
由于转移到人体的能量超过了局部或全身性 损伤阈值而产生的
第二类伤害: 由于影响局部或全身性能量交换引起的
• 安全评价的三大基本方法: 概率法,指数法,后果模拟法 • 本质安全化: 本质安全化一般是针对某一个系统而言, 是表明该系统的安全技术与安全管理水平 已经达到了本部门当代的基本要求,系统 可以较为安全可靠的运行,但并不表明该 系统绝对不会发生事故。
• 导致事故发生的四大因素(4M)
人的不安全行为(man) 物的不安全状态(machine) 管理缺陷(management) 不良作业环境(medium) • 安全生产“三双手”“五要素”: 看得见摸得着—安全机械设备,工程设施; 看不见但摸得着—安全法规、制度; 既看不见又摸不着—安全文化、习俗。 • 五要素: 安全文化,安全法制,安全责任,安全科技, 安全投入
• 风险管理的基本要素: 风险辨识、风险评估、风险控制
• 20种事故类型
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 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 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 放炮,火药爆炸,锅炉爆炸,瓦斯爆 炸,压力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 和窒息,其他
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 • 8S: 全,节约,保密 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 • 三违: 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 • 四新: • 消防四个能力: 1.消除火灾隐患的能力; 2.扑救初期火灾的能力; 3.组织人员疏散逃生的能力; 4.消防宣传教育培训的能力
• 三同时: 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 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 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 使用。 矿山(煤矿和金属非金属矿山), • 6种企业: 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 民用爆破器材。
• 煤矿安全投入为上一年销售额的5% • 3类行业:矿山、建筑、危险品
• 从业人员的6权3义务: 6权:享受工伤保险和伤亡求偿权, 危险因素和应急措施的知情权,安全 管理的批评检控权,拒绝违章指挥和 强令冒险作业权,紧急情况下的停止 作业和紧急撤离权,建议权。
• 生产事故: 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突然发生的、伤害人 体、损坏财物、影响生产正常进行的意外 事件 • 工伤事故: 企业的职工为了生产和工作,在生产时间 和生产活动区域内,由于受到生产过程中 存在的危险因素的影响,或虽然不在生产 和工作岗位上,但由于企业的环境、设备 或劳动条件等不良影响,只是身体受到伤 害,暂时地或长期地上市劳动能力的事故。
• 几大基本理论: 因果连锁理论,轨迹交叉理论,能量意外 释放理论,1:29:300事故法则,故障率曲线 图 • 三大试验 肌肉疲劳试验,铁锹作业试验,砌砖作业 试验
人的气质类型: 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
矿山八大系统: 开拓系统、运输系统、供电系 统、排水系统、充填系统、供 气系统、供水系统、通风系统 矿山六大系统: 监测监控系统,井下人员定位系 统,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压风自 救系统,供水自救系统,通信联 络系统
Thank you!
附件
自我实现需求 尊重需求 情感和归属需求 安全需求
生理需求
返回
• 事故调查报告和事故报告
事故调查报告 1. 单位概况; 2. 经过和事故救援情 况; 3. 造成的人员伤亡和 直接经济损失;
事故报告 1. 单位概况; 2. 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 况; 3. 简要经过; 4. 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 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 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
降低事故发生概率的措施:
1.提高设备的可靠性;2.选用可靠的工 艺技术,降低危险因素的感度;3.提高 系统抗灾能力;4.减少人为失误5.加强 监督检查 降低事故严重度的措施: 1.限制能量或分散风险;2.防止能量逸散的 措施;3.加装缓冲能量的装置;4.避免人身 伤亡的措施
• 事故是人(个人或集体)在为实现某一意 图而进行活动的过程中,突然发生的、违 反人的意志的、迫使行动暂时地或永久地 停止的事件。 • 常见的几类事故:伤亡事故,一般事故, 未遂事故,二次事故
•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运行基础:
戴明循环—PDCA循环 即计划,行动,检查,改进
•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基本要素:
(总要求),职业安全健康方针,策 划,实施与运行,检查与纠正措施, 管理评审
• 事故分类(严重程度)
一般伤亡事故,较大事故,重大事故, 特别重大事故。
• 区分轻伤、重伤、死亡。
• 事故经济损失的计算: 直接经济损失(人身伤亡之处费用,善后 处理费用,财产损失价值) 间接经济损失(停产减产损失价值,工作 损失价值,资源损失价值,处理环境污染 的费用,补充新职工的培训费用,其他费 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