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以甘肃民族师范学院为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第10卷)第05期学校体育学
DOI:10.16655/ki.2095-2813.2020.05.059
浅析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以甘肃民族师范学院为例
裴进芳1 胡宏斌2
(1.甘肃民族师范学院体育系 甘肃合作 747000;2.榆中师范学院 甘肃兰州 730000)
摘要:本文以甘肃民族师范的多媒体网络平台应用情况情况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浅析甘肃民族师范学院体育教学中多媒体网络平台的应用,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提高多媒体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提高体育教学效果,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在体育教学中应用率较低,教师应用形式单一,没有充分展现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的优势。
关键词:体育教学 多媒体网络 教学平台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20)02(b)-0059-02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在甘肃民族师范学院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为研究对象,以甘肃民族师范学院的学生为调查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学校图书馆和中国知网搜索相关的文献资料,对文献资料进行整体、分类和阅读,了解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的应用情况,为本文的研究奠定基础。
1.2.2 问卷调查法
以甘肃民族师范学院的学生为调查对象,随机发放问卷,共发放问卷150份,回收问卷147份,回收率98%,其中有效问卷147份,有效率100%。
1.2.3 访谈法
以甘肃民族师范学院的体育教师和学生为访谈对象,了解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在甘民院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对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补充和延伸。
1.2.4 数理统计法
使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软件对调查的数据进行统计和整理,为文章的撰写提供依据。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在甘肃民族师范学院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情况
2.1.1 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在体育教学中现代科技的应用情况
根据与甘肃民族师范学院体育教师的访谈情况来看在教学课件的制作上,通常采用Microsoft Office PowerPoint 软件制作,在课件内主要以文字和图片的形式表现教学内容,并采用Flash短片对内容进行补充和延伸。
相比过去的教学方法,使用课件能够使各种体育运动的技术工作更直观地表现出来,便于理解便于下载提前学习,使体育学习的形式更加灵活。
2.1.2 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的应用频率
从表1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到,目前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在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各学科中的应用比较广泛,有超过半数的学生表示在教师会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
相比之下,平台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频率较低,大部分学生认为体育教学更多地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很少采用多媒体教学。
2.1.3 多媒体教学资源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学生可以在多媒体网络平台上的不同模块获取体育信息,从对上面丰富多样的资源进行利用。
在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上,学生主要进行技术动作的学习,占比68%,通过浏览体育动作的示范视频和课件,学生能够掌握技术规范要求,在反复观看教学资料后,增进理解,提高熟练度。
还有24%的学生通过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获取体育资源信息,了解学校内各种体育赛事、体育考试等信息,下载各种报名表格、比赛资料等。
2.1.4 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从使用评价来看,大部分学生认为应用情况一般,多媒体网络教学的优势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发挥出来,仅有16%的学生对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的应用感到满意。
说明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需要体育教师更多地利用它开展教学。
与过去的教学方法对比,有54%的学生认为两者的差异不大,还有34%的学生认为多媒体网络教学更形象或更灵活。
应用平台比例每学期8次以上每学期3~8次每学期1~3次从未总计
教学
人数41602818147百分比(%)28411912100
体育教学
人数7435740147百分比(%)5293927100
表1 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的使用频率
2020年(第10卷)第05期学校体育学
2.2 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在甘肃民族师范学院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2.1 教师课件形式单一
因为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引进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的时间较晚,所以整体上的利用很不充分,大部分体育教学讲授理论课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
再加上学校的培训机制不够完善,对教师的多媒体技术培训不充足,体育教师对多媒体技术的利用能力不足,利用的方式单一,通常使用多媒体课件和视频进行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有限,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2.2 多媒体网络设施的利用效率低
从硬件设施的使用情况来看,因为多媒体设备的成本较高,所以都安装在特定的教室、机房等地方,并有人员进行管理,所以在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时受到较多的限制,在无课的时候还需要在申请之后才能使用,申请流程比较繁琐,无形之中增加了多媒体网络教学的开展难度,多媒体设备的利用率也相对较低,没有充分发挥出作用。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在甘肃民族师范学院体育教学的应用频率较低,推广程度不高,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
体育教师的主要掌握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三维技术动作动画、体育视频的技术,课件形式比较单一。
大部分学生认为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的优势没有充分展现,应用效果一般,多媒体教学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直观展示教学内容上。
3.2 建议
体育教师应增加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的使用频率,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提高教学效果。
学校应开展相应的培训,提高体育教师的多媒体技术水平,使体育教师能够更好地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
教师应通过开发多样化的教学课件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使用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探索其他教学模块和资源,提高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的利用率。
教师应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意见,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不断完善自身的教学方案。
参考文献
[1] 刘向群.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7(4):214-216.
[2] 赵甲玺.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探讨[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9):302-303.
[3] 陈亮,郭辉.试论高校多媒体网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
进方法[J].电子测试,2017(11):128,130.
(上接58页)
学生,技能水平与身体素质都存在较大的差异性。
因此,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教学的个性化,满足不同身体素质与技能水平的需求。
接着,需要在技能与水平共存的基础上,达到增强体质的作用。
体育选项课程在构建的时候,需要对练习的内容进行细化,实施多层次的教学计划与管理。
然后,需要使用专门的体质练习方式,弥补选项与个人体质需求之间的差异性。
2.4 面向体质的分层技能练习——练习
此部分主要包含了技能上的练习与体质上的练习。
那么,在练习的时候,不仅需要把技能练习与体质练习有机地结合起来,还需要实施分层教学,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例如:篮球项目练习的过程中,教学的内容包含了移动、投篮、运球、传接球、抢篮板球、个人防守等主要内容,这个时候,就可以从传接球、运球、持球突破和投篮等内容上进行细化,之后再根据群体的不同、技能的不同,制定下一步的学习计划。
练习的时候,也需要按照不同的体质,将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保证学生全面性的发展。
2.5 健身运动处方——课外体育活动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运动处方主要是把身体练习作为主要手段,进行不断的优化与提升。
每周的体质健康训练需要保证学生的质量,与此同时,还需要学生使用课外的时间进行延伸体育练习精神。
第一,需要掌握个体的身体素质情况,根据学生的真实性情况,制定行之有效的课外活动计划。
第二,需要根据不同锻炼方式对身体素质的量化促进作用,获取科学的锻炼方式。
同时也可以组织学生合理的安排时间,可以是单人的训练方式,也可以是双人、小组、竞赛、合作的方式,并使用积极的监督与回报形式,把运动处方纳入到最后的考核当中。
2.6 重视学习过程与进步幅度的个性化评价——评价
不管是平时的文化课教学,还是体质增强的教学,都需要存在学习的评价机制。
这样就可以让教师与学生,对自己的教学计划与学习计划进行反思,在反思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身的理论性依据。
这里是从理论、技能、体质3个方面进行思考,考查学生最后的学习与练习情况。
3 结语
随着社会的进步,现阶段高校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存在不少这样或者是那样的问题。
面对这些问题,就需要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根据大学生体质健康需求,开展分层次性的技能练习活动,把技能与体质训练融合起来,根据体质健康测试结论进行体育教学。
针对体育教育方式进行改革创新,树立正确的体育锻炼观念,为高校学生打造良好的体育练习氛围,以此来进一步促进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周玉成,冯文明,王冬梅.高校体育教学安全问题探析[J].
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16(6):114-119.
[2] 赵蕾.基于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研
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7(4):55-56.
[3] 丰士凯.高校体育教学“翻转课堂”模式构建研究[J].
体育世界:学术版,2017(10):163-164.
[4] 尹涛.高校体育教学风险管理初探[J].六盘水师范学院
学报,2017(6).
[5] 何剑康,雷小明.浅谈影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因素
及对策[J].黑河教育,2017(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