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疾病光动力治疗的光源和照光参数选择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皮肤疾病光动力治疗的光源和照光参数
选择
摘要:近些年,光动力治疗在临床中的应用范围得到了很大提升,能够有效
针对临床中大多数难治性皮肤疾病展开治疗。

我国每年仍存在大量皮肤疾病患者
遭受疾病折磨,光动力治疗的出现不仅可以缓解他们的痛苦,改善疾病现状,而
且在短时间内能让患者恢复到日常生活中,在此类疾病的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治疗期间,可以根据患者的疾病状况来调整光源和照光参数,因此,对光源和照
光参数的选择在光动力治疗中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主要从上述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分别阐述如何正确调整照光参数以及光源,并对现阶段的研究进行总结,现内容
如下。

关键词:皮肤疾病;光动力治疗;光源和照光参数选择
皮肤疾病在生活中具有较高的患病风险,主要由于人体皮肤受到其他因素影响,出现感染及过敏等症状,从而致病[1]。

基于对患者健康的考虑,对此类疾病
的研究仍在不断深入中,从中发现,光动力治疗能够有效针对患者疾病展开治疗。

光动力治疗利用光动力效应可以将能量进行转化,从而达到消灭细菌的目的,而
且光动力治疗不会对患者造成较大伤害,治疗期间的操作更加简便,与传统的治
疗方式相比,患者及医护人员对此项技术的接纳度更高,获得了大众的一致认可[2]。

经过大量临床试验发现,对光源及照光参数的选择对光动力治疗的疗效起着
决定性作用,因此,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状况来调整治疗方案,最大化发挥
疗效。

1.光源波长的选择
光源波长的选择在光动力治疗中有着重要作用,根据在光敏剂吸收光谱中的
系数来选择合适的波段,同时也要观察光源自身的穿透能力,过强或过弱都不利
于疾病康复。

临床中常用的氨基酮戊酸与甲基-氨基酮戊酸在光敏剂中都属于前体物质,
甲基-氨基酮戊酸与氨基酮戊酸相比,具有较高的脂溶性,二者可以转化成为原
卟啉IX,综上得出,二者与原卟啉IX的吸收光谱一致。

原卟啉IX有五个吸收峰,依次为410、510、545、580以及630mm,所有吸收峰中临床应用较广的是410nm
蓝光以及630nm红光,前者的优势在于具有较大的原卟啉IX吸收系数,后者的
优势在于具备更强的穿透能力。

血卟啉单甲醚属于单体卟啉化合物光敏剂,具有五个吸收峰,分别为392、502、538、558以及608nm。

血卟啉单甲醚光动力疗法通常被应用于对鲜红斑痣
患者的治疗中,通过静脉给药后,选择532nm的波长光源可以穿透真皮浅层实施
治疗,同时又不会给患者造成其他伤害。

2.光源类型的选择
现阶段,光动力治疗中所用到的光源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激光光源,常见为
大功率氦氖激光以及半导体激光;另一种是非激光光源,常见为强脉冲光以及发
光二极管。

半导体激光在很早以前已经应用于光动力治疗中,波长范围保持在600-
8500nm中,属于单波段激光,与其他光源相比,使用寿命较短。

氦氖激光可以通
过对皮肤的照射,消灭表面细菌,使受损组织迅速完成修复,还能在短时间内缓
解患者疼痛,但治疗期间受到多种因素限制,应用范围有限。

发光二极管利用自
身的非热效应对患者展开治疗,整个治疗过程消耗的能量较低,能够长时间使用,患者对此项治疗方式的接纳度较高,但该设备过大,且各项功能仍需要继续完善。

强脉冲光作为一种高能量的脉冲光源,能够调整多方面的参数,而且具有让患者
皮肤变细嫩的作用。

在与其他光源的比较中发现,强脉冲光可以在短时间内发出
大量能量,显著提升了光源的穿透能力。

强脉冲光不仅在疾病上的应用已经取得
了显著成效,同时可以使用在脱毛等美容方向,但总体治疗成本较高。

因此,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光源实施治疗,若患者的皮肤受损面
积较大,出现中重度痤疮以及日化性角化病等,可选择发光二极管作为光源;若
患者的皮肤受损面积较小,则可选择半导体激光作为光源;若患者在特殊部位出
现了皮肤疾病,可以选择柱状弥散光纤光源进行治疗;若患者面部出现皮肤疾病,需要进行美容处理,则可以选择强脉冲光作为光源。

3.照光剂量的选择
照光剂量的选择在光动力治疗中有着重要作用,会影响后续临床使用的疗效,正确地进行规范,才能广泛推广光动力治疗。

临床中可根据疾病的类型、范围以
及光敏剂种类等调整照光剂量,尽量发挥最大疗效。

下面列举两种常见皮肤疾病:中重度痤疮以及尖锐湿疣,来分析国内外所使用的照光剂量。

①中重度痤疮。


中重度痤疮患者的治疗中,通常使用蓝光和红光作为主要的治疗光源,其中蓝光
具有消炎抗菌的作用,过程中使用的能量密度也低于红光。

国外对中重度痤疮治
疗的照光剂量标准分别为,蓝光:10J/cm2,红光:37J/cm2,其红光的能量密度
与甲基-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相同。

现阶段,中重度痤疮的光动力治疗照光剂
量仍没有统一的标准参数,相关研究中表明,过量的治疗会对患者的皮脂腺产生
损伤,过少的治疗只能起到抗炎和免疫调节的作用。

基于对患者健康的考虑,国
内将初次治疗时的能量密度规定保持在36-50J/cm2之间,后续可根据具体治疗状
况进行调整,最高能量密度需在126J/cm2以下。

②尖锐湿疣。

国外对此类疾病的
照光剂量并未出现同一标准。

国内针对此类疾病,多采用半导体激光或柱状弥散
光纤光源进行治疗,规定功率密度保持在60-100mW/cm2之间,规定能量密度保持
在100-150J/cm2之间。

4.小结
近些年,医疗技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为了对皮肤疾病患者展开更好的
治疗,对新型治疗方式的研究仍在继续中[3]。

随着我国环境改变,日常生活中引
发皮肤疾病的诱因逐渐增多,加上人们的自我健康保护意识薄弱,致使每年患有
皮肤疾病的患者群体数量始终处于较高水平[4]。

皮肤疾病患者在患病期间,不仅
皮肤上会出现相关症状,需要承受长时间的疾病折磨,而且患者由于疾病原因,
无法融入日常生活中,对社会上的人和事都会产生恐惧心理,从而大幅降低治疗
信心,增加后续治疗难度,患者家庭也会有较大的经济负担,对患者生活方面及
家庭方面都会造成极大影响[5]。

光动力治疗结合了最新的科学技术,整个治疗过
程更加安全,而且随着技术发展,该项治疗方式已经逐渐趋于完善,临床中,已
经有多种光源能够应对不同类型的患者展开有效治疗,每种光源具备相应的治疗特点,但也存在着明显缺陷,因此,仍需要加快对光动力治疗的研究进度[6]。

目前,有很多专家已经投身于新型光动力治疗光源的研究中,并取得一定突破,相比于传统光源,新型光源更加便捷,治疗范围更广,不再具有较大局限性,而且治疗过程更加安全,在提高穿透能力的同时,对降低患者不良反应也能起到很大作用,但尚未应用到临床中,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此项技术能够发展成熟,为更多皮肤疾病患者解决就医难题。

参考文献:
[1]刘沛,石磊,王秀丽. 皮肤疾病光动力治疗的光源和照光参数选择[J]. 中华皮肤科杂志,2021,54(11):1015-1018.
[2]张建,甘立强,王华,等. 高频皮肤超声在光动力治疗儿童鲜红斑痣的疗效评估[J]. 医药前沿,2020,10(32):22-24.
[3]金双,黄丹,吴敏智,等. 皮肤科光动力疗法的疼痛管理[J].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21,37(10):679-683.
[4]迪丽努尔·阿布都热衣木,胡凤侠. 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皮肤肿瘤临床疗效观察[J]. 新疆医学,2021,51(4):425-427.
[5]覃文飞,杨猛,黄榆秀,等. 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皮肤寻常疣临床效果观察[J]. 临床军医杂志,2021,49(5):569-570.
[6]岑蕊言,罗杰夫,张文涛,等. 光动力疗法在皮肤创面愈合中的作用研究进展[J]. 激光杂志,2020,41(11):6-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