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上册基础知识
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必背
![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必背](https://img.taocdn.com/s3/m/9f27b0eb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dc.png)
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必背八年级生物上册涉及了许多重要的生物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有关生命的本质和自然界中生物的组成和相互关系。
为了更好地背诵这些知识点,建议学生将它们分门别类地进行分类,有目的地进行学习和记忆。
下面是本文所列出的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必背。
一、生物基本单位——细胞1. 细胞的基本结构:所有生物的基本单位是细胞,其主要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及其内部细胞器和细胞核。
2. 细胞的功能:细胞是整个生物体系中最小的基本单位,所有生命活动的实现都依赖于细胞所完成的各种功能。
3.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根据内部结构和功能的差别,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两种类型。
二、细胞的分裂和遗传1. 细胞分裂的方式:细胞分裂包括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两种方式。
2. 有丝分裂的过程:有丝分裂是真核细胞进行的一种复杂过程,其过程可分为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四个阶段。
3. 减数分裂的过程:减数分裂是生殖细胞进行的一种分裂方式,其过程包括两个亚阶段:减数分裂Ⅰ和减数分裂Ⅱ。
4. 遗传的规律:遗传规律是生物遗传学的基础,其中包括了孟德尔的遗传规律、染色体遗传规律、基因多样性和基因变异等内容。
这些规律可以解释物种演化和生物多样性,有助于更好地了解生命的进化和自然选择。
三、形态特征和分类原则1. 生物分类的基本原则:生物分类旨在将生命体系分为不同的分类群,其原则包括分类的可比性、可递推性、可确定性和可实用性等。
2. 原核生物的形态特征:原核生物又称原生生物,主要通过造血、分裂和孢子等方式进行生长和繁殖。
3. 真核生物的形态特征:真核生物包括了动物、植物、真菌和原生动物等,其形态特征主要由细胞结构和种间差别等因素决定。
四、生物的生态环境和生态关系1. 生物环境的分类:生物环境包括了陆地、海洋和淡水等,其环境因素包括气候、地形、水文和土壤等。
2. 生物间的生态关系:生态关系包括竞争关系、捕食关系、共生关系和寄生关系等。
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73ea0069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f47e257.png)
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归纳1. 生命的特征与分类:- 生命的共同特征:生物具有细胞结构、能够进行代谢活动、具有遗传物质、能够自我繁殖- 生物的分类:生物按照类型可以分为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三大类,每个类别下还有不同的小类别,根据生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方式进行分类。
2.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细胞的组成: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分组成。
- 细胞的功能:细胞是生物体最基本的单位,具有营养摄取、能量转换、物质合成、自我复制和排泄等功能。
3. 遗传与变异:- 遗传的基本规律:遗传是指父代到子代之间遗传物质的转移。
遗传的基本规律包括孟德尔定律、染色体理论和基因的分子结构。
- 变异的原因和种类:变异是指生物个体在繁殖过程中产生的新型性状。
变异的原因包括突变和基因重组,变异的种类包括有利变异、无害变异和不利变异。
4. 生物的繁殖与发育:- 有性生殖:有性生殖是指生物通过配子(雌雄配子)的结合而进行的生殖方式。
有性生殖具有基因的重新组合和多样性的特点。
- 无性生殖:无性生殖是指生物个体通过萌发、出芽等方式进行的生殖方式。
无性生殖具有快速繁殖和遗传稳定的特点。
- 发育过程:发育是指从受精开始到形成完整个体的过程,包括胚胎阶段和幼年期。
5. 植物的营养与运输:- 光合作用: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阳光能量转化为化学能,合成有机物质,并释放氧气。
- 植物的根系和吸收:植物通过根系吸收水分和营养物质,并进行贮存和固定。
- 植物的运输系统:植物通过导管系统进行水分和养分的远距离运输。
6. 动物的营养与呼吸:- 动物的消化系统:动物通过摄食、消化和吸收,将食物转化为能量和养分。
- 呼吸系统:动物通过呼吸系统进行氧气的吸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以维持身体的氧气供应和代谢平衡。
7.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 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生物种群和生物栖息地组成。
- 生态环境的平衡与破坏: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生态环境的破坏会导致物种的灭绝和生态平衡的破裂。
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最全总结!!
![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最全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57e8a8c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c6.png)
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最全总结!!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一章一、各种动物的特征:1.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如海葵、海蛰、珊瑚虫)2.扁形动物: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如涡虫、华枝睾吸虫、日本血吸虫)3.线性动物: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如蛔虫、蛲虫、钩虫、丝虫)4.环节动物:身体呈圆筒形,有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如沙蚕、5.软体动物: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如缢蛏、石鳖、蜗牛、鱿鱼、章鱼,乌贼、扇贝、蛾螺等)6.节肢动物: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节肢动物门包括昆虫纲、甲壳纲、蛛形纲、多足纲)7.鱼类:生活在水中;体表常有鳞片覆盖;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8.两栖类: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9.爬行类:体表常有角质的鳞片或甲,有肺呼吸,卵生,卵表面有坚硬的外壳10.鸟类: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有喙无齿;有气囊辅助肺呼吸11.哺乳类:体表被毛;胎生、哺乳;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二、常考的典型动物:1.蚯蚓(1)前后、背腹面的区分:前端有环带,而后端没有;背面颜色较深,腹面的颜色较浅。
(2)用手抚摸蚯蚓的体节腹面处,有粗糙不平的感觉。
因为腹部有刚毛,可以与肌肉配合运动。
2.蝗虫(1)全身结构分头部、胸部、腹部三部分,其中头部负责感觉和摄食(1对触角,一对复眼,三个单眼,口器),胸部为运动中心(三对足,两对翅),腹部容纳内脏器官(气管为呼吸器官)。
(2)身体和附肢分节,好处:运动更加的灵活、精巧,从而增强生存能力。
(3)体表有外骨骼,好处:①保护体内柔嫩的器官②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
(4)具有三对足,两对翅,好处:扩大了昆虫的活动和分布范围,对于昆虫寻觅食物、躲避敌害、繁殖后代十分有利。
八年级上册生物全部知识点汇总
![八年级上册生物全部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97b22d9f6f1aff00bed51ee1.png)
第一章绿色开花植物的一生第一节花的结构和类型一:花的结构1.完全花:六个结构:花柄、花托、花萼、花冠、雄蕊和雌蕊。
花萼由一朵花的萼片组成,花冠由一朵花的花瓣组成。
2.花柄连接花和茎,作用支持和输导。
3.花萼和花冠合称为:花被,作用:保护花蕊。
4.雌蕊和雄蕊合称为花蕊。
雄蕊由花药和花丝组成,花药内含花粉,雌蕊由柱头、花柱和子房组成,子房内含一枚或多枚胚珠。
子房将来发育成果实。
5.解剖顺序:外至内,下至上。
观察雌蕊时,用解剖刀从雌蕊的最膨大处横向或纵向切开,用放大镜观察其内部结构。
二:花的类型1.一朵花中同时具有雄蕊和雌蕊是:两性花,例子:桃花,百合。
一朵花中只有雄蕊或雌蕊:单性花,例子:黄瓜,南瓜,杨树,柳树。
只有雄蕊的花:雄花,只有雌蕊的花:雌花。
谎花是:雄花。
2.花单独着生的叫做:单生花,花按照一定次序着生在花序轴上,形成花序。
花序的好处:利于传粉。
3.开单性花的植物中,雌雄同株植物指:雌花雄花生长在同一植株上,举例:黄瓜、玉米和蓖麻。
雌雄异株植物指:雌花雄花长在不同植株上,举例:菠菜,杨树,柳树。
第二节传粉与受精一、传粉1.传粉:成熟的花药自动裂开,花粉从花药里散发出来,通过一定方式,落到雌蕊柱头上。
一朵花的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柱头上叫做自花传粉,如:豌豆,水稻和小麦。
一朵花的花粉落在另一朵花的柱头上叫做异花传粉。
绝大多数植物进行异花传粉,这样后代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和适应性。
2.虫媒花特点:艳丽花冠、甜美花蜜和芬芳花香。
3.风媒花特点:花粉多而轻,干,柱头往往有分叉,黏液,花小。
4.人工授粉:人工方法将从植物雄蕊上采集花粉,传授到雌蕊柱头上。
人工授粉的应用:杂交实验、植物育种和农业生产。
5.人工授粉时,去雄目的:防止自花传粉。
去雄和授粉后都套袋的目的:防止其他花粉的干扰。
纸袋透气的原因:保证正常呼吸。
二、受精1.雌蕊的主要部分:子房。
子房内含胚珠,胚珠由珠被和胚囊组成,胚囊内有卵细胞和中央细胞,中央细胞包括两个极核。
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必备11篇】
![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必备11篇】](https://img.taocdn.com/s3/m/57f88c7d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10.png)
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必备11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述职报告、讲话致辞、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job report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policy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必备11篇】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篇1一、动物的运动1、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和肌肉组成。
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全册
![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5d781497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f5.png)
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全册本文将详细介绍八年级生物上册的知识点,共分为以下七个部分:一、细胞的基本结构与功能1. 细胞的结构及分类细胞包括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两种,其中真核细胞包括质膜、细胞核、质体、内质网等组成部分。
2. 细胞的生命活动细胞分为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而有丝分裂又分为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四个阶段。
同时,细胞还具有吸收、消化、排泄、呼吸等基本生命活动。
3. 细胞的运动细胞运动分为内部运动和外部运动,其中内部运动包括质膜的蠕动和鞭毛的摆动等,而外部运动则包括游泳、爬行等。
二、生物的分类1. 生物的分类原则生物的分类原则主要包括形态分类、生理分类和进化分类三种。
2. 动物的分类动物包括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两大类,其中无脊椎动物还分为昆虫、软体动物等多个亚门。
3. 植物的分类植物的分类主要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两大类,被子植物又分为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两个类群。
三、人体的生殖与发育1. 人体的性腺及生殖器官人体的性腺包括睾丸和卵巢,而男女生殖器官则分别为阴茎和阴道等。
2. 人的生殖过程人的生殖过程主要包括排卵、受精和胚胎发育三部分。
3. 人体的发育人体的发育可分为胚胎期、婴儿期、幼儿期、青少年期和成年期等多个阶段。
四、免疫系统1. 免疫系统的基本概念免疫系统包括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两种,其中特异性免疫主要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2. 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的组成包括脾脏、淋巴结、骨髓、胸腺和白血球等。
3. 免疫系统的作用免疫系统对人体具有身体防御、清除病原体和维持生态平衡等多种重要作用。
五、生物多样性与生物保护1.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生物多样性指的是生物种群、群落、生态系统以及遗传的多样性。
2. 生物的分布与适应动植物在不同的生境中会适应不同的环境和生态条件,同时也会产生协同进化的现象。
3. 生物保护的意义与措施生物保护是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的重要手段,其措施主要包括保护和恢复自然生态系统、依法管理和规范人类活动等。
八年级上册生物
![八年级上册生物](https://img.taocdn.com/s3/m/e015479f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0f.png)
八年级上册生物单元一:生物基础知识1.1 细胞的基本单位在生物界中,细胞是最基本的单位。
它们构成了生物体的组织和器官,形成了生物体的各种功能。
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
细胞膜是细胞的保护屏障,细胞质是细胞内各种生化反应的场所,而细胞核则储存了遗传信息。
1.2 细胞的组成细胞主要由有机物和无机盐组成。
有机物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和核酸等。
无机盐则包括氧化物、酸、碱等。
有机物和无机盐的组合使得细胞能够进行新陈代谢和维持生命活动。
1.3 细胞的功能细胞具有各种功能,包括营养摄取、代谢、运输、分泌和增殖等。
细胞膜通过摄取营养物质和排出废物来保持细胞内外的物质平衡。
细胞通过代谢过程从营养物质中释放能量,并进行合成和分解物质的反应。
细胞通过运输蛋白质、细胞器和物质在细胞内外之间进行传递。
细胞通过分泌物质来调节周围环境和与其他细胞的交流。
细胞通过细胞分裂来增殖和繁殖。
单元二:人体的组成与结构2.1 人体的基本构造人体由多个器官组成,包括头颈部、胸腔、腹部和四肢等。
每个器官在人体中扮演着特定的功能角色,如大脑负责思考和指挥,心脏负责泵血,肺部负责呼吸等。
这些器官之间通过神经和循环系统进行联络和沟通,共同维持人体的正常功能。
2.2 人体的生命活动人体具有自主神经系统和体液系统,能够调节和维持体内环境的稳定。
自主神经系统负责调节人体的内脏活动,如心率、呼吸和消化等。
体液系统则包括血液和淋巴系统,负责物质的运输和免疫等功能。
人体还具有呼吸、消化、排泄等生命活动,这些活动保证了人体的正常运转。
单元三:生物的繁殖与遗传3.1 生物的繁殖方式生物的繁殖方式包括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
有性繁殖通过两个生物体的细胞结合来形成新生命体。
无性繁殖则是通过一个生物体的细胞分裂来形成新生命体。
不同的生物体和环境条件下会选择不同的繁殖方式,以适应物种的生存和繁衍。
3.2 遗传的基本原理遗传是生物进化与种群变异的基础,它通过基因的传递来实现。
八年级上册生物所有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生物所有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21de9b57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7e.png)
八年级上册生物所有知识点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第二章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一、腔肠动物1. 常见种类:腔肠动物主要生活在海洋中,如水母、海葵、海蜇、珊瑚虫等;少数种类生活在淡水环境,如水螅。
2. 结构特点:水螅的身体结构由两层细胞——内胚层和外胚层组成。
内胚层围成的空间被称为消化腔,与口相通,食物由此进入消化腔,而残渣仍经口排出。
刺细胞是其特有的防御和攻击机制,主要分布在触手部位。
3. 主要特征:这类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具有刺细胞,具有口部而无肛门。
二、扁形动物4. 涡虫特性:涡虫的口位于腹面,内部具有管状的咽。
当咽伸出时,可以捕食水中的小型生物。
食物在肠道内消化,消化后的残渣仍由口排出,此类生物具有口部而无肛门。
5. 对称性:涡虫的身体呈左右对称,也被称为两侧对称,意味着经过其身体仅有一个切面能将其分为对称的两部分。
6. 生活习性:除了自由生活的涡虫外,大多数扁形动物是寄生的,生活在人和动物的体内,例如华枝睾吸虫、血吸虫、绦虫等。
7. 主要特征:扁形动物的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具有口部而无肛门。
第二节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一、线形动物线形动物是一种小型动物,体呈细长状,通常在土壤、淡水和海洋中生活。
常见的线形动物有钩虫、蛔虫等。
1. 形态结构:线形动物的体壁由三层组成,最外层是角质层,具有保护作用;中层为肌肉细胞,使身体能灵活运动;内层是细胞膜和消化管。
2. 消化系统:线形动物的消化系统包括口和肠道,肠道通常呈管状,能吸收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3. 运动方式:线形动物通常通过身体的弯曲和伸展来移动,有些种类还能通过粘附在其他物体上来移动。
4. 繁殖方式:线形动物通常通过分裂或产卵来繁殖后代,有些种类还能通过与其他生物共生来繁殖。
5. 生活环境:线形动物生活在各种环境中,如土壤、淡水和海洋等。
其中,钩虫和蛔虫等常见于人体内,给人体健康带来危害。
二、环节动物环节动物是一种多细胞动物,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组成,常见的环节动物有蚯蚓、沙蚕等。
八年级生物上册所有知识点
![八年级生物上册所有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265f681d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33.png)
八年级生物上册所有知识点生物是一门研究生命科学的学科,它研究的是生命体系中的各种生物体,以及生物体所处的环境和相互作用关系。
下面就是八年级生物上册的所有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基础知识1.生命的特征与分类:生命的基本特征是:可辨认、可生长、可繁殖、有代谢、有自我调节、对环境有适应性。
生物从形态、解剖、生理、生态等方面加以分类,形成分类法则。
2.细胞:细胞是生命体系中的基本单位,包括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器等组成。
3.细胞分裂:细胞在生长、繁殖、修复受损等方面,需要不断地进行细胞分裂。
常见的细胞分裂有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4.基因与遗传:基因是决定个体遗传的物质基础,遗传是遗传信息的传递。
基因有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之分,遗传有显性遗传和隐性遗传之分。
遗传的规律包括孟德尔遗传定律。
5.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一个包含生物体、环境和相互作用关系的整体。
生态系统分为个体层次、种群层次、生态群层次和生态系统层次等。
二、生命现象的探究1.植物生长现象:植物生长主要包括根的吸收、茎的支持和叶的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是植物进行能量转换的过程,包括光能的吸收、ATP的产生和碳水化合物的合成等。
2.动物行为:动物的行为包括本能行为和习得行为,可以通过内分泌调节来控制。
动物在行为中表现出的生态适应性可以帮助它们生存和繁殖。
3.细胞的生命活动:细胞内有各种酶类和化学反应,涉及到蛋白质合成、能量代谢、物质转运等生命活动。
4.测量和观测生命现象:需要通过实验、观察和测量等手段来研究和了解生命现象。
常用的实验方法包括斑点法、紫外线检测法等。
三、人体与健康1.人体的构造与功能:组成人体的器官包括头部、胸部、腹部和四肢等,它们分别负责人体的呼吸、消化、排泄、运动和感觉等功能。
2.营养与消化:食物可以为人体提供能量和物质,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等。
食物要经过消化和吸收过程才能发挥作用,其中包括口腔、食道、胃、肠等消化器官。
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3296370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bb04567.png)
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1. 细胞和组织- 细胞是生物的基本单位,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
- 细胞根据结构和功能可以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 细胞可以通过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进行繁殖。
- 组织是由具有相同结构和功能的细胞组成的。
2. 动物组织与器官- 动物组织可以分为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 上皮组织包括覆盖上皮和腺上皮。
- 结缔组织包括结缔组织和骨组织。
- 肌肉组织包括横纹肌和平滑肌。
- 神经组织包括神经元和神经纤维。
- 器官是由多种组织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
3. 生物的分类与进化- 生物可以分为五个界:动物界、植物界、真菌界、原生动物界和单细胞生物界。
- 生物的分类依据主要包括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遗传关系等。
- 进化是生物种类和形态随时间演化的过程,其中进化的机制主要包括突变、选择、隔离和基因流。
4. 植物的结构和功能- 植物的结构包括根、茎、叶、花和果实等。
- 根的功能是吸收水分和养分。
- 茎的功能是承担植物的机械支撑和运输水分和养分。
- 叶的功能是进行光合作用和气体交换。
- 花的功能是进行繁殖。
- 果实的功能是保护种子。
5. 生殖与发育- 生殖可以分为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 有性生殖是指两个个体间的生殖细胞(配子)结合形成下一代个体。
- 无性生殖是指个体自身通过分裂、萌芽、孢子等方式繁殖后代。
- 生殖细胞有雌性细胞和雄性细胞之分。
- 发育是指从受精卵到成熟个体的过程,包括胚胎期、幼体期和成体期。
6. 人体的结构与功能- 人体的结构包括头部、颈部、胸部、腹部、四肢等。
- 人体的功能主要包括营养吸收、运动、感觉、呼吸、循环、排泄、生殖和调节等。
- 人体主要由器官系统组成,包括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排泄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运动系统和生殖系统等。
7.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遗传是指性状的传承过程,其中有一定的规律性。
- 遗传的基本单位是基因,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完整版)
![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f9de363c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85.png)
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完整版)细胞- 细胞是构成生物的基本单位,有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之分。
- 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 细胞的功能包括代谢、生长、分裂和遗传。
- 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有一些细微的差异,在结构和功能上有所区别。
遗传学- 遗传学研究遗传的规律和过程。
- 非孟德尔遗传包括连锁遗传、多倍体和杂交等。
- 孟德尔遗传原理包括隐性和显性基因、分化和自由组合等。
- 基因突变是遗传变异的一种形式。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各种生物的种类丰富程度。
- 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物圈平衡和生物生存至关重要。
- 生物多样性受到环境污染、破坏和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威胁。
生物进化- 生物进化是物种逐渐发展和改变的过程。
- 进化理论说明了适者生存和自然选择的原理。
- 突变和基因重组是生物进化的主要驱动力。
植物学- 植物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物种类之一,可以分为种子植物和无种子植物两大类。
- 植物的结构包括根、茎和叶,不同植物的特点各不相同。
- 植物的功能包括光合作用、传导和分泌等。
动物学- 动物是生物界最集约的种类,可以分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两大类。
- 动物的结构包括头部、躯干和四肢,不同动物有不同的外形和特征。
- 动物的功能包括运动、消化、呼吸和繁殖等。
生长发育- 生长是生物从出生到成熟的过程。
- 发育是生物在生长过程中逐渐形成特定结构和功能的过程。
- 生长发育受到遗传和环境的共同影响。
生态学- 生态学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 生态系统包括生物群落、生境和生物圈等概念。
- 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
人体健康- 人体健康与生物在生活中的关系密切相关。
- 保持良好的生活惯和饮食结构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 人体健康可以通过预防和治疗疾病来维持。
生物科技- 生物科技是运用生物学的知识和技术改善生活和解决问题的领域。
- 生物科技在医学、农业和环境保护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0c0a4d4a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a3.png)
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1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自然界中,目前的动物大约有150万种,根据其体内有没有脊柱,可以将它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脊椎动物〔鱼、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动物、哺乳动物〕;另一类是无脊椎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
鸟类和哺乳动物不会随着环境温度的改变而改变,是恒温动物。
鱼、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是变温动物。
1、腔肠动物〔大多数生活在海洋中,少数生活在淡水中,如水螅。
〕〔1〕主要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2〕代表动物:海葵〔被称“海中之花〞〕、海蛰、珊瑚虫、水螅〔身体有内外两层细胞----内胚层和外胚层〕。
〔3〕与人类的关系:有益:①海蜇经加工可食用。
②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物质,堆积构成珊瑚礁。
珊瑚礁的作用:①形成岛屿;②加固海岸;③为海底鱼类提供重要的栖息场所和庇护地。
2、扁形动物〔大多寄生在人或动物体内,但涡虫自由生活〕〔1〕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2〕代表动物:涡虫、华枝睾吸虫〔精巢兴旺,呈树枝状得名〕、血吸虫、绦虫。
〔3〕与人类的关系:有害:①人或动物如实使用了生的或未煮熟的含有华支睾吸虫的鱼虾,就会感染该病。
②我国南方流行的血吸虫是由日本血吸虫感染引起的。
3、线形动物〔有些自由生活,有些寄生在人、家畜、家禽、农作物体内〕〔1〕主要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状;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2〕代表动物:蛔虫〔寄生在人的小肠,生殖器官兴旺。
〕、蛲nao虫、钩虫、丝虫、线虫。
〔3〕预防蛔虫病的措施:①注意个人卫生,不喝生水,蔬菜水果洗干净,饭前便后洗手;② 要管理好粪便,粪便要经过处理杀死虫卵后,再做肥料使用。
4、环节动物〔1〕主要特征:身体呈圆筒形;有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2〕代表动物:蚯蚓〔靠湿润的体壁呼吸,生活在富含腐殖质的湿润土壤中,以植物的枯枝、朽根和其他有机物为食,主要运动器官肌肉,刚毛辅助运动,靠近环带的为前端。
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f0ffac5333687e21af45a9c1.png)
第一部分:基本知识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1.常见的腔肠动物有:海葵、海蜇、水螅、珊瑚虫等2.水螅的生活环境:水螅通常生活在水流缓慢、水草繁茂的清洁淡水中。
3.水螅的体型:水螅的身体呈辐射对称。
4.水螅的消化腔:体壁由内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内胚层围成消化腔,消化食物,有口无肛门。
5.水螅的刺细胞是它攻击和防御的利器。
6.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食物从口入,残渣从口出。
7.腔肠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海蜇经过加工可以食用,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形成的珊瑚可供参观。
8.涡虫的形态:身体背腹扁平,前端具有眼点9.涡虫的摄食与消化:口中有咽,食物在消化腔内消化,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由口排出。
10.涡虫的体型:涡虫的身体呈两侧对称。
11.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第二节: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1.蛔虫的生活习性:蛔虫寄生在人的小肠里,靠吸食小肠里半消化的食糜生活。
2.蛔虫的形态:蛔虫身体呈圆柱状,大约长20到35厘米,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成体略带粉红或黄色,雄虫尾部常卷曲,比雌虫略小。
3.蛔虫的消化:蛔虫的消化管结构简单,只能吸食小肠内半消化的食糜生活。
4.蛔虫的生殖:蛔虫雌雄异体,雌雄虫在小肠里交配后,雌虫每天可以产下二十多万个虫卵。
5.蛔虫的运动:蛔虫没有专门的运动器官,只能靠身体的弯曲和伸展在小肠内慢慢蠕动。
6.蛔虫感染人的途径:人吃了沾有蛔虫卵的生的蔬菜,或用占有虫卵的手去拿食物。
7.蛔虫病的预防:注意个人饮食卫生,管理好粪便。
8.其他常见的线形动物有:蛔虫、钩虫、丝虫、线虫等。
9.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状,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10.蚯蚓的生活习性:蚯蚓喜欢生活在潮湿、富含腐殖质的土壤中,昼伏夜出,以植物的枯叶、朽根和土壤中的有机物为食。
11.蚯蚓的呼吸: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只能靠体壁分泌黏液,使体表保持湿润,蚯蚓的体表密布着毛细血管,氧气可以融入体表的黏液里,然后进入体壁的血管中,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出。
(完整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ad4864b7f1922791788e867.png)
八年级(上)生物复习资料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一、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1、水螅是典型的腔肠动物,这类动物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流缓慢的淡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体壁由2个胚层构成;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2、涡虫是典型的扁形动物,这类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3、血吸虫和猪肉绦虫是比较常见的人体寄生虫。
二、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1、蛔虫寄生在人的小肠里,靠吸食小肠中半消化的食糜生活。
它的身体呈圆柱形,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体表包裹着一层密不透水的角质层,起保护作用;消化管的结构简单,肠仅由一层细胞组成,可消化小肠中的食糜,生殖器官特别发达,生殖能力强;没有专门的运动器官,只能靠身体的弯曲和伸展缓慢地蠕动。
2、蚯蚓的身体呈长圆筒形,由许多相似的环形体节构成;蚯蚓身体的前部有几个体节界限不明显;蚯蚓的体壁有发达的肌肉,肌肉与刚毛配合可以完成运动,肠壁也有发达的肌肉,肠可以蠕动,以土壤中的有机物为食;体壁可以分泌黏液,使体表保持湿润,体壁内密布毛细血管,氧气可溶于体表的黏液里,然后进入体壁的血管中,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出。
3、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细长,呈圆柱形,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钩虫、蛔虫、饶虫都是常见的线形动物。
4、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常见的环节动物有蚯蚓、沙蚕、蛭。
三、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1、目前已命名的软体动物有10万种以上,是动物界的第二大类群。
软体动物壳内柔软的身体表面包裹着犹如外套一般的肉质膜,称为外套膜,贝壳就是由外套膜分泌物质形成的物质形成的。
双壳类动物可以用足缓慢地运动,利用鳃与水流进行气体交换。
2、节肢动物是最大的动物类群,目前已命名的种类有120万种以上,占所有已知动物种类的80%以上。
昆虫是节肢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
3、蝗虫身体分为头部、胸部和腹部三部分。
头部负责感觉和摄食,感觉器官有一对触角,三个单眼和一对复眼,口器用于摄食。
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60c245e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379bf60.png)
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一、细胞的结构与功能1. 细胞的概念: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具有独立的生命活动。
2. 细胞的结构:- 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保护细胞。
- 细胞核:包含遗传物质,控制细胞活动。
- 细胞质:包含细胞器,是生命活动的场所。
- 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各自有不同的功能。
3. 细胞的功能:- 新陈代谢:细胞内物质和能量的转换。
- 生长与分裂:细胞数量的增加和体积的增大。
- 遗传信息的传递:通过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实现。
二、生物的分类1. 生物分类的重要性:了解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资源。
2. 分类等级:从大到小依次为界、门、纲、目、科、属、种。
3. 五界分类系统:- 原核生物界:如细菌、蓝藻。
- 原生生物界:如草履虫、衣藻。
- 植物界:包括各种植物。
- 动物界:包括各种动物。
- 真菌界:如酵母菌、蘑菇。
三、遗传与进化1. 遗传的基本原理:- 基因: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控制生物性状。
- DNA:遗传信息的载体,双螺旋结构。
- 蛋白质合成:基因通过转录和翻译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2. 进化论:- 物种起源:物种的产生和演化。
- 自然选择: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
- 遗传变异:生物进化的基础。
四、植物的生长发育1. 植物的生命周期:- 种子的形成和萌发。
- 植株的生长和发育。
- 开花、结果和衰老。
2. 植物的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的概念和重要性。
- 光合作用的过程和产物。
- 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五、人体的结构与功能1. 人体的组织和器官:- 上皮组织:覆盖和保护身体表面。
- 结缔组织:连接和支持身体结构。
- 肌肉组织:产生运动。
- 神经组织:传递信息。
2. 人体的系统:- 循环系统:输送血液和营养物质。
- 消化系统: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 呼吸系统:气体交换。
- 泌尿系统:排泄废物。
六、生态环境与保护1. 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能量。
- 消费者:通过食物链获取能量。
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c3e81d2d59eef8c75fbfb3b9.png)
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一.无椎动物: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
脊椎动物:体内都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
(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二.变温动物: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的动物。
恒温动物:体温不会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的动物。
(鸟类、哺乳类)三.不同种类动物的结构区别和代表动物常见动物。
1.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水螅、水母、海葵、海蜇、珊瑚虫)。
海蜇加工后可以食用。
两胚层,内胚层细胞围城消化腔。
刺细胞有捕食防御功能2.扁形动物: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涡虫、华支睾吸虫、血吸虫、绦虫)。
三胚层。
日本血吸虫中间寄主钉螺。
涡虫自由生活。
3.线性动物: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蛔虫、蛲虫、钩虫、丝虫、线虫(如秀丽隐杆线虫))。
角质层能抵抗人体消化液的侵蚀。
4.环节动物: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蚯蚓、沙蚕、蛭)。
蚯蚓用湿润的体壁呼吸,运动结构是肌肉,在纸板上运动快是因为有刚毛。
5.软体动物: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河蚌、扇贝、文蛤、缢蛏、石鳖、蜗牛、乌贼(墨鱼)、鱿鱼、鲍鱼、章鱼)。
外套膜向外分泌石灰质形成贝壳,向内分泌珍珠质形成珍珠。
6.节肢动物: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蝗虫、蝉、蜘蛛、蜈蚣、蝴蝶、虾、蟹、蚊)。
昆虫:一对触角、两对翅膀、三对足。
蜕皮就蜕外骨骼。
7.鱼:生活在水中,体表常有鳞片覆盖;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四大家鱼:青、草、鲢、鳙)海马、泥鳅、黄鳝、电鳗中华鲟、大白鲨。
8.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陆地上,也可以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肤可以辅助呼吸。
)(青蛙、蟾蜍、蝾螈、大鲵(娃娃鱼))9.爬行动物: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外有坚韧的卵壳。
)(蜥蜴、鱼、鳖、蛇、鳄鱼、甲鱼)。
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归纳【六篇】
![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归纳【六篇】](https://img.taocdn.com/s3/m/ae09d2d4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4f.png)
导语:初中⽣物学是⽣物学科⼊门的基础学科,学习⽅法的优劣是学习成败的关键,要想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必须掌握科学、⾼效的学习⽅法。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年级上册⽣物知识点归纳【六篇】,希望对⼤家有帮助。
⼀、动物的类群:1、动物的种类多样,根据体内有没有脊椎,可以分为两⼤类: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
2、脊椎动物若从低级到⾼级的顺序排列,应为鱼类、两栖类、爬⾏类、鸟类、哺乳类。
3、鱼类的代表动物是鲫鱼,鱼类的特征是终⾝⽣活在⽔中,⽤鳃呼吸,⽤鳍游泳。
4、鱼是靠尾鳍的摆动和躯⼲部扭动获得前进的动⼒;调整⽅向⽤尾鳍,维持⾝体平衡⽤胸鳍、背鳍、腹鳍鳍等。
5、某同学想做鱼鳍有游泳中的实验,但⼀时找不到鱼,便⽤⼀个模型来代替,这样的实验叫做模拟实验。
6、(P25)两栖动物的特点:幼体⽣活在⽔中,⽤鳃呼吸,称为蝌蚪,经变态发育变为幼蛙,此后营⽔陆两栖⽣活,⽤肺呼吸,同时⽤⽪肤辅助呼吸。
这类动物有青蛙、蟾蜍、⼤鲵等。
7、鸟类的特征:体表被⽻⽑,前肢变为翼,体内有⽓囊,体温⾼⽽恒定。
8、鸟类适天飞⾏的特点如下:(1)⾝体表⾯:呈流线型,被覆⽻⽑,前肢变为翼,翼呈扇⾯结构,表⾯积⼤,可以扇动空⽓⽽飞⾏。
(2)运动系统:⾻薄,长⾻中空,胸⾻突出,称为龙⾻突,有发达的胸肌。
(3)呼吸系统:特有的呼吸⽅式双重呼吸,主要靠的结构是⽓囊。
这种呼吸⽅式的特点是鸟类每呼吸⼀次,⽓体两次进出肺。
(4)消化系统:⾷量⼤,直肠短。
(5)循环系统:⼼脏功能强劲。
这些特点决定了鸟类可以快速⽽且长久的飞⾏。
9、哺乳动物的特点:除个别的种类外,都具有体表被⽑、胎⽣、哺乳的特点。
其代表动物是家兔,家兔体内有膈,将体腔分为胸腔的腹腔;兔的⽛齿分为门齿和⾅齿,其作⽤分别是切断和磨碎⾷物。
⾁⾷动物有发达的⽝齿。
这些特点都是和它们的⾷性相适应的。
10、动物种类特别多,但只有两种是恒温动物,它们是鸟类和哺乳类。
11、我们学过的⽆脊椎动物从低级到⾼级的顺序是原⽣动物、腔肠动物、环节动物(如蚯蚓)、(节肢动物)分三类:(1)昆⾍(2)甲壳动物,如虾、蟹(3)其它:如蜘蛛和蜈蚣)12、腔肠动物的特点是有⼝⽆肛门。
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和重点笔记
![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和重点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3e906f95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09.png)
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和重点笔记一、细胞的结构1.细胞膜细胞膜的主要组成成分是脂质、蛋白质和少量糖类。
在细胞膜上有许多蛋白质,其中一种叫做通道蛋白,它可以让某些物质在细胞膜上快速地通过。
2.细胞核细胞核是控制细胞生命活动的物质代谢,包括DNA和RNA。
DNA是遗传物质的主要成分,它控制着细胞的发育和功能。
RNA是DNA的转录产物之一,它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细胞质细胞质是细胞核以外的所有细胞物质的总称。
细胞质中含有许多细胞器,例如线粒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等。
二、遗传传递与基因变异1.遗传物质生物个体的性状是由其遗传物质决定的。
遗传物质主要是DNA分子,它包含了所有生物的遗传信息,控制着生物的基因表达和性状表现等。
2.基因型与表型基因型是个体某一基因位点上的基因组成,而表型则指某一性状的表现形式。
基因型是影响表型的重要因素,但并不是唯一的因素,环境因素也会对表型的表现产生影响。
3.基因变异基因变异是指基因发生了改变,产生了新的表现形式或性状。
基因变异包括突变、基因重组、基因多态性等。
三、植物的结构和生长发育1.植物组织植物组织是指由细胞相同或相似的细胞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细胞集合体。
植物组织的分类有细胞组织、维管组织、表皮组织和分泌组织等。
2.植物生长与发育植物生长和发育是指植物由种子发芽、生长到成熟的过程。
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主要包括生长、分化、分裂、增生和营养等方面。
3.植物的营养植物的营养是指植物获取养分的方式和过程。
植物的营养包括吸收、运输和利用三个方面。
植物通过根、叶和茎等器官吸收和运输养分,然后利用养分进行代谢活动。
四、动物的结构和生命活动1.动物组织动物组织由具有相同结构和功能的细胞构成。
动物组织的分类有神经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上皮组织等。
2.动物的生命活动动物的生命活动包括呼吸、消化、循环、排泄和感觉等。
这些生命活动是维持动物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3.动物的生殖动物的生殖包括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两种方式。
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56edeccf6f1aff00bfd51e16.png)
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
1、各动物类群的特征:
腔肠动物的特征:。
扁形动物的特征:。
线形动物的特征:。
环节动物的特征:。
软体动物的特征:。
节肢动物的特征:。
鱼类的特征:。
两栖动物的特征:。
爬行动物的特征:。
鸟类的特征:。
哺乳动物的特征:。
2、有些动物的体内没有由组成的,统称为无脊椎动物。
有些动物的体内有由组成的,统称为。
3、鸟的体温不会,是动物。
而鱼、两栖类、爬行动物,体温,是动物。
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1、运动系统主要是由、和组成。
2、骨骼肌受传来的刺激时,就会牵动绕活动,于是驱体的相应部位就产生了运动。
3、运动不是仅依靠来完成的,还需要其它系统如的调节,运动所需要的能量有赖于、、等系统的协调配合。
4、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所决定的行为,称为。
在的基础上,由和而获得的行为,称为学习行为。
5、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成员之间有明确的,有的群体中还形成一定的。
6、群体中的分工合作需要及时交流信息。
动物的、、等都可以起传递信息的作用。
群体中的信息交流,在群体、和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三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八年级生物上册基础知识
![八年级生物上册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5d09f141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05.png)
八年级生物上册基础知识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一、无脊椎动物——体内没有脊柱1、腔肠动物(1)主要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2)代表动物名称:水螅、海蛰、海葵、水母、珊瑚虫等。
2.扁形动物(1)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2)代表动物名称:涡虫、华枝睾吸虫、血吸虫,绦虫。
3.线性动物(1)主要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2)代表动物名称:蛔虫、蛲虫、钩虫、丝虫、线虫。
4、环节动物(1)主要特征:身体呈圆筒形,由很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2)代表动物名称:蚯蚓、水蛭、沙蚕等(3)蚯蚓生活环境:蚯蚓生活在富含腐殖质的湿润土壤中,昼伏夜出。
食性:枯枝落叶、垃圾。
运动:通过肌肉和刚毛的配合使身体蠕动。
呼吸:靠能分泌黏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呼吸.,黏液溶解氧气进入体壁的毛细血管到达蚯蚓全身。
蚯蚓与人类的关系:1、蚯蚓在土壤里活动,使土壤疏松,改进土壤;2、能提升土壤肥力;3、是优良的蛋白质饲料和食品;4、处理有机废物。
5.软体动物(1)主要特征: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2)代表动物名称:河蚌、扇贝、文蛤、縊蛏、石鳖、蜗牛、乌贼和章鱼、牡蛎、鲍、钉螺等。
与人类的关系:有益:食用、药用、工艺品。
有害:有的危害农作物,传播疾病6、节肢动物(1)主要特征: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2)代表名称:虾、蟹、蜘蛛、蜈蚣、苍蝇、蝗虫等。
(3)昆虫的主要特征和代表动物名称:①昆虫是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超过100万种,也是无脊椎动物中唯一会飞的动物,因而是分布最广泛的动物。
②主要特征: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一对触角,一般有三对足,两对翅,都生在胸部,体表有气门,用气管呼吸。
③昆虫的外骨骼是覆盖在昆虫身体表面的坚韧的外壳,有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
④昆虫的外骨骼不会随身体生长,所以会发生蜕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1、目前已知的动物约150万种,动物按形态结构可分为两种: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
区别是有无脊柱。
动物按生活环境可分为三种:水中生活的动物、陆地生活的动物和空中飞行的动物。
2、四大家鱼是:青鱼、草鱼、鲢鱼和鳙鱼。
3、鱼的外形呈梭形,其作用是:减少游泳阻力,适于游泳。
鱼体分三大部分:头部、躯干部和尾部。
鱼的感觉器官是侧线(感觉水流、测定方向)。
4、鱼在游泳时主要靠躯干部和尾鳍的左右摆动撞击水流产生前进的动力,其它鱼鳍起辅助作用。
其中背鳍、胸鳍、和腹鳍都有维持平衡的作用,尾鳍有决定鱼运动方向的作用。
5、鱼鳃为鲜红色,因为内含丰富的毛细血管;鳃丝既多又细,其作用是大大增加了跟水的接触面积,促进血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6、水由鱼口流入鳃,然后由鳃盖后缘(鳃孔)流出。
在水流经鳃丝时,水中溶解的氧气进入鳃丝的毛细血管中,而二氧化碳由鳃丝排放到水中;所以经鳃流出的水流与由口流入的水流相比,氧气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高。
7、鱼类的主要特征有:终生生活在水中;体表常被有鳞片;用鳃呼吸;通过尾部的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8、水生动物最常见的是鱼,此外,还有①腔肠动物,如水螅、海葵、海蜇、珊瑚虫;②软体动物,如河蚌、蜗牛、蛾螺、扇贝、鱿鱼(枪乌贼)、乌贼、章鱼;③甲壳动物,如虾、蟹、水蚤;④龟、鳖(爬行动物)、鲸、海豚(哺乳动物)等其他水生动物。
9、海马是鱼类,鲸、海豚、海豹是哺乳动物,龟、海龟、鳖是爬行动物。
10、蚯蚓生活在富含腐殖质的湿润土壤中,通过肌肉和刚毛的配合使身体蠕动,靠湿润的体壁呼吸。
判断蚯蚓前后端的主要依据是环带(靠近环带的一端为前端)。
11、蚯蚓身体分节的意义:可使蚯蚓的躯体运动灵活自如、转向方便。
12、用手指触摸蚯蚓体节近腹面处,有粗糙不平的感觉,用放大镜观察,看到腹面有许多小突起就是刚毛,刚毛的作用是协助运动。
13、在观察蚯蚓的实验中要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使体表保持湿润的原因是蚯蚓要靠湿润的体壁呼吸。
14、大雨过后蚯蚓会纷纷爬到地面上来原因:大雨过后,过多的雨水会将土壤中的空气排挤出去,洞穴中缺氧,蚯蚓被迫爬到地表上来呼吸。
15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的动物叫环节动物,如蚯蚓、沙蚕、水蛭。
16、兔的牙齿分化为门齿和臼齿。
门齿似凿子适于切断食物,臼齿咀嚼面宽阔适于磨碎食物。
兔的盲肠发达,这与兔吃植物的生活习性相适应。
狼、虎等哺乳动物还有锋利的犬齿,用于撕裂食物。
17、哺乳动物:体表被毛,用肺呼吸,心脏四腔,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循环途径,体温恒定,体内有膈,胎生哺乳。
如兔、鲸、海豚、海豹、大熊猫等。
膈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结构。
18、哺乳类和鸟类属于恒温动物;其他动物属于变温动物。
19、对于陆生动物来说,足够的食物、水分、隐蔽地是生存的基本环境条件。
20、空中飞行的动物有昆虫、蝙蝠、鸟类等。
世界上的鸟有9000多种。
飞行使鸟类扩大了活动范围,有利于觅食和繁育后代。
21、鸟适于飞行的特点:①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②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③胸肌、龙骨突发达④长骨中空(内充空气)⑤食量大消化快。
即消化系统发达,消化、吸收、排便都很迅速。
⑥心脏四腔,心搏次数高,循环系统结构完善,运输营养物质和氧气的能力强。
⑦有发达的气囊,既可减轻体重又与肺构成特有的双重呼吸。
⑧喙短,口内无齿,无膀胱,直肠短,粪便尿液及时排出,(这些都是为了减轻体重,适于飞行)。
21、鸟类的呼吸器官是肺,气囊辅助呼吸;鸟类的呼吸方式为双重呼吸;鸟的运动器官是翼(翅膀);22、鸟类: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具有迅速飞翔的能力,身体内有气囊,体温高而恒定。
23、昆虫是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超过100万种,也是无脊椎动物中唯一会飞的动物,因而是分布最广泛的动物。
24、节肢动物的特点是:身体由很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
①昆虫纲:头上两根感觉须,两对翅膀三对足,身体分为头胸腹,里头是肉外是骨。
例如:蝗虫、蜻蜓、蝴蝶、蜜蜂、苍蝇、蚊子、金龟子、蝉等②甲壳纲:体表长有质地较硬的甲。
例如:虾、水蚤、蜘蛛蟹③蛛形纲:例如:蜘蛛④多足纲:例如:蜈蚣25、昆虫体表有外骨骼,外骨骼有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
外骨骼不会随身体生长而长大。
26、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经过变态发育成为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
代表动物:青蛙、蟾蜍、大鲵(娃娃鱼)、蝾螈等。
27、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和肌肉组成。
骨骼是由多块骨连结而成。
骨骼肌由肌腹和肌腱组成。
28、一组肌肉的两端分别附着在不同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
29、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所以与骨相连的肌肉至少有两组,相互配合完成各种活动【特别是伸、曲肘动作: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则相反】30、运动系统的功能:运动、支持、保护。
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
31、骨、关节和肌肉的关系:当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
32、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
它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的配合。
33、按行为表现不同可将动物行为分为攻击行为、取食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迁徙行为等;而按获得途径不同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34、先天性行为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例如:蜘蛛结网、蜜蜂采蜜、蚂蚁筑巢、小鸟喂鱼、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植物等。
35、学习行为则是指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
例如:大山雀偷喝牛奶、蚯蚓走迷宫、黑猩猩钓食白蚁。
36、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适应环境的能力也就越强,对生存也就越有意义,学会某种行为时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
37、哺乳动物具有发达的运动能力,利于捕食和避敌,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38、社会行为的特征:①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②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③有的还形成等级。
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有蚂蚁、白蚁、蜜蜂;猴、狒狒、象、鹿等。
39、一个群体中的动物个体向其他个体发出某种信息,接受信息的个体产生某种行为反应,这种现象叫做通讯。
群体中分工合作需随时交流信息,交流信息的方式有动作、声音和气味等。
40、利用性外激素作引诱剂,可以诱杀农业害虫;还可以控制害虫数量。
41、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①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③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42、生态平衡: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
43、生物反应器:利用生物做“生产车间”,生产人类所需的某些物质,这个生物或生物的某个器官即生物反应器。
目前最理想的生物反应器是“乳房生物反应器”。
生物反应器利用了转基因技术,对生物的遗传基因进行了改造。
它的意义在于:生产成本低、效率高,设备简单、产品作用效果显著,减少工业污染等。
44、仿生:模仿生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来发明创造各种仪器设备。
常见仿生例子:宇航员穿的“抗荷服”——长颈鹿,冷光灯——萤火虫,雷达——蝙蝠,薄壳建筑——乌龟的背甲,智能机器人——人脑,自行车车架——鸟骨,机翼的加厚区——蜻蜓的翅痣,照相机——苍蝇的复眼。
45、菌落: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叫菌落。
细菌菌落特点:较小,表面光滑粘稠或粗糙干燥,白色;真菌菌落特点:较大,呈绒毛状、絮状、蜘蛛网状,有红、绿、黄、褐、黑等颜色。
从菌落的形态、大小、颜色,可大致区分细菌和真菌,以及它们的不同种类。
46、培养细菌真菌的方法:①配制培养基②高温灭菌③接种④恒温培养47、细菌和真菌的生存也需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有机物(营养物质)等。
另外,有些需氧,而有些则厌氧(如乳酸菌)。
除少数细菌外,都不能自己合成有机物,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作为营养(即营养方式为异养)48、17世纪后叶,荷兰人列文·虎克发明显微镜并发现细菌;而19世纪,“微生物学之父”巴斯德利用鹅颈瓶实验证明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原已存在的细菌产生的。
49、细菌的特征:微小,单细胞,球状、杆状、螺旋状等形态,无成形细胞核。
大多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来生活,属分解者。
分裂繁殖。
有些细菌能形成对不良环境有较强抵抗力的休眠体,叫芽孢。
50、细菌的结构特点: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有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附属结构:有些细菌细胞壁外有荚膜(保护作用),有些细菌有鞭毛(用于在水中游动);有些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形成芽孢(轻,对恶劣环境有抵抗能力的休眠体)。
51、细菌的生殖方式:分裂生殖。
细菌的营养方式:一般异养(包括腐生和寄生)细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52、细菌的细菌个体微小、分裂生殖、能形成芽孢的特性与它们的分布广有关。
53、真菌特征:单细胞或多细胞;每个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异养;用孢子繁殖后代。
单细胞真菌:酵母菌,多细胞真菌:青霉、曲霉、蘑菇等。
54、青霉:青绿色,着生孢子的菌丝成扫帚状;曲霉:黑褐色(有时也有黄、绿等色),孢子着生在放射状菌丝顶端;蘑菇从腐烂的植物体获得营养。
这些真菌生活在温度适宜、水分充足且富含有机物的地方。
55、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作用:①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②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
③与动植物共生。
56、共生指一种生物与另一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的现象,简言之互利共生。
如真菌与藻类共生形成地衣,藻类通过光合作用为真菌提供有机物,真菌可以供给藻类水和无机盐;再如:根瘤菌与豆科植物,根瘤菌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植物能够吸收的含氮物质,而植物则为根瘤菌提供有机物。
细菌与动物共生:兔、牛、羊内有些细菌帮助分解维生素。
细菌与人共生:人的肠道中有一些细菌能制造维生素B12和维生素K对身体有益。
57、利用细菌、真菌制作的食品酸奶、泡菜——乳酸菌;醋——醋酸菌;酱——霉菌;面包、馒头、酒——酵母菌;甜酒——酒曲;58、制作馒头或面包时,要用到酵母菌,它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会在面团中形成许多小孔,使馒头或面包膨大和松软,而面团中所含的酒精,则在蒸烤过程中挥发掉了。
59、细菌:乳酸菌、醋酸菌、甲烷菌、大肠杆菌、枯草杆菌、链球菌、根瘤菌等真菌:酵母菌、霉菌(青霉、曲霉)、蘑菇、木耳、灵芝等60、食品的腐败主要是由细菌和真菌引起的。
防止食品腐败的原理是把食品内的细菌和真菌杀死或抑制它们的生长繁殖。
第六单元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1、生物分类的依据:生物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特征2、植物分为五个类群: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