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生活照护项目二婴幼儿大小便照护教学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目二婴幼儿大小便照护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正确选择婴幼儿纸尿裤的方法。

2.了解婴幼儿大小便的异常。

3.熟知婴幼儿便后清洁的重要性。

素质目标
1.在操作过程中具有分析、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操作中爱护婴幼儿。

3.对婴幼儿有良好的责任心。

技能目标
1.能正确引导婴幼儿便后清洁。

2.掌握更换纸尿裤的技巧。

3.能正确指导婴幼儿如厕。

思政目标
1.培养对幼教事业的热爱。

2.培育规范从教的职业操守。

二、教学手段
讲授、案例分析
三、教学学时
共6个学时
模块一大小便规律的养成
一、婴幼儿大小便的身体表现
婴幼儿在大小便前表现出的身体反应与成人有所不同,婴幼儿在排便前会做出一些表情,或者摆出半蹲的姿势,或者揪着纸尿裤想让你为他更换。

例如,婴幼儿在排尿前身体会打尿颤、在玩得正专注时会突然停下来站着发呆;婴幼儿在排大便前面部会潮红,会发出“嗯”声。

照护者看到婴幼儿发出的这些信号时,应及时给予回应。

二、照护婴幼儿大小便时应注意的问题
1. 照护婴幼儿排尿时应注意的问题
(1)当婴幼儿排尿时,照护者可用口发出某种固定的声音,将该声音与排尿联系起来,让婴幼儿逐渐学会听到此声音时进行排尿。

(2)照护者应注意婴幼儿的饮食量、出汗的情况、季节与气温的特点,以及婴幼儿的身体活动情况,准确把握婴幼儿排尿的时间。

2. 照护婴幼儿排便时应注意的问题
(1)注意婴幼儿排便前的表现。

例如,婴幼儿在排便前通常会排出有臭味的气体,并且伴随身体用力的动作发出使劲的声音。

这时,照护者应及时将婴幼儿放在便盆上。

(2)照护者应尽可能地帮助婴幼儿养成每天排便的习惯,以防止婴幼儿便秘。

例如,在饭后一段时间让婴幼儿坐在便盆上,利用婴幼儿的结肠反射将大便排出;让婴幼儿多活动、多饮水、多吃蔬菜和水果,也有利于其顺利排便。

(3)避免婴幼儿在排便时吃东西或玩耍。

排便是一种条件反射,需要专心致志;如果注意力不集中,则不利于排便反射的建立。

(4)婴幼儿每次使用坐便器(见图2-2)排便的时间以 5 分钟为宜,较长时间会造成婴幼儿脱肛,以及腹部、腿部、臀部的疲劳,不利于婴幼儿的健康。

(5)婴幼儿成功排便后,照护者应对其进行赞扬和鼓励,不要对婴幼儿的粪便表现出厌恶的神态,以防止婴幼儿出现心理性便秘现象。

三、培养婴幼儿大小便的规律
排便是一种受大脑皮质控制的活动。

由于婴幼儿的大脑发育尚未完善,因此对婴幼儿大小便的训练要循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避免给婴幼儿造成紧张和抵触心理。

研究表明,在18 个月前能养成大小便规律的婴幼儿,通常其要到4 岁后才能完全掌握相关技能。

18 ~24 月龄的幼儿,生理和心理逐渐发育完善,他们已经具备训练排便的基础,因此照护者可对其进行排便规律的训练。

婴幼儿养成排便规律后,照护者可以培养婴幼儿主动坐坐便器排便的习惯。

2 岁以后,幼儿在照护者的引导下能够学会主动坐坐便器;3 岁以后,幼儿能学会自己脱裤子坐在坐便器上大小便。

模块二便后清洁
一、便后清洁的重要性
婴幼儿的皮肤稚嫩,适宜外界的能力较差,便后清洁能保持皮肤清洁,防止细菌感染,防止疾病的发生,促进臀部的血液循环,维持皮肤的健康,有利于婴幼儿的身体健康。

婴幼儿便后及时洗手、照护者在婴幼儿便后及时冲厕所,有利于培养婴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培养婴幼儿的公德心。

二、婴幼儿便后清洁的步骤
(1)准备好婴幼儿清洗臀部专用的脸盆和毛巾。

(2)准备温热的水,以38 ~40 ℃为宜。

(3)分开婴幼儿的两腿,充分暴露其外阴部(外生殖器)和臀部。

(4)将柔软的毛巾弄湿后,由前向后清洗婴幼儿的外阴部(外生殖器)和臀部。

(5)洗完后要擦干臀部,保持婴幼儿臀部皮肤的干燥、清爽。

这时可以适当让婴幼儿的臀部暴露在空气里几分钟,晾干后再包上纸尿裤。

三、便后清洗的注意事项
(1)为男婴清洗臀部时注意清洗阴茎、阴囊皮肤的褶皱处;为女婴清洗时一定要按由前向后的顺序,先洗外阴部,后洗臀部,这样可以避免污染尿道开口处。

(2)无论是给男婴幼儿还是给女婴幼儿清洗臀部,清洗之后均须擦干。

模块三被污染衣服的更换
一、被污染衣服更换的方法
1. 更换上衣
2. 更换分体式裤子
3. 更换连体衣
二、为婴幼儿更换被污染衣服的注意事项
(1)动作一定要轻柔,保护好婴幼儿,避免给婴幼儿带来不必要的伤害。

(2)操作时间不能太长,避免婴幼儿受凉。

(3)操作时注意动作的连续性。

(4)室内的温度不宜过低,避免导致婴幼儿感冒。

模块四纸尿裤的更换
一、正确选择纸尿裤的要点
(1)纸尿裤的标识规范。

照护者要看纸尿裤包装上的标识是否规范,注意上面是否有产品品种、内装数量、产品等级、生产日期和批号等信息。

(2)纸尿裤的尺码大小合适。

每个婴幼儿都是独一无二的,自然体形也不一样,纸尿裤太紧或太松都不行,不合适的纸尿裤会影响婴幼儿学走路和日常生活。

照护者可以量一量婴幼儿腰部的尺寸,对照该尺寸购买大小合适的纸尿裤。

(3)纸尿裤的透气性好。

婴幼儿的皮肤十分娇嫩,如果选择的纸尿裤不透气,可能会导致婴幼儿的皮肤出现疹子和红肿。

(4)纸尿裤的材质柔软。

在选择纸尿裤时,可以用手摸一摸纸尿裤,感觉其厚度和柔软度。

太厚的纸尿裤不仅不够贴身,而且柔软度也不佳。

(5)纸尿裤的材质优良。

纸尿裤在生产过程中会使用辅助材料,如胶粘剂、纸浆等,照护者在选购前先闻一闻,如果有刺激性气味,说明使用了劣质材料,不能购买。

(6)纸尿裤吸水性强。

吸水性强的纸尿裤有利于防止婴幼儿出现尿布疹。

二、更换纸尿裤的方法
(1)打开一次性纸尿裤,将有腰贴的一侧放在婴幼儿的身体后面,另一侧通过婴幼儿的两腿间放在婴幼儿的身体前面。

(2)将身体后面的纸尿裤拉向前面,揭开腰贴压在适当的位置上。

(3)整理好纸尿裤,尤其是大腿根部和腰部位置要整理好。

三、尿布疹的护理
1. 发生尿布疹的原因
(1)被尿液污染的纸尿裤不能得到及时更换,导致臀部不透气。

(2)婴幼儿大小便后擦拭、清洗做得不到位,使残留便液浸渍臀部。

(3)纸尿裤的材质过硬,摩擦臀部皮肤,造成伤害。

2. 尿布疹的护理措施
给婴幼儿选择棉质、柔软、透气性好的纸尿裤。

婴幼儿大小便后,应仔细擦拭并适当清洗臀部。

在给婴幼儿清洗尿布疹患处时,水温要适宜,不能过热或过凉,照护者不能用手对婴幼儿患处进行抓挠,避免婴幼儿皮肤感染。

模块五大小便的观察和照护注意事项
一、婴幼儿排尿的特点
婴幼儿排尿与成人不同,婴幼儿排尿次数较多。

12 月龄时,幼儿每日排尿大约15 ~16 次;36 月龄时,幼儿每日排尿大约 6 ~7 次。

在正常情况下,婴幼儿尿色呈淡黄色透明状;婴幼儿的每日尿量大约为500 ~600 毫升。

二、婴幼儿排便的特点
随着婴幼儿的年龄逐渐增长,照护者会给婴幼儿逐渐添加辅食,婴幼儿大便的形状会逐渐接近于成人的大便形状,大便的颜色为棕黄色或黄褐色,每日排便的次数1 ~ 3 次。

三、婴幼儿大便异常的表现
1. 消化不良的大便
2. 饥饿性的大便
3. 腹泻的大便
4. 便秘的大便
四、婴幼儿小便异常的表现
1. 排尿频繁
2. 尿液发红
3. 尿液发黄
五、婴幼儿大小便照护的注意事项
(1)照护者应该随时观察婴幼儿大便的颜色、量和形状等,看是否有异常。

(2)当婴幼儿大小便出现异常时,照护者应该及时带婴幼儿就医,不能擅自随便给婴幼儿用药。

(3)照护者要根据婴幼儿大小便前发出的信号,如婴幼儿突然会发出“嗯”的声音、面部潮红等,辨别婴幼儿是否将要排便。

测模块六如厕指导
一、婴幼儿如厕训练的原则
(1)制定如厕的常规,为婴幼儿购买适应的坐便器,在婴幼儿具备如厕训练条件时,每天让婴幼儿坐在坐便器上大小便一次,使婴幼儿习惯使用坐便器进行大小便。

(2)婴幼儿在白天对身体的生理性反应较为警觉,照护者应在白天对婴幼儿进行如厕训练,先从小便开始训练,以减少婴幼儿对如厕训练的排斥感。

(3)在对婴幼儿进行如厕训练期间,照护者的做法要一致,态度要温和,不能强迫和指责婴幼儿。

(4)照护者在训练婴幼儿如厕时,要教导婴幼儿便后洗手。

(5)照护者要评估不同婴幼儿的如厕准备程度,一部分婴幼儿大约在2 岁时就能进行如厕训练,一部分婴幼儿则需要到 4 岁。

二、婴幼儿如厕训练的时间
(1)婴幼儿的排泄次数减少,1 ~ 2 小时内婴幼儿的纸尿裤是干燥的。

(2)婴幼儿有了独立意识,会用语言主动告诉照护者要大小便,会说“粑粑”和“尿尿”。

(3)婴幼儿能模仿成人如厕动作或能用语言表达自己不愿意上厕所。

(4)婴幼儿的纸尿裤湿湿的,婴幼儿有意识要照护者将其取下。

三、女婴如厕的注意事项
由于女婴与男婴的生理特征不同,其尿道、阴道、肛门间的距离很近,因此照护者在女婴如厕后给其擦拭时应将卫生纸贴在其尿道口约 5 ~10 秒,使尿液充分吸附在纸上,再由前往后擦拭。

在擦拭的过程中, 应注意避免力度较大而拉伤肌肤或将沾湿的卫生纸碎片附着在肌肤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